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语文人教必修2).docx
游褒禅山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游记,但细读全篇,便知不是以记游为重点,而是借记游写感想、 发议论,是游记文的变格,又是议论文的特殊样式,可以说是一篇游记式的论说文。作为一篇游记,本文按照游程的顺序,有层次地描写了山水景物和名胜古迹。但是作者不是 纯客观地描绘山水,而是在刻画奇妙景色的同时,把自己对生活的认识,寄托于游山探奇的 感受之中,使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契合无间地结合在一起,把记游与说理巧妙地熔于一炉。教学目标: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3、学习作者“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教学重难点:1 .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思。2 .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课前准备:1 .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通读课文。2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 .注意本文中的“其”“之”“以”的用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 “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本文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 “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 它的次要方面。四、布置作业整理文章中出现的实词,将本文心得写作一篇小短文,500字。附:板书设计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记叙:山院洞碑议论:古人求思之深无不在奇观常在于险远(志力物)尽志无悔深思慎取【设计意图】这篇作品是一篇思想性非常丰富的文言文散文,在设计中着重考 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文言文梳理归纳的知识,培养学生能整体感 受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情感,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能对作品的内容和 形式作出自己的评价。在文学鉴赏中,有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思辨能力, 以及分析文学作品形成自己见解心得的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一、导入新课。本单元三篇课文中有两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 已经学过。请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 列入游记。)教师:根据初读印象说说游褒禅山记跟初中所学游记作品有什么不同。 明确:从记游中生发议论,表达人生哲理。教师指出: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由记游中生发 出大段议论的不算很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 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 学好这篇文章。二、诵读第1段,走进文章。1 .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一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 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一一此前不叫褒禅山; “有碑仆道曰'花山”一一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一一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 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一一“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 (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距洞百余步曰'花山”一一“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 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 (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 可见碑在洞的西面。)2 .学生练习背诵。教师巡视全班,先背下来的学生可以举手,接受教师个别检查。教师还可以将作者行文顺序写在黑板上:本名一别名由来及证明f华山洞名来由f从仆碑看出本名一指出音谬。3 .学生齐背这一段。先看行文顺序背诵,然后拭去板书再背诵。4 .指点与答疑。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为什么说“华(h ua)山”是“音谬”?(古文无“花”字,“花”小 篆中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 “华”分开。)“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 (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5 .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三、讲解文章的主旨。1 .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正音:无物以相(xidng)之何可胜(s hon g)道也哉长乐王回深父(f。)2 .启发提问: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 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 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例:“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 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讨论后明确:“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3 .提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 常之观”。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尽吾志”是什么意思?(明确: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4 .“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明确:”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 (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 现了这样的意思。)能不能从积累的诗歌中找到一个和这个观点意义相近的诗词?(“无限风光在险 峰”。)再说作者的“悔”一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 本句的关键。四、作者简介。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本文是 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 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 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 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 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也可以说是其人生理想的一 种实践。明确:经典文章的流传,往往是和作者本人的性格以及经历相关。可谓文如其人。五、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 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板书)六、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 点。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 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 “学者不可以 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 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 分别照应第1、2段。七、布置作业。1 .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2 .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归纳。附:板书游褒禅山记王安石非有志不能至力不足者尽吾志无物相之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作业。1 .先全班学生齐背,然后抽查个别学生背诵,注意字词的音准以及检查个别 字词的含义。2 .归纳“其”的用法。始舍于其址。(代词,它的,代华山)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代词,那,指代慧褒,埋葬的时间)距其院东五里。(代词,那,代慧空禅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代词,它,代华山洞)其文漫灭。(代词,它的,代仆碑)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代词,它上面)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代词,它的,代华山)问其深。(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 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须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代词,它的,代后洞)盖其又深。(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则其至又加少矣。(代词,那些,代游客)既其出。(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则或咎其欲出者。(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仙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第一人称代词,自己)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 难道吗?)瓯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 整理:以上“其”字用法用PPT展示。二、研读赏析(1)教师示范背诵并穿插讲解。“其下平旷所谓前洞也”一一“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由山以上五六里”一一“以”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有穴 窈然”一一写所见,“入之甚寒”一一写所感。“问其深”一一写所问。这是详 写后洞。“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一一“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 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有怠而欲出者俱出”一一游程至此结束。“盖余所至又加少矣”一一追记洞中所见。“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一一追记自身,伏“悔”字。“既其出游之乐也”一一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2)指点与答疑。两个“盖”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个的肯定意味要多一点。末句太长,有的选本断为两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这表明“悔”的是“随以止”,“不得极夫游之乐”是“随以止”的结果。“极 夫游之乐”与上文“其见愈奇”相照应。(1)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于是余有叹焉” 一一 “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古人无不在也” 一一 “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 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夫夷以近则至者少”一一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 险远”一一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一一照应上文“则其至 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一一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 张本。“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 以入”。“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 尚足以明也”。“然力足以至讥之乎”一一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 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 反问,语势节节上升。“此余之所得也”一一总收一笔。(2)教师领读。学生当堂分层练习背诵。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 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 观点。(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 照应一一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 示学生注意“焉” “也” “夫” “则”“而”“故”“矣”“然”“其” “乎” 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3)指点与答疑。“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 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平 地,说的是前洞地势。“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 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1)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提问:“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 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 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 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 印的讹误。)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 有思想高度。(2)讲述“三豕涉河”的故事,PPT展示。“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晋师三豕 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 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察传)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明确:对众口传闻的事、古书上记载的事 都要仔细加以分析,辨明正误,不可盲从一一这就是本文作者说的“学者不可以 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 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古代游记 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 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 而欲出者” “或”等。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三、用讨论问题的方式总结全课。讨论问题: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 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教师明确: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 人生哲理一一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 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 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 “非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 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 “至” 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一一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 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