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大老鼠找小老鼠》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4).docx
-
资源ID:94333335
资源大小:12.5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大老鼠找小老鼠》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4).docx
大老鼠找小老鼠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方式,培养孩子的动物保护意识和爱心;2 .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孩子的细节观察能力和逻 辑思维能力;3 .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促进孩子与其他小伙伴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并增强孩子的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4 .通过本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到低年级动物课程内容的趣味性和实际应用性,激 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在活动过程中学习知识,增强记忆力和思维能力。二、教学重点1 .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让孩子可以观察动物的行为习惯和行动路径;2 .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意识,让孩子之间相互合作,分享课堂上的学习成果与经 验;3 .通过实际操作,让孩子们加深对动物的认识,激发孩子们学习动物保护知识的 兴趣。三、教学难点看似简单的动物行为,难在如何引导孩子们自己动手探索,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四、教学方法1 .故事情景模拟法;2 .图画讲故事法;3 .互动探究法;4 .团队合作法;5 .游戏化教学法。五、教学准备1 .出示“大老鼠找小老鼠”动画图片(PPT);2 .准备动物小模型(老鼠、猫等);3 .准备实物的老鼠玩具(小老鼠);4 .老鼠伪装贴纸;5 .撒种子、盆栽花卉。六、教学过程1 .导入:温馨小故事+动物见面礼上课后,教师首先告诉孩子,今天我们要探究的是大老鼠和小老鼠的故事,对话 如下。(1)教师:大家谁喜欢动物呀?(2)孩子:我喜欢!(3)教师:你们喜欢哪些动物?(4)孩子:我喜欢猫、鱼、兔子、鸟、小狗教师:你们说的都是很可爱的动物呢,对不对。今天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 里有一只大老鼠和一只小老鼠,大老鼠一直很爱小老鼠,但是有一天,小老鼠不 见了,大老鼠急得要找人来帮忙那么我们现在就要帮大老鼠一起找小老鼠, 好不好?孩子:好!然后,教师将不同种类的动物小模型放在课桌上,并告诉孩子:“这是我们与动 物见面礼,我们先认识一下吧。”譬如,点了猫,教师会请一位小朋友去发现它的行为习惯:“猫喜欢吃什么? ”答案:猫喜欢吃鱼。又,点了兔子,教师又会请一位小朋友去玩识兔行为游戏:“尝试像兔子一样,闭上你的眼睛,然后跳上三次。现在打开你的眼睛,你感觉如何? ”答案:美好极了,就像你变成了一只可爱的兔子。2 .培养观察与分析能力:动物行为分析带着孩子们来看一看教师提供的“大老鼠找小老鼠”图片,教师会让孩子们注意 观察这两只老鼠之间的关系和约定。通过图片,教师引导孩子分析老鼠的行为路径,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和推理,使他 们明白动物的行为是可以用普通话语来表达的,同时使他们逐步养成动物保护意 识。3 .团队合作探究将孩子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个老师辅导,引导孩子们模拟老鼠寻找小老鼠, 并按照图片中的路线寻找,寻找的过程中大家可以和孩子们一起发现,从而锻炼 孩子的观察、分析、判断、推理和决策能力。四种寻找方法:(1)逐渐接近小老鼠,一次一点地寻找。(2)从较高之处查看寻找范围。(3)使用非标准方法,譬如使用显微镜或放大镜寻找。(4)寻找家族旅行预定的最佳地点!4 .回味细节差异:大老鼠和小老鼠的不同之处让孩子们思考,大老鼠和小老鼠之间的不同。教师根据详细的细节差异回忆大老鼠和小老鼠的特点并鼓励孩子们发表个人观 点和建议。5 .生活化应用实践:动物保护意识实践以老鼠为例,让孩子们了解老鼠的生态环境,了解老鼠的饮食、活动时间和生活 方式等方面的知识,如果时间允许可以陪孩子们观察老鼠的生活方式。教师还要 告诉孩子们一些简单的动物保护知识,如“请不要伤害任何一种动物,它们都有它们的生存方式和特点J6 .教学总结教师搜集各组的成果,按照各组组长的在教师的提供的表格中做出评价。最后, 教师要总结教学内容,并与孩子们一起分享跟动物相关的喜剧、视频和小故事。七、教学反思本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情境法、故事法和 游戏法,让幼儿在情境中理解故事情节,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游戏设计,提 升自己的参与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在提问方法、口气等 方面加以调整,保证教学效果。同时,应注重幼儿自我表达、创意思维和团队协 作意识的培养,引导幼儿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各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