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仿真模拟试卷A.docx
-
资源ID:94510665
资源大小:323.25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12月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仿真模拟试卷A.docx
山东省 2023 年冬季一般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模拟考试化学试题A 卷本式卷共 6 页。总分值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考试完毕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留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 选择题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3. 非选择题必需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需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N 14O 16一、选择题。此题共 20 小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以下不属于分散系的是A. 饱和食盐水【答案】CB. 氯水C冰D泥浆【解析】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混合物,叫做分散系。A饱和食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是混合物,属于分散系,故不选A; B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是混合物,属于分散系,故不选B; C冰是固态水,只含水分子,是纯洁物,不是分散系,应选C; D泥浆是泥和水的混合物,属于浊液,故不选D;选 C。2如下图,以下固体分别参加水中,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的是ACaCO3【答案】CBSCFeCl2DFe【解析】ACaCO3 难溶于水,主要以固体形式存在,A 不符合题意;BS 不溶于水,主要以固体形式存在,B 不符合题意;CFeCl2 是可溶性盐,溶于水电离产生 Fe2+、Cl-,以离子形式存在,C 符合题意;DFe 是金属单质,不能与水反响,难溶于水,以固体存在,D 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C。3. 基因测序争论中,常用32 P 作标记物,以下关于32 P 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1515A. 质子数为 32【答案】CB. 质量数为 15C与33 P 互为同位素 D中子数为 1515【解析】依据微粒的表示方法A X ,A 表示元素X 的质量数,Z 表示质子数。ZA 32 P 表示质子数为 15,故A 错误;15B 32 P 表示质量数为 32,故B 错误;15C. 32 P 和33 P 质子数都是 15,中子数分别为 17、18,质子数一样,中子数不同,互为同1515位素,故C 正确;D. 依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32-15=17,故 D 错误; 应选C。 4以下冶炼方法中,不能将化合物中的金属元素复原为金属单质的是A. 加热 Al2O3 C电解熔融 NaCl【答案】AB. 加热 HgO D铝粉和 Fe2O3 共热5提取海带中I2 的试验中,所选择的装置或仪器(夹持装置已略去)正确的选项是【答案】D【解析】灼烧时用坩埚,故A 错误;溶解不需要用容量瓶,故B 错误;过滤时应当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要紧靠烧杯内壁,故C 错误。6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对四种溶液中所含的离子进展检验,所得结果如下,其中肯定错误的结果是甲:K、Na、OH-、 NO-3乙:OH-、CO 2- 、Cl-、K3丙:Cu2、SO2- 、OH-、Cl-4丁:Ba2、Na、OH-、 NO-3A. 甲【答案】CB. 乙C丙D丁【解析】甲:K+、OH-、Na+、 NO- 之间不反响,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正确;3乙:OH-、CO2- 、Cl-、K离子之间不反响,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正确;3丙:Cu2+、OH-之间能够反响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共存,错误;丁:Ba2+、Na+、OH-、 NO- 之间不反响,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正确;3检验结果错误的选项是丙,应选C。A制氨气B制氨气C收集氨气D尾气处理7. 以下试验能到达试验目的的是【答案】B【解析】A氯化铵加热分解生成氨气和HCl,在试管口化合生成氯化铵,不能制备氨气, 应选铵盐与碱加热制备,故A 错误;B浓氨水与 CaO 混合后放热,使氨气逸出,图中固液反响装置可制备氨气,故B 正确; C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应承受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导管短进长出可收集氨气,故C 错误;D氨气极易溶于水,应当防倒吸,漏斗不能插入到液面以下,故D 错误;应选B。8. 以下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 碱性:NaOHLiOH C热稳定性:Na2CO3NaHCO3【答案】CB. 酸性:H2SO4H3PO4 D非金属性:ClS【解析】A 项,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渐渐增加,则碱性:NaOHLiOH,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不符合题意;B 项,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渐渐增加,则酸性:H2SO4H3PO4,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不符合题意;C 项,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热稳定性:Na2CO3NaHCO3,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符合题意;D 项,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加,非金属性:ClS,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不符合题意。9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Na2O 与 Na2O2 都能和水反响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Na2O 与 CO2 发生化合反响生成 Na2CO3,Na2O2 与 CO2 发生置换反响生成O2Na2O 是淡黄色物质,Na2O2 是白色物质Na2O2 可作供氧剂,而 Na2O 不行Na2O2 和 Na2O 焰色反响均为黄色A都正确【答案】DBCD【解析】Na2O 和水反响只生成碱,是碱性氧化物,Na2O2 和水反响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不是碱性氧化物,故错误;Na2O2 与 CO2 反响生成O2 不属于置换反响,故错误;氧化钠为白色,过氧化钠为淡黄色,故错误;Na2O2 能与二氧化碳反响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而Na2O 与二氧化碳反响生成碳酸钠,所以Na2O2 可作供氧剂,而 Na2O 不行,故正确;钠元素焰色反响为黄色,所以 Na2O2 和 Na2O 焰色反响均为黄色,故正确; 应选:D。10.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Almol 氧气中含有 1.204×1024 个氧原子,在标准状况下约占有体积22.4LB.1 mol 臭氧和 1.5 mol 氧气含有一样的氧原子数C在常温常压下,11.2LN2 含有的分子数为 0.5NAD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C6Hl2O6)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 1:6,氧原子数之比为 1:3【答案】C【解析】Almol 氧气含有 2molO,个数为 1.204×1024 个,标况下 1mol 氧气的体积为 22.4L,故A 正确;B1 mol 臭氧和 1.5 mol 氧气含有的氧原子都是 3mol,依据 N=nNA 可知二者含有氧原子数一样,故B 正确;C在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不是 22.4L/mol,11.2LN2 的物质的量不是 0.5mol,故 C错误;D1 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 1 个 C、2 个O,1 个 C6H12O6 分子中含有 6 个C、6 个O,依据 N=nNA 可知等物质的量的干冰和葡萄糖中所含碳原子数之比为1:6,氧原子数之比为 1: 3,故D 正确;应选C。【点睛】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为解答关键,留意把握物质的量与其它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此题的易错点为C。11. 以下反响既是氧化复原反响,又是吸热反响的是A. 铝片与稀H SO 反响24B. Ba(OH)2×8H2O与NHCl的反响4C. 灼热的炭与CO 反响2【答案】CD. 甲烷在O 中的燃烧反响2【解析】A铝片与稀H2SO4 的反响为放热反响,故A 不符合题意;B. Ba (OH)2×8HO 与NH2Cl的反响为吸热反响,但不属于氧化复原反响,故B 不符合题4意;C. 灼热的炭与 CO2 的反响中C 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属于氧化复原反响,且为吸热反响,故 C 符合题意;D. 甲烷在O 2中的燃烧反响是放热反响,故D 不符合题意。答案选C。12. 以下有机化学反响方程式及反响类型均正确的选项是选项化学方程式反响类型ACH COOH+CH CH OH332浓硫酸CH COOC H酯化反响325BCH +Cl ¾¾光¾照¾¾® CH Cl+HCl置换反响423CCH2=CH2+Cl2CH3CHCl2加成反响DCH CH OH+3O ¾点¾燃¾® 2CO +3H O氧化反响32222【答案】D浓硫酸【解析】A酯化反响还生成水,反响为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A 项错误;BCH4+Cl2 ¾¾光¾照¾¾® CH3Cl+HCl 为取代反响,生成物中无单质,不是置换反响,B 项错误;C乙烯发生加成反响时双键C 上均引入Cl 原子,则加成反响为CH2=CH2+Cl2CH2ClCH2Cl, C 项错误;D乙醇燃烧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3O2 ¾点¾燃¾® 2CO2+3H2O,属于氧化反响,D 项正确;答案选D。 13以下关于金属铝及其化合物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Al2O3 不能跟全部的酸碱溶液反响B铝是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响中简洁失去电子,表现出复原性C铝箔徃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可以溶化,且发生猛烈燃烧 D铝箔在空气中用酒精灯加热可以观看到铝溶化了但并不滴落【答案】C【解析】A氧化铝和强酸、强碱反响,不能和弱酸弱碱反响,A 正确; B铝是比较活泼的金属,最外层有3 个电子,在化学反响中易失去3 个电子而达 8 电子的稳定构造,表现复原性,B 正确;C加热时铝和氧气会反响生成熔点很高的氧化铝,将内部熔化的铝包裹住,铝熔化了但是不会滴落,不会消灭发生猛烈的燃烧,C 错误;D加热时铝和氧气会反响生成熔点很高的氧化铝,将内部熔化的铝包裹住,铝熔化了但是不会滴落,D 正确; 应选C。14. 浓H2SO4 在实现以下物质的转化过程中,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CuCuSO4CCO2FeOFe2(SO4)3Fe2O3Fe2(SO4)3A【答案】ABCD【解析】浓硫酸表现出强氧化性,将Cu 氧化为 Cu2,自身复原为 SO2,同时生成了盐 (CuSO4),表达了浓硫酸的酸性,故符合;只表达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故不符;既表达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将2 价 Fe 氧化为3 价 Fe,同时又生成了盐Fe2(SO4)3,表达了浓硫酸的酸性,故符合;只表达了浓硫酸的酸性,故不符;应选A。15. 工业上合成氨反响为 N2(g)3H2(g)速率,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2NH3(g),在实际生产中为提高合成氨的反响A. 温度越高,反响速率越快,因此实行的温度越高越好 B压强越高,反响速率越快,因此实行的压强越高越好 C催化剂能加快反响速率,因此可选用适当的催化剂 D可向容器中参加肯定量的水蒸气,使氨气溶解以提高反响速率【答案】C【解析】A温度越高反响速率快,但温度过高会消耗更多的燃料,因此实际生产中的温度不是越高越好,A 错误;B. 压强越大反响速率快,但压强过高会增加设备的本钱,因此实际生产中的压强不是越 高越好,B 错误;C. 可选用适当的催化剂来提高反响速率,C 正确;D. 参加水蒸气会降低反响体系的温度,且氨气溶于水并不能提高反响速率,D 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16. 在肯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有反响A (s)+ 2B(g)C(g)+ D(g)。当以下的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已到达平衡状态的是A. 混合气体的密度C气体的总物质的量【答案】AB. 混合气体的压强 D物质A 的物质的量浓度【解析】A由于A 为固体,所以反响中气体的总质量始终在变化,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说明气体的质量不变,反响达平衡状态,故A 正确; B方程式两边气体的计量数相等,所以混合气体的压强始终不变,故B 错误; 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故C 错误;DA 为纯固体、物质的量浓度是常数,故D 正确; 答案:A17. 关于乙醇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乙醇构造中有OH,所以乙醇溶于水,可以电离出OH-而显碱性 B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乙醇具有氧化性 C乙醇与钠反响可以产生氢气,所以乙醇显酸性 D乙醇与钠反响格外平缓,所以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答案】D【解析】乙醇不能电离出OH-,OH 和 OH-是完全不同的粒子,乙醇的氧化反响表现的是乙醇的复原性;乙醇与钠反响比水与钠反响缓慢,说明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 的氢原子活泼,水呈中性,所以乙醇不显酸性。 18以下除杂试剂的选择和除杂操作都正确的选项是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试剂除杂操作ASO2(HCl)气体饱和 Na2SO3 溶液洗气BCuCl2(FeCl3)溶液NaOH 溶液过滤CFe2O3(Al2O3)盐酸过滤DKNO3(NaCl)固体水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答案】D【解析】A二者均与 Na2SO3 溶液反响,不能除杂,应选饱和 NaHSO3 溶液,故 A 错误; B二者均与 NaOH 反响,不能除杂,应选 CuO 或氢氧化铜促进铁离子水解转化为沉淀, 然后过滤分别,故B 错误;C二者均与盐酸反响,不能除杂,应选足量NaOH 溶液、过滤,故C 错误;DNaCl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且将杂质残留在母液中,则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并过滤可分别,故D 正确;应选:D。19. 型纳米材料MFe2Ox3x4中M 表示+2 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响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常温下,MFe2Ox 能使工业废气中的 SO2 转化为S,流程如图,则以下判所正确的选项是AMFe2Ox 是氧化剂Cxy【答案】CBSO2 是该反响的催化剂DMFe2Ox 是复原产物【解析】A. 常温下,MFe2Ox 能使工业废气中的 SO2 转化为S,反响中硫元素化合价降低, 得到电子,被复原,SO2 是氧化剂,MFe2Ox 是复原剂,A 错误;B. SO2 是该反响氧化剂,B 错误;C. MFe2Ox3x4中 M 表示+2 价的金属元素,在反响中化合价不发生变化,MFe2Ox是复原剂,因此在反响中铁元素化合价上升,所以xy,C 正确;D. MFe2Ox 是复原剂,D 错误; 答案选C。20. “盐水动力”玩具车的电池以镁片、活性炭为电极,向极板上滴加食盐水后电池便可工作,电池反响为 2Mg+O2+2H2O=2Mg(OH)2。以下关于该电池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镁片作为正极 B食盐水作为电解质溶液 C电池工作时镁片渐渐被消耗 D电池工作时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答案】A【解析】A从电池反响看,Mg 由 0 价上升到+2 价,则镁片失电子,作负极,A 错误; B食盐水中含有 Na+和 Cl-,具有导电性,可作为电解质溶液,B 正确; C电池工作时,镁片不断失电子生成Mg2+进入溶液,所以镁片渐渐被消耗,C 正确; D电池工作时,通过发生化学反响产生电流,从而实现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D 正确; 应选A。二、非选择题:此题共 4 小题,共 40 分。2110 分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八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的相对大小、最高正价或最低负价的变化如下图,依据推断出的元素答复以下问题:1g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2) 元素y 的一种核素可测定文物年月,该核素的符号为。(3) 在上述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填元素名称)。(4) 元素g 与元素h 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填元素符号),以下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填序号)。a常温下g 的单质和h 的单质状态不同bh 的气态氢化物比g 的气态氢化物稳定ch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g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5) f、h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6【答案】1第三周期第A 族1 分 214C2 分 3钠2 分24Cl1 分 bc2 分 5MgCl Mg22Cl2 分【解析】依据原子序数和原子半径及化合价分析得到x 为H、y 为 C、z 为N、d 为O、e 为Na、f 为 Mg、g 为 S、h 为 Cl。1G 是 S,16 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A 族;2元素 y 的一种核素可测定文物年月,该核素是质量数为14 的碳原子,该核素的符号为14C;3依据同周6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渐渐增大,因此在 H、C、N、O、Na、Mg、S、Cl 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钠;4同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渐渐增加,因此元素g 与元素h 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Cl;a 项,常温下 g 的单质和h 的单质状态不同,单质状态与非金属性强弱无关,不符合题意;b 项,依据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由 h 的气态氢化物比g 的气态氢化物稳定,可得出 h 非金属性比g 强,符合题意; c 项,依据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越强,由h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g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可得出 h 非金属性比g 强,符合题意;5f、h 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 MgCl ,其电离方程式为 MgCl Mg22Cl。22229 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争论Cl2 的性质,设计如下图装置进展试验。装置中夹持装置已略去,其中a 为枯燥的品红试纸,b 为潮湿的品红试纸。(1) 装置中仪器 c 的名称是,试验室以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 装置的作用是 (3) 假设产生 Cl2 足量,试验过程中装置中的试验现象。(4) 试验完毕后,该组同学在装置中观看到 b 的红色褪去,但是并未观看到“a 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为了到达这一试验目的,你认为还需在图中装置与之间添加图中的 装置(填序号)。【答案】1分液漏斗1 分MnO2+4HClMnCl2+Cl2+2H2O 2 分(2) 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2 分(3) 溶液先变红,后褪色2 分42 分【分析】依据装置图,装置中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响生成氯气,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取的氯气中混有氯化氢,用饱和食盐水可以除去杂质氯化氢,枯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潮湿的氯气具有漂白性,结合装置图和“地康法”制取氯气的反响原理图分析解答。(1) 依据装置图,装置中仪器 c 有活塞,是分液漏斗;试验室制取Cl2 用 MnO2 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 MnCl2+Cl2+2H2O,故答案为:分液漏斗;MnO2+4HCl MnCl2+Cl2+2H2O;(2) 反响物中含有浓盐酸,易挥发,且反响需要加热,导致制取的 Cl2 会混有挥发出的HCl,因此装置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故答案为: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3) 氯气与水反响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盐酸具有酸性,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次氯酸能够具有漂白性,然后溶液又褪色,故答案为:溶液先变红,后褪色;(4) a、b 为比照试验,枯燥的 Cl2 本身不具有漂白性,遇水生成 HClO,HClO 具有漂白性。但是并未观看到“a 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由于氯气未经枯燥,本身带有水蒸气,所以需要在上图装置与之间添加一个枯燥装置,碱石灰和浓硫酸是常用的枯燥剂,但是氯气会和碱石灰反响,所以选择浓硫酸,故答案为:;2312 分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下图:1C 的化学式是,EF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响过程的现象为。(2) 维生素C 可将H 转化为G,维生素C 具有(填“酸性”、“氧化性”或“复原性”)。(3) 在指定条件下,以下铁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不能实现的是。H2O(g)Cl2(g)稀盐酸AA高温DBGHCEG操作现象取 2 mL 酸化的G 溶液于试管中,参加 5 滴 5% H2O2溶液溶液马上变为棕黄色,稍后,产生气泡。向反响后的溶液中参加 KSCN 溶液溶液变红(4) 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试验,争论亚铁盐与H2O2 溶液的反响。试剂:酸化的 0.5 mol·L1 G 溶液,5% H2O2 溶液上述试验中H2O2 溶液与G溶液反响的离子方程式是。产生气泡的缘由是。【答案】1Fe3O41 分 4Fe(OH)2O22H2O 4Fe(OH)32 分 白色沉淀快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2 分2复原性1 分3A2 分42Fe22HH2O2 2Fe32H2O2 分 Fe3催化下 H2O2 分解生成 O22分【解析】由图可知,A 为铁、B 为氧化铁、C 为四氧化三铁、D 为氧化铁、E 为氢氧化亚铁、F 为氢氧化铁、G 为亚铁盐、H 为铁盐。1由分析可知,C 为四氧化三铁;EF 的反响为白色的氢氧化亚铁与氧气和水反响生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 O 2H O 4Fe(OH) ,试验现象为22232222白色沉淀快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2由题意可知,生素 C 可将铁盐转化为亚铁盐时,铁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复原,铁盐是反响的氧化剂,维生素C 是复原剂,反响中表现复原性,故答案为:复原性;3A 项,铁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响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不能生成氧化铁,不符合题意;B 项,溶液中的亚铁离子与氯气发生氧化复原反响反响生成铁离子和氯离子,符合题意;C 项,氢氧化亚铁与稀盐酸反响生成氯化亚铁和水, 符合题意;选A 项;4由题意可知,酸性条件下,溶液中的亚铁离子与过氧化氢溶液反响生成铁离子和水,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HH O 2Fe32H O;反响时有气泡生成是由于亚铁离子氧化生成的铁离子可以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过氧化氢分 解生成氧气和水的原因,故答案为:Fe3催化下 H2O2 分解生成O 。249 分有机物是产生生命的物质根底,全部的生命体都含有机化合物。生物体内的陈代谢和生物的遗传都涉及有机化合物的转变。结合如下图转化关系,答复以下问题。1A 是一种遇到碘水能变蓝的多糖,A 的名称是。2B 能够在加热条件下与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响产生砖红色沉淀,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响,则B 中官能团的名称为。(3) 反响是人体内B 被氧化,同时又供给能量的反响。:1gB 完全氧化,放出约19.2kJ 的能量,则 1molB 完全氧化将放出约kJ 的能量。(4) C、D 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二者在肯定条件下反响生成有香味的F,写出这一反响的化学方程式:;写出C 转化为E 的化学方程式:。(5) 只用以下一种试剂(可加热)就能鉴别B、C、D 三种物质,这种试剂是。【答案】1淀粉1 分2醛基、羟基1 分334562 分(4) CH3COOH+C2H5OH浓硫酸CH3COOC2H5+H2O 2 分2CH3CH2OH+O2 ¾C¾u ® 2CH3CHO+2H2O2 分(5) 制氢氧化铜悬浊液1 分【解析】A 是一种遇到碘水能变蓝的多糖,A 为淀粉;B 能够在加热条件下与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响产生砖红色沉淀,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响,B 由淀粉水解得到,B 为葡萄糖; 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生成乙醇,C 为乙醇;乙醇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乙酸,D 为乙酸;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E 为乙醛;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响生成乙酸乙酯,F 为乙酸乙酯。(1) A 是一种遇到碘水能变蓝的多糖,A 为淀粉。(2) B 能够在加热条件下与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响产生砖红色沉淀,但不能发生水解反响,B 由淀粉水解得到,B 为葡萄糖,葡萄糖的构造简式为:CH2OH(CHOH)4CHO,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为醛基、羟基。(3) B 为葡萄糖,1mol 葡萄糖的质量为 180g,所以 1molB 完全氧化将放出约 180´19.2kJ=3456kJ 的热量。(4) 由分析可知,C 为乙醇,D 为乙酸,F 为乙酸乙酯,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并加浓硫酸热的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响生成乙酸乙酯,化学方程式为:CH3COOH+C2H5OH CH3COOC2H5+H2O;E 为乙醛,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¾C¾u ® 2CH3CHO+2H2O。(5) 由分析可知,B 为葡萄糖,C 为乙醇,D 为乙酸,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与葡萄糖在加热条件下会产生砖红色沉淀,与乙酸混合沉淀溶解,溶液变为蓝色,与乙醇混合无明显现象, 因此可用制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三种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