《赤壁赋》教案集合15篇.docx
赤壁赋教案集合15篇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感情变化,理解月夜泛舟赤壁而触发的情思,体会通过主客问答手法所表现的旷达乐观的情怀。 2熟读课文,学习景、情、理交融的手法。 教学重难点 苏轼因宇宙无穷与人生有限的比照而产生了对功业、生命的迷惘,这也是古代哲人与诗人共同的困惑。但苏轼却能辩证地对待“变”与“不变”,耽赏于大自然的江山风月,而获得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只有真正理解了苏轼的心路历程,才能真正把握赤壁赋的精华。 教学方法 诵读与探究相结合的方式。 资料搜集 1林语堂的苏东坡传。 2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 3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历代闻名文学家评传。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苏轼一生三起三落,“乌台诗案”后,他像一只凄惶的孤鸿飘落到黄州。但在经受了宦海沉浮和人生挫折后,他并未被灾难击倒,而是完成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他的艺术才情更是“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余秋雨苏东坡突围),为历史奉献了闻名的“一词二赋”。苏轼毕竟是以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去面对这一切的呢?今日,就让我们品读赤壁赋,去触摸他那段不寻常的心路历程吧! 二、整体感知 1观赏鲍国安的录音朗读(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倾听体悟,进人意境。 2把握文中的情感变化:乐一悲一喜。 明确:文中情感变化明显。是引起主客问答的内在缘由,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3观景抒情。 第1段情景交融,历来为人称道,故以诵读为主,力求人其意境。 (1)诵读指导:留意节奏、停顿、重音,特殊是通过某些地方的延长,呈现出“遗世”、“羽化”之乐。同时,辅以平湖秋月古曲,营造气氛。 如:白露一横江,水光一接天,纵一一苇一之所如,凌一万顷一之茫然。 (2)品读:引导学生品尝“纵”、“凌”、“接”、“横”、“徘徊”等词写景传情的妙处。 明确:景 “美”。皓月当空,碧波万顷,月光朗朗,清风缓缓,澄彻空灵,如梦似幻。 情 “乐”。舒服飘逸,超然物外,令人沉醉于良辰美景;宁谧空旷,如临仙境,撇开俗情,遂入空灵之境。 4听音辨情。 情感由此而转,歌箫之声,当细细辨之。 (1)歌中有悲意吗? 争论:“望关人兮天一方”让人联想到“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美人”是渴慕的圣主,还是伸手难及的美妙抱负? (2)背景音乐,箫声响起,齐读描写箫声的句子,低缓肤浅。如何将箫声之悲传达给读者? 明确:哀怨、思慕、哭泣、倾诉、潜龙舞、嫠妇泣,渲染出箫声的悲凉,转乐为悲。 5随思悟情。 3、4两段,由景生情,因情悟理,把握其思路是理解文意的关键。 (1)悲从何而来? 明确: 因眼前之景而神思飘飞, 想到曾孟德当年何等英雄,“而今安在哉?”透露出无限怅惘之情。一世之雄亦如是, 思及自身,悲从中来。况宇宙无限人生须臾,怎奈这份空幻之感?欲超脱尘世,寻求寄予,却“知不行乎骤得”,只能“托遗响于悲风”。 提示:此处可通过诵读,利用声调凹凸、语速快慢表达出情感的变化。 (2)探究:苏子之悲实乃古代哲人和诗人共同的困惑。他们在彻悟了天地宇宙的无穷后产生了一种渺小感和迷茫感。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此类思考比比皆是,如: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人生天地之间, 若白驹之过隙,突然而已。 庄子南华经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露。 曹植送应氏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王羲之兰亭集序 年年岁岁花相像, 岁岁年年人不同。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李白把酒问月 面对此种困惑,有人欲挽住时间的流水,有人想延长生命的长度,有人准时行乐,有人珍惜寸阴。而苏轼又是如何来排遣心中的苦闷和忧愁的呢? 明确:苏轼由眼前的水与月,悟出了“变”与“不变”的道理。“客”只知其变而不知其不变,空生“哀”与“羡”;苏轼能辩证地对待问题,知其不变,物我无尽,且于无限自然之中撷清风明月,“取之无禁,用之不竭”,从而能超然独立。旷达乐观。 三、拓展比拟 唐代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 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像。 宋代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清澈。悠闲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旷。尽吸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来宾。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四、审态察情 寥寥数语,尽现人物情怀,值得品尝。 此“喜”与前“乐”有何不同? 明确:“肴核既尽, 杯盘狼籍”, 足见兴尽后的酣畅;“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又显彻悟后的忘我与超脱。抓住描写情态的词语。就能感受出两者的差异。前者是观赏美景而“乐”,后者是忘记一切之“喜”。 五、结语 春去秋来不萦于怀,胜利失败不系于心,人生起落不碍于眼,于自然中猎取人生的乐趣与力气,这就是苏轼的成熟与旷达。“成熟是一种光明而不刺眼的光芒,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沉着,一种最终停顿向四周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睬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冷淡,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余秋雨苏东坡突围) 观照人生,回首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备教手记 对于相当一局部学生来说,文言文这扇大门只翻开了一道缝。他们在门外逡巡远眺,却难以真正迈步而进,去尽情领会其中的无限风光。或许是由于古今语言的流变,遮挡了探寻的双眼;或许是由于时空的阻隔,冷淡了与读者灵魂的沟通。可是,若缺少x,l心灵的叩问,又怎能称得上是真正的阅读呢? 在教学赤壁赋时,笔者思虑一再,还是将教学设计定位在“体悟苏轼的心路历程”之上。以“情”为线索,以“读”为方式,让诵读与探究相结合,力求引导学生领悟这佳作的妙处。 读文就是读人。苏轼一生三起三落,命途多舛。正如余秋雨先生在苏东坡突围中写道:“他,真正地成熟了 与古往今来很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在黄州,他躬耕农事,与田父野老交往,感受了暖和,增加了信念,又从老庄佛学中求得解脱,形成了旷达自适的人生态度,而赤壁赋正是他这段心路历程的见证。要想识其心,必先识其人。课前资料的收集,正是盼望学生能在熬炼搜寻信息力量的同时,走进苏轼的心灵,为赏读赤壁赋作好铺垫。 苏子之文,可谓“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行知也”(东坡题跋),文笔开合,随便而至。景能抒情,声能传情,思能蕴情,态能显情。加上“赋”文体本身讲究声律之美,它把散文的章法、句式与诗歌的韵律、节奏结合在一起,借助于长短错落的句子、敏捷多变的韵脚以及排比对偶的形式,显得谨严而又自由。只有心临其境的诵读才能再现文章语言的无尽魅力,也才能在此根底上把握住“由游起兴,由景生情,由情人理”的思路。 而全文的难点就在于对苏轼辩证的哲学观及旷达的人生态度的理解。由于不仅仅是苏轼个人的呈现,更是古代文人对功业、命运的肤浅思考。在此意义上,可以说赤壁赋是咀嚼古代文化人格和的最正确蓝本。教学中,笔者适当地引入了一些诗句,帮忙学生从共性上探讨人性,并引领学生作更深层的探究,在比拟中熟悉古代文人的生命意识与宇宙意识。同时,也引导学生观照自我人生,思索生命的真正意义与价值,从而培育其深厚的人文素养。 【三维目标】 学问与技能:积存文言实词虚词,把握相关的文言学问,流畅地翻译全文。 过程与方法:诵读法;总结归纳法;比拟法,通过前后两赋比拟理解文章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写景状物中体会的情感变化,并与赤壁赋比拟,理解被贬黄州时简单的思想感情,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归纳积存文言学问;与赤壁赋比拟讲解,通过抓关键字句加深对人生态度的熟悉。 【教学难点】 苏轼儒、佛、道思想在两赋中的反映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时年45岁的苏东坡所写的赤壁二赋在我国文学史上传为美谈。文天祥读赤壁赋云:“昔年仙子谪黄州,赤壁矶头河漫游。”王世贞前赤壁二首“赋是双珠可夜明。”看来只有两篇赤壁赋合在一起才能完整地把握苏轼当年的所思所想。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苏轼在 赤壁赋中的未尽之意。 二、推动新课: 1.介绍: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终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像(去世前两个月所写,自嘲政治事业的无成。但从中可以了解,苏轼文学上的盖世功业却是在屡遭贬逐的逆境中建立的.) 苏轼:与黄庭坚(诗)合称“苏黄”,与辛弃疾(词)合称“苏辛”,与欧阳修 (散文)合称“欧苏”,与韩愈 、柳宗元 、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 2.写作背景:元丰三年(1079年),苏轼因作诗挖苦王安石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为排遣内心郁闷,他泛舟赤壁,先后写下了前后赤壁赋与念奴娇·赤壁怀古。三个月后,重游赤壁,写下了后赤壁赋。 三、整体感知: 1.识读:请学生朗读课文,辨字形、字音。 2.评读:分角朗读第一段,分组朗读其次段,全班读第三段,勾疑难,疏通文意,“评点” 重点文言字词。 译文:这一年十月十五日,我从雪堂动身,预备回临皋亭。有两位客人跟随着我,一起走过黄泥坂。这时霜露已经降下,树叶全都脱落。我们的身影倒映在地上,抬头望见明月高悬。四下里瞧瞧,心里非常欢乐;于是一面走一面吟诗,相互酬答。 过了一会儿,我叹惜地说:“有客人却没有酒,有酒却没有菜。月色皎洁,清风吹拂,这样美妙的夜晚,我们怎么度过呢?”一位客人说:“今日黄昏,我撒网捕到了鱼,大嘴巴,细鳞片,外形就象吴淞江的鲈鱼。不过,到哪里去弄到酒呢?”我回家与妻子商议,妻子说:“我有一斗酒,保藏了很久,为了应付您突然的需要。” 就这样,我们携带着酒与鱼,再次到赤壁的下面巡游。长江的流水发出声响,陡峭的江岸高峻直耸;山峦很高,月亮显得小了,水位降低,礁石露了出来。才相隔多少日子,上次巡游所见的江景山色再也认不出来了!我就撩起衣襟上岸,踏着险峻的山岩,拨开纷乱的野草;蹲在虎豹外形的怪石上,又不时拉住形如虬龙的树枝,攀上猛禽做窝的陡崖,下望水神冯夷的深宫。两位客人都不能跟着我到这个极高处。我划地一声长啸,草木被震惊,高山与我共鸣,深谷响起了回声,大风括起,波浪汹涌。我也不觉悲伤悲伤,感到恐惊,觉得这里使人可怕,不行久留。回到船上,把船划到江心,任凭它漂流到哪里就在那里停靠。 这时快到半夜,望望四周,觉得冷清孤独得很。正好有一只鹤,横穿江面从东边飞来,翅膀象车轮一样大小,尾部的黑羽犹如黑裙子,身上的白羽犹如雪白的衣衫,它戛戛地拉长声音叫着,擦过我们的船向西飞去。过了会儿,客人离开了,我也回家睡觉。梦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成的衣裳,轻快地走来,走过临皋亭的下面,向我拱手作揖说:“赤壁的巡游欢乐吗?”我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答复。“噢!哎呀!我知道你的内幕了。昨天夜晚,边飞边叫经过我船上的,不就是你吗?”道士回头笑了起来,我也突然惊醒。开门一看,却看 不到他在什么地方。 3. 概括段意:第一自然段: 先写黄泥坂夜游,为游赤壁作铺垫。其次段:复游赤壁的所见所感 第三段:表达夜逢孤鹤与梦会道士两件事。 4想象一下,假设让你以课文的内容来画一幅赤壁夜游图你会预备哪些景物?如何运用颜色? 明确:内 容,月、水、风、舟 景物,色 彩:淡雅模糊 外貌、神态 整体效果:人与自 人物 ,活动 , 然之间是那样与 (表达出来的感情) 谐亲近 四、作业:读熟课文,试着背诵课文。 其次课时 一、 导入新课: 1.检查朗读状况,全班朗读课文。 2.复习上节课段落大意:第一自然段: 先写黄泥坂夜游,为游赤壁作铺垫。其次段:复游赤壁的所见所感 第三段:表达夜逢孤鹤与梦会道士两件事。 二、分析课文: (一)分析第一段: 1. 分析鉴赏:“一切景语皆情语”,阅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其中写景的句子,结合前后语境,体会这些句子中蕴涵了苏轼怎样的情感。 明确:1)苏轼的世界 : 霜露、木叶、人影、明月 (原本为一派萧瑟之景) 月白风清 (苏轼却见之心喜,踏歌而行,感到如无美酒佳肴,未免辜负了这月白风清的良夜。) 2)从中可以看出苏轼“超然”的情怀与他旷达的心胸。 2. “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写出了怎样的气氛,有什么作用? 明确:黄泥坂的初冬月夜,风光清朗,静谧宁馨。寥寥十六字,逼真地写出初冬月夜静谧温馨的气氛,衬托出主客深厚的游兴,并为下文写登山与见鹤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分析其次段: 1. 本段写了哪些场景? 明确: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冬夜美景) 履巉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 2.面对眼前的赤壁之景,苏轼发出了怎样的感慨?从中暗含苏轼怎样的情感? 明确:1)“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行复识矣”2)对赤壁之景旧颜不再的感慨实际暗含对世事变化无常,年华逝水的无奈盖叹;更有对大自然造物之奇妙的赞叹 3.如何理解:“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行复识矣。” 1)、由秋入冬,江山的风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历史背景:宋与西夏交战惨败,全军覆没,死者约60万,宋神宗抑郁而死,大宋王朝一蹶不振,美妙河山满目凄凉。 4.苏轼单独历险,无人能从。当他登上峰顶后,突然“划然长啸”。你如何理解苏轼的“划然长啸”? 明确: 1)、表达登上峰顶后的那种壮怀剧烈的激扬之情,仿佛自己就是宇宙的精灵,天地的主宰。 2)、抒泄贬谪黄州以来心中所积压的种种郁闷之意。激扬的乐 5.长啸后苏轼为何又“悄然而悲”、“凛乎不行久留”?这种情感在前赤壁赋里有表达吗? 明确:与自然与而为一后,诗人又震撼于大自然的伟力,而深感个体的渺小,正如前赤壁赋所写:“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昂扬的心情陡然低落,转为高处不胜寒的忧惧、伤感。 6.面对大自然的伟力,苏轼在激扬哀痛后,实行了什么的行动?表达他怎样的情感态度? 明确: 1)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修焉。” 2)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淡泊。 三、小结:夜游赤壁情感经受的变化: 江山不行复识 无奈、赞叹 划然长啸 激扬的乐 凛乎不行久留 哀痛、恐惊 听其所止而休 随遇而安的淡泊 四、作业:背诵课文第一其次段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检查背诵 二、分析课文第三段:是如何逢鹤的?你认为有否真正逢鹤? 提示:孤鹤东来,明显是为文末梦见道士伏笔的,你怎样理解这个梦境?试从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两个角度来谈谈。 明确: ()第三自然段写了江中见鹤,后梦见鹤化道士。 ()在我国传统意象里,鹤带有名贵、幽雅,超凡脱俗,仙风道骨的特征, 为所偏爱,苏子曾作放鹤亭记,以放鹤招鹤、与鹤相处来宣发内心弃世的幽情与超脱尘世的情怀。 ()思想内容方面,的境况窘困,心情苦闷,现实中又找不到出路,只好借助“梦鹤仙境”寻求解脱,而且与苏轼前赤壁赋中“遗世独立,羽化登仙”全都。艺术手法方面,是大胆新奇的奇思遐想,布满着浪漫主义颜色。 三、深入探究: 1.与前赤壁赋的写景句子作比拟,意境、情感发生什么变化? 明确: 1)意境:前赤壁赋整个意境恬淡飘渺;而后赤壁赋却奇崛瑰伟,不再“主客同船共游、同饮共乐、同调歌吹”,再游赤壁,无人能从,只有孤独一人。历程:抛弃客人,单独踏上寻幽历险之路登越险境之兴奋无人能从,只有孤独一人顿感“高处不胜寒”渺小与悲伤解缆登舟,随波漂浮,任其所止。 2)情感:与前赤壁赋中“乐悲乐”的情感变化有所不同,后赤壁赋中的情感由安静的乐,到激扬的乐,再转为悲,但最终并没有复归于乐,而是归于一种顺其自然的无奈与淡泊。 2.自读比拟前后赤壁赋的异同 提示: )从游的方式上去比拟 )从风光描写上去比拟 ) 写作重点上去比拟 4)从心情变化去比拟 明确: 1)前赋 后赋 点 限于舟中主要写岸上 景 字字秋色 句句冬景 重 谈玄说理 亦实亦幻 情 调旷达乐观 略为虚无缥缈 2)形式、思想: 就形式而论之,前赋主客问答,中规中矩之赋也;后赋,散文化,更具“以文为赋”之特质。 就思想而论之,前赋虽然有乐有悲,但存在乐观旷达,变与不变之辨证,清风与明月之所共适;后赋写景叙事中给人一种罹难的惊慌,孤鹤鸣而掠舟,鹤化而为道士,是梦?“还是梦醒了无路可走的”的苦痛?是想超尘绝世,还是眷恋人世间? 四、小结:后赤壁赋,全篇着重苏轼自身情感的转换:由景而乐乐而再游赤壁 因景物而生豪壮之气 又因景物而生悲愁 之后又归于随遇而安淡泊借梦境表达超脱尘世的态度及“人生如梦”的空幻感。 五、作业:背诵课文。 赤壁赋教案15 一、教学目的: 1体会课文景、情、理交融的特点。 2感悟语言运用的妙处。 3熟读并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景、情、理三者内在的联系。 2语言运用的妙处。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 四、对本单元的整体思索: 本单元为古代散文,三篇之中赤壁赋文学颜色最为深厚,又在全单元甚至全书的最终。无论从单元编排的角度还是从三册为“文学作品”的角度来看,我认为教材编写者建议用三课时教读都是特别合理的。 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学习,我认为既要考虑文学作品的本质特点,又要揣摩课文的共性特征。文学即人学,是人的感情、思想与自然(绝非仅仅是自然景物)、社会和谐共处,相互激活,相互观赏,相互提高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对文学作品的观赏必需要结合的生活经受和时代背景,结合创作时详细的时间、地点来进展。对于这篇课文而言,则还需把握从1080年初贬黄州到1082年秋游赤壁创作此赋期间情感思想起伏变化的心路历程,把课文当作这条线上的一个点来理解。再一个,就是这篇课文的重难点,从编排上看,这也是整个单元的教学重点,起到收束整个单元的作用。最终,古代文学作品一般都是适合朗读的,这篇课文要求全文背诵,积存是新教材、新大纲一个突出的重点,因此应当把朗读、背诵贯穿到教学过程之中完成,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余秋雨先生有一篇散文叫苏东坡突围,这篇文章主要叙述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受和心路历程。认为这段炼狱般的经受让苏轼真正走向了成熟,因此,在文末余秋雨写到(投影以下文字): “成熟是一种光明而不刺眼的光芒,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沉着,一种最终停顿向四周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睬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冷淡,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奇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立刻就要产生。” 板书课文题目 (二)教师配乐朗读全文,要求听准字音,听出节奏,听教师对文章感情变化的处理。 (三)投影展现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1着重体会景与情及内在联系。 2熟读并背诵一、二段。 (四)学习第一段 1抽读第一段,正音。 2全体朗读一遍。 3划出写景的句子,两人争论,形成一个整体画面。要求能根据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的挨次,将这个画面描述出来。可以打腹稿,也可以拟个简洁的提纲,目的在于通过想象再现东坡先生的此时此地此景。请一个同学描述。 4投影一幅画面小结第一段的景物特征:清澈、幽美。 (五)学习其次段 1抽读其次段,其他同学默读并正音。 2教师引导。如此幽美的自然环境中,的心情如何?请在此段找一个词概括。 3写了饮酒放歌之乐后,接着写谁?箫声如何?请找四个词概括,并分别组词。(哀怨、思慕、抽泣、倾诉) 4歌是欢快的,而箫声却如此悲愁。此处有一个问题,从行文看,“主乐客悲”是明显的,而正文前的提示却说“力求排遣苦闷”,这个冲突应当怎样解决?请大家仔细思索之后争论,用简洁的语句表达出来。假设有难度,可结合提示中“运用主客问答这一赋的传统手法”这一句话思索。最终,引导学生熟悉到客的苦闷就是苏子的苦闷,问答的过程其实就是苏轼自身思索、排遣的过程。 就在此处,的心情由乐转悲了。 5其实,的心情变化不仅仅表达在本文中,而是贯穿在被贬到黄州后的全部作品中。我们来共同感受一下。投影两词:卜算子和定风波。教师简述如下:第一首词作于公元1080年初贬黄州之时。写出了苏轼经受人生重大打击后孤苦凄凉而又惊魂未定的感觉,与本文表达的感情是截然不同的。其次首词写于公元1082年三月,此时的苏轼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甚至享受人生的风雨了,最终一句最能概括全词“回首一直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而这些情感变化合在一起恰好说明白苏轼抒写的是自己的真性情,苏轼的人生是真实的人生。 (六)小结两段 (七)下面我们利用剩余的时间背诵一、二段 1对于古文,我们肯定要做到在熟读的根底上自然成诵。 2组织朗读。 全体齐读两段,要求不错一字,读出感情。 分成两组,各读一段,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默读。 分男女生读,要求一组读时另一组丢开课本试背。 学生自读三遍。 3组织背诵。 教师投影背诵提示一,学生依据提示自背一遍,再齐背一遍。 投影背诵提示二,全体齐背一遍。 抽两位同学检查背诵状况。 总结背诵方法:重点词提示法;层理思路法;韵脚法;句式法;想象画面法等。 (八)小结本课,投影板书。 写景 抒情 乐 悲 这节课我们共同感受了苏轼初游赤壁的情怀,至于东坡先生为什么由乐转悲,又为什么总是能很快超脱,答案就在下节课,后两段苏轼对人生的诠释对我们会有更大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