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经典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共3份.pdf

    • 资源ID:94344766       资源大小:3.77M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经典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共3份.pdf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联考测试七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下图所示为根据化石复原的我国某遗址的远古人类头像,这一远古人类是A.北京人氏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题干图片反映的是北京人头像。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 0 万年,他们仍保留猿的特征,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额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故A符合题意;山顶洞人、半坡人、河姆渡人与题干无关,故B C 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2 .北京是旅游胜地,在这里可以看到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河姆渡人遗址 D.半坡人遗址【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北京”结合所学知识,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这一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之一,B正确;元谋人遗址位于云南省元谋县,排除A;河姆渡人遗址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排除C;半坡人遗址位于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排除D故选B。3 .若要了解史前时期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的历史,最可信的证据是其遗址上发现的A.木器B.彩色陶器C.石器D 炭化稻谷【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要了解原始社会的历史,最可取的证据是历史遗址、遗迹,这是可以通过考古发掘验证的第一手资料。而河姆渡原始居民有了原始农耕,主要种植的作物是水稻,能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所以最可信的证据是其遗址上发现的炭化稻谷,D 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4.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下列能反映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是A.北京人狩猎 B.山顶洞人捕鱼C.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D.半坡人制作衣服【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用耒相耕地,种植水稻,是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的典型代表。故C 符合题意;北京人狩猎,不属于农业,排除A;山顶洞人的捕鱼不能反映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排除B;半坡人制作衣服属于原始的手工业,排除D。故选 C。5.李时珍曰:“古者以粟为黍稷、梁、秫之总称。”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是A.北京人 B.山顶洞人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相、骨器,种植粟。故最早以粟为主要粮食作物的远古居民是半坡原始居民。所以c 符合题意,AB项还没开始农耕生活,不符合题意,D 项种植的是水稻,不符合题意。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点睛】本题的易错项是D,注意区分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种植的农作物的不同。6.半坡和河姆渡文化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典型代表。我们了解当时这两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情况,是通过他们留下的A.遗迹遗物B.甲骨文字C.青铜铭文D.史书记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半坡和河姆渡文化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典型代表,属于原始社会时期,当时尚未产生文字,因此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状态主要是通过遗迹遗物,A正确;甲骨文字、青铜铭文当时还没出现,BC错误;文字尚未产生,史书更无从出现,D错误。综上故选A7.神农教民种粟、黄 帝“蒸谷为饭”的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已经A.出现原始农业 B.进入青铜时代C实行分封制度 D.掌握冶铁技术【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粟谷”可知,这是农作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已经出现原始农业,故A符合题意;夏商周是青铜时代,故B不符合题意;西周实行分封制度,故C不符合题意;春秋时,掌握了冶铁技术,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8.周易系辞下记载,“黄帝、尧、舜舟楫之利以济不通”。以下考古发现能够印证记载中“舟楫”的是A.辽宁建平出土的彩陶罐 B.河南舞阳出土的七孔骨笛C.重庆巫山出土的筒形瓶 D.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黄帝、尧、舜舟楫之利以济不通”分析可知,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了舟楫(船),就可以渡过原来不能通行的水域了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以避寒暑,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还发明了弓箭和指南车,所以考古发现能够印证记载中“舟楫”的是陕西宝鸡出土的船形彩陶壶,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9.关注历史教材的课目标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的阶段特征。如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夏商周时期是我国早期的国家的建立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社会变革时期,由此可知,题干图片描述的是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B项符合题意: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是在夏朝建立之前,A排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是秦汉时期的特征,C排除;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是辽宋夏金元时期,D排除。故选择B。1 0.据 史记记载:周武王封尚父于齐,封弟周公旦于鲁,封召公爽于燕。这一记载反映西周实行了()A.井田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I).行省制【答案】B【解析】【详解】据“周武王封尚父于齐,封弟周公旦于鲁,封召公爽于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记载反映西周实行了分封制。为了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井田制,A排除;秦朝推行郡县制,C排除;元朝实行行省制,D排除。故选择B。11.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B.中国古代国家形成C.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产生。为加强统治,夏朝修筑了城堡、宫殿,建立了政府机构,组建军队,并制订了刑法,设置监狱。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所 以B项符合题意;A D项是指秦朝,C项表述不正确。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12.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之间时段应该是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年代尺中的内容及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是禹建立夏朝的时间。约公元前1600年是汤灭亡夏朝,建立商朝的时间。公元前1046年是武王伐纣,建立西周的时间。公元前770年是平王东迁洛邑,东周开始的时间。之间时段应该是商朝时期,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13.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关于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甲骨文的系列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是哪个朝代的历史?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司母戊鼎、四羊方尊和甲骨文都是商朝时期出现的,故B正确;夏朝时期没有发现甲骨文,故排除A项;西周、春秋时期已经出现了甲骨文,故排除CD项。故选B。14.下图中所示的“古文字”是()古文字现代汉字采刃焚休FIA.甲骨文 B.小篆 C.契丹文 D.西夏文【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图片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图中所示的“古文字”是甲骨文。我国很早就有文字了,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商朝的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文字叫甲骨文.甲骨文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从殷墟出土的大量刻有卜辞的甲骨,这些字都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从甲骨已被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示、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很多字都是汉字的雏形。这些都是说明了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故 A项符合题意;小篆的特点是长方形,以方楷一字半为度,一字为正体,半字为垂脚,大致比例为:2 左右;笔画横平竖直,圆劲均匀,粗细基本一致;平衡对称,空间分割均衡与对称是篆书的独特魅力;与材料不符,故 B不符合题意;契丹文是辽代为记录契丹语而参照汉字创制的文字。是书写契丹语的两种文字,在契丹族建立的辽国有官方文字地位。大字和小字都有表意和表音的成分,小字的表音成分比大字多。与材料不符,故 C不符合题意;西夏文文字结构多仿汉字,形体方整,笔画繁杂,与材料不符,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A。15.战国时期,各诸候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的目的是A.确立新的政治经济秩序 B.富国强兵,并在战争中取胜C.推广铁器和牛耕的使用 D.改变以往币制使用混乱状况【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战国时期,战争频繁,规模大,各诸候国统治者为了富国强兵并在战争中取胜,纷纷实行变法改革,故B符合题意;战国是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故A不符合题意;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有利于推动生产的发展,故 C不符合题意;秦始皇统一货币有利于改变以往币制使用混乱状况,故 D不符合题意。故选B。16.某中学刚调来一位风趣的历史老师,她在自我介绍时说:“我与战国有缘,我的姓是战国七雄中最西边的一个国家的名称,我的名字是战国七雄中最北边的一个国家的名称。”由此可知,这位老师的名字是A.秦燕 B.秦楚 C.齐楚 D.齐燕【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七雄时期的各国方位是:齐国在东,楚国在南,秦国在西,燕国在北,韩、赵、魏三国在中间。所以这位老师的名字叫秦燕。BCD项与题意不符,A项符合题意,故选A。17.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飞跃发展的重要阶段是()A.20万年前 B.距 今 10000年左右C.春秋战国时期 D.北朝时期【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耕作技术的一次重要飞跃是指铁器、牛耕的出现。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我国的封建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生产力的飞跃引起了生产关系的革命。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逐渐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取代,并最终通过各国变法确立了下来。C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不符合题意;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18.在很久以前,成都平原是一个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到后来却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主要是因为A.都江堰的修建 B.商鞅变法的推行C.铁制农具和牛耕的进一步推广 D.气候条件的改变【答案】A【解析】【详解】公元前256年,秦国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渠首和灌溉网两大工程构成。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变成天府之国。2 2 0 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巨大的作用。A项正确;BCD项与四川成为“天府之国 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BCD项。故选A项。19.“春秋战国,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推动这一时期“大变革、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都江堰的修建C.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促使生产力发展,私田广泛出现,从而导致了分封制的经济基础一一井田制崩溃,导致诸侯势力扩大。诸侯为了在争霸、兼并战争中获得胜利,纷纷通过变法寻求富国强兵的道路。这就为诸子百家提供了历史舞台。因此C正确;A和D是C的结果,AD错误;B不合题意,B错误。综上故选C。20.论 语 乡党篇记,一次孔子家马厩失火,孔子退朝,问“伤人乎?”不问马。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这主要体现了A.孔子主张无为而治B.春秋时奴隶地位已经提高C.孔 子“仁”的主张1).孔子反对等级差别【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干材料可知,孔子关心人而不关心马,这主要体现了对人的重视,是孔子“仁”的主张的体现,故正确答案为C.无为而治是道家代表人物庄子的思想;奴隶地位提高、反对等级差别在材料中未体现,A B D 均不符合题意,故选C。2 1 .李 白 在 古风中写道:“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这首诗描绘了嬴政哪一方面的历史功绩A.统一全国 B.实行郡县制 C.统一文字 D.统一车轨【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可得出指的是秦朝消灭六国实现统一,A项正确;B C D 项都是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 C D 项。故选A项。2 2 .中国银行的行徽(图一)的外观设计灵感来自于中国古代的一种钱币(图二),这种钱币最早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使用是在哪一朝代A.春秋 B.战国 C.夏朝 D,秦朝【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图片一并结合所学可知,中行徽外观设计和古钱币的形状都类似于图二秦朝的圆形方孔钱。秦统一六国后,规定以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通行,D项正确;排除A B C 项。故选D项。2 3 .我国幅员辽阔,是一个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方言,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未间断,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这得益于()A.秦朝疆域辽阔 B.秦朝统一货币 C.秦朝统一文字 D.秦朝统一度量衡【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秦朝为消除战国齐国文字的差异,统一文字,使政令能够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够顺畅沟通,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C项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秦朝的措施,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A项不合题意;秦朝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是经济方面的措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BD两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B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C。2 4.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A.开 创“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B.开辟丝绸之路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前221年,他统一中国,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开创了我国大一统的历史传统,这是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故D符合题意;秦始皇施行焚书坑儒,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故A不符合题意;汉朝开辟丝绸之路,故B不符合题意;汉武帝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2 5.秦始皇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绝对的权力,国家重大事务全都由他决定。他在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上的重大变革是A.实行分封制B.设丞相C.设置行省D.推行郡县制【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由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统一,这一制度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故D符合题意;西周实行分封制,故A不合题意;设丞相是秦始皇在中央的措施,故B不合题意;元代设置行省,故C不合题意。故此题选D。26.公元前209年,大泽乡起义的领导人高呼”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领导大泽乡起义的是A.陈胜、吴广 B.刘邦、项羽 C.卫青、霍去病 D.张角、张鲁【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2 0 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率众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爆发了。A符合题意;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文U邦、项羽继续领导反秦起义。B不符合题意;卫青、霍去病是汉武帝时期的将领。C不符合题意;张角领导黄巾起义,张鲁是东汉末年人。D不符合题意;故选A。27.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这个年代用世纪纪年法表示是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末期 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末期【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公元纪年法,一百年一个世纪,十年一个年代。具体的算法就是在给出的公元纪年上加1 0 0年,是公元前的就记作公元前多少世纪,如公元2 0 0年,加上一百年,就是记作公元3世纪,公元前2 0 0年,就记作公元前3世纪,以此类推,题目中给出的是公元前2 2 1年,加1 0 0年,就记作公元前3世纪。由于是公元前,所以年代数值越小是晚期,数值越大是早期。综上所述可知,D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28.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和刘邦之间为争夺帝位,进行了为期四年的战争。最终刘邦取得了胜利。刘邦能战胜项羽的主要原因是()A.刘邦军事力量超过项羽 B.项羽刚愎自用,骄傲自满C.刘邦收揽民心,善于用人 D.项羽出身低微,势力较弱【答案】C【解析】【详解】楚汉之争中刘邦能打败项羽的原因是善于用人、有关中作后方、约法三章赢得民心,C符合题意;军力强大不是刘邦能打败项羽的原因,当时项羽的实力强大,刘邦力量弱小,A排除;项羽刚愎自用,骄傲自满是刘邦能战胜项羽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B排除;项羽出身低微,势力较弱不是刘邦能战胜项羽的主要原因,D排除。故选择C。29.象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瑰宝之一,深受大众的喜爱,棋盘中间是“楚河、汉界”。那么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秦国灭六国一统天下 B,王莽篡位西汉灭亡C.项羽与刘邦争夺天下 D.战国七雄的兼并战争【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 楚河、汉界 并结合所学可知,秦灭亡后,从公元前206年一公元前202年,项羽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后项羽战败刘邦建立了汉朝。楚汉之争的实质是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而进行的战争,C项正确;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30.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观察、分析历史事实时所处的立场和看法。下列对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叙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都对社会变革提出自己的主张B.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墨子是墨家的创始人,主 张“兼爱”“非攻”D.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观察、分析历史事实时所处的立场和看法。D项是对百家争鸣作用的看法,是历史观点,符合题意;ABC项是历史史实,排除AB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31.阅读材料,辨析作答.材料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日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摘 自 战国策秦策一(1)商鞅在哪个诸侯国实行变法?(2)商鞅最后被车裂而死,小历同学认为商鞅变法最后失败了。这种说法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答案】(1)秦国。(2)不正确;理由:商鞅虽死,但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所以说变法是成功了。【解析】【详解】(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 5 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使得秦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所以商鞅是在秦国实行变法。(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我认为不正确;因为商鞅虽死,但商鞅变法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所以说变法是成功了。3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率蜀地人民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用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摘编自赵毅主编 中国古代史材 料 二 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 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日:“水旱从人,不知饥僮。”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摘 编 自 华阳国志(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并根据都江堰示意图回答渠首的三个主体工程。(2)根据材料二,概括都江堰建成后的作用。(3)结合上述材料,举例说明都江堰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答案】(1)目的: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渠首的三个主体工程:鱼嘴、宝瓶口、飞沙堰(2)防洪、灌溉(3)如: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建造了都江堰。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以利用灌溉,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利用自然条件,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符合题意即可)【解析】【详解】(1)问题一:依据材料一信息“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为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可知,李冰主持建造都江堰的目的是:根治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问题二:依据材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都江堰渠首的三个主体工程是:鱼嘴、宝瓶口、飞沙堰。(2)依据材料二信息”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 为“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可知,都江堰具有防洪、灌溉作用。(3)依据上述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江堰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是:选择高山与平原的交接处,利用地势和河道,在途经灌县的岷江修鱼嘴,分为内、外江,调节两江水量,枯水季节将水调入内江,涨水季节将水调往外江,保证灌县县城的安全等,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符合题意即可)。3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 料 一 卫 鞅 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 法 古(意思是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故 汤 武 不 循(遵循)古而王,夏殷 不 易(改变)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摘 自 史 记 商君列传材 料 二 有 军 功 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 末 利(工商业)及怠而贫者,举 以 为 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论,不 得 为 属 籍(享受特权)。摘 自 史记商君列传(1)根据材料一,指出赞成卫鞅变法的君主(2)根据材料二,归纳变法涉及到哪些方面的内容并写出其采取的措施。(3)根据二则材料“指出商鞅理论属于哪一学派思想。”(4)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改革的看法。【答案】(D秦孝公(2)军事、经济;奖励军功,鼓励耕织(3)法家(4)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解析】【详解】(1)依据材料一信息“孝公日:“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并结合所学可知,赞成卫鞅变法的君主是秦孝公。(2)问题一:依据材料二信息“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 其 身(免除其徭役)”可知,商鞅变法涉及到军事、经济。问题二:依据材料二信息“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可知,商鞅变法的措施是:奖励军功,鼓励耕织。(3)依据材料二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卫秧是承袭李斯依法治天下的思想开展的商秧变法,商鞅理论属于法家学派。(4)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我们应顺应历史潮流,改革创新等。(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3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秦 王 政(公元前2 4 6 前2 1 0年在位)结束了战国以来封建请候长期割据的局面,统一了全中国,建立了一个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国家。为了统治这个前所未有的封建大国,秦王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巩固了统一。李斯受命统一文字,制定小篆,在全国推行。秦始皇废止战国时各国形制轻重各不相同的货币。秦始皇又用商鞅时制定的度量衡标准器,来统一全国的度量衡。秦始皇的统一事业超出了地主阶级狭隈利益的范国,对中国历史是一个伟大的贡献。摘编自葛伯 中国史纲要(1)根据材料,指出秦朝创建的政治制度。(2)阅读以上材料,围绕其内容提炼一个主题或观点(3)根据你在第(2)提炼的主题,再举一个材料外的例子来证明你的主题【答案】(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例: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制度创新推动历史发展等(符合题意即可)(3)如黄帝、汉武帝等汉朝分封制(符合题意即可)【解析】【详解】(1)根据“秦王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巩固了统一 得出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例:根据“秦始皇的统一事业超出了地主阶级狭隘利益的范国,对中国历史是一个伟大的贡献。”可得出主题为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根据“秦王政(公元前246 一前210年在位)结束了战国以来封建请候长期割据的局面,统一了全中国,建立了一个以咸阳为首都的幅员辽阔的国家。可得出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其他主题言之有理也可得分。(3)根据前一间的内容,如主题是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可选择如黄帝、汉武帝等重要人物进行说明。其他符合题意即可。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历 史本试卷分为第I 卷(选择题)、第 n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试卷满分io。分。考试时间 60分钟。答卷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校、考号填写在“答题纸”上。答题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祝你考试顺利!第I卷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请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对应题号的相关表格处填写答案的代码,如需改动,可划掉错误答案,在旁边填写正确答案。一、选 择 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 分,共 50分.)1.“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大量的动物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6 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籽等。”这段材料说明了北京人 会 制 作 石 器 会 种 植 粟 会 使 用 火 和 保 存 火 种 保 留 了 猿 的 某 些 特 征A.B.C.D.2.刘宪亭在 没有文字的记录一一化石一文中指出:凡是古代的动植物的遗骸或遗迹,被人类从地层里挖掘出来,能借以了解往时生物的形态和习性,以及它们的生存历史,借它们了解往时的自然界现象,都可以叫作化石。这表明化石称得上是一部没有文字的生命记录 化石只是研究人类进化过程的间接证据化石能帮助我们认识不同地质时代的生物 化石对研究古地理、古气候有一定的作用A.B.C.D.3.下列人类遗址中,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A.元谋人遗址 B.北京人遗址 C.半坡遗址 D.河姆渡遗址4.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A.B.C.D.5.炎帝和黄帝被后世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下列有关炎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传说炎帝姓姜 B.发明了农具 C.被尊称为神农 D.发明了车船、历法6.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其中,“选贤与能”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宗法制7.2000年11月,“夏商周断代工程”正式公布了 夏商周年表,定夏朝开始于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070年是A.公元前20世纪70年代B.公元20世纪70年代C.公元前21世纪70年代D.公元21世纪70年代8.了解历史的途径很多,通过下列图片中哪一途径了解商朝历史的可信度相对较低黑墟A.殷墟甲骨文D.甲骨文9.史实是被考古资料证实已经发生的历史,下列属于史实的是A.女婚补天B.涿鹿之战 C.大禹治水D.牧野之战10商代是我国青铜器发展的灿烂时期。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是A.四羊方尊 B.司母戊鼎 C.商朝虎耳铜鼎 D.青铜酒樽11.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下列图片所呈现的汉字字体中,最早出现的是A.B.C.D.12.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A.诸侯争霸 B.百家争鸣 C.商鞅变法 D.铁器与牛耕13.史记记载:“平王立,东迁于洛邑,辟(避)戎寇。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霸主)。”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周天子威望下降 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A.B.C.D.14.他对内整顿朝政,对 外“尊王攘夷”,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他是A.齐桓公 B.秦穆公 C.楚庄王 D.晋文公15.后人写诗“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赞扬李冰的功劳胜过大禹,这是因为李冰A.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 B.兴修灵渠,沟通两大水系C.治理黄河,杜绝了水患 D.修筑都江堰,造福于民16.有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繁、兵荒马乱的时代,优势一个最为自由、最为开放的时代,它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最能反映这一状况的历史史实是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B.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C.佛教传入中国 D.西学传入中国17.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秦汉时期阶段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1).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8.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地点是A.陈 B.大泽乡 C.巨鹿 D.荥阳19.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其 中“破釜沉舟”与下列哪一场战役有关A.城濮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I).巨鹿之战20.秦始皇完成了统一大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统一,并试图将他开创的帝业代代相传。但在后人看来,他的统治具有的鲜明特点是A.好大喜功、爱民 B.勤政爱民、有为C.短命而亡、开明 D.急于求成、暴虐21.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 亚洲史中指出:“中国人至今仍然称自己为 汉人,他们因为是汉代首次确立的典型中国文化和帝国伟大传统的继承者而甚感骄傲。”西汉建立于A.公元前209年 B.公元前207年C.公元前202年 D.公元202年22.汉书食货志中记载汉高祖时期曾经大量减轻民众的田税,汉文帝甚至一度取消了田税。汉初统治者这样做的原因是A.励精图治,主张改革 B.重 视“以德化民”C.吸取秦亡的教训 D.皇帝勤俭节约23.以下是四位同学排演的历史课本剧 文景之治片段,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农民张三把收成的1/30交给国家C.汉文帝的夫人因铺张浪费受到训斥B.县官王平因关心农桑受到汉景帝提拔D.汉文帝命人修建豪华的宫室以供享乐2 4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汉武帝大一统”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符合主题的是 颁 布“推恩令”修筑驰道,统一车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北击匈奴A.B.C.D.2 5 .“武帝施主父之策,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推恩之令”A.扩大了汉朝的疆域 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C.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D.推动了思想文化的繁荣第n卷注意事项:1.请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 小题,第 26题 14分,第 27题 18分,第 28题 18分,共 50分.)2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一 一 商君书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其徭役)。事 末 利(工商业)及怠惰而致贫者,举以为孥(奴隶)。宗室非有军功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一 一 史记商君歹 U 传请回答:(1)材料一是哪位政治家说的?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而得以实行?(4分)(2)概况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4 分)(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的这位政治家变法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6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截 至2013年10月,全球已建立300多所孔子学院和近400个孔子课堂,分布在96个 国 家(地区)。材料二:孟子认为:统治者要让百姓有田有宅,有劳动时间,有物质保障。材料三: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远,“兼爱”、“非攻”,等思想至今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材料四:现代国家固然需要强调依法治国,但也要强调以德治国。法治与德治必须结合。法可厚德,德可固法只有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德治和法治统一,自律和他律并重,社会才能稳定有序。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现代选择请回答:(1)据材料一,若有孔子学院的学生想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他可以阅读哪一著作?从中能学到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4分)(2)材料二反映孟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4分)(3)材 料 三“兼爱”“非攻”是哪个学派的观点?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是谁?(4分)(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百家争鸣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何重要影响?(4分)(5)根据材料四指出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思想文化?(2 分)28.采取什么制度管理地方,这考验的是统治者的智慧。在这个问题上,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出现过反复。材料一:(西)周分封71国,其中同姓诸侯40国通过逐级分封,编织起由中央向四方扩散的控制网络,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材料二:郡的最高长官是郡守县的人口在万户以上的,其长官称县令;不满万户的称县长县以下的地方政区是乡,乡 辖(管辖)十亭,亭有长;一亭十里,里有魁;一里则辖百家,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一一摘自 中国通史材料三:当时人们的看法,认为周王朝亡于分封,而秦王朝亡于不分封一一如果封国林立,到处有皇族据点,陈胜、吴广星星之火,便不会燎原。西汉王朝则采取折中办法,一方面仍保留秦王朝的郡县制度,一方面也恢复周王朝的分封制度,王爵封国统赭数县或十数县,地位高于郡,侯爵封国只统辖一县或数乡,与县相等。一一摘自 中国人史纲材料四: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有的公开反抗朝廷派来的官吏,有的甚至举兵叛乱,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请回答:(1)材料一中所体现的是西周实行的哪一政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分)(2)材料二中所述与哪一王朝开始实行的什么制度有关?这一制度的实行有何历史意义?(6 分)(3)对材料三中”而秦王朝亡于不分封”的观点你是否认同?为什么?(4 分)(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材料四反映的社会问题。(4 分)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历史1-5 AACAD6-10 CCCDB11-15 CDBAD16-20 BCBDD21-25 CCBDD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是哪位政治家说的?变法得到哪位君主的支持而得以实行?(4 分)商 鞅(2 分)秦 孝 公(2 分)(2)概况材料二反映了变法中哪些措施?(4 分)奖励耕织(2 分);奖励军功(2 分)(4)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的这位政治家变法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6 分)目的:富国强兵。(2 分)意义: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4 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据材料一,若有孔子学院的学生想研究孔子的教育思想,他可以阅读哪一著作?从中能学到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4 分)论语(2 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等。(2 分)(2)材料二反映孟子的主要思想是什么?(4 分)仁政。(2 分)(3)材料三“兼爱”“非攻”是哪个学派的观点?这个学派的创始人是谁?(4 分)墨家;(2 分)墨子。(2 分)(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百家争鸣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何重要影响?(4 分)促进思想和学术的繁荣,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奠定基础,对后世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4 分)(5)根据材料四指出现代化治国的方略。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传统思想文化?(2 分)德治和法治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 分)2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材料一中所体现的是西周实行的哪一政治制度?实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什么?6分)分 封 制(2分);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2分)(2)材料二中所述与哪一王朝开始实行的什么制度有关?这一制度的实行

    注意事项

    本文(经典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共3份.pdf)为本站会员(文***)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