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第6单元 名师教案.pdf
-
资源ID:94459549
资源大小:7.03MB
全文页数:5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春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第6单元 名师教案.pdf
第六单元【单元导教】本 单 元 围 绕“夏天”这个主题编排了 古诗二首、童 话 荷叶圆圆 要下雨了3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绘出夏天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夏天的美好。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这一学习重点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要求呈梯度上升。教学时要充分认识单元内各部分间的联系,为学生搭建生活与文本连接的桥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词语的意思,读懂课文的内容。本课教学中对单元重点做适当铺垫;朗读时要读出诗的节奏。人文主题:13.荷叶图图学习“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这种方法;在角色体蛉中读好对话。第六单元夏天语文要素:联系生话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14.要下雨了学生自主尝试运用“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 这种方法;学习句子的多样表达;分角色读好对话。学方法I用方法语文园地学词句运用学习句子表达展示台在生活中识字日租月累背诵积累和大人一起读体会夏夜之美回应人文主题田宇加油站结合生话识学【单元教学目标】字 词 句:1.认识本单元45个生字和1个偏旁,读 准1个多音字,会 写21个生字。2.联系生活学习与夏天相关的词串。3.能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 叹 号;能正确抄写句子。4.通过认识食品包装识字,并乐于与同学分享。阅 读:1.能正确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 好 带 有“呢、呀、吧”的问句和感叹句。2.能运用联系生活、结合图片等方式理解“摇篮、潮湿”等词语的意思。3.能读出古诗的节奏和儿童诗的韵味,能分角色读好文中的对话;尝试依据课文句式相近、段落反复的结构特点背诵课文。4.朗读积累气象谚语。5.和大人一起读 夏夜多美,感受阅读的乐趣,体会夏夜的美好和同伴互助的温暖。表 达:1.通过扩写句子学习把一个简单的句子写具体。2.学 习“荷叶绿绿的,圆圆的。”这类句子的多样表达,并积累文中的比喻句。11古诗二首【课前解析】这两首诗描绘的都是诗人在夏天的所见,前者叙事,后者写景。池上寥寥几笔勾勒出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又不知藏匿踪迹的顽皮、可爱的形象。诗歌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小池把大自然中极平常的细小事物写得相亲相依,和谐自然,极富情趣。这两首诗语言浅显易懂,内容贴合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夏天”。关注插图:文中的两幅中国画清新雅致、意境悠远,分别与两首古诗相配。诗中景物与画中景物一一对应,诗画的美妙融合,不仅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情,还给学生以传统文化的熏陶。关注朗诵背诵:古诗教学中应重视古诗的朗读,朗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通过朗读体会诗意,表达理解与感悟。背诵要在熟读的基础上进行,在朗读、背诵的过程中感受古诗的音韵美、意境美,受到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并积累古诗词。关注识字写字:本课第一次出现了左中右结构的字的书写一 一“树”,教师需要重点指导。首先让学生观察各部件之间的位置,做 到“两边高,中间低,三个部件要挨紧,互相之间要避让”,同时提醒学生,独体字变成部件之后,笔画要有变化。【教学目标】1.认 识“首、踪”等1 2个 生 字;会 写“首、无”等7个生字。2.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了解“踪迹、采、藏”等词语的意思,初知古诗大意。3 .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蕴藏的夏天的情趣。【教学重点】能正确朗读、背诵古诗;能用联系生活实际、图文结合等方法初知古诗大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 识“首、浮、萍、踪、迹”5个生字,正 确 书 写“首”和“采 能 联 系生活结合图片理解“浮萍、踪迹”等词语的意思。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池上,并能背诵积累。3 .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撑、采、踪迹”等词语的意思,初步感知古诗描述的景象,体会小娃的童真与顽皮。【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1.教师引言:同学们,你们喜欢夏天吗?喜欢夏天什么呢?预 设1 :喜欢,夏天可以去游泳。预 设2:喜欢,夏天可以吃甜甜的冰糕。教师过渡:是啊,老师也非常喜欢夏天,因为老师最喜欢的荷花就在夏天开放。去年夏天,老师去了一片非常好看的荷塘,拍了很多好看的照片!今天,老师带来了照片和大家一起分享。出示课件1:2.教师激趣:看到这么美的荷塘,你们最想干什么或说什么?预 设1 :我也想去看一看。预 设2 :哇,好 美 啊!教师过渡: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第1 1课 古诗二首,到美丽的荷塘欣赏一番。(板 书:1 1古诗二首)学生齐读课题。出示课件2:3.教 学“首”:同 学 们,“首”是 表 示 数 量 的 词,就 像“个、只、条、斤”一样。从这篇课文的题目中我们知道了今天要学习两首古诗,除了古诗,我们还可 以 说“一首歌”“一首曲子”等等。4.教师过渡:著名诗人白居易也来到了池边,看见了荷花池上发生的一个关于小娃的有趣故事,于是,他忍不住写了一首诗。(板 书:池上【唐】白居易)学生齐读诗题。(设计意图:图片导入能让学生迅速进入古诗所描写的情境,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思维方式。在课题处讲解“首”字,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也为后面的生字学习做铺垫。)二、初读古诗,感受节奏L教师引导: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圈画出课后的生字。出示课件3:3朗读课文扫清障碍P 0|谀 读 画 画|就 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圈画出课后的生字。1+*2 .出示本课会认字,逐字认读。出示课件4:3 .集中出示本课会认字,教 师 引 导:这是课文中的会认字宝宝们,我们现在带着拼音齐读两遍!教师继续引导:现在我把这些拼音去掉,聪明的你还认识吗?再来读一读!教师激趣赛读:这也难不倒你们呀,咱们开火车来读一遍,看看哪列小火车开得最快!出示课件5:I 我 会 认 Izong ji fu ping踪 迹 浮 萍W*d f b4 .教师引导学生自由读诗:现在老师把会认字宝宝放回古诗中,你能把诗读准确吗?请你大声朗读古诗,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同桌之间可以互相正音。5.逐句检查朗诵,并正音。6 .教师范读,学生感受诗的节奏。出示课件6:不 解/藏 踪 迹,浮 萍/一 道 开.chi shang池 上 唐 自居务xido wa cheng xiao ting tdu cai bdi Ii6n hui小 娃/摔 小 施,偷 采/白 莲 回。bu ji6 c6ng zdng ji fii ping yf ddo kfli教 师 讲 解:这 首 诗,一 句 五 个 字,是 一 首 五 言 诗。一般读五言诗时我们按照“二、三”的 节 奏。7.学 生 练 读,读 出 诗 的 节 奏。(设 计 意 图:学 习 会 认 字 为 学生 读 通 诗 句 扫 清 字 词 障 碍,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提 高 学 生 朗 读 诗 句 的 熟 练 度,为后面的学习 打 下 基 础。)三、图 文 结 合,初知大意1.图 文 连 线。教 师 分 别 出 示“小 娃 撑 小 艇”和“浮 萍 一 道 开”的 图 片,请 学 生 连 线。出 示 课 件7:你们知道它侑分别画的是哪句诗叫?(设 计 意 图:“浮 萍 一 道 开”这 句 诗 学 生 理 解 起 来 有 一 定 的 难 度,学生通过图文 连 线 的 方 式 初 步 感 知 诗 句 意 思,这 样 可 以 有 效 降 低 难 度。)2.整 体 感 知。教 师 引 导:请 同 学 们 仔 细 看 看 课 本 上 的 插 图,说 说 你 在 插 图 里 看 到 了 什 么?预 设:我 看 到 插 图 里 有 荷 花、小 娃 娃、小 船、蜻 蜓。出 示 课 件8:看着插图和诗句说一说这首诗写了件什么事?chi shdng池 上 唐白居务xiao w6 cMng xiao ting tou cai bdi Ii6n hut小i t小 艇,偷 来 白 逢 回.3.教 师 过 渡:你 观 察 真 仔 细,结 合 诗 句 猜 一 猜 这 首 诗 在 说 什 么?预 设:有 个 小 娃 娃 坐 着 船,去 荷 塘 里 偷 采 白 莲。4.教师提示:你 真 棒!能够根据插图和诗句大概猜出来这首诗写了什么,看来你有当大诗人的潜力!下面咱们来看一看这个小娃娃到底是怎么偷采白莲的?四、诵读古诗,体会童趣1.学 习“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1)教师引导:哪位同学采过莲子呀?给大家说说你是怎么采莲子的?学生演示动作,边做动作边理解和识记“采”。出示课件9:xiao wa chSng xiao ting tdu cai b6i lian hui小娃撑小 艇,偷采白莲回。采&f需采甲骨文像一只手正在采摘树上的果实的形状。表示摘取、选取的意思。教师讲解:结合字形我们知道了“采”字 的“爪字头”代表手,“采”表示用手采摘树木上的果子。(2)教师引导:小娃娃撑着小船偷采白莲的样子可爱吗?谁想来演一演呀?预 设:学生表演采的动作。学生表演后引导:你偷着采白莲的时候想什么呢?心情怎么样?预 设1 :哇,好大的白莲呀,真是太漂亮啦!预 设2 :我要采回去让爸爸妈妈看一看,我太高兴啦!教师弓I导:看来你们和小娃娃一样开心、快乐,那就快来读出你的小心思,读出你的高兴吧!教师指导朗读。(设计意图:学生在表演中体会小娃娃的心情,指导朗读事半功倍。)出示课件1 0:tdu cai b6i lian huf偷 采 白 莲 回。偷 偷 地 采 摘 往回走小孩的调皮与可爱卜*d b2.学 习“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1)教师引导:小娃偷采白莲,真的不会被发现吗?你们从哪儿知道的?预 设:荷塘里有他的踪迹。教师追问:什 么 叫“踪迹”?预 设:踪迹就是他来过以后留下的足迹。(2)教师出示 雪地里的小画家图片,学生练习说话。出示课件11:小姓偷来白莲,真的不会被发现吗?什么叫“踪迹”1预 设 1 :月牙是小马留下的踪迹。预 设 2:枫叶是小鸭子留下的踪迹。预 设 3:梅花是小狗留下的踪迹。预 设 4:竹叶是小鸡留下的踪迹。(3)教 师 引 导:真 棒!偷采白莲的小娃娃留下踪迹了吗?在书上的插图里找一找小娃娃留下的踪迹。预 设:小娃娃留下踪迹了,浮萍在他走过的地方开了。(4)认识浮萍。教师引导:浮萍究竟是什么样的呢?看,这就是浮萍,它是一种漂浮在水面上的植物。出示课件12:浮 萍:水 生 植 物,椭圆彩叶子 浮 于 水 面。池 塘 里 布 满 了 浮萍.教师引导学生边做动作边想象画面:当小船慢慢驶来,浮萍出示课件13:隐藏bu jie cang不 解 藏不知道zdng jl fu ping yi dao k&踪 迹,浮 萍 一 道 开。走过的 水面上的浮萍被划痕迹 开一道痕迹M 4 b教 师 引 导:可是小娃娃哪里知道,小船划出的波痕已经暴露了他偷采白莲的事。多么纯真质朴的孩子呀!看到浮萍开了,你会怎么想?预 设:替小娃担心、着急。教师引导朗读:你能读出这种心情吗?学生自读、指2 3名学生读、齐读。(5)猜诗人的行为、心理。教 师 点 拨:诗中不仅藏着一幅幅美丽的、有趣的画面,还藏着一个人呢?你们猜,他是谁?预 设:诗人白居易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想象:你猜白居易此时正在岸边干什么?预 设:看着小娃娃、偷笑。师生交流:我来采访一下:请问白老先生,您为什么在偷偷地看,偷偷地乐?您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娃娃?预 设1 :因为我觉得这个小娃娃很可爱、很天真。预 设2 :因为我觉得这个小娃娃很顽皮、很可爱。预 设3 :我不想打扰这个小孩,我很喜欢他。出示课件1 4:结合诗句想一想: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娃?(板 书:小 娃 天 真、可爱)五、感情朗读,背诵全诗L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教师引导:看来你们和白居易一样,都很喜欢这个可爱又调皮的小娃娃,那我们就用朗读来表达我们对他的喜爱吧!请同学们先来自己试着读一读,读出小娃娃的可爱、俏皮吧。出示课件15:%朗 读 指 部 (课 尤 第|胭)快来和老师一起读一读这首诗吧!ch(shdng池 上 唐白居易xido w6 cheng xido ting tdu cdi bdi lian hui小 娃/撑 小44,偷来/白逢回.(1)师生共读。(2)男女分读。2.填词游戏背诵古诗。出示课件16:调皮的词语宝宝把踪迹就在荷叶里了,你能背吗?池 上,唐白居易.小 姓 撑(),偷 采()回。不 解 藏(),浮 萍()开。升级难度,继续引导学生背诵古诗。出示课件17:又有一些词语宝宝不见了,谁还能背?池 上 唐白居易()尊(),采(回。()藏(),(.)(开。1 f 3.去掉文字,看图背诵古诗。出示课件18:看图背一背,看谁背得快!提示:结合图片中的景物回忆古诗描写的画面,然后背诵出来。行 指导(谭=弟 由(设计意图:通过难度逐渐升级的游戏引导学生背诵古诗,寓教于乐,降低背诵难度。)六、指导书写教师导语:这篇课文中还有两个生字宝宝我们要会写哦,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学生齐读两遍。出示课件19:I我会写Ishdu cai产 置国教师过渡:同学们,请你观察这两个生字宝宝,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预 设:我发现它们都是上下结构。教师追问:你真是火眼金睛啊!那我们在写上下结构的字时需要注意什么呢?预 设 1:要上下对齐。预 设 2:不要把字写得太长。预 设 3:要写得上窄下宽。教师重点指导:同学们注意,我 们 在 写“首”时,第二笔和第四笔都是撇,但不能写成一笔哦。“采”这个字是木字底,“木”的竖画不能和上面的点写成一笔哦。教师引导:好,现在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写两遍,看谁写得最工整、最漂壳。七、课后作业背 诵 池上。出示课件20:八、板书设计背诵白居易的 池上作业市置1 1 古诗二首池 上【唐】白居易小 娃 天 真、可爱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认 识“泉、流、爱、柔、荷、露、角”7个生字,正 确 书 写“无、树、爱、尖、角”5个生字。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小池,并能背诵积累。3 .通过图文结合、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理解“泉眼、惜、爱、晴柔”等词语的意思,初步感知古诗描述的景象,体会大自然中细小事物的和谐与情趣。【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L教师出示池塘图片。出示课件2 1:教师 引导: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在荷塘里看了一个调皮的小娃娃偷采白莲,这节课我们一起仔细看看池塘里的其他美景。池塘好看吗?是呀,大自然是那么美好,万物是那么和谐。南宋诗人杨万里被这个美丽的小池塘深深地吸引,写下了一首名为 小池的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诗。(板 书:小 池【宋】杨万里)(设计意图:图片导入能让学生迅速进入古诗所描写的情境,教师引导语回应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达 到“温故知新”的目的。)2.学生齐读课题,出示课件2 2:教师简介作者。杨 万 里 南 宋 诗 人,字廷秀,“南宋四大家”之一。主 要 作 品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宿新市徐公店等。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1.教师引导: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圈画出课后的生字。2.出示本课会认字,逐字认读。出示课件2 3:我会认quanliu流流 水 流 动泉泉眼泉水爱爱护爱惜教师引导:同学们读得非常好,我 们 来 看 看“泉”这个字的演变过程吧!出示课件2 4:字理识字泉本义是水源,也指地下水。古文字形像山石间的一个泉眼,泉水由里往外流出。泉教师弓I导:我们认识了“泉”“流”和“爱”,还知道了“泉”这个字的古文字形就像从泉眼里往外流水一样,我们太厉害了!快来继续认读剩下的四个生字宝宝吧。出示课件2 5:3.集中出示本课会认字。(1)带拼音齐读。出示课件2 6:我 会 认Iliu di r6u h6流 爱 柔 荷lu jiao quan露 角 泉(2)去掉拼音读。(3)开小火车读。4.教师范读古诗:现在咱们把会认字宝宝放回古诗中,老师先来给大家读一遍,同学们注意听哦。5 .引导学生自由读诗:还记得我们对古诗朗读的要求吗?预 设1 :应该大声朗读,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预 设2 :同桌之间可以互相正音。6.逐句检查朗读,并正音。7.教师指导学生再次朗读诗句,读出古诗的节奏。(1)教师引导:相信这些字你已经牢牢地掌握住了,现在我们将生字宝宝带入古诗中,再回到这个小池塘,去体会它的美。这首诗,一句七个字,是一首七言诗。一般读七言诗时我们按照“二、二、三”的节奏。我来给大家读一遍,注意听清字音,听准节奏哦!教师范读古诗。(2)教师过渡:请你也这样读一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学生自由朗读。出示课件2 7:%朗 津 指 导快来和老师一起读一读这首诗吧!平。雪 提示:根据 宋停顿节奏读。qu6n y&n wu shing xi xl liu shu yin zhdo shui di qing r6u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xiao ho c6i lu Jian ji&njido zdo you qing ting 1 1 shang tou小荷/才驾/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5中 d,彳 b(3)教师过渡: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咱们开火车来读一读吧!学生开火车朗读古诗。(设计意图:学习会认字为学生读通诗句扫清字词障碍,多种形式的朗读可以提高学生朗读诗句的熟练度,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三、图文结合,初知大意1 .整体感知。教师 引导: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2 8:整体感知仔细观察这首诗中的配图,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远处有心柳树小茅屋预 设:我看到了荷花池、泉水、树荫、荷叶、蜻蜓、茅屋、山。2.理解诗意。教师 引导:通过观察插图、反复读诗句,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出示课件2 9:互动课堂/通过观察插图,反复读诗句,谁来说f说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预 设1 :我知道了荷叶是刚长出来的。预 设2 :我看到有蜻蜓落在荷叶上面。预 设3 :我还不知道前两句是什么意思。教师相机引导质疑:泉眼的水是怎样流的?“惜”是什么意思?谁舍不得谁?怎 样 理 解“爱晴柔”?教师相机讲解:“惜”就 是“爱惜”,舍 不 得;“爱”就是喜爱。出示课件30:qudn y6n wu shdng xl xl liu shu yin zhdo shui di qfng r6u泉 眼 无 声 偎)切流,树阴 照 水 反(暗 柔。把事物当成人来写爱惜 喜爱1+T 7 -教师讲解:“晴柔”就是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出示课件31: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夏H的荷塘边一片唠柔.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插图理解诗意。出示课件32:请你结合配图,说一说这两句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吧!(泉眼)悄然无声是因为舍 不 得 细 细 的(水流),(树阴)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和风的轻柔。教师讲解:在这里呀,诗人把泉眼和树荫都当成人来写了。水从泉眼里流出来,悄悄的,是因为泉眼舍不得细细的流水;树阴照映在水面上,是因为它喜爱晴天柔和的风光。后两句的意思比较浅显,同学们结合插图说得都很棒。出示课件33:xido cdi lu jiAn JiArjido zdo y6u qlng tfng 1 1 shdng t6u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 靖 蜒立上 头。早有一只蜻蜗立在上头面舒荷水有的端露没开尖初还展叶露出鲜嫩的荷叶(设计意图:通 过“观察插图、反复读诗”这种图文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既能降低难度,又能使理解环节变得有趣,结合教师讲解,学生的理解会更到位。)四、诵读古诗,体会诗情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出示课件34:xi&o ch(小 池 宋杨万里qudn y&n wu shAng xi x)liu shii yfn zhdo shui di qing r6u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xi&o h6 cdi lit jidn Ji6nji6o zdo you qing ting I)shdng t6u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靖蜓/立上头。卜*d 呼教师点拨:同学们,这样的景色美不美呀?一道细流缓缓地从泉眼中流出,池畔的绿树在阳光的照射下,将树荫投到水面,忽明忽暗。这么宁静的景色,我们该怎么读呢?预 设1 :要读得轻柔、甜美。预 设2:读的时候速度稍慢。预 设3:我觉得要读出不舍的情感。教师引导:同学们说得太好了,赶快试一试吧。学生自读,指名读。2.指导想象:荷叶刚露出什么?蜻蜓就怎样了?如果它们会说话,会说些什么?预 设1 :刚露出小尖角,蜻蜓就立在上面了。预 设2:它们会说这片荷叶好嫩呀,好绿呀。预 设3:它们会说这里的景色好美呀。(设计意图:在品读古诗环节中,“角色代入法”可以有效让学生体会到诗句中蕴含的感情,为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做铺垫。)教 师 引 导:才 和 早 两个字诗人用得非常准确、生动。有了这两个字,我们读这两句诗时眼前仿佛看见了什么?预 设1 :仿佛看见了争着立在荷叶上的小蜻蜓在玩耍。预 设2:仿佛看见了美好、和谐的荷塘。教师过渡:是啊,多么细微的画面,竟然被细心的诗人杨万里观察到了,怪不得他是著名诗人呢。如果你是杨万里,此时会怎样来吟诵“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呢?指名反复读,读出欣喜的语气。3.教师小结:是啊,清清的泉水,茂密的大树,娇嫩的荷叶,可爱的蜻蜓构成了小池优美的风景。难怪诗人要把这样的小池写下来,这里真是太美啦!(板 书:小池 自然之美)全班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试着背诵。出示课件35:Z疗说指号(谭始於 题)看图背一背,看谁背得快!提示:结合图片和下面的关键词提示来背诵。泉水流T树阴柔T小荷露角T靖蜒立头学生继续背诵。出示课件36:二、我会背。小池泉眼工声遇细流,批荫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南.早有蜻蜓立上头。4.教师引 导:课后第2题为我们准备了四组词,我们一起来读两遍,记一记吧!出示课件37:读一读,记一记。(课后第2题)泉 水 清 泉荷 花 荷 叶流 水 水 流踪 迹 足 迹5.教师总结: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了两首古诗,一首是唐代白居易写 的 池上,一首是宋代杨万里写的 小池,这两首诗都写了夏天的景色,都写到了荷花,让我们都更爱夏天了。同学们可以选择任意一首古诗,根据你观察到的、理解到的、想象到的去画一幅画,看谁的画最有意境,最有夏天的气息!出示课件38:第,我来画根据了解到的诗意,画一画任意一首诗的情景。五、指导书写出示课件39:I我 会 写I 4shu di jian wu jiao题富西园 角-2 -4/f k1.学 习 独 体 字“无、教师讲解:这些生字宝宝里有一个独体字,你们找到了吗?对,“无”。这个字 和“天”长得很像,但最后一笔是竖弯钩,2.学习上下结构的字“尖、角、爱”。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在上一首诗里学习了“首”和“采”两个上下结构的字,这节课我们再学三个。它们是谁你找到了吗?预 设:尖、角、爱是上下结构。教师提示:还记得写上下结构的字的要领吗?预 设:写时要上下对齐,写得上窄下宽。教师重点指导:注 意“尖”字 上 半 部 分 的“小”字,第一笔要变钩为竖。请同学们书空。出示课件40:I上下结构j爱镰 济 孑拥抱朋友教师讲解:关 于“爱”这个字,还有一个顺口溜,我们可以这样记:“爱就是张开双手拥抱朋友”。3.学习左中右结构的字“树出示课件4 1:教师过渡:同学们,这个生字宝宝有什么特点?预 设:它是左中右结构的字。教师讲解:对,它是我们学的第一个左中右结构的字,在这个字里有三个小朋友并排坐,“木、又、寸”,三个小朋友在一起有点挤所以要互相谦让,所以我们在写时,注 意“木”的捺画要变成点,“又”的捺画也要变成点,所有的横画要短一点。做 到 两 边 高,中间低,三个部件要挨紧,互相之间要避让”。现在我来给同学们示范书写,请同学们书空。六、课后作业背 诵 小池。出示课件4 2:%作业布置背诵杨万里的 小池七、板书设计小池【宋】杨万里小 池 自 然 之 美【教学反思】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低年级学段古诗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本课的设计能够使学生在朗读中想象画面,在想象中指导朗读。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的意思,本课的教学也设计了一些环节帮助学生通过做动作、联系生活经历来理解难懂的词语。但本课的朗读指导和背诵还应更有层次一些,更具新意一些,帮助孩子在多层次的朗读中熟读成诵。1 2荷叶圆圆【课前解析】荷叶圆圆是一篇语言优美、想象丰富的散文诗。它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小动物们在荷叶的庇佑下或安静休憩,或愉快玩耍 全文字里行间都洋溢着童真童趣,让读者感受到夏天的美好。本课是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二篇课文,重在学习运用本单元第一篇课文 古诗二首习 得 的“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词语意思”这一语文要素,并学习句子的多样表达,积累优美句子,练习仿说、仿写。关注主题:本 课 围 绕“夏天”这个主题,通过圆圆的、绿绿的荷叶,晶莹剔透的小水珠,轻盈的小蜻蜓,呱呱歌唱的小青蛙,嬉戏的小鱼儿体现了夏天的情趣。全文洋溢着童真童趣,让读者感受到了夏天的美好。关注插图:课文的插图色彩鲜艳,画面生动、形象、有趣味性,贴近孩子的视角和生活。圆圆的、绿绿的荷叶,婀娜的荷花,圆鼓鼓的青蛙,轻盈的蜻蜓,晶莹剔透的小水珠,跃出水面的小鱼 既拉近了孩子与文本的距离,也便于理解文本内容。关注表达与积累:第1自然段中“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这样的句式简洁、明了,让学生感受到句式的不同表达。课文第25自然段结构相似,句式相同,通过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的话语,让我们了解荷叶的样子和作用,然后再写小动物们在荷叶下做什么,让我们看到荷叶下生动的画面,语言表达也富有节奏感、韵律感。关注词语学习:本课中出现的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如“水珠、停机坪、翅膀、透明”等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关注识字写字:认 识 新 偏 旁“身字旁,与“身”进行对比,知 道“身字旁”一撇不出头的变化,还要让学生了解身字旁的字一般和身体有关。本课要写的7个生字中,“亮、机、朵”都含有一个相同的部件“几”,可以放在一起指导书写。特 别 注 意 的 是“朵”的 第 二 笔 是“横折弯”。【教学目标】1.认 识“珠、摇”等12个生字和身字旁1个 偏 旁;会 写“亮、美”等7个字。2.能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透明”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做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夏天的美好。4.学 习 并 仿 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教学重点】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做动作等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仿 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PPT【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 识“珠、摇”等12个生字和身字旁1个偏旁;会 写“亮、美”等7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L教师引导:同学们,一提到夏天,你们会想到什么呢?预设1:我会想到大大的太阳。预设2:凉凉的冰棍。预设3:还可以去游泳。教师过渡:提到夏天,映入老师脑海里的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出示课件1:2.教师过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多么美丽的夏景图呀,今天就让我们 一 起 走 进 课 文 一 一 荷 叶 圆 圆 。(板 书:1 2荷 叶 圆 圆)学 生 齐 读 课 题。(设 计 意 图:课 堂 伊 始,通 过 师 生 关 于 夏 天 的 对 话 展 开,引入夏天的主题,勾起学生有关夏天的美好记忆。)二、初 读 课 文,集中学字1.提 出 学 习 要 求。出 示 课 件2:自由读课文,标记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教 师 指 名 分 自 然 段 朗 读 课 文,随 机 正 音。3.教 师 激 发 兴 趣:生 字 娃 娃 真 顽 皮,他 们 都 跳 到 荷 叶 上 了,你们认识他们吗?快 去 读 读 吧!出 示 课 件3:4.教 师 提 示:请 同 学 们 开 火 车 来 读 这 些 词 语,其 他 同 学 认 真 听,如果听到同 学 读 错 了,我 们 一 起 告 诉 他。5.教 师 引 导:大 家 有 什 么 好 办 法 记 住 这 些 字?预 设1 :我 多 读 几 遍 就 认 识 啦。预 设 2:我 认 识“遥远”的遥,“摇”就是换了一个部首。教师提示方法:摇、唱、停这三个字我们可以做做动作,表演一下。教师重点指导:今天我们还要认识新偏旁“身字旁”,身字旁的字一般跟身体有关。同学们看看,“身”作 部 件 后 和“身”这个字有什么不同呢?预 设:“身字旁”的撇是不出头的。6.教师指导生字书写。出示课件4:里 加 台;放|鱼|朵 美教师过渡:这是本课要求我们会写的生字,同学们自己再来读一读。出示课件5:曳头:斜力头教师引 导:“鱼”是象形字,斜刀 头 是“鱼头”,“田”是“鱼身”,最后的一 笔 长 横 就 是“鱼尾巴”。出示课件6:教师指导:“亮、机、朵”3个字都含有一个相同部件“几”。“亮”是上中下结构,“几”在下方略扁下机“的 几”要写得瘦窄下朵”的“几”在上方要写得扁。特别要提醒的是“朵”的 第 二 笔 是“横折弯”。(设计意图:通过调动学生的识字、写字经验,运用多种方法学字。对于难写的生字老师着重指导。)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过渡:现在这些生字娃娃要跳回原来的位置去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吧!看看都有哪些小伙伴也很喜欢荷叶?预 设: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板 书:小 水 珠 小 蜻 蜓 小 青 蛙 小 鱼 儿)2.学习第1自然段。(1)教师过渡:请同学们看课文插图,说说荷叶是什么样子的?预 设1 :荷叶是绿色的。预 设2:荷叶特别大,可以当帽子。预 设3:很大,很圆,像一个绿色的大圆盘。出示课件7:荷 叶 诃 陶 的,绿土:的.(2)教师过渡:荷叶的形状圆圆的,颜色绿绿的,带着你的喜爱来读一读这句话。教师提示:你在图上还看到了什么?预 设:荷花、露珠、池水。(3)教师引导:请同学们也来用上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出示课件8:荷 花()的,()的;水 珠()的,()的。预 设1 :荷花大大的,红红的。预 设2:荷花大大的,香香的。预 设3:水珠圆圆的,亮亮的。预 设4:水珠小小的,闪闪的。(设计意图:自读自悟,整体感知故事内容,培养学生自己阅读的能力。通过观察图片,利用文中的句式仿说,练习表达,同时又延展了故事的画面情境。)四、板书设计12荷叶圆圆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夏天的美好。2.根据句式特点,尝试背诵课文。【教学过程】一、美读美诵,感受童趣(-)学习第2 自然段L教师导入:小水珠在哪里?哪 颗“小水珠”先来说一说。指名读第2 自然段。2.教师过渡: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板书:躺)教师过渡:你们也眨眨自己的眼睛吧!3.教师提示:小水珠躺在荷叶上就像躺在摇篮里。(板书:摇篮)它眨着亮晶晶的眼睛,躺在摇篮里,摇啊摇,真舒服。学生闭目想象。4.教师过渡:大家看,小水珠正舒舒服服地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出示课件9:5.教师引导再读:请同学们一起再读一读第2 自然段。(二)学习第3 自然段1.教师过渡:多美的画面,看到这一幕谁迫不及待地飞来了?预 设:小蜻蜓。教师过渡:哪 只“小蜻蜓”来读一读第3 自然段?2.教师过渡:小蜻蜓觉得荷叶是它的什么?预设:停机坪。(板书:停机坪)教师过渡:你们知道停机坪是什么样子的吗?是干什么的地方?预设1:我觉得停机坪很大很大,特别宽敞。预设2:我认为停机坪是让飞机休息的地方,应该是专门停放飞机的。3.教师点拨:这 只“小飞机”是怎么样停在它的“停机坪”上的?预设:立,展开透明的翅膀。(板书:立)4.教师过渡:看到这么有趣的画面,我们不禁想起了诗人杨万里写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出示课件10:5.教师过渡:现在让我们一起到停机坪也去立一立,飞一飞。学生自由表演。6.教师引导再读:请“小蜻蜓们”一起再来读一读第3自然段。(三)学习第4自然段1.教师过渡:美丽的荷叶,可爱的小水珠,有趣的蜻蜓,吸引来了小青蛙,它情不自禁地唱起歌了。你们听请同学们自由读第4自然段。2.教师引导对话:“小青蛙”,荷叶是你的什么呀?预 设:歌台。(板书:歌台)教师追问:你为什么把荷叶当成歌台呢?预设1 :我特别喜欢唱歌。预设2:荷叶大大的,就像一个大舞台。预设3:我想在大舞台上尽情地歌唱。教师点拨:青蛙唱歌的姿势是什么样呢?预 设:青蛙是蹲着唱歌。(板书:蹲)出示课件11:3.师生交流:“小青蛙”你在唱什么呀?预 设1 :绿绿的荷叶真好看。预 设2:今天的天气真好,我要在歌台上大声歌唱。预 设3:我是一只快乐的小青蛙。教师过渡:这 些“小青蛙”真可爱,谢谢你们为我们带来美妙的歌声。4.教师引导再读:让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第4自然段。(四)学习第5自然段1.教师过渡:小鱼儿也来了,游得可高兴啦。(板 书:游)教 师过渡:谁愿意做这可爱的小鱼,读读课文第5自然段?学生朗读课文。2.教师过渡:小鱼儿把荷叶当作什么了?预 设:凉伞。(板 书:凉伞)出示课件12:3.教师过渡:小鱼儿在荷叶下乘凉时心情如何呢?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预设1 :开心、高兴、快乐。预设2:我 从“笑嘻嘻”看出来的。4.教师引导表演读:我们一起来做这快乐的小鱼吧,一起来读一读第5自然段。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做做动作。(设计意图:以读为本,读中理解、感悟、表演,同时尊重学生的独特体会,感受夏天的美好。)二、串联故事,积累背诵1 .教师过渡:接下来考一考同学们。出示课件1 3:连一连,说一说。小水珠 停机坪小蜻蜓 歌台小青蛙 凉伞小鱼儿 摇篮2.教师引导:现在请同学们看着黑板上的板书,一起回忆课文的内容。老师和同学一起说,一起做动作,尝试背诵。(设计意图:结合课后练习题,师生一起回顾课文内容,积累语言,巩固对文本的学习,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三、拓展延伸,表达实践1 .教师启发:你们想想荷叶还会给谁带来快乐呢?预 设:荷叶会给小朋友带来快乐,还有小泥瞅,小蝌蚪2.教师小结:神奇的大自然造就了这么美的荷塘景色,这美妙的景色需要我们精心地呵护。请同学们用你们手中的彩笔,画下这美丽的景色,然后在一旁写上你想说的话。出示课件14:k一 y请同学们用你们手中的彩笫,画下这美 L丽的景色,然后在一旁写上你想说的话。(设计意图:立足文本,联系生活,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并适时引导学生保护大自然,渗透环保意识。)四、板书设计1 2荷叶圆圆躺小 水 珠-摇 篮立小 蜻 蜓 一 一 停机坪蹲小 青 蛙-歌 台游小 鱼 儿-凉 伞【教学反思】本课语言优美,结构相似,想象力丰富,适合学生积累、体验、培养语感。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重视朗读的训练,始终以读为本,以读带悟。朗读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感悟,允许学生个性化的朗读,也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动作演一演。在朗朗读书声中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了夏天的美好,感受了语言的美。1 3要下雨了【课前解析】要下雨了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了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学生通过小白兔与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最终明白了“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的原因,知道通过观察大自然一些奇妙的现象能了解天气的变化。本课也是朗读训练的好材料,教学中要重点关注对话,读好问句和感叹句,进行分角色朗读。关注课题:“要”字点明了时间是下雨前,也是全文的线索。关注课文对话:第2至7自然段,通过小白兔和燕子、小鱼和蚂蚁的对话展开故事情节。三段对话的表达方式也基本相似,教学中可进行分角色朗读和语言训练,体会人物的不同语气。关注课文插图:结合课文插图,联系书上有关词语,想象文中动物们的神态、动作,进行表演朗读。关注词语学习:借助图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了解 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意思,学生朗读时就比较容易理解下雨前动物的不同表现了。关注识字写字:本课需要书写的生字中有5个带口字旁,教学中主要关注口字旁在左和在右的区别。呀、吗、吧”,左边小口写在左上格,封口压在横中 线;“加 字右边小口略大,位置居中。【教学目标】1.认 识“腰、坡”等12个生字,读 准 多 音 字“空”的 读 音;会 写“过、这”等7个字。2.能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了解“阴沉沉、潮湿、闷得很”等词语的音/&心田 。3.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