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试卷.pdf
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试卷选 择 题(共 10小题,1-5小题,每 小 题 1 分,6-10小题,每 小 题 2 分,满分 15分)L(1 分)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论2.(1 分)如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湿衣服晾干。灯泡通电发光。3.(1 分)六月的校园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A.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B.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D.分子是不断运动的4.(1分)胆矶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CuSO45H2。,胆矶受热时容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应用胆研.上述对胆帆的描述没有涉及到的是()A.制法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用途5.(1分)如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某品牌修正液标签。小明仔细阅读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得出了该修正液的某些性质。下面小明的推测中不合理的是()修正液(Correction)使用方法:使用前摇匀修正液,涂于修正处少许,待完全干后书写。注意事项:用完请及时盖上帽,严禁食用A.修正液是一种溶液,均一、透明B.修正液中含有的化学物质对人体有害C.修正液的成分对纸张不具有腐蚀性D.修正液的溶剂易挥发、易燃烧6.(2分)某物质经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混合物C.一定不是化合物D.一定是一种单质7.(2分)下列各组的两个概念中,后者包括前者的是()A.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 B.酸含氧酸C.无机物有机物 D.单质化合物8.(2分)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试管架9.(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B.只用CuS04溶液就可以确定Zn、Cu、A 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C.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10.(2分)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如图曲线表是()序号 甲 乙 铜、锌的混合物 稀盐酸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物氢氧化钠溶液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物氯化钢溶液 表面生锈的铁钉 稀盐酸气体或沉淀的质量A.B.C.D.只有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18分)1 1.(3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很多.请你填写生活中常用的下列物质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填化学式)(1)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干冰是指.(2)纯碱是生活中常用的洗涤剂,纯碱是指.(3)天然气是常用的气体燃料,天 然 气 是 指.12.(3分)CIO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许多发达国家自来水厂采用CIO2代替。2来进行自来水的消毒.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CI02应读作;(2)CI02中 氯 元 素 的 化 合 价 为;(3)CI02所属 物 质 的 类 别 是 13.(4分)假酒中毒 事件时有发生.假酒 一般由工业酒精加水配制而成,它含有一定量的甲醇(CH3O H),而饮用甲醇会使人的视力迅速下降、失明,甚至死亡.试回答:傕化剂(1)甲醇的工业制法为:X+2H2 一CH3O H,则X的化学式为 _ _ _ _ _ _.加热(2)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现在已应用于无铅汽油.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与甲醇、乙醇结构相似的化合物还有丙醇(C3H7OH),丁 醇(C4H9O H)等,这类物质称为醇类.请问:其名称中的“甲、乙、丙、丁”与其分子中的 有关;含n个碳原子的醇的化学式为.14.(4分)如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曲线上Q点表示.(2)在1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 B(选填 ”、=或 V ).(3)30时,将10gA物质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得到不饱和溶液,若再加入A物质 g或降温到,则都能恰好形成饱和溶15.(4分)A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它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已略去).请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1)若A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且D是Cu。.贝U:A的 化 学 式 为,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C+Df A;(2)若A在常温下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且C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之 一.则:A的化学式为,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B玲D.三、解 答 题(共4小题,满 分17分)MnO16.(4分)已 知2H2O2 22H2O+O2个,实验室中利用该反应,选用下图所示装置可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取干燥的氧气时,所选用装置的导管接口顺序为(填字母);(2)若将丁装置充满水,就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此时装置最合理的连接顺序为(填字母);(3)MnCh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可以回收再利用,采用 方法,可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MnO2;(4)若只改变装置甲中的药品,此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的气体是(选填一种气体的化学式).17.(6分)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 水能生火 的魔术.他向包有过 氧 化 钠(Na20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 蔡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猜想: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反应过程中可能有热量放出设计实验:如右图所示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 处,木 条 复 燃.说 明 生 成 的 气 体 是.(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_ _ _ _ _ _ _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1)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 2 C O 3,小 蔡 认 为 不 可 能.小 蔡 的 依 据 是.(2)小蔡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酷试液,发现酚献试液变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_ _ _ _ _ _ 性.交流: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 出 过 氧 化 钠 和 水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1 8 .(3 分)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时,每克放出约39.3k J的能量,如果油脂的化学式为C 5 7 H l i 0。6,式量为8 9 0,则:(1)该油脂由 种元素组成,各 元 素 的 原 子 个 数 比 为.该油脂中氢 元 素 的 质 量 分 数 为%(精确到0.1%).(2)正常人一般每天消耗9 4 32 k J能量,如果能量的2 5%由油脂提供,那么我们每天大约需要摄入 g 油脂,才能维持机体能量平衡.1 9 .(4分)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得坏血病.维生素C的化学式是C 6 H 8。6,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中含量都较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测定了某品牌橙汁的维生素C的含量,过程如下:取 2 0.0 0 g 橙汁用含碘1.0 0%的碘溶液与其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碘溶液25.40g.试计算:该橙汁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0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6H8O6+l2=C6H6。6+2川)2007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试卷南通化学名师团解析一、选 择 题(共 10小题,1-5小题,每 小 题 1 分,6-10小题,每 小 题 2 分,满分 15分)L(1 分)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实验 B.假设 C.观察 D.做结论【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 集 证 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价等.本题中,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是一种假设.【解答】解:A、本题给出的信息中,没有做实验,故选项错误;B、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些同学的看法属于建立假设。故选项正确;C、没有做实验,就无法观察现象,故选项错误;D、没有做实验,也不能得出结论,故选项错误。故 选:Bo【点评】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要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判断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中.2.(1 分)如图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对玻璃片呼气。蜡烛燃烧。灯泡通电发光。【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对玻璃片呼气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蜡烛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C、湿衣服晾干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灯泡通电发光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选:Ao【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3.(1分)六月的校园百花盛开,阵阵花香,沁人心脾.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A.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B.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C.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 D.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析】从分子的基本性质入手,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它的体积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当我们嗅到香味,主要是因为分子运动.【解答】解:A、花香四溢是香味分子的一种性质,不能说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此说法错误。B、能嗅到花香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和分子间的间隔没有太大关系,此说法错误。C、花香四溢不能证明分子具有一定质量,此说法错误。D、花香四溢的现象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花的香味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使人感觉到了香味,说明分子的不断运动,此项正确。故 选:D o【点评】凡是嗅到什么的气味,都是说明分子不断运动这条性质的.4.(1 分)胆矶是一种蓝色晶体,化 学 式 是 CuSO45H2。,胆矶受热时容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应用胆研.上述对胆研的描述没有涉及到的是()A.制法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用途【分析】胆矶的颜色、状态属于物理性质;胆矶的热稳定性差属于胆矶的化学性质;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应用胆研属于胆研的用途.【解答】解:在本题的叙述中,涉及到了胆矶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内容,没有涉及胆研的制法。故选:A o【点评】解答本题要紧紧围绕叙述分析所涉及的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5.(1 分)如图是同学们经常使用的某品牌修正液标签。小明仔细阅读后,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得出了该修正液的某些性质。下面小明的推测中不合理 的 是()修 正 液(Correction)使用方法:使用前摇匀修正液,涂于修正处少许,待完全干后书写。注意事项:用完请及时盖上帽,严禁食用A.修正液是一种溶液,均一、透明B.修正液中含有的化学物质对人体有害C.修正液的成分对纸张不具有腐蚀性D.修正液的溶剂易挥发、易燃烧【分析】可以根据图中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使用前摇匀,说明该物质不均一,不属于溶液,故A错误。B、严禁使用说明修正液中含有的化学物质对人体有害,故B正确。C、因为是在纸张上使用,说明修正液的成分对纸张不具有腐蚀性,故C正确。D、用完及时盖帽,说明这种物质易挥发,安全标志说明这种物质具有可燃性,故D正确。故选:A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等方面的内容。6.(2分)某物质经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混合物C.一定不是化合物D.一定是一种单质【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的定义来回答本题,只含有一种元素不一定是纯净物.【解答】解:A、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可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可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可能属于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故A错误;B、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可能属于混合物,也可能属于单质,故B错误;C、化合物是指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至少有两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一定不是化合物,故C正确;D、只含有一种元素可能属于混合物,也可能属于单质,故D错误。故选:Co【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只含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中的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要严格按照定义去分析问题.7.(2分)下列各组的两个概念中,后者包括前者的是()A.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 B.酸含氧酸C.无机物有机物 D.单质化合物【分析】A、根据中和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分析,B、根据酸的分类进行解答,C、根据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分析解答,D、根据单质和化合物的定义分析解答.【解答】解:A、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份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根据定义可以看出,复分解反应包括中和反应,故A正确,B、有的酸中含有氧元素,有的酸中不含氧元素,含氧酸应该是酸中的一种,酸应该包括含氧酸,故B错误,C、化合物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中含有碳元素,而无机物中不含碳元素,两者的概念应该是平行的,不存在谁包括谁,故C错误,D、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两者的概念应该是平行的,不存在谁包括谁,故D错误。故选:A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利用化学中的定义对所学过的一些物质进行归类划分,难度不大,要理解准确定义.8.(2分)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试管架【分析】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试剂瓶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试管用完后,洗刷干净,放在试管架上晾干。D、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托盘天平用完后,应用镒子把祛码放回祛码盒中,防止污染祛码,图中操作没把祛码放回祛码盒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试剂瓶取用时,瓶塞应倒放;存放时要盖上瓶盖,否则药品可能会变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C、试管用完后,应洗刷干净,放在试管架上晾干,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图中胶头滴管横放,操作错误,残留的液体可能会腐蚀胶头或者污染试验台,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 o【点评】实验基本操作是学习化学的基础,要熟练掌握,防止出现因操作不当造成事故。9.(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B.只用C u S O 4溶液就可以确定Z n、C u、A 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C.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增大D.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分析】A、根据粒子的含义及包括的种类判断.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判断方法判断.C、根据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不同判断.D、根据置换反应的定义判断.【解答】解:A、粒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等多种,如N e、出0、N H 3质子数相同,但不能说是同种元素的原子,所以正确。B、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一般是通过金属与酸反应或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现象,如用C u S C)4溶液,还需选择Z n、A g两种金属,通过Z n、A g能否与C 1 1 S O 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判断,所以正确。C、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很多,如是通过蒸发和加入溶质的方法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如是只通过改变温度的方法,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所以错误。D、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新的单质和一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只是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正确。故选:Co【点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初中化学的基础内容,也是考查的重点之一,透彻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10.(2分)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如图曲线表是()序号 甲 乙 铜、锌的混合物 稀盐酸 硫 酸 和 硫 酸 铜 的 混 合 物 氢 氧 化 钠 溶 液 盐 酸 和 稀 硫 酸 的 混 合 物 氯 化 钢 溶 液 表面生锈的铁钉 稀盐酸气体或沉淀的质量D.只有【分析】可以根据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实验现象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铜和锌的混合物加入稀盐酸后,一开始既有氢气生成;不正确。因为只有氢氧化钠溶液把硫酸完全中和以后才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正确。稀硫酸和氯化车贝反应生成的硫酸飘沉淀不溶于盐酸,所以一开始既有沉淀产生;不正确。稀盐酸先和铁锈反应后才能和铁反应生成氢气;正确。故选:B o【点评】本题只有考查了如何判断物质之间反应的实验现象方面的问题。二、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18分)1 1.(3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很多.请你填写生活中常用的下列物质所含有的化学成分(填化学式)(1)干冰常用于人工降雨,干 冰 是 指C 0 2 .(2)纯碱是生活中常用的洗涤剂,纯 碱 是 指N a 2 C 5 .(3)天然气是常用的气体燃料,天然气是指C H 4 .【分析】(1)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2)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解答】解:(1)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 0 2;(2)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其化学式为N a 2 c。3;(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 H小故答案为:(1)C 02;(2)N a 2 c o 3;(3)C H4.【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书写,难度较小.1 2.(3分)C I 0 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许多发达国家自来水厂采用C I 0 2代替C L来进行自来水的消毒.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2应读作 二 氧 化 氯;(2)C I 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 ;(3)C I 0 2所属物质的类别是氧 化 物.【分析】(1)根据化合物的一般读法:从从后往前读;(2)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求得;(3)从物质的分类和定义上分析物质类别.【解答】解:(1)根据化合物的一般读法:从从后往前读,C I 5应读作二氧化氯;(2)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又因为氧的化合价为-2,求得CI0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3)从物质的分类和定义上可知CI02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点评】该题以饮用水的消毒剂CI02为研究对象,从化学式的读法、化合价计算及物质类别加以认识,知识全面,形式多样.13.(4分)假酒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假酒一般由工业酒精加水配制而成,它含有一定量的甲醇(CH3OH),而饮用甲醇会使人的视力迅速下降、失明,甚至死亡.试回答:(1)甲醇的工业制法为:X+2H2催化剂薪 一CH3O H,则X的化学式为CO(2)工业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现在已应用于占燃无铅汽油.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2H5OH+3O2 2CO2+3H2。.(3)与甲醇、乙醇结构相似的化合物还有丙醇(C3H70H)、丁 醇(C4HQH)等,这类物质称为醇类.请问:其名称中的甲、乙、丙、丁与其分子中的 碳原子个数 有 关:含n个碳原子的醇的化学式为 CnH2m0 H或CnH2n-2。.【分析】(1)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个数不变.(2)乙醇只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因此乙醇完全燃烧后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3)有机物的命名与其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多少有关.催化剂【解答】解:(1)在X+2 H 2加 热 CH30H的左边有1个X分子和4个氢原子,右边有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中元素种类不变、原子个数不变的特点,可知1个X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因此X的化学式表示为C0.(2)乙醇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占燃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出0.(3)由丙醇(C3H7OH)和丁醇(C4H9OH)的名称和化学式可以看出:有机物的命名与分子中碳原子的个数对应,如命名为丙某,分子中就含有3个碳原子,以此类推.还可以看出醇类物质的化学式中氢原子的个数总比碳原子个数的2倍 多 2个,另外还含有1个氧原子.因此醇类物质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CnH2 n-1 0 H 或 CnH2n.2O.故答案为:占燃(1)C O.(2)J H 5 O H+3 O 2 2 c o 2+3 H 2 O.(3)碳原子个数;C n H 2 n,i O H 或C n H 2 n+2 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推断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醇类物质的命名和化学式的规律,难度稍大.1 4.(4 分)如 图 为 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1)曲线上Q点 表 示 2 0 时,A和 B的 溶 解 度 相 等.(2)在 1 0 时,两 种 物 质 的 饱 和 溶 液 中 溶 质 的 质 量 分 数(选 填 、=或V).(3)3 0 时,将 1 0 g A 物质加入到盛有1 0 0 g 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得到不饱和溶液,若再加入A物 质 1 0 g或 降 温 到 2 0 C,则都能恰好形成饱和溶液.【分析】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 0 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能解的质量.溶解度大,说明这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强,则该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就大.【解答】解:(1)由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Q点是两曲线的交点,即在2 0 时,A和 B的溶解度相等,都 是 1 0 克,故答案为:在 2 0 时,A和 B的溶解度相等(2)在 1 0 时,B的溶解度比A的溶解度大,即 在1 0 时,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A大,故答案为:V(3)由于在30时,A的溶解度是2 0克,因此若想把将10gA物质加入到盛有1 0 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得到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加溶质或降温至溶解度是1 0克的温度,故答案为:10,20【点评】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和固体溶解度和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5.(4分)A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它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已略去).请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1)若A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且D是C u O.则:A的化学式为 WO,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C+D-A H2+C11O C11+H2。;(2)若A在常温下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且C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则:A的化学式为CaC03,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B D CaO+H2O=Ca(OH)2 .【分析】(1)由题意可知:A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分解的产物能与CuO反应,又生成A,可以想到:水在常温下是液态的,水分解生成的氢气与氧化铜反应又生成水,可以推出A是水.(2)由C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可以推出C是二氧化碳;再由A在常温下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能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可以推出A是CaCO3.【解答】解:(1)阅读文字结合图框中物质之间的转换关系可知:A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液体,分解的产物能与CuO反应,又生成A,可以推出A是水;(2)分析文意和图意可知:C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可以推出C是二氧化碳;再由A在常温下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能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可以推出A是CaCO3;推 断 出 了 物 质,就 可 以 写 出 有 关 化 学 式 和 化 学 方 程 式:Hz+CuO Cu+Hh。,CaO+H2O=Ca(OH)2.故答为:(1)H2O,H2+CUO CU+H2O(2)CaCCh,CaO+H2O=Ca(OH)2.【点评】本题属于图框题推断题、框图推断题的特点:有的题目条件隐蔽难以找全,有的题目文图较多、关系复杂难以捋顺,有的题目已知信息较少无从下手等,在解答框图推断题时,可按下列的解题步骤进行解题:1、审题,认真审读题目,弄清题意和图意.2、分析,找准解题的突破口,从突破口出发,探求知识间的内在联系.3、解答,依照题目的要求,按照分析和推理的结果,认真而全面地解答.4、检验,得出结论后切勿忘记验证.三、解答题(共4小题,满分1 7分)MnOn16.(4分)已知2H2O2 2 2H2O+O2个,实验室中利用该反应,选用下图所示装置可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取干燥的氧气时,所 选 用 装 置 的 导 管 接 口 顺 序 为(填 字 母)ac-b-g;(2)若将丁装置充满水,就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此时装置最合理的连接顺序为(填字母)a玲f;(3)MnO2是 出。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可以回收再利用,采用 过滤 方法,可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MnO2;(4)若只改变装置甲中的药品,此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的气体是(选填一种气体的化学式)C 0 2(或 出).【分析】(1)依据常用的气体干燥(除水)装置及实验装置的连接来解答;(2)依据排水集气法的原理及实验装置的连接来解答;(3)依据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来解答;(4)甲装置是固液反应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可用来制取氧气、二氧化碳和氢气.【解答】(1)依据常用的气体干燥(除水)装置及实验装置的连接方法,应先让气体从长导管通入浓硫酸,水分被吸收,干燥后的气体从短导管导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选用想上排空气法收集,应先让氧气从长导管进入集气瓶底部,空气从段导管排出.故答案为:a f c 玲b玲g (1分)(2)气体密度比液体小,所以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气体会存储于集气瓶上部,水会存储于集气瓶下部.因此,应让气体从短导管通入集气瓶,水从长导管排出.故答案为:a 玲f (1分)(3)依据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方法可知,固液分离可采用过滤的方法.故答案为:过 滤(1 分)(4 )甲 装 置 是 固 液 反 应 制 取 气 体 的 常 见 装 置,可 用 来 制 取 氧 气(2 出。2 M n O9 2 H 2 O+O 2 个)、二氧1化 碳(C a C O 3+2 H C I C a C L+H z O+C C h 个)和氢-气(Z n+2 H C I Z n C L+W 个).故答案为:C O2(或 H 2)(1 分)【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装置的连接和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 7.(6分)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 水能生火 的魔术.他向包有过 氧 化 钠(加2。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 蔡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猜想: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反应过程中可能有热量放出设计实验:如右图所示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1)打开右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吸滤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因此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看到有气泡产生.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1)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 a2 c 0 3,小 蔡 认 为 不 可 能.小 蔡 的 依 据 是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所以生成物中不可能有N a2 c。3.(2)小蔡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献试液,发现酚酰试液变红 色.说 明 反 应 后 所 得 的 溶 液 呈 碱性.交流:由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2 2 0 2+2 氏0-4 N aO H+C)2 个.【分析】在过氧化钠上滴加水,脱脂棉燃烧起来,说明满足燃烧的条件,也就是有氧气产生.同时在此反应中有热量放出.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猜想生成物中有碳酸钠,然后根据碳酸钠的性质来说明有这种物质生成.【解答】解:在探究实验时,步骤为: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实验探究,交流.实验一:(1)能产生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说明该气体为氧气.(2)在此反应中,一定有热量放出,放出的热量使锥形瓶内的压强变大,从而在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实验二:(1)化学反应满足质量守恒定律,所以在反应过程中因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故在生成物中不可能产生碳酸钠.(2)因滴加酚酸试液后,酚献试液变为红色.所以溶液呈碱性.在完成实验时的交流中我们可以来交流在做实验时的注意事项,也可以交流实验中自己的疑惑,或者是交流所用到的实验原理等.故答案为:实验一:(1)氧 气(或。2)(2)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吸滤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因此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看到有气泡产生.实验二:(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所以生成物中不可能有N a2 c。3(2)碱;2 N a2 0 2+2 H 2 O-4 N aO H+0 2个【点评】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能产生氧气,同时通过氧气具有助燃的性质,来检验过氧化钠与水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氧气.1 8.(3分)油脂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时,每克放出约39.3k J的能量,如果油脂的化学式为C 5 7 H l i c)。6,式量为8 9 0,则:(1)该 油 脂 由3种元素组成,各 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C:H:0=5 7:1 1 0:6_.该油脂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 2.4%(精确到0.1%).(2)正常人一般每天消耗9 4 3 2 k J能量,如果能量的2 5%由油脂提供,那么我们每 天 大 约 需 要 摄 入6 0 g油脂,才能维持机体能量平衡.【分析】物质的化学式宏观表示物质的组成元素,微观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有多少原子构成;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和相对分子质量还可以计算某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由物质的化学式可以看出该油脂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答案为3;其中一个油脂分子中有5 7个碳原子、1 1 0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故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C:H:0=5 7:1 1 0:6;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X 1 0 0%1 x 1 1 0890X 1 0 0%=1 2.4%;故答案为1 2.4(2)9 4 3 2 k J X 2 5%2 3 5 8 k J2 3 5 8 4-3 9.3 6 0 (g)故答案为6 0.【点评】了解物质化学式的意义,会计算其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根据具体题意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在平常的训练中应注意.1 9.(4分)人体缺乏维生素C可能得坏血病.维生素C的化学式是C 6 H 8。6,在新鲜的水果、蔬菜中含量都较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测定了某品牌橙汁的维生素C的含量,过程如下:取 2 0.0 0 g 橙汁用含碘1.0 0%的碘溶液与其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碘溶液2 5.4 0 g.试计算:该橙汁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0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 6 H 8 O 6+b=C 6 H 6。6+2 川)【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和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碘的质量,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 出 2 0.0 0 g 橙汁含维生素C的质量;然后根据质量分数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设 2 0.0 0 g 橙汁含维生素C的质量为xC 6 H 8(?6+l2=C 6 H 6。6+2 川1 7 6 2 5 4x 2 5.4 0 g X 1.0 0%176 二 x,旗二25.4 0 g X L 00晨解之得:x=0.1 7 6 g;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S 6 g x 1 0 0%=0.8 8%.20.00g答:橙汁中维生素C的质量分数为0.8 8%.【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其中一种物质的质量,可以求出所需物质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