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一).pdf
-
资源ID:94462281
资源大小:1.57M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一).pdf
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一)一、单选题1.(2020江苏淮安 中考真题)物质世界丰富多彩。下列关于身边化学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不可燃一般也不助燃,用作灭火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C.生石灰有强烈的吸水性,用作食品干燥剂D.液态氧气具有助燃性,用作火箭推进燃料2.(2020湖南邵阳 中考真题)下图一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图,图二是过滤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图二A.图一中a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氢气,可以燃烧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图二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D.图二中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会导致滤液浑浊3.(2022全国九年级专题练习)区分一瓶空气和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可行的方法是闻气味看颜色分别倒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A.B.C.D.全部4.(2021江苏连云港九年级阶段练习)实验室用高锌酸钾制氧气实验操作中,其中一项的操作目的与其它三项不属于同一类别的,该项操作是A.加热前先将试管外壁擦干B.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C.加热高镭酸钾时先均匀预热,后固定药品部位加热D.实验结束待试管冷却后再用冷水洗涤5.(2 0 1 9 重庆实验外国语学校九年级阶段练习)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D.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6.(20 1 9 山东东营八年级期中)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食物变质 B.动植物呼吸C.钢铁生锈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7.(20 20 辽宁辽宁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D.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只能用二氧化镭作催化剂8.(20 21 安徽中考真题)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镭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中移出导管9.(20 21 江苏南京外国语学校九年级阶段练习)单晶硅是制作电子集成电路的基础材料。工业上通过以下反应将高温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硅(S i C h)转化为硅:S i O2+2C -S i+2 C O T,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二氧化硅发生了氧化反应 B.碳发生了还原反应C.碳表现还原性 D.碳表现氧化性1 0.(20 1 9 湖北荆州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B.二氧化镒在任何化学反应中都是催化剂C.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D.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1 1.(20 1 9 重庆中考真题)某同学误将少量K M n C U 当成M n C h 加入K C 1 O 3 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c 代表氧气B.t 2时刻,。2开始产生C.t i时刻,KMnOa开始分解 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二、填空题12.(2019.福建.厦门市金尚中学九年级期中)如图表示几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1)反应有利于维持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基本稳定,绿 色 植 物 实 现 转 化 的 过 程 发 生 了.(填标号)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燃烧反应(2)若反应是分解反应,从物质的组成上分析,X中一定含有 元素。(3)若X是氟酸钾,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13.(2020九年级单元测试)如图是水的电解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该反应是将电能转化 能。检验b管内气体的方法是若a管收集到8mL气体,则在相同条件下b管应收集到的气体是_ m L。14.(2021北京 中考真题)实验室用如图装置制取CO2。(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02的 原 因 是,。15.(2020全国九年级单元测试)过滤是一种净水的方法,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如下图是过滤操作示意图,请指出错误。(1)、。(2)过滤后得到的澄清液体是纯水吗?(填“是”或 不是)理由是。三、计算题16.(2020湖南 衡阳市第十五中学九年级开学考试)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当地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在实验室用10g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与3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残留物为36.7g。求:(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 _ _ _ _ _ _ _ _ _g;(2)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解题过程)。17.(2020江西九年级阶段练习)现有一瓶过氧化氢溶液,取该溶液20g于锥形瓶内,再加入2g二氧化镒,立即塞紧橡皮塞。完全反应后,收集得到的氧气的体积为500mL。(1)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后,所 得 固 体 质 量 为,在反应中,该 固 体 所 起 的 作 用 是。(2)所得的氧气的质量是多少?(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约为1.4g/L).18.(2019 上海青浦九年级阶段练习)用用烟钳夹住一块质量为12g的大理石,放在酒精喷灯上高温灼烧片刻后,大理石表面变白、疏松了,发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是,该基本应类型是;将灼烧后的大理石称量后发现质量仅为7.6 g,则生成的二氧化碳为 g;若将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可以得到白色沉淀多少克?参考答案:1.D【解析】A、二氧化碳不助燃、不可燃、密度比空气大,常用作灭火,不符合题意;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不符合题意;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有强烈的吸水性,常用作食品干燥剂,不符合题意;D、液态氧气具有助燃性,但没有可燃性,不可用作火箭推进的燃料,符合题意。故选Do2.B【解析】A、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 a 试管内收集的气体是氢气,氨气具有可燃性,可以燃烧,不符合题意;B、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符合题意;C、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不符合题意;D、漏斗内的液面高于滤纸的边缘,则滤液会从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空隙中流过,造成滤液仍然浑浊,不符合题意。故选Bo3.B【解析】要根据两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一次鉴别出两种气体的目的。【详解】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均没有气味,用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均没有颜色,用看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分别倒入等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人体呼出的气体,无明显现象的是空气,可以鉴别;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能使木条正常燃烧的是空气,能使木条熄灭的是人体呼出的气体,可以鉴别;答案第1 页,共 6 页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的是氧气,不能鉴别空气和二氧化碳,故正确。故选:Bo4.B【解析】A、加热前先将试管外壁擦干,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B、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先在集气瓶中装满水,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开始收集,防止收集的氧气不纯;C、加热高锌酸钾时先均匀预热,后固定药品部位加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D、实验结束待试管冷却后再用冷水洗涤,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由以上分析可知,目的不同的是B 选项。故选B。5.B【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故 A 选项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故 B 选项正确:C、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故 C 选项错误;D、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 D 选项错误;故选Bo6.D【解析】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A、食物变质过程进行的相对缓慢,属于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B、动植物呼吸过程进行的相对缓慢,属于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C、钢铁生锈过程进行的相对缓慢,属于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过程进行的非常剧烈,属于剧烈氧化,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氧化反应根据剧烈程度分为缓慢氧化和剧烈氧化,常见的缓慢氧化有:钢铁生锈、动植物体腐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等。7.C【解析】答案第2 页,共 6 页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选项错误;B、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能减慢反应速率,故选项错误;C、催化剂在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正确;D、过氧化氢分解可用二氧化镭作催化剂,也可选择其他物质做催化剂,故选项错误。故选 C。【点睛】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8.A【解析】A、用高锦酸钾制取氧气时,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正确;B、加入药品后,要先预热,后对准药品加热,故错误;C、收集气体时,待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故错误;D、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管从水中移出,后停止加热,故错误。故选A。9.C【解析】A、物质失去氧的反应是还原反应,二氧化硅失去了氧,发生了还原反应,选项A 错误。B、物质得到氧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碳夺取了二氧化硅中的氧,发生了氧化反应,选项B错误。C、物质夺取氧的性质是还原性,碳夺取了二氧化硅中的氧,表现出了还原性,选项C 正确。D、物质夺取氧的性质是还原性,物质供给氧的性质是氧化性,碳夺取了二氧化硅中的氧,表现还原性,不是氧化性,选项D 错误。故选:Co10.D【解析】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催化剂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变二不变“,一变答案第3 页,共 6 页是能够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是指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详解】A、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也可减慢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锌不能做所有反应的催化剂,其它物质也可以作催化剂,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掌握催化剂的特征(“一变二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 1.C【解析】根据高镒酸钾加热生成二氧化锦可以做催化剂,同时生成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锦做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气判断图中a:氯酸钾,b:高锯酸钾,c:氯化钾;ti 时刻,K M n C M 开始分解产生氧气;起催化作用物质是高镒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镭,随着加热反应进行其质量先增大,直至高镒酸钾完全分解后,二氧化镭质量保持不变。故选C。Mn O,点燃1 2.(1)B (2)氧(3)2 KC 1 O3=2 KC I+3 O2?(4)3 F e+2 O2=F e 3()4A【解析】(1)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故选:B。(2)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生成物含有氧元素,X中一定含有氧元素,故填:氧。(3)氯酸解在二氧化镭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2 KC 1 O3Mn O,M n O22 KC 1+3 O2:,故填:2 KC 1 O3-i 2 KC 1+3 C)2 T。A A点燃 占燃(4)铁和氧气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3 F e+2 O2=F e 3 O4,故填:3 F e+2 O2=答案第4页,共 6页FeaO4o13.(1)化学(2)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3)4【解析】电解水时,该反应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与b电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可以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生成氢气的体积是氧气体积的2倍,若收集到a气体8 m L,则在相同条件下b管应收集到的气体是4mL14.(1)CaCO3+2HCl=CaC12+CO2t+H2O(2)CCh的密度大于空气 且不与空气中的其他其他反应【解析】(1)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h+CO2t+H2O;(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不与空气中的其他其他反应,故选向上排空气法收集。15.(1)未 用 玻 璃 棒 引 流 滤 纸 比 漏 斗 边 高 漏 斗 下 端 没 有 紧 贴 烧 杯 内 壁 不是(2)过滤后的水中仍有可溶性杂质、细菌等【解析】(1)错误之处有:未用玻璃棒引流;滤纸比漏斗边高;漏斗下端没有紧贴烧杯内壁;(2)过滤后得到的澄清液体不是纯水,过滤后的水中仍有可溶性杂质、细菌等。16.(1)3.3(2)75%解:设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CaCO,+2HC1=CaCl,+H,O+CO,T10044x 3.3g100 x44 33gx=7.5g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等 X100%=75%;10g答: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75%。答案第5页,共6页【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g+30g-36.7g=3.3g,故填:3.3;17.(1)2g;催化作用(2)500mL=0.5L;所得的氧气的质量为 m=pV=1.4g/LxO.5L=0.7g答:所得的氧气的质量为0.7g。【解析】(1)因为二氧化锌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发生改变;反应结束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后,所得固体质量仍为2g;该固体所起的作用是催化作用;(2)见答案。吉“日18.(1)CaCCh 向 CaO+CChf;(2)分解反应;4.4g;【点评】本题所考查的知识属于碳的化合物的知识及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计算时要注意计算的数据要准确.答案第6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