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善和仁政(2021广西百色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含答案).doc
-
资源ID:94281733
资源大小:31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性善和仁政(2021广西百色中考议论文阅读试题含答案).doc
性善和仁政罗汉纵观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思想,最重要的就是“性善”“仁政”学说。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具备仁、义、礼、智四种品德。“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大家熟知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也是表达性善的经典名句,体现了人人所具有“性善”的本能。孟子的“仁政”学说,继承孔子的“德治”思想,旗帜鲜明地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把人民的疾苦摆在国家和君王的前面。孟子认为,这是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施行仁政,必然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国家也可长治久安。在孟子一书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孟子语重心长地劝说君王:“仁者无敌,王请勿疑。”可惜他周游列国,从未得到任何君王的真正采纳。不过,儒家的治国理论对后世影响深远。唐太宗李世民听取“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的忠告,安抚百姓,发展生产,和周边少数民族联合,才实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历史上其他的繁荣盛世,如“光武中兴”“康乾盛世”等,莫不得益于统治者施行仁政;相反,残暴无道的君王,等待他的命运只有灭亡。“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依据。“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正像他所说的那样:“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孟子公孙丑上)意思是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之心,古代圣王正因为有此之心,才能体恤百姓,施行仁政。“性善”与“仁政”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性善是基础,仁政是推恩。只有二者融为一体,百姓才能安居乐业,政治才能清明顺遂,国家才会富强昌盛。(摘编自青年文摘,有删改)(1)下列关于孟子“性善论”的主张,不恰当的一项是A.“恻隐之心,人皆有之”B.“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C.“仁者无敌,王请勿疑”D.“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段运用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和比喻论证,论述孟子“性善论”主张更有说服力。B.第段以“贞观之治”“光武中兴”“康乾盛世”等为例,论证施行“仁政”的重要。C.第段画线句子运用排比的修辞,句式整齐,增强语言气势。D.文章开头引出论题,结尾揭示中心论点,首尾呼应,结构严谨。(3)下列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所写的颁奖词,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是“仁、义、礼、智”的最好诠释者,是“四心”的忠实守护者。B.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他,一个老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C.他用一生来发扬儒家学说“民贵君轻”,用一颗“仁心”来感动中国。D.在他的游说中,宣扬“仁政”“王道”;在他的人生里,永不支持的是霸道。【参考答案】【分析】文章第段首先提出孟子的两个主张“性善”“仁政”。第段论述孟子“性善论”主张。第段论证施行“仁政”的重要。第段论述了“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依据”。最后一段论述了“性善”与“仁政”的关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解答】(1)本题考查论据的运用。ABD.恰当。C.不恰当,“仁者无敌,王请勿疑”意思是“施行仁政的人是无敌于天下的。大王请不要疑虑”,论述的是君主实行仁政的好处,不能证明“性善论”的主张。故选:C。(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A.有误,本段没有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BCD.正确。故选:A。(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ACD.恰当。B.不恰当,“仲尼”是孔子,不是孟子。故选:B。答案:(1)C(2)A(3)B【点评】论点(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论据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有契合点才行,否则就不能证明论点。(2021广西百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