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桃花源记阅读及答案桃花源记的阅读篇(实用).docx
-
资源ID:94381429
资源大小:26.29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桃花源记阅读及答案桃花源记的阅读篇(实用).docx
2023年桃花源记阅读及答案桃花源记的阅读篇(实用)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消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验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妙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桃花源记阅读及答案 桃花源记的阅读篇一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义犬(蒲松龄) 周村有贾某,贸易(1)芜湖,获重资,赁舟将归,见堤上有屠人缚犬倍价赎之豢养舟上。舟人固积寇也,窥客装丰,荡舟入莽(2),操刀欲杀。贾哀赐全尸,盗乃以毡裹置江中。犬见之,哀鸣投水;口衔裹具,与共浮沉。流荡不知几远,浅搁乃止。 犬泅出,至有人处,狺狺哀鸣。或以为异,从之而往,见毡束水中,引出,断其绳。客固未死,始言其情。复哀舟人载还芜湖将以伺盗船之归。登舟失犬,心甚悼(3)焉。 抵关三四日,估楫如林,而盗船不见。 适有同乡贾(4)将携俱归,忽犬自来,望客鸣嗥,唤之却走。客下舟趁之(5)。犬奔上一舟,啮人胫股,挞之不解。客近呵之,见所啮即前盗也。衣服与舟皆易(6),故不得而认之矣。缚而搜之,则曩金犹在。呜呼!一犬也,而报恩如是,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 (选自聊斋志异) (1)贸易:做生意。(2)莽:芦苇丛。(3)悼:难受。(4)贾(g):商人。(5)趁之:追它。(6)易:换。 10、说明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屋舍俨然: (2)悉如外人: (3)或以为异,从之而往: (4)适有同乡贾将携俱归: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 (2)客近呵之,则所啮即前盗也。 _ 12、给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划两处)(2分) 见 堤 上 有 屠 人 缚 犬 倍 价 赎 之 豢 养 舟 上。 13、甲文中通过_及和平的社会环境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志向社会的热情追求;而乙文则通过犬勇救被扔入江中的主子和_两件事表达了犬的义举。(2分) 14、乙文中,作者发表争论的是哪一句?从该句中,我们可获得怎样的启迪。(3分) _ 10、(4分)(1)俨然:整齐的样子(2)悉:全、都(3)或:有的人(4)适:适逢,恰巧遇到 11、(1)老人和小孩都高兴奋兴,自得其乐。(2分)(2)贾某走上前去呵斥它,才发觉被狗咬住的人就是从前的那个强盗。(2分) 12、见堤上有屠人缚犬 / 倍价赎之 / 豢养舟上。(2分) 13、美丽的自然环境 跟踪追击辨识贼寇 (2分) 14、(1)一犬也,而报恩如是,世无心肝者,其亦愧此犬也夫!启迪:人要学会感恩,知恩图报。(意对即可)(3分) 桃花源记阅读及答案 桃花源记的阅读篇二 阅读语段,答文后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说明文中加粗的词语。 缘:_ 俨然:_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 渔人甚异之 _ 林尽水源 _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 3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三个成语。 _ 4末句中“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方法是( ) a比方 b夸张 c借代 d对比 5第2段中,作者从哪几方面对桃花源中的人们进行了描写? _ 6这段文字着重写的是什么?由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 参考答案: 1沿着;整齐的样子 2渔人对此感到很惊奇。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 有肥沃的田地、美妙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3豁然开朗、鸡犬相闻、怡然自乐 4c 5活动、穿戴、心情 6着重写桃花源美妙的生活环境,由此表现了作者对志向社会的追求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意对即可) 桃花源记阅读及答案 桃花源记的阅读篇三 (14分)(20xx,河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5)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阃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昊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 学射于周同。同射三矢,皆中的,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菩;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负:具有。强:擅长于。斤:在这里表示弓的强度的单位。周同:人名,擅长射箭。矢:箭。的:箭靶的中心。管(ku6): 箭的尾部。 (1)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2分)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_ _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未冠:_ (2)跟例句中的“与”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a且欲与常马等不行得,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r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鱼我所欲也) c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d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4)选文甲中桃花源的美妙和谐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5)选文乙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岳飞年少有志的?(3分) 参考答案: (1)邀请没有成年(意思对即可) (2)b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较易。例句中的“与”是“和”的意思。a,c,d三项的“与”都是“和”的意思,只有b项的“与”是“赐予”的意思,所以选b。 (3)这个人(渔人)具体地介绍了自己所听到(知道)的事,听的人都长叹表示惋惜。 岳飞因此更加刻苦训练,全部驾驭了周同的射箭技术。 (意思对即可) (4)环境美丽,生活开心;民风淳朴;社会安定。(答出其中的三点可给满分,意思对即可) (5)刻苦读书;苦练射箭。(意思对即可) 桃花源记阅读及答案 桃花源记的阅读篇四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 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问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到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说明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1)屋舍俨然 _ (2)便要还家 _ (3)遂迷 _ (4)寻病终 _ 下列各项划线字与现在意思一样的是( )(2分)a武陵人捕鱼为业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不足为外人道也 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_ (2)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到处志之。_ 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2分)a本文采纳层层设疑的写法,既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志向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爱好。 b见到村中人的生活状况,渔人“乃大惊”,说明眼前的场景是他从前所未见过的。c渔人“到处志之”,却“遂迷”,让故事亦真亦幻,具有较浓的传奇色调。d对于桃花源,刘子骥之后就无人“问津”,好像也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予了怎样的社会志向,今日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个志向?(3分) 答案 (1)整齐的样子(2)“要”通“邀”,邀请;(3)于是、就(4)不久 a 略 b 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同等,人们过着安家立业的生活。在当时无法实现,只是人们的美妙愿望。 解析 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驾驭要详细、精确。 a中“捕鱼”古今意思相同。 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留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b中应是桃源人“乃大惊”。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桃花源记阅读及答案 桃花源记的阅读篇五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到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说明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2分) (1)便扶向路,到处志之。 ( ) (2)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4分) 答案 (1)原来的,从前的;(2)安排,准备。 (1)捕鱼的人对此感到很惊诧。(他)接着向前走,想要走到林子的终点。 (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两朝了。 陶渊明描绘桃花源这样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自给自足的社会,与当时社会现实形成显明比照,是作者不满现实的一种精神寄予,表现了他对志向社会的追求。郭沫若写牛郎织女的华蜜生活,也表现出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自由美妙生活的憧憬。在这一方面两者是相同的。 桃花源记阅读及答案 桃花源记的阅读篇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木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 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到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_(朝代)闻名诗人_,初中阶段我们还学过他的作品_、_。 2说明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芳草鲜美( ) 屋舍俨然( ) 甚异之(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_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_ 4、渔人偶遇桃源,“到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_ 5、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是如此美妙,那么你志向中的社会王国是什么样的?结合社会现实谈谈你的设想。 _ 参考答案: 1、东晋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归园田居 2、(1)艳丽漂亮(2)整齐的样子(3)对。感到惊奇(4)不值得,不必 3、(1)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漂亮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2)老人和小孩都高兴奋兴,显得心满足足。 4、此题只要能围绕作者的冲突思想来答,语言表述清楚流畅即可。 示例:寄寓了作者对美妙的志向社会的追求,以及在当时社会条件下志向无法实现的冲突思想,“桃源”即代表了他心目中的志向社会,文中的渔人虽“到处志之”,但终“不复得路”,示意了桃源并不存在,这样的志向无法实现。 5、“略”。符合社会现实言之有理即可。 桃花源记阅读及答案 桃花源记的阅读篇七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说明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含义。 咸来问讯_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_ 此中人语云_ 不足为外人道也_ 2、翻译句子。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_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 3、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 _ 4、桃源中人为什么来到桃花源?(用原文回答) _ 5、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_ 6、“桃花源”是陶渊明虚构的志向境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它呢?(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请用简短文字回答。 _ 1、都。 不必说;更不要说。 告知。 不值得。 2、(村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备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便带著妻子跟乡人,来到这个与世俗隔绝的地方。 3、 因为桃花源中人并未见到过外人。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5、怕外人扰乱他们安静和平的生活。 6、“略”。提示:只要答出自己的见解,能自圆其说即可。 桃花源记阅读及答案 桃花源记的阅读篇八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到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 选出下列说明有误的一项_: a舍:便舍船(舍弃 )屋舍俨然(房子) b寻:寻向所志(不久) 寻病终(找寻) c志:到处志之(做标记) 寻向所志(做的标记) d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他们,代词,代”桃源人”)其中往来种作(代词,代指”桃花源”) 小题2:选出下列句子加横线的词古今含义差别不大的一项 a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c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d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小题3:选出下列句子对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_: a桃花源写了渔人奇,桃林奇,洞口奇,人物奇,结局奇可见这是一个亦真亦幻,虚无缥缈的幻想。 b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皆叹惋”是因为桃源外的世界如此动乱,黑暗;桃源外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 c课文以桃花源为线索,根据发觉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依次为线索。 d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志向。反映广阔人民憧憬安定、华蜜生活的愿望。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写得简洁.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桃花源记阅读及答案 桃花源记的阅读篇九 桃花源记选段,完成文后69题。(18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说明下面句中划线字词的的含义。(3分)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悉如外人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叮嘱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5分) 、世外桃源寄予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志向?(4分) (3分)(1)类(2)都(3)请、邀请 (1)老人和小孩都高兴奋兴,自得其乐。(3分)(2)率领着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再没有出去过。(3分) 热忱好客(2分) 桃源人胆怯外人破坏他们与世隔绝和平安静的生活。(与此大意相近即可)(3分) (4分)表达了作者对和平(没有战乱)的憧憬,对同等和谐自足的华蜜生活的追求。意合即可。“和平”与“同等和谐自足”两点每点各分) 桃花源记阅读及答案 桃花源记的阅读篇十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千余年来,中国的读书人,始终把桃花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这是为什么? 请就选文和下面链接材料,进行比较阅读。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1)选文所描写的美妙景象可用一个成语概括,链接材料所抒发的情怀也可概括出一个成语,请分别将其工整地填写在下面田字格内。(2分) (2)选文与链接材料表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追求,试作简要说明。(2分) c 他们谈到祖先为了躲避秦朝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人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关键词“妻子”“绝境”,译出大意) 桃源社会衣食住行样样不缺,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不涉世乱、战祸,不受人世政权管辖的世外桃源;人们精神境界怡然自乐。 (1)世外桃源先忧后乐(出现错别字,该空不给分) (2)选文表现了对安静闲适、和平安乐、淡泊高远的美妙生活的追求。 链接材料表现了一种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乐观主动的人生追求。 桃花源记阅读及答案 桃花源记的阅读篇十一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说明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仿佛若有光_ 便要还家_ 往来无白丁 _ 无案牍之劳形_ 2翻译下列句子。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_ 3读文,你认为桃源人为什么叹惋? _ 4中作者引用“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典故是为了说明什么? _ 5有人认为无论是甲文中虚构出的“世外桃源”还是乙文中作者的隐居自娱其实都反映出作者消极避世的心态。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_ 1隐隐隐约,形容看不真实的样子; 同“邀”,邀请; 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官府的公文。 (意对即可) 2田间小路交织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都到处可以听到。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意对即可) 3为桃源外战乱频繁,现实黑暗而叹惋;为桃源外的人始终过着苦痛的生活而叹惋。 (意对即可) 4以古代名贤自况(类比),进一步突出“德馨”(自己品德高尚)。 (意对即可) 5不同意。文通过对“世外桃源”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厌恶斗争和追求和平生活的愿望;文作者采纳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自己保持高尚情操的愿望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意对即可) 桃花源记阅读及答案 桃花源记的阅读篇十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到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古汉语词典对“鲜”字有以下几种说明。请依据语境,选出对“陶后鲜有闻”中“鲜”字的说明最恰当的一项。(3分)() a读xin,活鱼。b读xin,簇新。 c读xin,少。d读xin,艳丽。 、选出划线词词义不同的一项( )(3分) a林尽水源欲穷其林b不足为外人道也此中人语云 c悉如外人咸来问讯d莲之爱渔人甚异之 :、对课文桃花源记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段选文通过表现渔人与桃花源中人的交往,描绘作者心目中的“乐土”,寄予了作者的社会志向。 b作者用“遂迷”“未果”示意了桃花源是虚构的,不存在的。 c桃花源中人对渔人的'盛情款待,表明桃花源是个和平富足的社会。 d当时的社会没有阶级压迫,阶级剥削,就如桃花源一样。 :、把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4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d 小题4:(1)(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2)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桃花源记阅读及答案 桃花源记的阅读篇十三 较阅读桃花源记(节选)和大道之行也,回答问题。(15分)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说明下列句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阡陌交通( )(2)便要还家。 ( ) (3)选贤与能( ) (4)盗窃乱贼而不作( ) .下列句中划线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芳草鲜美鲜为人知b便舍船 屋舍俨然c复前行不复出焉d到处志之 寻向所志.、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依据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之后,源中人“皆叹惋”,你认为他们因何而“感叹惋惜”?(2分) (2)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和“大道之行也”描绘得“大同”社会有何异同之处?请作简要分析。(3分) 同: 异: (1)阡陌交通(交织相通 )(2)便要还家。( 同 邀 邀请 ) (3)选贤与能( 同 举 推举 )(4)盗窃乱贼而不做(兴起) c (1)(桃花源中的人)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时代,竟然不指导有过汉朝,更不用说魏朝和晋朝了。 (2)人们都情愿为公众之事全力以赴,而不肯定为自己谋私利。 (1)桃花源中的人为桃花源外世道的变迁、百姓生活的苦难以及战乱不断的世道而叹惋。 (2)同: 物质上富有 精神上文明、和谐 ,如关爱子女,孝顺老人,勤劳耕作,和平相处等。 异:用自己的话 或 引用原文皆可。 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