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生物全国通用易错题18关于基因的本质的遗传题(解析版).pdf
易错点18 天1叁凶的本J 页的遗传题关于基因的本质的遗传题,多数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探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DNA的结构、DNA的复制、基因的本质等知识。而没有全面且熟练掌握相关知识、不能从题目情境中准确获取解题有效信息等是失分的主要原因。在复习备考中,需要加强练习,提高审题和解题能力。注意以下细微易错陷阱,对提高这类题的解题能力有所帮助。易错陷阱1:探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一一噬菌体侵染细菌。没有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时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细菌细胞内,不清楚离心后上清液和沉淀物中所含物质种类从而错误判断放射性情况,误认为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可以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易错陷阱2:D N A 的结构。没有掌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是D N A 的结构中相关计算题错选的主要原因,其次原因是审题不仔细造成错误,例如忽略“D N A 双链中相邻脱氧核甘酸连接的化学键”和“D N A 单链之间相邻脱氧核甘酸连接的化学键”的区别、是“双链中碱基数”还 是“单链中碱基数”等关键词,从而掉进陷阱。易错陷阱3:D N A 的复制与标记分析。没有掌握D N A 半保留复制与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D N A 分子数、D N A分子链数的关系造成错误,没有理解密度梯度离心与D N A 条带的关系造成错误。其次原因是审题不仔细造成错误,例如忽略“D N A 复制了 n次”和“第 n次复制”的区别、是“含出”还 是“只 含 等 关 键 词,从而掉进陷阱。易错陷阱4:基因的本质。不理解“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 N A 片段,误以为D N A 中任意片段都是基因,误以为基因是碱基对随机排列的DNA片段。例 题 1、(2 0 2 2 海南卷T 1 1)科学家曾提出D N A 复制方式的三种假说: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和分散复制(图 1)。对此假说,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图 2):大 朴痢培养 需度佛度离心能中年代1热 制”转 移 蚓 常 的 培 舞 博 卡 产A境电分 裂 次1第一代图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第一代细菌D N A 离心后,试管中出现1 条中带,说明D N A 复制方式一定是半保留复制B.第二代细菌D N A 离心后,试管中出现1 条中带和1 条轻带,说明D N A 复制方式一定是全保留复制C.结合第一代和第二代细菌D N A 的离心结果,说明D N A 复制方式一定是分散复制D.若 D N A 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继续培养至第三代,细 菌 D N A 离心后试管中会出现1 条中带和1 条轻带【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若D N A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则一个亲代闭/硒的D N A分子复制后,产生的两个子代D N A分子是:冏/小、闭/必,在离心管分布的位置是都在中带;若D N A复制方式是分散复制,则一个亲代wN/i sN的D N A分子复制后,产生的两个子代D N A分子是:硒 与 出 相 间 隔 即 硒“N /硒必、冏 小/i 5 N 1 个 ISN/MN)均含 i sN,占 100%,D 项正确。5.(2022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模拟)下列有关科学研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5.【答案】B选项实验生物实验过程实验结果与推测AR 型和S 型肺炎链球菌将 R 型活菌与S 型菌的D N A(经 D N A 酶处理)混合培养并观察只生长R型菌;可推测D N A 被水解,失去遗传效应B噬菌体、大肠杆菌用 3 5 s 标记的噬菌体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离心获得上清液并检测上清液放射性很高;可 推 测 D N A 是遗传物质C烟草花叶病毒、烟草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RN A 侵染烟草并观察烟草出现病斑;可推测烟草花叶病毒的RN A 是遗传物质D大肠杆菌将 础 标 记 D N A 的大肠杆菌培养在“N培养基中,经三次分裂后检测含 i s N 的 D N A 占D N A 总 数 1/4;可推测 D N A 进行半保留复制【解析】A、S型菌的D N A 经 D N A 酶处理,D N A 被水解为脱氧核甘酸,将 R 型活菌与D N A 的水解产物脱氧核甘酸混合培养,只生长R 型菌,可推测酶处理后的S型菌的D N A 失 去“转化因子”的遗传效应,A项正确;B、用含有35s标记的噬菌体去感染普通的大肠杆菌,短时间保温,离心获得的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很高,这说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蛋白质外壳未进入细菌,不能说明D N A 是遗传物质,B项错误;C、用从烟草花叶病毒分离出的R N A 侵染烟草,烟草出现病斑,说明烟草上产生 烟草花叶病毒,可推测烟草花叶病毒的RN A 是遗传物质,C项正确;D、将 前 标 记 D N A 的大肠杆菌培养在“N培养基中,以一个D N A (2条链均被闭标记)为参照,若 D N A 进行半保留复制,则经三次分裂后形成2 3=8 个 D N A,其中含即的D N A 有 2个,占D N A 总数2/8=1/4,实验结果与预测相符,D 项正确。6.(2 0 2 1 浙 江T 2 2)在 DNA复制时,5-漠尿喀咤脱氧核甘(B r d U)可作为原料,与腺喋吟配对,掺入新合成的子链。用 G i e m s a 染料对复制后的染色体进行染色,D N A 分子的双链都含有B r d U 的染色单体呈浅蓝色,只有一条链含有B r d U 的染色单体呈深蓝色。现将植物根尖放在含有B r d U 的培养液中培养,取根尖用G i e m s a 染料染色后,观察分生区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色情况。下列推测错误的是A.第一个细胞周期的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呈深蓝色B.第二个细胞周期的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着色都不同C.第三个细胞周期的细胞中染色单体着色不同的染色体均为1/4D.根尖分生区细胞经过若干个细胞周期后,还能观察到深蓝色的染色单体6.【答案】C【解析】A、据题意分析第一个细胞周期的每条染色体的染色单体都只有一条链含有BrdU,故呈深蓝色,A项正确;B、第二个细胞周期的每条染色体复制之后,每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均为一条单体双链都含有BrdU呈浅蓝色,一条单体只有一条链含有BrdU呈深蓝色,故着色都不同,B项正确;C、第二个细胞周期结束后,不同细胞中含有的带有双链都含有BrdU的染色体和只有一条链含有BrdU的染色体的数目是不确定的,故第三个细胞周期的细胞中染色单体着色不同的染色体比例不能确定,C项错误;D、根尖分生区细胞可以持续进行有丝分裂,且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所以不管经过多少个细胞周期,依旧可以观察到一条链含有BrdU的染色单体,成深蓝色,D项正确。7.一个双链均被32P标记的噬菌体DNA上有X个碱基对,其中腺喋吟有m个。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甲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28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过程至少需要64(xm)个游离的胞嚏咤脱氧核甘酸B.噬菌体增殖需要细菌提供原料、模板和酶等C.只含31P与含32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63:1D.该DNA分子含有3X(x2m)/2+2m个氢键7.【答案】C【解析】A、依据题意可知,用这个噬菌体侵染只含31P的大肠杆菌,共释放出128个子代噬菌体,相当于新合成了127个DNA分子,双链DNA分子中G=C,A=T,原DNA中含有胞喀咤脱氧核甘酸数=2x-2m/2=x-m,因此该过程至少需要游离的胞嗜咤脱氧核甘酸数=127(xm),A项错误;B、噬菌体增殖需要的模板是由其自身提供的,细菌提供原料、酶等,B项错误;C、由于半保留复制,所以在释放出的128个子代噬菌体中,只含3中与含32P的子代噬菌体的比例为(128-2)2=63:1,C项正确;D、碱基A与T之间形成2个氢键,G与C之间形成3个氢键,该噬菌体DNA上有X个碱基对,其中腺嗯吟有m个,则该DNA分子含有的氢键数=2m +3(xm)=3xm,D项错误。8.(2022届河南省实验中学期中T13)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甘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甘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甘酸的比例决定的B.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不是碱基对的随机排列C.在DNA分子结构中,脱氧核甘酸的排列构成了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D.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一条染色体上只含有1个DNA分子8.【答案】BA、一个基因含有许多个脱氧核昔酸,基因的特异性是由脱氧核甘酸的排列顺序决定的,A项错误;B、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特定的,B正确;C、在DNA分子结构中,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了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C项错误;D、染色体是D N A 的主要载体,染色体复制之后和着丝点分裂之前,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 D N A 分子,所以一条染色体上可含有1 个或2个 D N A 分子,D 项错误。9.(2 0 2 2 届河南省实验中学期中 T 1 2)如图为真核细胞内某D N A 片段QN标记)结构示意图,共 由 1 0 0 0 对脱氧核甘酸组成,其中碱基A占2 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IC T G C C T T A 一 I 端C A C C C A A TA.该 D N A 片段第三次复制,需要游离的鸟口票吟脱氧核甘酸2 8 0 0 个B .该 D N A 片段的一条核甘酸链中(C+G)/(A+T)为 3/2C.解旋酶作用于部位,D N A 聚合酶用于催化部位的化学键形成D.将 该 D N A 片段置于“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N的 D N A 分子占3/49 .【答案】BA、该 D N A 片段中有1 0 0 0 个碱基对,碱基A占 2 0%,所 以 A有 4 0 0 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4 0 0个,C=G=6 0 0 个,该 D N A 片段第三次复制,则需要游离的鸟喋岭脱氧核甘酸为60 0 X(23 0=2 4 0 0(个),A 项错误;B、由于碱基A占20%,因此碱基T占20%,碱基C占3 0%,碱基G占3 0%,该 D N A 片段的两条脱氧核甘酸链中(C+G)/(A+T)为 3/2,依据碱基互补配时规律“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例的比值。,则该D N A 片段的一条脱氧核甘酸链中(C+G)/(A+T)也为3/2,B项正确;C、D N A 聚合酶用于催化部位的化学键(磷酸二酯键)形成,解旋酶作用于(氢键)部位,C项错误;D、将该D N A 片段(胡标记)置于响培养液中复制3 次后,由于D N A 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因此子代D N A分子全部含有N,D 项错误。10.(20 22届常德临澧一中月考三T 16)(不定项)图 1 是 用 D N A 测序仪测出的某生物的一个D N A 分子片段上被标记的一条脱氧核甘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T G C G T A T T G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据图1推测,此D N A 片段上的鸟喋吟脱氧核甘酸的数量是5 个B.根据图1 脱氧核甘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分析图2 显示的脱氧核甘酸链的碱基序列(从上往下排序)为 C C A G T G C G C CC.图 1所测定的D N A 片段与图2 所显示的D N A 片段中(A+G)/(T+C)都为1D.若用3 5 s标记某T噬菌体,让其在不含3 5 s的细菌中繁殖5 代,则含有3 s标记的T噬菌体所占比例22为 50%10.【答案】A B CA、据图1 一条脱氧核甘酸链中有4个鸟喋吟脱氧核甘酸、1 个胞喀咤脱氧核甘酸,推出互补链中还有1个鸟噪吟脱氧核甘酸,A项正确;B、根据图1脱氧核昔酸链的碱基排列顺序,分析图中碱基序列由左至右依次是A C G T,故图2 显示的脱氧核甘酸链的碱基序列为C C A G T G C G C C,B 正确;C、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双链D N A 中,A=T,C=G,喋吟数=喀噬数,C 项正确;D、T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蛋白质外壳不会进入细菌内部,不管繁殖几代,含有3 5 s标记的T噬菌22体所占比例为0,D 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