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案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一.docx
-
资源ID:94326392
资源大小:15.5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案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一.docx
宝葫芦的秘密(节选)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文中的重点词汇及短语,如葫芦、药罐、仙丹等;2)理解文中主要人物和事件,分析它们的关系和作用;3)能口头表述文章大意和情节;4)能正确书写文中的有关字词。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及分析能力;2)促进学生树立幸福感,理解人生梦想和勇气的重要性;3)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宝葫芦的理解和想法。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人物和事件的关系和作用;2)教授学生重点词汇、短语和学习策略。2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分析宝葫芦对主人公的意义;2)教授学生阅读策略和技巧。三、教学方法L任务型教学法2 .讨论式教学法3 .归纳式教学法四、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1 ) PPT2)课件3)绘本2 .教学辅助材料:1)幸福感表格2)阅读策略提示卡3)闯关答题卡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同学们请看,这是什么?对,一个葫芦,它可不是一个 普通的葫芦,它是有故事的宝葫芦。出示课件1: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6课宝葫芦的秘密(节选)。出示课件2:教师板书课题(26.宝葫芦的秘密(节选)2 .启发思考:读读课题,看看你都知道了什么?预设1:读了课题,我知道了这篇课文是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的节选。预设2:我知道了这篇课文讲的是宝葫芦的故事。3 .唤起旧知:说到宝葫芦,你想到了和宝葫芦有关的哪些故事?预设1:我想到了西游记中银角大王的宝葫芦能把人吸进去,真是太神奇啦! 预设2:我想到了葫芦兄弟中的葫芦娃是由七个不同颜色的葫芦变成的。4 .教师引导:你们知道的关于宝葫芦的故事可真不少!那课文中的宝葫芦又是什 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吧。(设计意图:图片导入,创设奇妙的氛围,使学生初步感受童话的奇妙。由学生 已有的对宝葫芦的认识,引出本课的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 .朗读课文:同学们是不是都迫不及待地要读一读这篇文章了?请大家打开语文 书,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学习字词:相信同学们在课前都做了很好的预习,这些词语你能读准确吗?出示课件3:组织交流:在这些词语中,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些字的读音呢?预设1:多音字“冲”在这读“chbng”,它还有一个读音“chGng”,可以组词“冲 动“O预设2: “矩”这个字单独出现时读三声网,在词语“规矩”中读轻声ju。 教师引导:刚才同学们提到了多音字“冲”,那就让我们把它放到语境中再来读 一读。出示课件4:教师引导:关于多音字的读音,同学们要学会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地辨别。学 习了生词,我们再来看看生字,这些字在书写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出不课件5:预设:我想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舔”字。“舔”的右半部分上面是“天”,所以第 一笔是“横”;下面是“心”字的变形,最后两点要并排写。预设:我想提醒大家“拽”字右上角没有“点教师提出要求:你们都抓住了每个字的关键笔画和容易写错的地方,可真会 学习啊!现在请同学们把咱们强调的字在语文田字格本上正确、美观地写一遍, 再挑出你认为最难写的字练一练吧。(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 自觉性,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主动理解词语的兴趣,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 惯打下基础。)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1 .理清结构启发思考:学习了生字词,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通过读课文我们知道这篇课 文讲了王葆、奶奶和宝葫芦的故事,那他们之间又发生了哪些事呢? 出示课件6:组织交流:第一部分(1-4自然段):王葆进行自我介绍。第二部分(5-17自然段):奶奶给王葆讲了许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第三部分(18-21自然段):王葆非常想得到一个宝葫芦的原因。2 .整体感知教师引导:谁能用概括性的语言说说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呢?预设: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宝葫芦的主人王葆在得到宝葫芦之前,经常听奶奶讲许 多关于宝葫芦的故事,他非常希望自己也有这么一个宝葫芦。(设计意图: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梳理结构的方法,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 容,学习作者组织材料的方法。)四、探讨故事,品析人物1,初步了解人物启发思考:了解了课文主要内容,此时,你心中有什么疑问吗?预设1:王葆是个怎样的孩子?预设2:王葆为什么想得到宝葫芦?预设3:宝葫芦里有什么秘密呢?教师引导:同学们心中的疑问可真不少!我们一个一个解决。课文的主要人 物是王葆,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他。出示课件7:全班交流:预设1:我知道了王葆是一名少先队员。预设2:我知道了王葆喜欢听故事。预设3:我觉得王葆在介绍自己的时候挺正式的。预设4:我觉得王葆确实挺爱听故事的,因为他在介绍和宝葫芦的故事时特神秘。2探讨故事情节教师提问:你们真是善于思考的孩子!王葆这么爱听故事,奶奶给他讲了哪些故 事呢?预设:讲的都是宝葫芦的故事。教师追问:你能找到奶奶讲的关于宝葫芦的几个故事吗?预设:张三遇到了神仙,得了一个宝葫芦;李四游到了龙宫,得到宝葫芦;王五 肯让奶奶给他换衣服,得到宝葫芦;赵六掘地得到宝葫芦。教师再次追问:这些人得到宝葫芦后生活有什么变化呢?预设1:张三想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盘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条大花狗,马上 冒出一条大花狗。预设2:他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预设3:他们全都过上了好日子。师启发思考:是啊,那么这些故事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预设:共同点是这几个人得到宝葫芦后都过上了好日子,要什么有什么,不同点 是这几个人得到宝葫芦的途径不一样。教师引导:虽然这四个人得到宝葫芦的途径不同,但他们得到宝葫芦后都要什么 有什么,幸福极了!此时你有什么感受啊?预设:我觉得宝葫芦太神奇了!教师随机板书(宝葫芦:神奇)指导朗读:神奇的宝葫芦给张三等人的生活带来了奇妙的变化。下面请同学们打 开语文书,我们来读一读1517自然段,在朗读中感受童话奇妙的想象吧。3 .指导创编故事启发思考:奶奶讲的关于宝葫芦的故事有很多,课文中对这些故事都是一笔带过, 下面请你选择其中一个故事,根据已有内容进行创编,大胆想象其中奇妙的情节。 教师引导:同学们可以按照“谁?在什么地方得到宝葫芦?宝葫芦给他带来怎样 的变化? ”的思路进行创编。出示课件8:全班交流:我们来听听同学们的创编吧。预设:赵六是个勤劳的农夫。有一天,他到地里掘地,掘着掘着,忽然感觉锄头 底下硬邦邦的。会是什么东西呢?于是,他小心翼翼地掘,掘出来一看,是一只 金灿灿的葫芦。赵六不禁有些失望。他想:“如果挖上来的是块金子该多好呀!” 奇迹出现了,一块金光闪闪的金子立刻出现在他面前!教师总结:想象丰富,情节曲折,这样的创编真有奇幻色彩!4 .深入分析人物教师引导:一得到宝葫芦,要什么就有什么,可真是太神奇了!就是这么神奇的 宝葫芦,关于它的故事总能让王葆百听不厌。于是,王葆跟奶奶立了个规矩,是 什么呢?预设: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就得给我讲个故事。出示课件9:教师引导:“每逢”、“规矩”可以怎么理解呢?预设1: “每逢”可以用“拆字解词法”来理解,“每”是“每次”,“逢”是“遇 到”,“每逢”就是每次遇到的意思。预设2:通过查字典我知道“规”是“画圆形的工具”,“矩”是“画方形的工具”, “规矩”比喻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教师点拨:你们真会学习!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们可以通过拆字解词、查字典、 联系上下文等多种方法来理解词义。让我们带着理解再读一读这句话吧。启发思考:王葆竟然还跟奶奶讲规矩!他到底是个怎样的孩子呢?出示课件10:全班交流:预设1:他不洗脚、不剪指甲,非要让奶奶讲故事才肯做这些事,可以看出他是 个顽皮、淘气的孩子。预设2:王葆特别爱听故事,所以我觉得他是个充满好奇的孩子。预设3:王葆跟奶奶立规矩,跟奶奶撒娇,从这里我看出王葆和奶奶的感情 很深。教师随机板书(王葆:顽皮、淘气、好奇)(设计意图:分析宝葫芦的故事,感受宝葫芦的神奇作用,创编故事,引导学生 发挥想象,学会创作。)五、课后作业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宝葫芦的故事,还对王 葆这个人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王葆为什么想要得到宝葫芦呢?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任务型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使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更加深入地理解 宝葫芦的秘密,更加清晰地理解幸福感的意义和梦想的重要性。闯关环节激发了 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学生能够以主人公的视角去感受天外来宝的神奇和意义。 一般而言,学生对故事的深入了解和思考,有助于出现更多的思考和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