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产研院:新时期产业科技创新趋势与对策(2022年).pdf
-
资源ID:94295896
资源大小:4.57M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电产研院:新时期产业科技创新趋势与对策(2022年).pdf
新时期产业科技创新趋势与对策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科技与标准研究所 所长 何颖目录CONTENT一国际环境国际环境二国内形势国内形势三创新体系创新体系四五创新生态相关建议创新生态相关建议一、国际环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入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l 随着人工智能、5G、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给产业科技创新开辟了新的空间和新的赛道。l 在这一过程中,产业和科技的联系日益紧密,甚至交织互促,新兴技术与产业发展形成了交互迭代之势。(二)中美科技博弈愈加激烈,产业竞争格局发生巨变以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采取战略上遏制、技术上脱钩、规则上打压、体制上抹黑等多种手段对我国施行长期化、常态化打压遏制。美国进入拜登政府时期,中美的科技博弈形式上虽有转变而实质上则会更加激烈。这将给我们的产业科技发展增加更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一、国际环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三)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世界创新重心正在转变l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全球产业链和分工体系发生变化,疫情防控常态化倒逼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l 在此轮疫情应对中,我国表现突出,加速推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向东方转移。一、国际环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05(一)我国在国际创新版图的位势不断提升根据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GII)报告,我国保持在全球创新指数榜单第14名,也是跻身GII综合排名前30位经济体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二、国内形势:全面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2013:第35名2014:第29名2015:第29名2016:第25名2017:第22名2018:第17名2019:第14名2020:第14名(二)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技术跟随已难以为继我国的产业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并跑和领跑的技术领域在增加,很多产业的发展已经到了跟无可跟、学无可学的阶段。实现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更需要推进产业科技创新由量变到质变、由技术突破到生态升级、由支撑发展到前瞻引领。二、国内形势:全面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三)创新战略持续深入实施l“十四五”是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l我们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科技创新,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l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二、国内形势:全面转入高质量发展阶段u随着新科技产业革命的演进,创新主体及组织要素发生了诸多变化,主体的多元化特征逐渐显现。u以资源整合、协同研发、需求主导、灵活柔性等为特征的新型主体正在成为创新主要力量。u实验室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更加突出,各类创新联合体、创新基地、新型创新主体快速涌现。(一)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突出,新型创新主体快速涌现三、创新体系:顺变自新 加速重构企业联合体实验室创新基地新型创新主体(二)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加快,产业基础支撑体系更加完善多年来,我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存在两个短板:共性技术供给薄弱和创新链上的“死亡峡谷”。为解决这些短板难题,新型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加快布局,层出不穷。l 重点领域布局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l 建设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开展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试验验证等服务l 龙头企业联合高校、院所、上下游企业组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l 企业联合转制院所组建行业研究院l 依托产业集群创办混合所有制产业技术研究院三、创新体系:顺变自新 加速重构 产业科技创新模式不再依赖于单个技术,而是“技术组合”的扩散广度和应用深度。创新开始注重从外部寻求资源,封闭式创新逐渐向合作创新、开放式创新转变。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商业模式创新日益繁荣,通过构建复杂生态体系推动整个产业经济运行呈现“互联网化”。三、创新体系:顺变自新 加速重构(三)以开放、集成、平台为主要特征的创新模式加快演进(四)需求牵引、场景驱动,多主体协同的新型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正在形成产业技术创新根本目标更加聚焦经济社会效益产业技术创新组织形态更丰富更强调多主体协同发力产业技术创新发展路径更加突出问题导向产业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更加依赖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三、创新体系:顺变自新 加速重构数据是未来社会数字化、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产业创新模式和创新体系变革具有重要的催化作用,数据共享开放和流通是产业创新生态的基础,未来一定是数据驱动的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要素的变革 数据四、创新生态:要素变革与政策变革 政策导向的变革 需求政府避免以直接投资的方式来帮助特定商业技术开发或者帮助指定企业,而通过贸易管制、鼓励新产品消费等方式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促进创新主体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五、相关建议建主体搭平台强能力育生态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