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说课稿模板.docx
-
资源ID:94487947
资源大小:18.69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说课稿模板.docx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说课稿模板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既是20以内数的加法和100以内数的不进位加法的进一步进展,也是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根底。探究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教科书通过“图书馆”这一生活情境,提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问题,并且先借助直观模型,呈现了三种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是竖式的算法。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理解起来会有肯定难度,这就需要在课堂中通过动手操作、实物演示加强理解,但竖式的计算方法始终是计算的重要方法,因此本课中优化算法的同时要强化竖式计算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学问技能:在详细情境中,通过操作探究并把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数学思索: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算理。 问题解决: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数的运算与生活的亲密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有关的简洁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培育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鼓舞沟通、学会倾听,从而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探究出多种计算方法并把握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对多样化算法进展优化,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正确完成计算。 四:说设计理念: 新课标对运算力量提出的要求是:培育运算力量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基于此,本课教学中我努力运用实物建构算理、运用算理沟通算法,突出竖式算法这种简洁的运算途径,同时凸显计算课教学中以练习为本的特色,力争通过多样的练习到达提升学生运算力量的作用。 五、说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我将其分为六个环节: 1、完成习题,复习铺垫;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3、建构算理,探究算法; 4、算法优化,小结提升; 5、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6、全课小结,课外延长。 下面我就以教学过程当中这六个环节为主线,来讲解本节课的详细实践,首先是第一个环节完成习题,复习铺垫。在这一环节,我预备出示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两类习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回忆“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和竖式计算的格式,为后面的新知学习做足铺垫。 其次个环节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是借助教材主情境图,引导学生观看,说说从图中发觉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这个过程学生可能会提出许多不同的问题,我将从中选择出适合本课解决的进位加法问题出示,指名列示。 第三个环节是建构算理、探究算法,在这个环节中,第一步:我让同学们独立思索算法,试算28+4=(),其次步:组织学生组内沟通算法,对每种算法进展评价。第三步再全班同学沟通算法。学生可能用直观模型操作:比方摆小棒、摆方块、拨计数器,也可能口算,也可能列竖式等。不管汇报的是哪种算法,肯定要让他们说出算理。假如说到列竖式这种算法,结合学生的口答准时板书,并强调“满十进一”的计算法则。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以学生原有的学问阅历为根底,让他们进展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发觉、自己描述,并通过小组争论、汇报等形式相互补充,敬重了学生的共性,表达了算法的多样化,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得轻松开心。这一环节后完成“练一练”第1题,帮忙学生稳固“圈一圈”的方法,强化“满十进一”的熟悉。 第四个环节是算法优化、小结提升,在学生沟通各种算法后,再让学生比拟一下:“这些方法中有没有一样的地方?”这里运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将摆小棒、拨计数器和竖式计算联系起来,加强对算理的理解。接着再提出问题:“你喜爱哪种计算方法,为什么?”引导学生发觉竖式算法的简洁便利。这样做是为了关注学生的情感,既敬重了学生自主的选择,又增加学生的优化计算方法的”意识,同时还强化了竖式计算的算法。这一环节后完成“练一练”第2题,准时稳固竖式算法。 第五个环节是运用新知、解决问题。首先出示的是教材68页在图书馆这一主情境图下的其次个问题。鼓舞学生运用刚学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指名板书,集体订正,再次稳固竖式算法中“一样数位对齐、满十进一”的要点。然后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第三题。这里是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通过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力量。 最终一个环节是全课总结,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想法?你自己这节课表现得怎么样?学了本节课后,请你试着用本节课所学学问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学生的自评,既关注学到了什么,又关注是否积极主动地参加数学活动的学习,以及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还引导学生把所学学问运用到生活中,用所学的学问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培育学生自觉运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意识。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优秀说课稿2 一、说教材 我所执教的内容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P76-77“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在本节课中,通过生活情境图,引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并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鼓舞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要让学生在独立思索的根底上,经受与他人沟通各自算法的过程,探究并把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加强动手操作,探究计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学问与技能 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口算的方法,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会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在学会参加数学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索的习惯,会有条理地进展思索,并能有序的表述计算过程。 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培育学生自觉估算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亲密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培育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胜利感。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力量,以及协作力量。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以及对数学的奇怪心,求知欲。 本课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并且能有条理地表述计算的过程。 本课教学难点: 个位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二、说教法学法: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认知规律动身,设计了嬉戏情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育了学习兴趣,同时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提出数学问题,并自己当小教师找同伴列式解答,培育了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力量。并且,在学生自己解决已经学过的问题时,让他们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注意算法的多样化。在教学活动中,对于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师没有束缚学生的手脚,而是以学生原有的学问阅历为根底,组织学生进展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发觉、自己描述,并通过小组争论、汇报等形式相互补充,敬重学生的共性,表达算法多样化,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得轻松开心。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在敬重学生自主的选择的同时,引导学生的优化计算方法,增加优化算法的意识。 3、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教学中的每一环节,我都力争表达学生的主体地位,留意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担当的是引导者的角色。如在争论算法多样化时,我充分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只是在他们表达不清时帮忙他们理清思路、说明算法,完成从详细到抽象的过程。 三、说教学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1)复习,谈话导入。(2)自主参加,探究新知。(3)应用学问,解决问题。(4)引导学生总结全课。 第一层:复习,导入新课 1、复习学习过的加法。 2、出示主题图,提出加法的问题。用算式表示,从而引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其次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动手操作,争论算法。 2、理解算理。 (1)直观演示,说明算理。 摆小棒:24根小棒加上9根小棒,先把4根和9根合起来是13根,再把20根和13根合起来是33根。 拨计数器: (2)抽象方法。 师:假如没有小棒和计数器来帮助,看到这些算式该怎样想呢?教师引导学生讲出算理:先算4+9=13,再算20+13=33。 师:谁能把刚刚的口算过程说一说? 3、争论:以上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个位相加都满十) 4、教师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个位相加满十时,不管两位数在前还是一位数在前,都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加整十数。(揭题:进位加法) 第三层:应用学问,解决问题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说说准备怎样圈。学生独立填写。反应学生作业、总结。 2、“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计算第一组题后提问:观看这4道题,你有什么发觉? 出示最终两组题的局部题。谈话:那你能用刚刚的发觉快速地完成后面两组算式吗? 第四层: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拓展延长,布置作业 1、小朋友今日学会了新本事,教师带来了两道题想考考大家,想知道是什 么题目吗?(出示算式) 26+=226+=3 提问:你能用今日所学的学问在里填上适宜的数吗? 这样的练习不仅仅对今日什么是进位加法学生有了明确的理解,同时也有了肯定量的练习;而且这一环节还有着另一个目标,关注沟通计算与探究规律相结合规律为一个加数不变,另一个加数每次大1,和也每次大1,使得这一环节的目标不显得单一,且加以整合。 一年级数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优秀说课稿3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把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教材利用学生熟识和宠爱的生活事例和事物设计情境,通过观看让学生自己发觉问题,并结合操作、争论沟通,来探究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 (一)学问目标: 初步理解把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使用一样数位上的数相加的计算方法计算不进位加法。 (二)技能目标: 1、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力量、计算力量和抽象思维力量。 2、培育学生用数学的观念看四周的事物的意识,培育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的态度。 (三)情感目标: 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胜利的情感体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把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力量。 难点:理解一样数位上的数相加的算理。 【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本节课我结合课标中的教育理念,透析教材,利用多煤体及摆小棒的直观演示教学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说学法:课堂上通过观看操作争论探究等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棒,从中探究出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同时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初步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看事物思索问题。 【说教学过程】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划分为以下四个局部:(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三)实践应用,稳固学问;(四)自我评价,共享欢乐。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整十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 这环节主要是通过“开火车”的形式复习整十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再比拟以下两组式题的不同点,突出整十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计算方法的区分,激活与本课相关的已有学问,促进学习迁移。 (1)40250320+560+150+440+3 (2)4020503020+5060+1050+4040+30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传统的计算教学比拟枯燥,为转变这种状况,新课开头我以新学期第一天发生的事“发新书”的情景图引入,让学生在生动详细的情景中学习计算。首先,通过观看,让学生自已找出图中的相关数学信息和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 依据本节课教学需要,从学生提的众多问题中选取与本课有关的具代表性的两个问题:(1)数学书一共有多少本?(2)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一共有多少本?作为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来引入课堂教学。此时学生很快就能列出式子,通过观看比拟两个算式,让学生指出35+3是一道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式子,35+30则是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式子,从而点出课题,让学生读课题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再通过小组合作摆小棒,来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例如计算35+3时,在小组活动中先引导学生一个同学出35,另一个同学摆出3,通过争论如何把两人的小棒合起来,争论沟通得出先把5根小棒加上3根合起来,再和3捆小棒合起来操作过程,这样学生就能从算式里发觉先把个位上的5和3算出来。计算35+30时,用一样的方法,通过摆小棒理解计算方法,再让学生从算式里发觉是先把十位上的30和30合起来。最终总结出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是“一样数位上的数相加”。再让学生读一读,加深记忆和理解,为下面的实践应用打根底。 (三)实践应用,稳固学问 检测是实施课堂优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因此我紧扣教材,选择了教材中相关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我设计了四道针对性的练习题,以到达“稳固学问提速计算拓展思维实际应用”的作用。 (1)例题后的“做一做”,尝试完成让学生说说算理,目的让学生对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稳固。 (2)我利用低年级小学生的好胜心理,分组竞赛,让学生完成练习十一第1、2题,目的让学生知道把握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的好处,使自己计算速度得到提高。 (3)我设计了一题推断题。这题是学问的拓展延长,通过把握的计算方法来判一判对错,从分析缘由来培育学生的自我评价意识。 (4)我让学生完成练习十一的第3题,把数学的计算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四)自我评价,共享欢乐 让学生对这节课的所学习学问作归纳和总结,让学生会简洁自我评价学习的成果,并懂得与他人共享学习的欢乐。 【说教学评价】 这节课从实践应用检测中,前两题重抓根底学问的落实,后两题注意学生技能的培育,在鼓舞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引导学生对不同算法进展比拟、评价,这有助于培育学生的策略评价意识。本节课我充分利用了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开展小组合作竞赛形式进展检测,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胜利的情感体验,培育学生的奇怪心和求知欲,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