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资源ID:94307056
资源大小:102.08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福建省宁德市霞浦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霞浦县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我们都深切地感受着文艺的重要作用,正如鲁迅先生所说,“文艺是国民精神所发的火光,同时也是引导国民精神的前途的灯火”。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每一个作家艺术家,都是向着天空的梦想者,为了梦想在漫长艰辛的艺术道路上跋涉。在这条道路上,那些根本的信念像星辰一样指引着我们,我把它提炼为三个至关重要的词,那就是时代、人民和创新。体现着时代高度、描绘着时代气象的文艺作品,必定构成一个时代的精神地图。而要绘就这样的地图,作家艺术家们必须深刻认识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柳青熟知乡亲们的喜怒哀乐,中央出台一项涉及农村农民的政策,他脑子里立即就能想象出农民群众是高兴还是不高兴”。总书记的话深刻地揭示了柳青的力量所在,也是周立波和那一代的许多前辈作家的力量所在,那是一种将对时代的总体把握与广大的生活世界水乳交融地结合起来的非凡能力。这来自他们对人民生活的熟悉和了解,同时也是因为柳青、周立波全身心地投入到党领导广大中国人民建设新社会、开辟新生活的实践探索,他们和人民心连着心,共同生活、共同前进。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中心和方向。对人民的理解,也许再多的概括和论述,都不如来到天安门广场、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那一刻的领悟和感动。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上,铭刻着1840年以来中国人民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的伟大斗争和光辉历史。人民就是在这伟大斗争中凝聚起来创造历史的主体,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奋斗使我们深刻地、牢不可破地团结在一起,正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造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这是对社会主义文艺的人民性的重大理论创新,这表明,为了人民、走向人民,是一个从具体到总体、从总体回到具体的辩证动态过程,在人民创造历史的总体性视野中蕴含着生活的丰富性、生动性和差异性。人民既是文艺的源泉和目的,也是文艺的根本方法,新时代的文艺铸就高峰,就是要让文艺的声音在一个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的心灵中回响,让文艺讲述的故事既是“我们”的故事,也是“我”的故事,同时也是面向世界面向人类的中国故事。大家可能都看过只此青绿,看过唐宫夜安,还有令人惊艳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全中国和全世界的观众怀着惊喜和感动沉浸于动人心弦的表演,我有时甚至会屏住呼吸,就像看着从心里长出的蓓蕾在眼前缓缓地开花。这样的艺术既熟悉又陌生,它是有根的,又是向着天空、向着现实生活绽放的,我们从中能够与悠久、深厚的传统亲切相认,但同时它又是新锐的、现代的,涌动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活力和梦想,拓展着人们想象和感受的边界。这些被广大观众称为“国潮”的作品,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有力地诠释了作为艺术实践的创新的丰富含义。(摘编自让中国精神的灯火在新时代的文艺高峰上闪亮)材料二:习总书记在座谈会上强调,“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对此,著名词作家阎肃有着很深的体会,他认为,文艺创作要“接地气”,就是要说百姓听得懂、喜欢听的“大实话”。为了倾听普通百姓的“心声”,阎肃无论走到哪里,都跟各行各业的人迅速打成一片,站岗的、扫地的、修脚的都成为了他生活中的朋友。战士们爱听阎肃的歌,曾询问他“为什么你的歌里面总有那么多我们没听过的新词?”阎肃乐了,他透露,自己的创作能够不断出“新”,除了靠知识的积累,还得熟悉生活,接地气,和老百姓心相通。“我看我们的前辈都是这样做的。没有人民群众,没有火热蓬勃的生活,自己坐在屋子里瞎编是没有用的,是编不出来的。”阎肃认为。为了写出“接地气”的作品,阎肃也有过担忧,“我老想和时代同步。我今年85了,老觉得自己跟不上飞速发展的时代列车,很怕突然有一天它把我给扔出去。”阎肃谈到,例如“点赞”“吐槽”之类的网络语言,虽然一开始他不懂,但他会想去尽力“捕捉”这样新鲜的词语。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阎肃常常跟年轻人交朋友“我喜欢和年轻人交朋友,大家有彼此心的交流,心与心的共鸣,交流,我就从他们那得到好多好多语言、思维。”阎肃高兴地说。(摘编自“回望文艺工作座谈会一周年”系列访谈)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艺有着重要作用,是一个民族精神生活的重要体现,新时代新征程上的文艺作品应当体现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B作家艺术家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自身所处的历史方位,方能创作出展现时代精神的文艺作品,反映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C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奋斗使中国人民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人民不仅是创造历史的主体,也是作品创作的源泉和目的。D只此青绿唐宫夜宴等文艺作品登上舞台,因其动人心弦的表演,令人惊喜和感动,所以被广大观众称为“国潮”。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柳青、周立波等老一辈作家优秀的创作精神,引领了时代,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B人民英雄纪念碑让我们看见“一个一个具体的人”,他们有爱恨有梦想,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C“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对“人民”的理解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时代都有其不同的理解。D阎肃牢牢把握文艺创作的关键,85岁仍然学习网络语言,是希望自己的创作能够与时俱进。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A戏曲栏目梨园春中一选手把中国传统的凤冠霞帔改成全白色的。B“凡益之道,与时偕行。”文艺创新贵在“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C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的步伐。D典籍里的中国国家宝藏等文艺精品擦亮了中国历史文化名片。4新时代的文艺铸就高峰,需要哪些必备条件?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6分)5两则材料均谈及“人民”,却各有所侧重,请简要分析。(4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离春天只有二十公分的雪兔李娟那个冬天的雪夜里,我们稀里糊涂用十块钱买回一只野兔子,而要是别人的话,十块钱最少也能买三只。这种兔子又叫“雪兔”,它的确是像雪一样白的,白得发亮,卧在雪里的话一点儿也看不出来。但是听说到了天气暖和的时候,它的毛色会渐渐变成土黄色的,这样,在戈壁滩上奔跑的时候,就不那么扎眼了。我们有一个没有顶的铁笼子,就用它反过来把兔子扣在煤棚的角落里。我们每天都跑去看它很多次,它总是安安静静地待在笼子里,永远都在细细地啃那半个冻得硬邦邦的胡萝卜头。我外婆跑得更勤,有时候还会把货架上卖的爆米花偷去拿给它吃,还悄悄地对它说:“兔子兔子,你一个人好可怜啊”我在外面听见了,鼻子一酸,突然也觉得这兔子真的好可怜,又觉得外婆也好可怜天气总是那么冷,她哪也不敢去。自从兔子来了以后,她才在商店和煤房之间走动走动。冬天多么漫长。但是我们家里多好啊,那么暖和,虽然是又黑又脏的煤棚,但总比待在冰天雪地里舒服多了。而且我们又对它那么好,自己吃什么也给它吃什么,很快就把它养得胖胖的。要这时有人说出“你们家兔子炒了够吃几顿几顿”此类的话来,我们一定恨他。我们真的太喜欢这只兔子了,但又不敢把它放出去让它自由自在地玩。要是它不小心溜走的话,外面那么冷,又没有吃的,它也许会饿死的。要是被村子里的人逮住的话就更不妙了。反正我们就觉得只有我们家才会好好地对它。日子一天天过去,天气渐渐暖和了,虽然外面还是那么冷,但冬天最冷的时刻已经过去了。我们也惊奇地注意到白白的雪兔身上果真一根一根渐渐扎出了的灰黄色毛来它比我们更迅速、更敏锐地感觉到了春天的来临。然而就在这样的时候,突然有一天,这只性格抑郁的兔子终于还是走掉了。我们全家人真是又难过,又奇怪。它怎样跑掉的呢,它能跑到哪里去呢?村子里到处都是雪,到处都是人和狗,它到哪里找吃的呢?我们在院子周围细细地搜寻,走了很远都没能发现它。我们还在家门口显眼的地方放了块白菜,希望它看到后能够回家。那个铁笼子也一直空空地罩在原处,好像它还在等待有一天兔子会再回来如同它的突然消失一样,再从笼子里突然地冒出来。果然,有一天,它真的又重新出现在笼子里了那时候差不多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吧,我们脱掉了棉衣,一身轻松地干这干那的。窗户上蒙的毡子呀,塑料布呀什么的也都扯了下来,沉重的棉门帘也收起来卷在床底下。我们还把煤房好好地拾掇了一下,把塌下来的煤块重新码了码。就在这时,我们才看到了兔子。顺便说一下,煤房的那个铁笼子一直扣在暗处角落里的墙根处,定睛看一会儿才能瞧清楚里面的动静,要是有兔子的话,它雪白的皮毛一定会非常扎眼,一下子就可以看到的。可是,我们从笼子边过来过去了好几天,才慢慢注意到里面似乎有个活物,甚至不知是不是什么死掉的东西。它一动不动地蜷在铁笼子最里面,定睛仔细一看,这不是我们的兔子是什么!它浑身原本光洁厚实的皮毛已经给蹭得稀稀落落的,身上又潮又脏,眉目不清。我一向害怕死掉的东西,但还是斗胆伸手进去摸了一下一把骨头,只差没散开了。不知道还有没有气。看上去这身体也丝毫没有因呼吸而起伏的迹象。我便更加害怕比起死去的东西,这种将死未死的才更可怕,总觉得就在这样的时刻,它的灵魂最强烈,最怨恨似的。我飞奔跑掉了,告诉我妈后,她急忙跑来看“呀,它怎么又回来了?它怎么回来的?”我远远地看着她小心地把那个东西已经失踪了一个月的兔子抱出来,然后用温水触它的嘴,诱它喝下去,又想办法让它把我们早饭时剩下的稀饭慢慢吃了。好在后来我们的兔子还是挣扎着活了过来,而且比之前还更壮实了一些。五月份时,它的皮毛完全换成土黄色的了,在院子里高高兴兴地跳来跳去,追着我外婆要吃的。现在再来说到底怎么回事我们用来罩住那只兔子的铁笼子没有底,紧靠着墙根,于是兔子就开始悄悄地在那里打洞到底是兔子嘛。而煤房又暗,乱七八糟堆满了破破烂烂的东西,谁知道铁笼子后面黑咕隆咚的地方还有一个洞呢?我们还一直以为兔子是从铁笼子最宽的那道栅栏处挤出去跑掉的呢。它打的那个洞很窄的,也就手臂粗吧,我就把手伸进去探了探,根本探不到头,又手持掏炉子的炉钩进去探了探,居然也探不到头!后来,他们用了更长的一截铁丝捅进去,才大概估计出这个小隧道约有两米多长,沿着隔墙一直向东延伸,已经打到大门口了,恐怕再有二十公分,就可以出去了真是无法想象当我们围着温暖的饭桌吃饭,当我们结束一天,开始进入梦乡那只兔子,如何孤独地在黑暗冰冷的地底下忍着饥饿和寒冷,一点一点坚持重复一个动作通往春天的动作整整一个月,没有白天也没有黑夜。不知道在这一个月里,它一次又一次独自面对过多少的最后时刻那时它已经明白生还是不可能的事了,但还是继续在绝境中,在时间的安静和灵魂的安静中,深深感觉着春天一点一滴地来临整整一个月有时它也会慢慢爬回笼子里,在那方有限的空间里寻找吃的东西。但是什么也没有,一滴水也没有(只在墙根处会蒙有一些冰霜)。它只好攀着栏栅,啃咬放在铁笼子上的纸箱子(后来我们才发现,那个纸箱底部能被够着的地方全都被吃没了),嚼食滚落进笼子里的煤渣(被发现时,它的嘴脸和牙齿都黑乎乎的)可是我们却什么也不知道甚至当它已经奄奄一息了好几天后,我们才慢慢发现它的存在(选自李娟阿勒泰的角落,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家人对雪兔宠爱有加,关怀备至,但雪兔渴望外面的世界,试图挣脱笼子的束缚享受自由的空间。B作者并非将雪兔作为人类用来果腹的食物,而是将其作为渴望自由的个体,并试图揣摩雪兔的动机。C雪兔在黑暗中坚持不断地挖掘通往春天的道路,暗喻了人在困境中的坚持,包含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D“光洁厚实的皮毛已经给蹭得稀稀落落的”,这一描写表现了作者再次见到兔子时惊诧、怜惜又嫌弃的心理。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借助儿童视角来讲述故事,充满童真、想象力,还原真实生活的同时叙述富于趣味性、亲和力。B本文采用第一人称记叙来强化叙事的在场性,撷取阿勒泰生活的具体经验作为创作对象,进行“非虚构”创作。C本文采用了有限视角叙述,叙事中贯穿着“我”的意识流动和内心独白,叙述节奏平缓、不徐不疾,可读性强。D作者在最后一段多用省略号,既写出了现实和想象的转换,又传达了内心复杂难言的感受,使得文章抒情耐人寻味。8文中许多细节体现了“我”对雪兔的体察与关怀,请分别找出一句动作描写与心理描写的句子做简要分析。(4分)9本文不是简单地将雪兔进行人格化描写,而是以平等视角来观察思考雪兔,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此的理解。(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小题。永和二年冬,成汉主李势不恤国事,加以饥馑,四境之内,遂至萧条。晋安西将军桓温将伐汉,将佐皆以为不可。江夏相袁乔劝之曰:“夫经略大事,固非常情所及,智者了于胸中,不必待众言皆合也。今为天下之患者,胡、蜀二寇而已。蜀虽险固,比胡为弱,将欲除之,宜先其易者。李势无道,臣民不附,且恃其险远,不修战备。宜以精卒万人轻赍疾趋,比其觉之,我已出其险要。可一战擒也。胡闻我万里远征,以为内有重备,必不敢动。纵有侵轶,缘江诸军足以拒守,必无忧也。”温从之。使袁乔帅二千人为前锋。三年春二月,桓温军至青衣。汉主势大发兵,遣叔父右卫将军福、从兄镇南将军权、前将军昝坚等将之,自山阳趣合水。诸将欲设伏于江南以待晋兵,昝坚不从,引兵自江北鸳鸯埼渡向犍为。三月,温至彭模。议者欲分为两军,异道俱进,以分汉兵之势。袁乔曰:“今悬军深入万里之外,胜则大功可立,不胜则噍类无遗。当合势齐力,以取一战之捷;若分两军,则众心不一,万一偏败,大事去矣。不如全军而进,弃去釜甑,赍三日粮,以示无还心,胜可必也。”温从之。留参军孙盛、周楚将羸兵守辎重,温自将步卒直指成都。李福进攻彭模,孙盛等奋击,走之。温进,遇李权,三战三捷。昝坚至犍为,乃知与温异道,还,自沙头津济,比至,温已军于成都之十里陌,坚众自溃。势悉众出战于笮桥,温前锋不利,参军龚护战死,矢及温马首。众惧,欲退,而鼓吏误鸣进鼓,袁乔拔剑督士卒力战,遂大破之。温乘胜长驱至成都纵火烧其城门势夜开东门走至葭萌使散骑常侍王幼送降文于温,寻舆榇面缚诣军门,温解缚、焚棺,送势及宗室十余人于健康,引汉司空谯献之等以为参佐,举贤旌善,蜀人悦之。(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桓温灭蜀)注胡、蜀:此指东晋十六国时期存在的后赵、成汉两个割据政权。榇:棺材。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温乘胜长驱/至成都纵火烧其城门/势夜开东门走/至葭萌/使散骑常侍王幼送降文于温B温乘胜长驱至成都纵火/烧其城门/势夜开东门/走至葭萌/使散骑常侍王幼送降文于温C温乘胜长驱/至成都纵火/烧其城门/势夜开东门/走至葭萌/使散骑常侍王幼送降文于温D温乘胜长驱至成都/纵火烧其城门/势夜开东门走/至葭萌/使散骑常侍王幼送降文于温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加点的“饥馑”,指饥荒,荒年,与齐桓晋文之事中“凶年免于死亡”的“凶年”意思相同。B“不修战备”的“修”,意为修理、整治,与离骚中“余独好修以为常”的“修”意思不同。C“赍三日粮”的“赍”,意为携带,与孔雀东南飞中“赍钱三百万”的“赍”意思不同。D“引汉司空谯献之”的“引”,意为推荐,与苏武传中“虞常果引张胜”的“引”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桓温欲伐蜀,很多人都认为不可能成功,而袁乔则力劝桓温攻蜀,提议轻军速进,待敌方发现时已经通过了其赖以为守的天险,得以成功。B桓温的军队到达青衣后,李势派李福和昝坚等率军从山阳奔赴合水抵御桓温,将领们都想在江的南岸设伏来对付东晋大军,昝坚不同意。C桓温留孙盛、周楚留守彭模,亲自率领步兵轻装向成都进军。李福进攻彭模,孙盛等人率领的老弱残兵经奋战仍不敌李福而败逃。D李势带着成都城中所有的守军与桓温在管桥决战。晋军初战不利,官兵们产生退缩情绪,袁乔趁晋军鼓吏的失误督率士卒力战,扭转了战局。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夫经略大事,固非常情所及,智者了于胸中,不必待众言皆合也。(2)乃知与温异道,还,自沙头津济,比至,温已军于成都之十里陌。14面对后赵与成汉两个外患,袁乔为什么提议首先讨伐成汉?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留别田昼贺铸君家陋巷一尺泥,吾车有轮马有蹄。犯寒踏雨重相过,明日扁舟吾遂西。回首邯郸迹如扫,离索十年成潦倒。兔葵燕麦春日妍,蝉腹龟肠气方饱。云逵窅窅谢攀跻,长铗与人还故栖。异时结驷来南亩,耕者老夫锄者妻。【注】田昼:贺铸的朋友,一起在河北磁州任职同宫,所以曾有过交情。元祐六年(1091),两人邂逅于江苏高邮,临别时诗人书此诗作别。兔葵燕麦:兔葵、燕麦均为草本植物名称。云逵:云路,指富贵利达之路。窅窅:犹“冥冥”,潜藏隐晦貌。长铗:长剑。战国策·齐策载冯谖最初因怀才不遇而思归之事:“居有顷,(冯谖)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写田昼的住所位于简陋的小巷之中,以赞其志节之高与安于贫贱之节。B二至四句写自己西行前虽天气恶劣,也前去告别友人,深见对朋友的留恋之情。C七、八句借用农家常见的植物和动物只为表达生活在乡下的自由自在和爽快。D九、十句用典,写自己面对渺茫的前途,要像曾弹剑而歌的冯谖那样,回归故里。16这首诗刚劲悲凉,充满郁郁之气,尽吐心中不快。请结合诗歌相关内容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小空1分,6分)(1)答司马谏议书中“_,_”两句,王安石借盘庚之事道出了自己的行事准则:三思而后行,确认正确,无怨无悔。(2)苏洵在六国论中论述,最初赵国曾与秦国交战五次,战绩是“_”,最后却落得亡国结局,对此,作者认为赵国失败的原因是“_”。(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直接坦率地说,凭自己的才能去治理一个中等规模的国家是绰绰有余的,即使这个国家处在“_,_”的危急情况下,他也能使之转危为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在医院里,我们经常会听到的一句医嘱就是“饮食要清淡”。于是很多人认为不吃肉、少吃油就是清淡,其实这是误区。长期不吃肉类会造成蛋白质缺乏, ,尤其是必需脂肪酸缺乏,不利于营养均衡,会导致体质下降,让人更容易被疾病侵袭。从营养学角度来讲,医生所倡导的清淡饮食是在食物多样化的基础上,合理搭配营养,并采用能最大程度地保存食物营养成分的烹制方法得到的食物。没有任何一种食物可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因此清淡饮食也应该做到食物多样化,主食应粗细搭配, ,这样才能保证为身体提供全面、充足的所需营养。合理的烹饪方式多选择蒸、煮、炖、焖、拌等方法烹调食物,避免或少用煎、炸、红烧、干锅等重口味的方式烹饪。只要科学选择食材和烹饪方式,就能在实现清淡的同时也能够享受食物的美味, 。18下列句子中的“或”和文中画横线处的“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美丽的西湖边,人们或独自拍摄湖中美景,或围坐一起谈笑,好不惬意。B拥有智慧的人,或具备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或具备丰富的想象力。C瞄准天上的星星,或许你永远也射不到,但却比你瞄准树梢射得高远。D一眼望去看不清的远处,或有一条宽广的马路,或有一座高耸的桥梁。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元剧中有不少以爱情为主题的剧本,例如曲江池倩女离魂等,都选择女主角主唱,来得细腻,可以充分表现恋爱的情绪, ,这种安排是适宜的。但 的是,作为爱情对方的男人陷于配角地位,没有主唱的部分,显得被动而无力。西厢记使张生和莺莺都作为主角,都有曲可唱,都有戏可演,使观众充分看到张生热烈追求的一方面,也看到莺莺对于张生热情的反应以及复杂的心理变化, 。红娘为主角之间的辅助角色,为相国女儿展示爱情所必需,活泼生动。西厢记所再现的生活面是完整的,没有遗漏。以情节而论,西厢记故事并不比曲江池等曲折复杂,假如以四折一楔的一本杂剧来写也是可能的。不过,由于董西厢的创造,已经把这个故事发展为一个巨型的说唱本了,所以必须采纳五本长剧,方能够展现艺术上的完整性。而这样一个长本戏的形式,使张生、莺莺、红娘三个角色分别主唱,又丰富了剧本的内容。因此,我们可以把西厢记的结构作为文艺理论上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的一个定律的证明。20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沁人心脾 瑕不掩瑜 面面俱到B动人心弦 瑕不掩瑜 面面相觑C沁人心脾 美中不足 面面相觑D动人心弦 美中不足 面面俱到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2分)22根据语段内容,请将下面西厢记艺术创新图空缺处补充完整。(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陶瓷艺术大师卢伟孙专注制作“小器青瓷”。这些“小器青瓷”都是贴近生活的小器皿。器皿虽小,每一件都让人爱不释手。器小而美乃缘于他“用创作大件作品的态度去对待每一件小器”。其实,小器与大件的制作,工序并无二致,因器件小,需要更加精心且花费更多的时间雕琢和烧制。这就是小器大作。小器大作,不仅是制作青瓷器的道理如此,人生如此,社会也如此。“小器大作”能够引发你怎样的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1D (3分)【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因其动人心弦的表演,令人惊喜和感动,所以被广大观众称为国潮”强加因果。材料一说“大家可能都看过只此青绿,看过唐宫夜宴沉浸于动人心弦的表演”“涌动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活力和梦想,拓展着人们想象和感受的边界。这些被广大观众称为国潮的作品,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有力地诠释了作为艺术实践的创新的丰富含义”,可见二者没有因果关系。2B (3分)【解析】2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B.“人民英雄纪念碑他们有爱恨有梦想”错误。原文是“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一个一个具体的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爱恨,有梦想,也有内心的冲突和挣扎”,选项偷换概念。3A (3分)【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一观点是:文艺要体现“时代、人民和创新”。A.该选手的做法貌似创新,谈不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也缺少真正的时代性和人民性。4(6分)作家艺术家必须深刻认识所处的历史方位,将对时代的总体把握与广大生活世界结合起来。以人民为创作的中心和方向,同时关注具体的人。根植传统,锐意创新。(言之有理即可;任答3点,每点2分,满分不超过6分)5(4分)材料一侧重从理论高度论述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服务的对象(或“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中心和方向”)。材料二侧重从创作方法角度谈文艺创作应当扎根人民,要和人民心相通。(言之有理即可;任答2点,每点2分,满分不超过4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6D (3分)【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D.“嫌弃”错,此处描写透露了作者再次见到兔子那一刹心中的感受,有惊诧、怜惜没有嫌弃。7A (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A.“儿童视角”错误。本文采用第一人称叙事,但并没有透露出儿童的身份特点。8(4分)通过动作描写来表现。“我们每天都跑去看它很多次,它总是安安静静地待在笼子里”,这样的动作描写表现好奇和关切;“我们在院子周围细细地搜寻,走了很远都没能发现它”,这样的动作描写表达急切和焦虑。通过心理描写来表现。“我们真的太喜欢这只兔子了,但又不敢把它放出去让它自由自在地玩”“突然也觉得这兔子真的好可怜”,这些心理描写表现了“我”对兔子的喜爱、同情、悲悯。(言之有理即可;任答2点,每点2分,满分不超过4分)9(6分)文中有外婆将兔子当成人一样来照顾怜悯的情节,是人平等地看待兔子,但不是把兔子进行简单的拟人化写作。文中以有限视角叙事,对于兔子的体验描述建立在作为人的“我”平等地与兔子共情基础上,既不是凌驾于雪兔之上的全知全能的解说,也不是让雪兔像人一样进行自我表达。文中将兔子作为跟人一样的生命存在来观察,体悟自然生物的生命张力,甚至还跟人进行对比,感叹兔子能够比人更敏锐迅速地感知春天的到来。(言之有理即可;任答3点,每点2分,满分不超过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D (3分)【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桓温乘胜长驱直抵成都,放火焚烧城门。李势趁夜色打开城门向东逃走,到了葭萌,派散骑常侍王幼向桓温送来了投降的文书。“长驱”修饰“至成都”,不必断开,排除A。“至成都”是动宾结构,后面断开;“纵火”的目的是“烧其城门”,不能断开,排除BC;“开东门”和“走”是顺承关系,不必断开;“至葭萌”省略了主语“势”,是完整句子,前后断开,排除BC。11D (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都是饥荒,荒年。句意:又有饥荒。/荒年能够不被饿死。B.正确。修理、整治;修饰。句意:平时不修整战争装备。/我独爱好修饰习以为常。C.正确。携带;赠送。句意:只携带三日军粮。/送了聘金三百万,全部用青丝串联起。D.错误。推荐;牵攀,招供。句意:推荐成汉国司空谯献之等人为参佐。/虞常果然供出张胜。12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孙盛等人率领的老弱残兵经奋战仍不敌李福而败逃”错,原文“李福进攻彭模,孙盛等奋击,走之”,“走之”是打跑了李福。13(8分)(1)谋划天下的大事,本来就不是常人的见解能够认识得到的,有智谋的人心里非常明白,不必等众人的意见完全一致。(“经略”,“固”,“合”意思各1分,句意通顺1分,4分)(2)(他)才知道和桓温走的不是同一条路,急忙返回,从沙头津渡江,等赶到战场时,桓温的军队已经在成都的十里陌驻扎下来。(“乃”,“济”,“比”意思各1分,句意通顺1分,4分)14(3分)(1)与后赵相比,力量薄弱;(2)政局混乱,君臣离心;(3)自恃险远,防备松懈。(言之有理即可;任答3点,每点1分,满分不超过3分)参考译文:东晋穆帝永和二年冬季,成汉君主李势不顾念朝政,又有饥荒,于是国家到了萧条的境地。安西将军桓温将要征讨成汉,部将僚佐们都认为不可行。江夏相袁乔劝说桓温:“谋取天下的大事,本来就不是常人的见解能够认识得到的,有智谋的人心里非常明白,不必等众人的意见完全一致。现在成为天下祸患的,只有后赵、成汉两个敌人而已。成汉虽然地势险要牢固,但与后赵相比力量薄弱,想要除掉祸患,应当先选择容易夺取的一方。李势无道,臣民离心,而且依仗国家险要偏远,平时不修整战争装备。应当率领一万精锐士兵轻装急行,待到他们发觉时,我军已经越过了他们的险要地带,只要一战就可以将李势擒获。后赵听说我们万里远征的消息,定会认为我国国内有重兵守备,必不敢轻举妄动。纵使后赵有所侵犯,沿江的各路军队也足以能够抵抗防守,一定不会有什么后患。”桓温听从了袁乔的意见,派遣袁乔率领二千人作为前锋部队。三年春二月,桓温的军队抵达青衣,成汉国主李势调集大军,派遣叔父右卫将军李福、堂兄镇南将军李权、前将军昝坚等人统帅军队,从山阳赶赴合水。众将领准备在长江以南设下伏兵等待东晋的军队,但昝坚不听,率军从长江北岸的鸳鸯埼渡江,向犍为进发。三月,桓温抵达彭模。有人建议把军队分为两支,分道一起前进,以便分散成汉军队的势力。袁乔说:“如今我军孤军深入万里之外,胜利就可以建立功勋,不胜则不会留下一个活人。应当集中兵力,一齐用力,争取一战取胜;如果分为两支军队,那么众人之心就不会统一,倘若一支军队失利,消灭成汉的事情就失败了。不如全军一起前进,扔掉釜甑等炊具,只携带三日军粮,以显示毫不后退的决心,必定能够取胜。”桓温听从了他的意见。留下参军孙盛、周楚率领老弱士兵守卫军用物资,桓温则亲自率领步兵直指成都。李福进攻彭模,孙盛等人奋力反击,打跑了李福。桓温率军前进,遇上李权的军队,三战三胜。昝坚到了犍为,才知道和桓温走的不是同一条路,急忙返回,从沙头津渡江,等赶到战场时,桓温的军队已经在成都的十里陌驻扎下来,昝坚的军队不战就溃败了。李势率领全部军队在笮桥与晋军交战,桓温的前锋部队失利,参军龚护战死,飞箭射中了桓温的马头。士兵畏惧,想要撤退,可是掌鼓的官吏却误敲了进军的战鼓,袁乔拔出剑督促士卒奋力苦战,最终大败敌军。桓温乘胜长驱直抵成都,放火焚烧城门。李势趁夜色打开城门向东逃走,到了葭萌,派散骑常侍王幼向桓温送来了投降的文书。不久(李势)抬着棺材并反绑着双手来到桓温的军营门前投降,桓温解开捆绑的绳索、烧掉棺材,押送李势和其十几个王族亲属前往建康;推荐成汉国司空谯献之等人为参佐,推举贤人表彰善事,蜀人非常高兴。(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C (3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C.“只为表达生活在乡下的自由自在和爽快”错误。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满目野生的兔葵燕麦,摇荡在这和美的春日里,我却如蝉腹龟肠忍受着饥饿,吃饱的只是不平之气。即,这里的“指气愤、气恼、不平,气方饱”,是说自己内心充满了气愤、气恼,故这两句诗是借农家常见的植物和动物的自由自在表现自己内心的郁郁不平。16(6分)对潦倒现状的深深不满。与朋友分别后复相见,十年来自己甚是不得志,想要归耕田园,借诗句抒发心中的悒郁不平之气。归耕田园,看似洒脱实则深深无奈。末尾以戏谑的口吻与田昼畅想未来,想象友人官运亨通之时再来,看到的老农其实就是自己,洒脱的背后有着深深的无奈。(言之有理即可;任答2点,每点3分,满分不超过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每小空1分,6分)度义而后动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二败而三胜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加之以师旅 因之以饥馑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9分)18B (3分)【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文中画横线处的“或”表示“选择”,只有B项中的“或”用法与横线处的“或”用法相同。A项的“或”表示“有的”;C、D两项的“或”表示“或许”。19(6分)而油脂摄入不足 菜品应荤素搭配 还能够收获健康(言之有理即可;每点2分,满分不超过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20D (3分)【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沁人心脾:原指芳香凉爽的空气、饮料或花香使人感到舒适。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新爽朗的感觉。动人心弦:形容事物或语言激动人心,也说动人心魄。瑕不掩瑜:玉上的疵点掩盖不了美玉的光彩。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优点多于缺点。美中不足:大体很好,但还有不足。面面俱到:各方面都照顾得很周到。也指不仅各方面都照顾到,而且每一个方面都处理的很得当。面面相觑:形容人们因惊惧或无可奈何而互相看着,都默不出声。第一空所填成语应表现女主角唱得细腻,有感染力,故选“动人心弦”更合适。第二空所填成语是遗憾男人做配角没有主唱的部分,显得被动而无力,故选“美中不足”更合适。第三空所填成语是说西厢记使男女主角都可唱可演,照顾得周全,故选“面面俱到”更合适。21(2分)示例1:由于董西厢的创造,这个故事已经发展为一个巨型的说唱本了,所以必须采用五本长剧(的形式),方能够展现艺术上的完整性。示例2:由于董西厢已经把这个故事发展为一个巨型的说唱本了,所以(作家)必须采取五本长剧(的形式),方能够展现艺术上的完整性。22(6分)三角主唱 一本杂剧 反作用(言之有理即可;每点2分,满分不超过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材料第一段说的是卢伟孙专注制作“小器青瓷”的事情,首先把握“小器青瓷”的特征贴近生活、小而美;其次看“小器青瓷”的制作工序与大件制作相同,但更费心力、时间;还要看制作者的态度一用创作大件作品的态度去对待,不因其小而轻视或放松。也就是说卢伟孙的“小器大作”,实际上是“为大于细”,它既需要“大作”这种大手笔的眼界和大制作的态度,体现宏大气魄和精益求精,更需要从小处着眼,孜孜矻矻,不惮其烦。材料第二段将“小器大作”发散开来,引导考生人去思考“道理、人生、社会”等方面的同样的现象。老子道德经中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就远大要从细微之处入手,天下大事一定从微细处开始。凡此,欲成大业须从小处入手,或者说,从小处发端,才能实现远大目标。由此看来,人生也如此,乐于做小器,善于小器大作,并于“细”中为“大”,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入手,从细微末节处着手,方能呈现人生的大手笔、大格局,从而使人格更臻完美,呈现大器量,展现大操守。行文思路上,首先由材料引出中心论点,细微之处见风范,毫厘之间定乾坤。然后展开论述,如何细微之处着手干成大事,首先,因为大事都是由很多细小的事情组成的,把大事分解开来,从细微小事入手,干大事就容易多了。其次,要用精益求精的精神去干好每一件小事,才能积小胜成大胜,取得最终的成功。遇到困难把容易解决的地方作为突破口,干大事从容易办成的小事开头。再次,要有谨慎的态度去做事情,不能因为事小而大意懈怠,否则就有失败的危险。最后总结全文,重申论点,强调成就大事业的思维方法就是要化大为小、化繁为简,个个击破。立意:1.“小器”更需“大作”。2.小器还须“为大于细”。3.于“细”中为“大”,让“小器”成为“大作”。4. 图难于易,为大于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