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15认识的教案8篇.docx

    • 资源ID:94519340       资源大小:28.49KB        全文页数:3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15认识的教案8篇.docx

    15认识的教案8篇 15熟悉的教案篇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9页“0的熟悉”及练习四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没有的含义和起点的含义;标准“0”的写法,使学生能较干净地书写“0”。 2培育学生想像力、合作、探究力量,仔细书写的好习惯。 3通过严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熟悉到数学和生活系系相关。 教具学具预备 1.课件。 2.05的数字卡片 3.62张练习题。(为写“0”做预备)。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 1. 同学们从开学到现在你们都学过哪些数字?(1.2.3.4.5.) 我们一起来数一遍。(学生大声音的齐说1.2.3.4.5) 2. 好,你们都会数这些数字了,现在我们用这些数字来做个猜数字的嬉戏,好吗? (1) 这个数在3的后面,5的前面,它是几?(4) (2) 这个数比2大比4小,它是几?(3) (3) 这个数比1多1,它是几?(2) (4) 这个数在2的前面,比2小,它是几?(1) (5) 这个数比1小,它在1的前面,它是几?(0) 同学们真聪慧,你们都猜对了,你们还知道0,今日我们就来学习“0”,板书(0的熟悉) 二学习新知 (1)提醒“0”的第一含义什么也没有。 1.出示课件,小猴子吃桃子的图片。 请同学认真看图,依据这三幅图编个小故事。(学生描述三个猴子表情及其缘由,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只要符合情理怎么说都行。) 看第一幅图,盘子里有几个桃子?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生:盘子里有2个桃子,可以用数字2来表示。 (课件出示:2 ) 小猴子吃了几个桃子?盘子里还剩几个桃子?我们用数字几来表示? 生:小猴子吃了1个桃子,盘子里还剩1个桃子,我们用数字1表示。 (课件出示:1 ) 桃子太好吃了,小猴子把盘子剩下的1个桃子也吃了,盘子里还有桃子吗?你能用哪个数字来表示? 生:盘子里没有桃子了,可以用“0”来表示。 (课件出示:0 ) 师小结: 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像这样一个也没有时,就可以用零来表示。 2. 猜硬币生动熟悉“0”表示没有。 师:生活中有好多关于0的故事。现在请大家听一听,猜一猜,这个盒子里装了几枚硬币?用哪个数字表示呢?留意听 (教师轻轻摇动装有硬币的盒子,发出声响。学生猜) 生:2枚。 生:1枚。 师:盒子里究竟有几枚硬币,用几来表示呢?我们翻开看一看。 (教师倒出盒中的硬币,放在手心。) 生:1枚! 生:用1表示。 师:现在呢?再猜猜看。(教师用劲摇动盒子,听不到任何声音。学生私下猜想) 生:0。 生:盒子一个硬币也没有。 生:我认为用0来表示。 师:(翻开盒子,向外倒。) 师:真的一个也没有,是0个。 同学们猜的真好,尤其xxx同学上课表现始终特别好,教师嘉奖给她1个笑脸,嘉奖给xxx1个笑脸,教师的手里现在还有笑脸吗?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 生: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 3. 举例有关0的实例说说生活中用0表示的例子。 师:你还能说诞生活中可以用“0”来表示的实例吗?假如你能说,说给同桌听一听。 (小组合作,左边同学先说,右边同学听。然后右边同学说,左边同学说。比一比谁说的好,谁听的好。) 全班汇报沟通。(假如有学生说“0”像鸡蛋,师应对“你说的是“0”的外形,我们有2个鸡蛋,吃掉了2个,还有几个鸡蛋呢?) 15熟悉的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1学问与技能: (1)使学生熟悉圆锥,把握圆锥的特征及各局部名称。 (2)使学生会画圆锥的平面图形及把握测量圆锥的高的方法。 (3)培育学生的试验力量,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2过程与方法: 经受圆锥的熟悉过程,体验探究发觉的学习方法。 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育学生积极参加,自主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2.1教学重点 把握圆锥的特征,熟悉圆锥的高。 2.2教学难点 把握圆锥高的测量方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圆柱形铅笔,圆锥实物及模型,直尺,直角三角形硬纸 教学过程 一、回忆强化 教师啊先给大家预备了个谜语,看谁能快速的猜出谜底来,请看屏幕。出示谜语“身体长得细又长,天生漂亮黑心肠,上平下尖纸上爬,越爬越短越难过”(猜一学习用具) 师:不错。谜底就是教师手上拿的铅笔。 课件出示一支圆柱形铅笔。 师:同学们这支铅笔是什么外形的? 生:是圆柱体。 师:你能说说它具有什么特征吗? 预设 生1:圆柱有三个面,有上下两个底面,是完全一样的两个圆。 生2:圆柱有一个侧面是曲面。 生3: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圆柱的高,有很多条高。 生4:圆柱侧面绽开是长方形。 二、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师:圆柱的特征同学们把握得特别好,今日我们学习一种新的几何形体,请同学们认真的看教师的操作(师拿出一支圆柱形铅笔用转笔刀削铅笔) 师:想想被削的这一端会发生什么变化?( 生:越来越细,越来越尖。 师:教师假如把削成的笔尖局部切下来,会是什么外形叫呢?同学们请看屏幕。 课件:把削成的笔尖局部(圆锥体)垂直切下来。 师:同学们知道被切下来的是什么几何形体吗? 生:是圆锥体。 师提醒课题: 师:不错,我们把象这样的几何形体叫做圆锥体,简称圆锥,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圆锥的熟悉。 板书课题圆锥的熟悉。 三、探究体验。 1、列举,提出问题。 师:教师为我们同学们预备了一些生活中的圆锥体或近似圆锥体的图片,你能把他们找出来吗? 同桌同学相互争论。 (出示一组生活中圆锥的例子,丰富学生的感知) 师:刚刚我们共同找出了一些生活中的圆锥,接下来再让我们共同观赏课本带给我们的精彩画面(教材23面图),请同学们根据教师的样子用铅笔沿着实物的轮廓把你找到的圆锥体描画出来。 学生描画课本中圆锥的轮廓。 师: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同学们还知道哪些物体的外形是圆锥体的? 生1:陀螺的下半局部 生2:盖房子用的铅锤的外形是圆锥体的。 生3: 师:看来圆锥形的物体给我们生活的带来了不少的便利,我们只有对它了解的更多,才能更好的得用它。 2、引导观看圆锥的特征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圆锥体模型,看一看、摸一摸、同桌同学相互说说你的感觉。 学生手拿圆锥体模型观看、想。 同桌沟通、争论。教师深入小组和学生一起进展探讨。 师:谁愿把你们的讨论成果告知给大家。 生汇报师板书:(预设展现过程) 圆锥的特征。 生1:我们发觉圆锥上面细,下面粗。 生2:圆锥有一个尖尖的局部,摸起来很扎手。 师:我们把它叫做顶点。 (学生讲到此点时,协作图片在图上标出,再请一个同学上台指出黑板上教师画的圆锥的顶点并标出来,其他同学在答题纸上标出圆锥的顶点) 生3:圆锥有一个弯曲光滑的面。 师:我们可以把它叫做侧面。这个面是曲面。 (学生讲到此点时,协作图片在图上标出) 师:同学们回忆下圆柱的侧面绽开是什么图形? 生:长方形。 师:那么圆锥的侧面假如把它绽开来会是个什么外形呢? 师绽开一个圆柱的侧面,让学生观看。 生:圆锥的侧面绽开是个扇形。 生4:圆锥有一个圆形的面,我们可以把他叫做底面。 (学生讲到此点时,协作图片在图上标出,再请一个同学上台指出黑板上教师画的圆锥的底面并标出来,其他同学在答题纸上标出圆锥的底面) 3、师引导观看圆锥的高 探究测量圆锥高的方法 a熟悉高 师:刚刚我们熟悉了圆锥的顶点、侧面和底面。我们知道圆柱的高是两底面之间的距离,并且有很多条高。那么我们今日所学习的圆锥的高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 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阅读课本第24页例1的前半局部。 下面教师请一个同学利用自学所学到的学问上来画一画黑板上这个圆锥的高。其他同学可以在答题纸上画出圆锥的高。想一想圆锥的高是连接哪两个点所得到的线段? 师:连接这两个点所得到的线段我们也可说成是从圆锥的顶点究竟面圆心的距离。下面我们把书翻到24页找到圆锥高的定义,把这一句话齐读一遍。 师:通过我们对圆锥的高的了解,想一想圆锥的高有几条?( 生:一条。 师:为什么只有一条? 生:由于圆锥只有一个顶点和底面只有一个圆心。 b测量高 师:由于圆锥的高在它的内部,那么我们怎样测量圆锥的高呢? 引导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利用教师给大家预备好的圆锥,同桌同学共同探究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以同桌为单位进展操作。教师适当引导指正。) 学生汇报,师通过幻灯小结. 生1:测量时,圆锥的底面要水平地放; 生2:上面的平板要水平放在圆锥的顶点上面。 师:通过刚刚的测量,所以我们今后在表示圆锥高的时候,高还可以表示在圆锥的外面。(师演示) 4、虚拟的圆锥 (1)先让学生猜想:一个长方形通过旋转,可以形成一个圆柱。那么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绕 着一条直角边旋转,会形成什么外形? (2)通过操作,使学生发觉转动出来的是圆锥。并说一说圆锥的顶点、高和底面圆心及底面半径。 四、应用反应 1、教材第32页“做一做”。 组织小组内同学相互指出各个圆锥的底面、侧面和高,教师巡察指导。 然后集中进展讲解。 2、教材第35页练习六第2题。 组织学生独立思索后指名汇报。 3、课外练习 (1)、幻灯出示练习题:将下面图形分类,说说每类图形的名称和特征。 学生同桌沟通,进展分类。 (2)、联系前面所学的圆柱,请同学们在答题纸上写写圆柱和圆锥的联系和区分。 (学生汇报结果) 预设: 生1:圆柱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三局部组成。圆柱的底面都是圆,并且大小一样。圆柱的侧面是曲面。一个圆柱有很多条高。 生2:圆锥有一个顶点,圆锥的底面是个圆,侧面是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究竟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有一条高。 4、幻灯出示生活中的数学。 课后小结 1、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对圆锥有了个初步的熟悉,知道了圆锥的一些特征。 2、总结圆锥的特征:圆锥有一个顶点,圆锥的底面是个圆,侧面是个曲面。从圆锥的顶点究竟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有一条高。 板书 圆锥的熟悉 15熟悉的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了解时钟的外表构造准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半点。 2、进展孩子的规律思维力量。 3、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教学预备: 1、实物挂钟一个,自制一座大钟(分针上有一只小兔,时针上有一只小乌龟)。 2、为每个幼儿预备硬纸片做的钟一个。 3、龟兔赛跑课件,幼儿一日作息图片5张,小猴、小老鼠、奥特曼、大灰狼等布动物。 教学过程: 一、教师出示挂钟 1、提问:它叫什么?家里还有哪些钟(大座钟,催我们早早起的小闹钟,还有人们为了携带便利,将钟做得很小,戴在手上,叫手表)? 2、钟的作用是什么?(时钟不停地走动,为人们显示时间,人们按时钟上的时间来进展工作,学习和休息)。 二、教师出示自制的大挂钟 1、请幼儿看看这个钟是什么外形的(圆形的),小朋友们还观察过什么样的钟(正方形的,青蛙形的,心形的等)。 2、请幼儿看看钟上面有什么?(有1-12的数字,有二根针)教师讲解钟上的数字“12”总是在上面,“6”总是在下面,并教幼儿熟悉“时针”和“分针”的名称。 三、放龟兔赛跑课件给幼儿看 帮忙幼儿熟悉较短的时针和较长的分针,感受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四、教师将时针、分针都拨在“12”上,然后将长针转一圈 让幼儿留意短针有什么变化(走了一大格,或走了一个数字)教师反复拨几次,使幼儿明白长针(分针)每走一圈,短针(时针)就走一个字,这就是一个小时。 五、教师连续拨长针。 边拨边告知幼儿当短针(时针)正指向某一个数字,长针(分针)正指向12时就表示“×点钟”。边拨边和幼儿一起说:“一点钟、二点钟、三点钟”直到“十二点”(即两针再次重合)为止。 六、请幼儿看一日作息图片 要求全体 幼儿按上面的方法在自制的硬纸片钟面上拨出各个钟点(早上7点起床,上午9点上课,中午12点吃午餐,下午5点放学,晚上8点睡觉)。教育幼儿从小做到按时间进展各种活动,珍惜时间,上学不能迟到,放学时不能在路上贪玩。 七、教师再将长、短针都拨到“12”上 请幼儿留意教师拨针,教师边拨边说“分针从12开头走起,经过1、2、3、4、5指在6上面,正好走了半圈(多远了?)”。这时,时针走在12和1的中间,这就是12点半”告知幼儿分针走半圈,指在6上面,时针就走半格,就是半点钟,然后教师依次拨1点半、2点半、3点半。不 八、教师再请幼儿自己按上面的方法在纸钟面上拨出半点钟 请小动物检查是否拨对了(1点半小猴检查,6点半小老鼠检查,10点半奥特曼检查,最终教师说晚上6点了,出示大灰狼,请幼儿将钟反个面放在桌上,不让大灰狼看)。 九、玩老狼老狼几点钟嬉戏,请幼儿拨钟。 1、讲嬉戏规章:小朋友们扮小羊拨钟,教师说几点,小羊就拨几点,请老狼看钟。小羊拨好了钟就定住,老狼看时间未到就不吃小羊,时间到了6点,就吃小羊。 2、请幼儿将钟当方向盘,开车出教室玩嬉戏 。 15熟悉的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学会用“几时几分”的学问分析生活中相关联大事发生的时间。 (二)过程与方法 经受用时间的有关学问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推理力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目标解析 本节课是让学生通过语言描述生活中相关联大事发生的时间,再通过合情推理,推算出时间可能是多少。教材通过两个小朋友的对话,引出问题“明明可能在下面哪个时间去踢球?”,让学生在经受“合情推理演绎推理”的过程中猎取数学结论,发觉数学方法。同时,教师应注意让学生对结论进展检验。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合理推想大事发生的时间。 教学难点:培育学生的推理力量。 四、教学预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历 1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一组钟面(时间分别为6:30、7:40、9:35、11:30),先请学生读出钟面上的时间。 (2)说一说这些时间是按什么挨次排列的。 (3)这是教师周一上午的作息时间安排,你们猜一猜在这些时间里教师分别在干什么? 2唤醒已有阅历 (1)说一说你们一般会怎样安排事情的先后。 (2)学生沟通后汇报。 (3)明明和他的好朋友在星期天也有自己的时间安排,今日我们将去帮他们解决一些关于时间的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对时间的熟悉和理解离不开情境的支撑。由复习旧知入手,感受时间的运动方式,再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教师作息时间安排,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生活中对事情先后挨次的安排,唤起学生的生活阅历,为学习新知做好了预备。 (二)教学互动,探究新知 1呈现主题图,尝试解决问题 (1)课件出例如3主题图,引导学生观看图片,猎取信息。 (2)学生汇报。 (3)共同分析关键词“可能”。 (4)启发学生将条件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5)学生独立思索,并尝试解决问题。 ?设计意图】观看是思维的前提,学生需要从主题图中猎取有关的信息才能绽开思索,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前明确问题的方向,找到关键所在。在教学中,教师应鼓舞和敬重学生的共性化的思索方法。 2归纳推理思路 (1)师生一起整理思索过程,依据思索,将连续时间和已确定时间的大事填入表格。 时间 7:45 9:00 9:15 10:30 10:50 活动 做完作业 看木偶剧 (2)小组争论:推想“踢球可能在什么时间”的关键是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的? (3)全班沟通解决问题的方法。 直接推理法。 学生答复后教师小结:由主题图中的信息,确定踢球的范围,踢球在做作业之后,在看木偶戏之前,也就是踢球的时间在9:00后,在10:30前。所以,从表格列举的连续时间来看只有9:15符合要求。 排解法。 学生答复后教师小结:由于9:00明明才做完作业,做完作业才去踢球,表格中的7:45在做完作业之前,不行能去踢球,所以这个时间可以排解。由于明明10:30要去看木偶戏,踢球是在看木偶戏之前进展的活动,10:50在10:30之后,所以10:50这个时间也可以排解。因此,踢球的时间只能是9:15。 学生可能会消失其他方法,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要予以确定。 (4)发散思维。 依据上面的表格,你觉得明明踢球还有可能是哪些时间? (5)检验结论。 你的结论正确吗?说一说你是怎样检验的。 教师适时教育孩子要养成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好习惯。 ?设计意图】推理活动强调“步骤完整,理由充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承受力量,引导学生采纳不同的表征方式,充分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参加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三)稳固练习,深化理解 1读一读 教材第94页练习二十三第4题。 (1)独立思索:哪个时间比拟适宜? (2)全班沟通自己的解题思路。 2连一连 教材第94页练习二十三第5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学生答复,集体评价。 3填一填 教材第94页练习二十三第6题。 (1)学生独立填写作息时间表。 (2)小组内沟通后,全班汇报。(此题是一个开放性的实践活动,争论沟通时应启发学生按问题解决的步骤逐步分析、推理,留意其合理性。)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展数学阅历的积存与数学思索的培育。 (四)课堂总结,明确目标 1这节课我们通过推算时间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你会用什么方法推算时间? 2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15熟悉的教案篇5 一、教材分析。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局部,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根底,而“除法的初步熟悉”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头,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学问构造中没有这方面的学问,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在编排时从分东西引入,通过分东西使学生初步领悟除法的实际意义。例1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些实物,借助同样多,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例2使学生清晰的看到平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平均分”,在“做一做”和练习十二中,多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清晰、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2、学生熟悉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 3、际操作,培育学生的动手实践力量和初步语言表达力量; 4、培育学生探究学问的力量和对除法的深厚兴趣; 5、教育学生热忱待人。 重点: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1、从生活实际动身,表达学问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大认知规律; 2、课堂上注意学生多方面的进展,实现三为目标; 3、立足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力量; 4、教学过程中,留意创设情境和气氛。 (二)、教学设计的几个层次 1、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 在此安排了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张数字卡片任凭分成2份;二是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其次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 2、用“平均分”指导操作 在教师讲完故事后,让学生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就用刚学的“平均分”来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3、解决如何“平均分” 上一实践只是让学生尝试着平均分,并没有告知学生如何才是平均分,在学生操作之后,观看老马分的过程,在仿照老马的分法进展分,最终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现,帮忙学生解决了平均分。 4、把“平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 解决了“平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 5、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15熟悉的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日历的用途,学会看日历。学习“年”、“月”、“日”、“星期”、“一”、“二”、“三”、“四”、“五”、“六”等字词。 2、让幼儿知道一年有12个月及其排列的挨次。 3、让幼儿知道1个星期有7天以及排列挨次。 4、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5、激发幼儿乐于探究科学试验的乐趣。 活动预备: 1、挂历一本、汉字卡片若干张、活动指导: 1、教师以猜谜引入:“一个本子墙上挂,1年365天全装下。它那上面都有啥?红字黑字还有画。” 2、出示一本挂历,教师提问:这是哪一年的日历?日历有什么用? 3、向幼儿介绍日历。 (1)、1年有12个月及月份的排列挨次。 (2)、1个月有30天或31天(2月只有28天或29天)(3)熟悉某一天是星期几。 活动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熟悉日历,活动一开头我就开门见山让幼儿熟悉了今年的日历,我发觉大局部孩子不熟悉,只有小局部孩子能说上来。于是我用讲一个关于年的故事来吸引孩子的留意,果真孩子们听到有故事,兴趣立刻就来了。 通过故事的形式,利用故事便于幼儿理解的特点,使幼儿喜爱、理解日历。果真,这种方式大大的激发了幼儿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很简单就理解一年有365 天,分别住在12个月里,其中有的月是29天、30天、和31天。通过让幼儿到前面来找年妈妈的孩子,幼儿参加的积极性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我发觉孩子们把握的较好,效果也不错。 15熟悉的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6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育学生初步的观看力量和动手操作力量。 3体验与同伴相互沟通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6页 教、学具预备 教 师预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预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设计 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师:小朋友们,你去过动物园吗?你们瞧,(课件演示)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教师和同学们来到了野生动物园。(课件出示1415页主题图),这里有这么多得意的小动物!跟你的小伙伴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 创设学生喜爱、熟识的情境野生动物园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 学生小组内沟通,并且教师参加到个别组的沟通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数数,并且进展有序观看。 通过教师参加,渗透分类观看的方法。 2学生汇报。 3教师依据汇报状况适时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展认读。 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通过小组沟通、认读数字卡片以及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等活动,逐步抽象出数。 反应实践 1谈话:教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根本含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进展数感。 2谈话:教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示和教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请告知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种方式来表示这个数的。 3同桌之间考一考,教师参加到个别组的活动中。 感知数的挨次 1逐次感知15的挨次。 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再摆1个得到几个? 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通过亲自摆一摆,让学生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根底上添1得来的。 2整体感知。 a.出示点子图,你来给它们5个排排队。 请两名学生上台摆,其他学生在下面自己动手摆。 点子图则让学生整体感知数与数之间的横向联系。 b.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 然后同桌间互问互答。 c.让学生从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 开放性活动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的话来告知你四周的小伙伴。 通过学生进展有关数的表述,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身边到处有数学。 a.小组沟通,教师参加到活动中,并适时指导,留意表述的广泛性。 b.请把你的想法告知大家。 学生汇报。 c.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看来只要小朋友们仔细观看,你会发觉在我们的四周有好多的数学问题。 2猜数嬉戏。 提问: a.这个数在2的后面,可能是几?还可能是几? b.这个数在4的前面,有可能是几? c.这个数在3的后面,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几?还有可能是其它数字吗?为什么? 利用这个嬉戏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良好的数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张开想象的翅膀,制造学生心中的漂亮世界。 师: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爱的图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 此活动是为了初步建立数与图之间的联系,并且让学生体验与同伴沟通的乐趣。 小组活动,教师到学生中间参加活动。 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学问? 先相互说说,再告知教师和大家。 汇报学习成果式的总结,是制造性教学的最终根本环节。 教学设计说明 1创设情境,把学生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讨论的对象。 数学学问源于生活,并最终效劳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假如我们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讨论的对象,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产生对数学的情感,进而产生剧烈的学习动机。 2优化数学活动,把抽象的数学学问转变为学生可以体验的数学事实。 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深入地理解15各数的基数含义是有肯定难度的。所以需要把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的数学事实,采纳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教学,就能卓有成效地帮忙学生建立起这些抽象的概念。同时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创新意识、探究力量和情感得到了和谐进展。 总之,在教学中,假如我们能让学生在熟识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再用学的数学学问来解释生活中的简洁问题,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忱,学生的学习就能得到情感体验。 专家评析 本教案设计最大的特点在于让学生进展充分地合作学习。从出示主题图开头,就采纳小组沟通的形式让学生进展观看。在接下来的反应实践与感知数的挨次两个环节中又通过同桌互考的形式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数感。在后面的开放性活动中,小给合作方式使学生在用数进展沟通和创新方面都得到了进展。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始终留意参加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并赐予方法上的指导,很好地表达了教师作为组织者、合、引导者的作用。从全篇教案来看,设计者在教学手段方面形式多样:创设情境、实物演示、动手操作、数学嬉戏,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到达主动探究,积极建构。 15熟悉的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感知“左”、“右”的空间方位,进展初步的位置观念。 2、情愿与同伴沟通,能比拟精确地说出物体所在的“左”、“右”方位。 活动预备: 1、磁性动物教具,画好的楼房图、贴纸五角星。 2、画有不同方向幼儿举手的图片四张。 3、我的数学第16页,水彩笔一人一盒。 活动过程: 1、教师背向幼儿并举起自己的右手,请幼儿举起和教师一样的一只手。帮幼儿在右手背上贴个五角星。 2、告知幼儿:有贴纸的手就是右手。提问:你平常喜爱用右手做哪些事情? 3、玩嬉戏:“我说你做”。 请你先和同伴伸出右手来握手,再和同伴用右手猜拳,赢的人举起右手。 4、告知幼儿:贴五角星的手是右手,右手的那边是右边;没有贴五角星的手是左手,就是左边。 5、其次次玩嬉戏:“我说你做”。 左手摸右耳;右手放在左肩上;左手拍拍你的肚子;右手摸你的左脸;把你的左腿翘在你的右腿上;头向左侧;左手放在你的背后;睁你的左眼闭你的右眼;耸耸你的右肩。 6、嬉戏:小动物找家。 教师画的楼房是小动物在幼儿园里的家,请幼儿依据教师的指令帮小动物找到幼儿园的家。如:公ji的家在其次层楼左边第一间;熊猫的家在第一层楼右边其次间。 7、请幼儿看图片自己跟做动作,说出图片上的小朋友举的是哪一只手,让幼儿能够区分自己和物体的左右关系。如:图片中的小朋友面对小朋友,图片中的小朋友和自己的手是相反的;图片中的小朋友背对自己,图片中的小朋友和自己的手是全都的。 8、将我的数学翻至第16页,引导幼儿先给左边数的第3件衣服涂上红色;再从左边数,给第3面旗子涂上蓝色。 活动开头前告知家长,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评价孩子现有数学力量,并且明确指出,家长在活动中,主要任务是观看自己的孩子,并根据所发表格的要求照实做好记录,不要用言语、行为提示孩子。

    注意事项

    本文(15认识的教案8篇.docx)为本站会员(碎****木)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