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原子高考模拟题汇编(含答案)_中学教育-高考.pdf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加温或加压的方法不能改变原子核衰变的半衰期 B某原子核经过一次 衰变后,核内质子数减少 4 个 C 射线是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 D 射线的贯穿作用很强,可用来进行工业探伤 2氢原子的电子从 n=4、能量为 E4的轨道跃迁到为 n=2、能量为 E2的轨道,辐射出波长为 的光。以 h 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 E4 与 E2的关系是:Ach E E 2 4 B.ch E E 2 4 C.ch E E 2 4 D.ch E E 2 4 3.氢原子的电子从 n=4 的轨道分别跃迁到 n=1 的轨道和 n=2 的轨道,辐射出波长为 1、2的光,从 n=2 的轨道跃迁到 n=1 的轨道,辐射出波长为 3的光。1、2、3之间的关系是 A.1 2 3 B.3 2 1 C.1 22 13 D.3 22 31 4彩虹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大量小水珠对阳光的色散造成的,如图所示为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一个小水珠发生全反射和色散的光路示意图,其中 a、b 为两束频率不同的单色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色光 a 如果是黄光,色光 b 可能是紫光 B a 光光子能量大于 b 光光子能量 C在同一装置用这两种色光做双缝干涉实验,看到的 a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比 b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小 D b 光的波长大于 a 光的波长 5用蓝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现将该蓝光的强度减弱,则()A从光照至金属表面上到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 B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 C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将减少 D有可能不发生光电效应 6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四个能级,其中 E1为基态,若氢原子 A 处于激发态 E2,氢原子 B 处于激发态 E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 A 可能辐射出 3 种频率的光子 B原子 B 可能辐射出 3 种频率的光子 C原子 A 能够吸收原子 B 发出的光子并跃迁到能级 E4 D原子 B 能够吸收原子 A 发出的光子并跃迁到能级 E4 太阳光 b a 小水珠 E1 E2 E3 E4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7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光的偏振现象证明光波是横波 B 电子可以发生衍射现象,并且已被实验证实 C 卢瑟福根据 粒子散射实验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D 任何一种光照到金属上,只要时间足够长都可以发生光电效应 8 如图所示,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的棱镜顶角=41.30,一束白光以较大的入射角 从棱镜的一侧射入,通过棱镜后从另一个侧面射出,在光屏上形成由红到紫的彩色光带。当入射角 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请根据下表中该棱镜材料对各种色光的折射率和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判断光屏上彩色光带的变化情况 色光 红 橙 黄 绿 蓝 紫 折射率 1.513 1.514 1.517 1.519 1.528 1.532 临界角 41.37 41.34 41.23 41.17 40.88 40.75 A.红光最先消失,最后光屏上剩下黄、绿、蓝、紫四种色光 B.紫光最先消失,最后光屏上只剩下红、橙两种色光 C.紫光最先消失,最后光屏上没有任何色光 D.红光最先消失,最后光屏上没有任何色光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热核反应 B.玻尔氢原子理论是依据天然放射现象分析得出的 C.只要有核反应发生,就一定会释放出核能 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原子的总能量不变 10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 a、b 自空气射向玻璃,经折射后形成复合光束 c,则下列正确的是 A.a 光光子的能量比 b 光光子的能量大 B.在玻璃中,a 光的光速小于 b 光的光速 C.从玻璃射向空气时,a 光的临界角大于 b 光的临界角 D.经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得到干涉条纹,a 光条纹宽度小于 b 光条纹宽度 光 屏 空气 玻璃 a b O c 核内质子数减少个射线是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射线的贯穿作用很强可用来进行工业探伤氢原子的电子从能量为的轨道跃迁到为能量为的轨道辐射出波长为的光以表示普朗克常量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与的关系是氢原子 系是小水珠太阳光彩虹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大量小水珠对阳光的色散造成的如图示为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一个小水珠发生全反射和色散的光路示意图其中为两束频率不同的单色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色光如果是黄光色光可能是紫光 距小光的波长大于光的波长用蓝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现将该蓝光的强度减弱则从光照至金属表面上到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1右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一群氢原子处于 n=3 的激发态,在向较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向外发出光子,用这些光照射逸出功为2.49eV 的金属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三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 n=3 跃迁到 n=2所发出的光波长最短 B.这群氢原子能发出两种频率不同的光,其中从 n=3 跃迁到 n=1所发出的光频率最高 C.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 11.11eV D.金属钠表面所发出的光电子的初动能最大值为 9.60eV 12氢原子发出 a、b 两种频率的光,经平行玻璃砖折射后的光路如图所示。若 a 光是由能级 n=4向 n=1 跃迁时发出的,则 b 光可能是 A从能级 n=5 向 n=1 跃迁时发出的 B从能级 n=3 向 n=1 跃迁时发出的 C从能级 n=5 向 n=2 跃迁时发出的 D从能级 n=3 向 n=2 跃迁时发出的 13如图所示,给出了核子平均质量(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在 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天然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放出的射线垂直磁感线穿过磁场时,一定发生偏转 C由图可知,原子核 A 裂变成原子核 B 和 C 要放出核能 D由图可知,原子核 D 和 E 聚变成原子核 F 要吸收核能 14在下列自然现象之中,可以用光的干涉理论解释的是 A.天上的彩虹 B.阳光在树林地面上形成圆形光斑 C.肥皂泡上的彩色花纹 D.水中十分明亮的空气泡 15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可以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以电磁波(场)的形式向四面八方辐射出去,其总功率达到 3.8 1026中。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估算,单纯地由于这种辐射,太阳每秒钟减少的物质质量的数量级最接近于 A 1018 kg B 109 kg C 10-10 kg D 10-17 kg 16颜色不同的 a 光和 b 光由某介质射向空气时,临界角分别为 Ca和 Cb,且 Ca Cb。当用 a光照射某种金属时发生了光电效应,现改用 b 光照射,则 A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 n=4 n=3 n=2 n=1-1.51eV-0.85eV-13.60eV-3.40eV 核子平均质量 玻璃砖 b 光束 a 核内质子数减少个射线是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射线的贯穿作用很强可用来进行工业探伤氢原子的电子从能量为的轨道跃迁到为能量为的轨道辐射出波长为的光以表示普朗克常量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与的关系是氢原子 系是小水珠太阳光彩虹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大量小水珠对阳光的色散造成的如图示为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一个小水珠发生全反射和色散的光路示意图其中为两束频率不同的单色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色光如果是黄光色光可能是紫光 距小光的波长大于光的波长用蓝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现将该蓝光的强度减弱则从光照至金属表面上到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B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加 C单位时间内发射的光电子数增加 D入射光强度增加 17如图所示,1、2、3、4 为玻尔理论中氢原子最低的四个能级。处在 n=4 能级的一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发出若干种频率不同的光子,在这些光子中,波长最长的是 A n=4 跃迁到 n=1 时辐射的光子 B n=4 跃迁到 n=3 时辐射的光子 C n=2 跃迁到 n=1 时辐射的光子 D n=3 跃迁到 n=2 时辐射的光子 18如图所示,一验电器与锌板用导线相连,现用一紫外线灯照射锌板,关灯之后,验电器指针保持一定的偏角 A 将一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则验电器指针偏角将增大 B 将一带负电的金属小球与锌板接触,则验电器指针偏角将不变 C使验电器指针回到零,改用强度更大的紫外线灯照射锌板,验电器的指针偏角将增大 D使验电器指针回到零,改用强度更大的红外线灯照射锌板,验电器的指针一定偏转 19“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于 20XX 年 10 月 24 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该卫星用太阳能电池板作为携带科研仪器的电源,它有多项科研任务,其中一项是探测月球上氦 3 的含量,氦 3 是一种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融合发电燃料,可以采用在高温高压下用氘和氦 3 进行核聚变反应发电。若已知氘核的质量为 2.0136u,氦 3 的质量为 3.0150u,氦核的质量为 4.00151u,质子质量为 1.00783u,中子质量为 1.008665u,1u 相当于 931.5Me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的是 A氘和氦 3 的核聚变反应方程式:21H+32He42He+X,其中 X 是中子 B 氘和氦 3 的核聚变反应释放的核能约为 17.9MeV C一束太阳光相继通过两个偏振片,若以光束为轴旋转其中一个偏振片,则透射光的强度不发生变化 D通过对月光进行光谱分析,可知月球上存在氦 3 元素 20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红光通过单缝 S 后,投射到具有双缝的挡板上,双缝 S1和 S2与单缝 S 的距离相等,光通过双缝后在与双缝平行的屏上形成干涉条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只减小两条狭缝 S1、S2之间的距离,条纹间距将增大 1 2 3 4 n-13.6-3.4-1.51-0.85 0 E/eV 紫外线灯 锌板 验电器 核内质子数减少个射线是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射线的贯穿作用很强可用来进行工业探伤氢原子的电子从能量为的轨道跃迁到为能量为的轨道辐射出波长为的光以表示普朗克常量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与的关系是氢原子 系是小水珠太阳光彩虹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大量小水珠对阳光的色散造成的如图示为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一个小水珠发生全反射和色散的光路示意图其中为两束频率不同的单色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色光如果是黄光色光可能是紫光 距小光的波长大于光的波长用蓝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现将该蓝光的强度减弱则从光照至金属表面上到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B若只减小两条狭缝与屏之间的距离,条纹间距将增大 C若只在两条狭缝与屏之间插入一块与屏平行的平板玻璃砖,条纹间距将增大 D若只把用红光照射改为用绿光照射,条纹间距将增大 21 一个氘核(H21)与一个氚核(H31)发生聚变,产生一个中子和一个新核,并出现质量亏损,则聚变过程 A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为He42 B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为He32 C吸收能量,生成的新核为He32 D放出能量,生成的新核为He42 22在下列各组光学实验现象或事实中,都能说明光具有波动性的一组是 A泊松亮斑、雨后空中出现的彩虹 B.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 C.光的双缝干涉现象、偏振现象 D.日食、光电效应现象 23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衰变说明原子核里有电子 B某原子核经过一次 衰变和两次 衰变后,核内中子数减少 4 个 C放射性物质的温度升高,其半衰期将缩短 D 射线的电离作用很强,可用来消除有害静电 24下面是四种与光有关的事实 用光导纤维传播信号;用透明的标准样板和单色平行光检查平面的平整度;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水面上的油膜呈现彩色。其中,与光的干涉有关的是:()A B C D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氢原子从 n 2 的状态跃迁到 n 6 的状态时,发射出光子 B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指大量该元素的原子核中有半数发生衰变需要的时间 C同一元素的两种同位素的原子核具有相同的核子数 D一个中子与一个质子结合成氘核时吸收能量 屏 P P1 S1 S2 S 核内质子数减少个射线是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射线的贯穿作用很强可用来进行工业探伤氢原子的电子从能量为的轨道跃迁到为能量为的轨道辐射出波长为的光以表示普朗克常量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与的关系是氢原子 系是小水珠太阳光彩虹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大量小水珠对阳光的色散造成的如图示为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一个小水珠发生全反射和色散的光路示意图其中为两束频率不同的单色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色光如果是黄光色光可能是紫光 距小光的波长大于光的波长用蓝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现将该蓝光的强度减弱则从光照至金属表面上到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图甲 图乙 26下列光学现象中,不能用波动理论解释的是 A.光电效应现象 B.光的衍射现象 C.光的偏振现象 D.光的反射现象 27.按照电离能力来看,放射性元素放出的三种射线由弱到强的排列顺序是 A 射线,射线,射线 B 射线,射线,射线 C 射线,射线,射线 D 射线,射线,射线 28 a、b 两平行细光束垂直射入直角玻璃三棱镜的 AB 面,对应的折射光束 a、b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b 光束在棱镜中传播速度较大 B若 b 光能使某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则 a 光也一定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 C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做双缝干涉实验,b 光对应的干涉条纹较宽 D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顶角 A 增大时,b 的折射光束 b在 AC 面上先消失 29 a、b 两束单色光分别用同一双缝干涉装置进行实验,在距双缝恒定距离的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干涉图样,图甲是 a 光照射时形成的干涉图样,图乙是 b 光照射时形成的干涉图样。下列关于 a、b 两束单色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光子的能量较大 B 在水中 a 光传播的速度较小 C若用 b 光照射某金属没有光电子逸出,则 a 光照射该金属时也没有光电子逸出 D若 a 光是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第三能级向第二能 级跃迁时产生的,则 b 光可能是氢原子的核外电子从第四能级向第三能级跃迁时产生的 30右图给出了核子平均质量(原子核的质量除以核子数)与原子序数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 粒子散射实验的基础上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B天然放射性元素在衰变过程中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放出的放射线通过磁场,其中一定不偏转的射线是 射线 C由图可知,原子核 A 裂变成原子核 B 和 C 要放出核能 D由图可知,原子核 D 和 E 聚变成原子核 F 要吸收核能 31氦 氖激光器发出波长为 633nm 的激光,激光器的输出功率为 1mW,已知普朗克常量为346.63 10 J s,光速为83.0 10 m/s。激光器每秒发出的光子数为 A 2.2 1015 B 3.2 1015 C 2.2 1014 D 3.2 1014 a B C b a b A 原子序数 O Fe F E D Z A B C 核子平均质量 核内质子数减少个射线是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射线的贯穿作用很强可用来进行工业探伤氢原子的电子从能量为的轨道跃迁到为能量为的轨道辐射出波长为的光以表示普朗克常量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与的关系是氢原子 系是小水珠太阳光彩虹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大量小水珠对阳光的色散造成的如图示为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一个小水珠发生全反射和色散的光路示意图其中为两束频率不同的单色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色光如果是黄光色光可能是紫光 距小光的波长大于光的波长用蓝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现将该蓝光的强度减弱则从光照至金属表面上到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2.做双缝干射实验时,要增大屏上相邻亮条纹之间的距离,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减小双缝到屏的距离 B.增大光的频率 C.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 D.增大光的波长 33.放射性元素放出的三种射线,按穿透能力由强到弱排序正确的是 A.粒子,粒子,射线 B.粒子,粒子,射线 C.射线,粒子,粒子 D.射线,粒子,粒子 34某核反应方程为21H+31H42He+X。已知21H 的质量为 2.0136u,31H 的质量为 3.0180u,42He的质量为 4.0026u,X 的质量为 1.0087u。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X 是中子,该反应释放能量 B X 是质子,该反应释放能量 C X 是中子,该反应吸收能量 D X 是质子,该反应吸收能量 35如图所示,有一等腰直角三棱镜 ABC,它对各种色光的临界角都小于 45o。一束平行于 BC面的白光射到 AB 面上,进入三棱镜后射到 BC 面上,则光束 A各色光从 BC 面上不同点射出 B各色光从 BC 面上同一点射出 C各色光从 AC 面上不同点射出 D各色光从 AC 面上同一点射出 3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是指大量该元素的原子核中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 B Ra22688(镭)衰变为 Rn22286(氡)要经过 1 次 衰变和 1 次 衰变 C 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挣脱原子核的束缚后而形成的电子流 D中子与质子结合成氘核的过程中需要吸收能量 37许多物理现象在科学技术领域得到了应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医院里常用 X 射线对病房和手术室进行消毒 B照相机镜头表面涂上增透膜,以增强透射光的强度,是应用了光的全反射现象 C利用红外线进行遥感、遥控主要是因为红外线的波长大,不容易发生衍射 D明线光谱和暗线光谱都可以用来分析物质的组成成分 38用 粒子轰击铍94Be()核,生成物是碳 126C()核和另一个粒子,则该粒子是 A 11H B.10 n C.01 e D.2 H 1 45o A B C 核内质子数减少个射线是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射线的贯穿作用很强可用来进行工业探伤氢原子的电子从能量为的轨道跃迁到为能量为的轨道辐射出波长为的光以表示普朗克常量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与的关系是氢原子 系是小水珠太阳光彩虹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大量小水珠对阳光的色散造成的如图示为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一个小水珠发生全反射和色散的光路示意图其中为两束频率不同的单色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色光如果是黄光色光可能是紫光 距小光的波长大于光的波长用蓝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现将该蓝光的强度减弱则从光照至金属表面上到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39 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双缝间的距离为 d,双缝到屏的距离为 l,用红色激光照射双缝,调整实验装置使得屏上可以见到清晰的干涉条纹,关于干涉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只将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屏上条纹会变得模糊不清 B 若 只将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屏上相邻两亮纹间的距离变小 C 若 只将双缝间的距离减小,屏上相邻两亮纹间的距离变小 D 若只将红色激光变为绿色激光,屏上相邻两亮纹间的距离变小 4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 He H H10423121 是聚变 B.n Sr Xe n U1094381405410235922 是裂变 C.He Rn Ra422229622698 是 衰变 D.e Mg Na0124122411 是裂变 41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太阳光照射下,水面上油膜出现彩色花纹是光的色散现象 B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绿光改为红光,则干涉条纹间距变窄 C光导纤维丝内芯材料的折射率比外套材料的折射率大 D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纵波 42.一个原来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原子核发生衰变,放出某种粒子后,在匀强磁场中形成如图所示的径迹,原子核放出的粒子可能是 A.氦核 B.电子 C.光子 D.正电子 43 如图 4 所示是伦琴射线管的装置示意图,图中 a、b 虚线代表两种射线,关于该装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E2是直流高压电源,且 E2的右端为电源的负极 B E2是直流高压电源,且 E2的右端为电源的正极 C射线 a、b 均为电子流 D射线 a 为 X 射线,b 是电子流 44在实验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做实验进行比较,得到四个实验结论。以下是对四个实验结论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A通过三棱镜后,紫光偏折角大 激光 挡板 屏 SSE1 E2 a b 图 4 a1 2核内质子数减少个射线是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射线的贯穿作用很强可用来进行工业探伤氢原子的电子从能量为的轨道跃迁到为能量为的轨道辐射出波长为的光以表示普朗克常量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与的关系是氢原子 系是小水珠太阳光彩虹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大量小水珠对阳光的色散造成的如图示为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一个小水珠发生全反射和色散的光路示意图其中为两束频率不同的单色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色光如果是黄光色光可能是紫光 距小光的波长大于光的波长用蓝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现将该蓝光的强度减弱则从光照至金属表面上到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B通过平行玻璃砖后,红光侧移大 C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光屏上紫光的干涉条纹间距较宽 D若紫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则红光照射也一定有光电子逸出 45.在 粒子散射实验中,使 粒子散射的力 主要是 A.万有引力 B.库仑力 C.洛仑兹力 D.核力 47.在以下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有些光具有波动性,有些光具有粒子性,复合(白)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B.光子的波动性是光子本身的固有属性,不是由光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的 C.光的波长越长,波动性就越显著;光的波长越短,粒子性就越显著 D.光子的数量越多,波动性就越显著;光子的数量越少粒子性就越显著 核内质子数减少个射线是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射线的贯穿作用很强可用来进行工业探伤氢原子的电子从能量为的轨道跃迁到为能量为的轨道辐射出波长为的光以表示普朗克常量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与的关系是氢原子 系是小水珠太阳光彩虹是悬浮于空气中的大量小水珠对阳光的色散造成的如图示为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一个小水珠发生全反射和色散的光路示意图其中为两束频率不同的单色光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色光如果是黄光色光可能是紫光 距小光的波长大于光的波长用蓝光照射某种金属表面发生光电效应现将该蓝光的强度减弱则从光照至金属表面上到发射出光电子之间的时间间隔将明显增加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将减小单位时间内从金属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