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方法谈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经验交流).docx
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方法谈课题论文开题结题中期研究报告(经验交流) 摘要:语文老师,课前积极地阅读、去思考,充分地去备课、钻教材、了解学生,特别是去想方设法地、千方百计地设计、上好每一堂课,力争将自己的课新颖、精巧地设计而上出特色,牢牢地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将语文课堂演绎成七彩的“人生殿堂”和“知识的迷宫”,使学生陶醉其中,最终可以让他们乐不思蜀、乐不思归、乐而忘忧。 关键词:新课程 语文 课堂教学艺术 教学方法 作为一位语文老师,一位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十多年的老师,有时真的感到非常悲哀。学生喜欢读文学作品,喜欢谈论看过的小说或电视连续剧,却不喜欢所上的语文课。我在想,这大概是现在的语文课,离不开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或分析一下中心思想,虽然有时也尝试用多媒体,引进一些新颖的内容,但也是偶尔的事,久而久之,语文课便成了很无聊、很乏味的课程了。试问一下,我们平时读文章的时候,会考虑它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表现了主人公什么精神吗?会去把它分段分层概括中心思想吗?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教给学生的东西,可学生反而感觉枯燥。 确实,如果我们语文老师,抱着任务式的态度去上课,不去充分地备课、准备,马马虎虎地应付,照本宣科、毫无激情地去上语文课,不枯燥、不沉闷才怪呢。 所以课苦思冥想,如何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想,如果我们语文老师,课前积极地阅读、去思考,充分地去备课、钻教材、了解学生,特别是去想方设法地、千方百计地设计、上好每一堂课,力争将自己的课新颖、精巧地设计而上出特色,牢牢地吸引学生的目光和注意力,将语文课堂演绎成七彩的“人生殿堂”和“知识的迷宫”,使学生陶醉其中,最终可以让他们乐不思蜀、乐不思归、乐而忘忧。 当然,要吸引学生,还不能只单单靠老师的魅力,我想,如果能借助“他山之石”,来攻语文这块“玉”,应该是最好的、最有效的方法。 一、借助美术激活语文课 美术中有一种手法:简笔画。我们语文老师,不妨着重练练。上课的时候,有些课文是很形象的、很具有绘画美的,如果在理解课文时,时不时地插入一些简笔画,突然间就抓住了学生的目光;如果能鼓动全班同学都跃跃一试、豪情万丈地参与到简笔画勾勒作画中来,那毫无疑问地又大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尽管有的学生越是画得离题万里,在老师的故意惊讶声中,就越是笑声连连,而及时地发现并大张旗鼓地展示、表扬、采用最切合课文内容的画作,无疑又给课堂注入了一股“活水”。如上爱迪生一课,我就画了“一盆花”,来表达这课的内容及对这一课的理解。学生看到这样的图示,一方面大大地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又让他们比较全面深刻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懂得了要结出发明的“果实”就必须扎实从小热爱科学、不懈努力、作实验这个“根”(或基础)的道理。很多课文都可采用简笔画的活动来进行学习,不宜课课都用,也不必都是教师勾画,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勾勒。 再如,学习荷花淀一课,我就发动学生人人都画朵荷花,画成四瓣花,每瓣花上注上人物的一点性格特点。围绕荷花画出三片荷花代表三部分情节,画成一圆圈形,并标注文字说明。结果课堂气氛非常之热烈。再加上教师的适当解说:荷花是美丽的,荷花就代表着水生嫂等妻子们。荷花的美就是妻子的美,就是家乡的美,就是祖国的美。丈夫们有如此美丽的祖国,有如此家乡,有如此美丽的妻子,能不奋勇抗敌么?同学们笑了,在笑声中理解了反侵略、保家卫国的小说的重大主题,以及充满诗情画意的小说的艺术描绘。 二、借助音乐激活语文课 短小精悍的现当代诗歌,特别是古诗词的学习,古人今人都着重诵读,这是不错的。但我更进一步,要求同学们尝试用音乐来谱曲歌唱。像“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不就谱写了曲唱嘛。当然,是让学生模仿为主,学生自己创制的尤其适用,即使最无音乐细胞的同学“胡哼乱唱”也予以积极地肯定。明示同学们,只要动嘴动脑就是学习、就是“胜利”。 三、借助歌词激活语文课 作文是语文课的重头戏。当下的中学生,怕写作文、怵写作文,已是普遍现象。何以改变此种状况?借助歌词,特别是流行歌曲之词,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事实上,很多学生的优秀习作,就因题目借鉴歌词而出彩。如成绩不代表我的心、都是习惯惹的祸、寂寞孤独到天荒地老、给点阳光就灿烂等。好题一半文,此话不假,但据我的写作体验认为,还应加上一句:好题大大地引发写作的冲动。有了写作的冲动,作文何止成功了一半? 四、借助广告词激活语文课 很多广告词被任意地篡改成成语。我发动同学们,群起而评之:可批,可赞,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既可。什么“咳不容缓”、“随心所浴”、“骑乐无穷” 我请同学们分别为“理发店”和“美容店”创意一句话广告词。学生们的热情异常高涨,其中有两个同学写的真是令教师和同学们击节赞赏:“别以为你丢了头发,应该看作你赢了面子。”(理发店)“请别对从我们店里出去的姑娘挤眉弄眼,她很可能就是你的外祖母。”(美容店) 我再请同学们为如今的年轻有车族在后车窗上创意一句话,有十个同学写的大家一致认为优秀:1.超级面瓜闪亮登车。2.新手(女)。3.您是师傅随便超。4.奥拓车:别欺负我,我哥是奥迪。5.新车上路,内有杀手。6.女司机+磨合+头一次=女魔头。7.您就当我是红灯。8.刹车油门分不清,都好使。9.我是肉肉,车是磨磨,大家都叫我们“肉夹馍”,好吃,别尝!10.驾龄两年,第一次摸车!看着办! 这些活动不仅激活了沉闷的语文课堂,更重要的是挑起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有了这种热情,还有什么可担扰的呢? 五、借助对联激活语文课 中国的诗文多,对联也同样不少,我们语文教师,要做对联搜集、整理,甚至撰写的有心人。说句实在话,自己当年喜欢语文,不就是因为喜欢对联吗?今天自己教了语文,那岂能冷落了它! 上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一文,我以因一幅趣味盎然的对联导入新课,而空前地激发出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对联串故事为:王安石23岁进京赶考,路遇马员外择婿。上联:“龙王设宴,月蚀星灯,山食海酒,地为媒。”考期在即,王安石无暇应对,马不停蹄地进京参考,主考官的上联又恰为:“玉帝行兵,风枪雨箭,雷旗闪鼓,天作证。”王以马员外上联作答,高中进士。回头以主考官的上联对马员外,被择为东床,此乃双喜临门!当然,王安石也是对对联、写对联的高手。 鲁迅先生的祝福,写到鲁四老爷书房一对联时,只下联在:“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上联脱落松松地卷了置于桌上。上联到底是什么?此时,就可以大大地激趣学生:拿起你们的笔,据作者刻画的鲁四老爷其人,拟对之。学生们个个摩拳擦掌,屏气凝思。稍后有对:“诗书饱读性格稳重”,有对:“礼教固守厌弃寡妇”虽然同学们对得千奇百怪,甚至驴头马嘴,但是课堂气氛是不言而喻的。最后明示上联:“品节详明德性坚定”。作者何以故意让其脱落?这与下联的内容有关吗?鲁四老爷“品节详明”吗?有“品节”吗?“德性坚定”吗?有“德性”吗?鲁四老爷配谈这些吗?这一连珠爆式的扔给学生,果真“炸”醒了他们,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个人物和作者刻画这个人物的良苦用心。 切合课文学习的对联可谓不少,教师的搜集、整理乃至撰写是一种;学生们的搜集、整理,乃至撰写也是一种。总之,语文学习离不开对联。 六、借助时政新闻激活语文课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的时代过去了。社会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鲜活的语文“活水”已流到了语文课堂的门前,我们再紧闭大门,让学生钻“故纸堆”,让学生“嚼蜡”式地闷“死”在你的课堂里,能怪人家说“误尽苍生是语文”吗? “神五”的飞天,008的北京奥运;美国的世界警察,伊拉克战争,中东的多事之地,“9·11”恐袭,萨达姆,拉登,伊朗核问题,海地内乱;中、美、朝、韩、日、俄的六方会谈 都可以引入语文课堂,和课文里最恰当的情节、内容组接起来,激活沉闷的、乏味的、教师独角戏式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