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微专题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pptx
-
资源ID:94467786
资源大小:1.36M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课件】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件微专题水循环和水平衡原理.pptx
微专题: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图,回答12.1.图中图中分别为分别为()A.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B.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降水、地表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C.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跨流域调水、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B2.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个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在水资源的社会循环个环节中,下列做法不够恰当的是够恰当的是()A.取水取水保护水源地保护水源地B.输水输水减少过程损耗减少过程损耗C.用水用水节约、综合利用节约、综合利用D.排水排水防止当地污染防止当地污染D水循环包括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读图,回答12.【基础知识基础知识】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考点一水循环环节分析2、水循环的意义l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l通过吸收、转化和传输地表太阳辐射能,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l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l不断塑造地表形态小结:小结:小结:小结:水循环水循环的过程及类型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过程类型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等动力:太阳辐射、重力等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维系地球上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高考真题回顾】【例1】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如图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据此完成(1)(2)题。(1)参照上图,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 人工岛足够长人工岛足够宽A.B.C.D.(2)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A.取水难度大 B.开采周期长 C.水质较差 D.储量较少一、水循环一、水循环(1)B(2)D如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 mm。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 mm。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1)(3)题。(1)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2)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3)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光照光照气温气温风速风速湿度湿度【规律知识总结】【规律知识总结】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水循环各环节的因素因素1 1、影响蒸发的因素影响蒸发的因素理论蒸发量理论蒸发量实际蒸发量实际蒸发量当地可供当地可供蒸发的水蒸发的水分多少分多少 结论:实际蒸发量,受蒸发能力及可供蒸发水量影响。结论:实际蒸发量,受蒸发能力及可供蒸发水量影响。在湿润区,实际蒸发量与理论蒸发能力相差不大在湿润区,实际蒸发量与理论蒸发能力相差不大,但,但在在干旱区,实际蒸发量远小于理论蒸发量。干旱区,实际蒸发量远小于理论蒸发量。2、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影响水汽输送的因素海洋上空海洋上空的水汽的水汽陆陆地地风风风带(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风带(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距海远近;地形是否阻挡距海远近;地形是否阻挡3、影响降水的因素影响降水的因素 影响因素影响因素举例举例 大气环流大气环流不不同同的的气气压压带带、风风带带的的影影响响下下降降水水不不同同,如如赤赤道道低低气气压压带带控控制制区区,降降水较多;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区,降水较少。水较多;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区,降水较少。海陆位置海陆位置近海地区受暖湿气流影响降水多,内陆地区远离海洋,降水少。近海地区受暖湿气流影响降水多,内陆地区远离海洋,降水少。地形地形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为雨影区,降水少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为雨影区,降水少洋流洋流 暖流有增湿作用,寒流有减湿作用暖流有增湿作用,寒流有减湿作用凝结核凝结核形成降水形成降水充足的水汽充足的水汽强烈上升的大气运动强烈上升的大气运动4、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影响地表径流的因素径流:大气降水到达地面以后,除一小部分蒸发外,其余部分通过地表或地下汇集到汇水区,这种汇水叫做径流。地表径流:其中沿地表漫流进入河流的水,叫做地表径流。影响因素影响因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年降水量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因素流域面积流域面积(支流数量支流数量)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植被植被涵养水源,起到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削峰补枯”的作用的作用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土壤质地土壤质地)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区,河水易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的流量流量蒸发蒸发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主要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影响大5、影响下渗的因素6、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影响地下径流的因素()()含水层的空隙性含水层的空隙性:空隙发育且直径大的含水层,其透水能力强,地下:空隙发育且直径大的含水层,其透水能力强,地下水径流速度快。水径流速度快。()()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埋藏条件的差异可形成地下水呈承压流动或无压:埋藏条件的差异可形成地下水呈承压流动或无压流动。流动。()()补给量补给量:地下水补给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地下水径流量的大小。:地下水补给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地下水径流量的大小。()()地形地形:一般情况下,山区地形陡峻,其径流速度较快。平原区径流速:一般情况下,山区地形陡峻,其径流速度较快。平原区径流速度较慢。度较慢。()()地质构造地质构造:向斜利于储水:向斜利于储水()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如修建:如修建水库、农田灌溉、人工抽水、矿坑排水等活动会对水库、农田灌溉、人工抽水、矿坑排水等活动会对原来的地下水循环产生一定影响,甚至使其发生根本性变化。原来的地下水循环产生一定影响,甚至使其发生根本性变化。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1)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乌裕尔河初成为内流河时:降水量蒸发量扎龙湿地面积稳定:降水量=蒸发量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2)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二、水量平衡原理收入大气降水;河、湖、冰川融水,地下水的输入;人工调水、灌溉等。支出蒸发、蒸腾;径流输出;下渗;人工取水。二、水量平衡原理东北沼泽:城市内涝:洪涝:西北干旱:华北缺水:盐碱化:时令河断流:湖泊面积减小:植被破坏对水循环的影响:【规律知识总结】【规律知识总结】水循环原理水量平衡原理水量平衡-某个地区在某一段时期内,其收入水量等于支出水量和区域内蓄水变量之和。即水在循环过程中,总体上收支平衡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外流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径流量短期全球内流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收入量-支出量=储水变化量水平衡长期陆地海洋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径流量【例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伊朗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近年来,中伊两国合作领域日益广泛。甲湖和乙湖所在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两湖都是内流湖,且湖面海拔相近,但甲湖为淡水湖,乙湖为盐湖。分析甲湖为淡水湖,乙湖为盐湖的原因。(6分)【参考答案】甲湖有多条河流汇入,丰水期水位升高;甲湖湖水顺河道流向乙湖,带走盐分。乙湖只有河流汇入,但无河流流出;湖水蒸发强烈,使盐分积累。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9题。8.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降水量增加 坡面径流增加 蒸发(腾)量增加 地下径流增加A.B.C.D.C图1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9题。9.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