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资源ID:94525871
资源大小:571.10K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2023 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共 30.0 分1. 学习物理对开发大脑有特别功能,通过物理学习,我们养成了观看、思考和质疑的习惯,以下有关生活中的物理学问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电动机是依据电磁感应来工作的B. 九年级物理课本长约8𝑐𝑚C. 𝑉 𝐴是电功的单位D. 家庭电路中,掌握各灯具的开关都装在相线上,确保断开开关时灯具上不带电2. 在地球上,生灵之声包含着丰富多彩的情感,天地之声吐露着无穷无尽的隐秘,依据所学物理学问,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交响音乐会中,我们通过音色能区分出乐器的种类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 火山喷发、雷暴、泥石流等自然灾难,在发生前会先发出次声D. 中考期间,学校周边道路制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3. 早晨,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云缝中射出道道霞光,它让我们的大千世界五彩缤纷, 让我们的世界拥有了无穷微妙。以下对光的世界的探究中,结论正确的选项是()A. 甲图,通过注入气泡的水球,我们看到太空授课的王亚平成“一正一倒”两个像,其中正立的是虚像,倒立的是实像B. 乙图,央视春晚节目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临水起舞画面中,舞者在舞台上的“倒影”和小孔成像的原理一样C. 丙图,光源经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清楚的像,此时飞来一只小虫落在凸透镜上,则光屏上光源的像不完整D. 丁图,小薇依据图示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清楚的像变模糊, 只将光屏靠近凸透镜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楚的像,则该眼镜是近视眼镜4. 热学世界真了不起,揭开了隐蔽在物质世界深处的隐秘,瓦特制造的蒸汽机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以下有关热现象描述正确的选项是()第 1 页,共 27 页A. 物体吸取热量后内能肯定增大,温度肯定上升B. 不同物质组成的质量一样的物体,放出同样多的热量时,降温较多的物体其物质比热容较大C. 柴油机在吸气冲程中吸入汽缸的是柴油和空气的混合物D. 登山运发动在高山上用高压锅煮饭,是由于高山上气压小,液体沸点低,米饭不易煮熟5. 物理学的很多概念来自于生产、生活,人们对力的生疏也是从日常生活开头的。以下对力学学问生疏正确的选项是()A. 微小压强计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B. 鸡蛋碰碗,蛋破而碗不破说明相互作用力大小不相等C. 空间站处于失重状态,因此宇航员在空间站里无法展现“泪如雨下”的现象D. 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试验时,使弹簧测力计的弹簧伸长的力是钩码的重力6. 如下图,小华用滑轮组水平向左匀速拉动𝐴物体,𝐴物体5𝑠内移动了100𝑐𝑚,且𝐴 物体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12𝑁,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则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A. 拉力𝐹大小为4𝑁B.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𝑚/𝑠C. 拉力𝐹做功的功率为3𝑊D. 拉力𝐹在5𝑠内对滑轮组做的额外功为3𝐽7. 如下图,电源电压恒为3𝑉,灯泡𝐿1标有“3𝑉0.75𝑊”,𝐿2标有“4𝑉1𝑊”的字样,无视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闭合开关𝑆1、𝑆2时,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第 2 页,共 27 页A. 𝐿2不能正常发光,但要比𝐿1亮一些B. 电压表不能测量电源电压C. 电流表示数等于两灯电流大小之和D. 假设电流表无示数,但𝐿2发光且电压表有示数,则可能是𝐿1开路8. 如下图为电烤炉的简化电路图,小张查看说明书后得知:𝑅1、𝑅2均为电热丝,𝑅1 = 44𝛺,𝑅2 = 66𝛺。当开关𝑆1闭合,𝑆2处于不同状态时,电烤炉处于不同挡位,无视温度对电热丝电阻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闭合𝑆1、𝑆2时,电烤炉处于低温挡状态B. 电烤炉处于高温挡与低温挡状态时,𝑅1两端的电压之比为5:2C. 电烤炉处于高温挡与低温挡状态时,电路在一样时间内所消耗的电能之比为3:2D. 电烤炉处于低温挡状态时,𝑅1、𝑅2所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3:29. 如下图,底面积、质量均一样的甲、乙、丙三个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的液面相平,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现将三个一样小球(球的密度与乙中液体密度 一样)分别放入甲、乙、丙容器中,小球不吸液体,液体不溢出。以下推断正确的 是()甲乙丙A. 放入小球前,容器内的液体质量关系:𝑚> 𝑚> 𝑚甲乙丙B. 放入小球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𝐹= 𝐹= 𝐹甲乙丙C. 放入小球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𝑝< 𝑝< 𝑝浮甲浮乙浮丙D. 放入小球后,小球所受浮力关系:𝐹< 𝐹< 𝐹第 3 页,共 27 页10.如下图,电源电压恒为6𝑉,𝑅1 = 10𝛺,𝑅2 = 15𝛺,𝑅3的规格为“30𝛺1𝐴”,电压表的量程为015𝑉,电流表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只闭合𝑆1时,向左移动滑片, 示数变大B. 只闭合𝑆1时,向左移动滑片,的量程为03𝑉, 的量程为00.6𝐴,示数变大,示数变化量确实定值与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不变C. 只闭合𝑆1时,向右移动滑片,𝑅2两端的电压变化量确实定值与𝑅3两端的电压变化量相等D. 闭合𝑆1、𝑆2时,移动滑片,在保证电路安全的状况下,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3.6𝑊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9 小题,共 23.0 分11. 2023年4月28日,君君中午一进家门就感动地喊道:“妈妈快看,太阳好秀丽!”妈妈到阳台往天空一看,原来达州上空消灭了秀丽的日晕。日晕,又叫圆虹,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它形成的缘由是:在高空中有卷层云时,高空中会飘浮着很多由水蒸气(填物态变化)成的冰晶,当光线射入卷层云中的冰晶后会发生反射和,太阳光被分解成红、黄、绿、紫等多种色光,这样太阳四周就消灭一个巨大的彩色光环,称为晕。12. 达州是全国三大气田之一和川气东送工程的起点,自然气资源总量3.8万亿立方米,探明储量7000亿立方米,年外输自然气100亿立方米以上,自然气净化附产硫磺400 万吨,是亚洲最大的硫磺生产基地。自然气属于(选填“一次”或“二次”) 能源。周末,玲玲在家用燃气灶煮煎蛋面时,她闻到煎鸡蛋的香味,这是现象;假设自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50%被水吸取,在一标准大气压下,烧开质量为4𝑘𝑔初温为20的水需要𝑚3自然气。水的比热容为4.2 × 103𝐽/(𝑘𝑔 ), 自然气的热值为4.2 × 107𝐽/𝑚313. 2023年5月10日,“天舟”四号货运飞船成功放射,并与“天和”核心舱完成精准对接,“太空快递”完善送达。期间地面工作人员与“天舟”四号依靠来传第 4 页,共 27 页递信息;货运飞船与核心舱对接前要朝同一方向等速度飞行,此时以“天舟”四号为参照物,“天和”核心舱是的。14. 如下图,用手握住装有水的杯子静止在空中,杯子(选填“具有”或“不具有”)惯性;杯子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为 ;假设喝掉杯中一局部水后,仍按如图方式保持静止,则杯子所受摩擦力(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15. 如下图,盛有2𝑘𝑔水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地面上,重为6𝑁不吸水的 正方体,静止时有五分之三的体积浸入水中,物体下外表与水面相平, 则物体的密度为 𝑘𝑔/𝑚3,物体下外表所受水的压力为 𝑁。假设物体在压力的作用下刚好浸没水中,不接触容器底,水不溢出,此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𝑁。(𝑔取10𝑁/𝑘𝑔,𝜌水= 1.0 × 103𝑘𝑔/𝑚3)16.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起地上的羽毛,是由于玻璃棒的一些(选填“质子”“中子”或“电子”)转移到丝绸上,使玻璃棒带了电,由于带电体具有 的性质,所以玻璃棒能吸起地上的羽毛。17. 如下图,电源电压恒为10𝑉,滑动变阻器𝑅的最大阻值为20𝛺,直流电动机的额定电压为6𝑉,线圈电阻为2𝛺。当闭合开关𝑆,滑片𝑃移到中点时,电动机刚好正常工作,电动机主要将电能转化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𝐴,整个电路通电100秒产生的内能为𝐽。18. 如下图,开关𝑆闭合,依据通电螺线管四周的磁感 线分布推断直流电源的左端为(选填“正极” 或“负极”);弹簧测力计吊着铜块在通电螺线管的 上方从右端水平匀速运动到左端的过程中,弹簧测 力计示数(选填“先变小后变大”“始终不变” 或“先变大后变小”)。19. 如下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𝑅1、𝑅2为定值电阻,𝑅1 = 10𝛺,𝑅1 < 𝑅2。当闭合开关𝑆2、𝑆3,开关𝑆1处于 状态时,𝑅1、𝑅2并联,电流表示数为0.45𝐴;第 5 页,共 27 页当断开𝑆2、𝑆3,闭合𝑆1时,电流表示数为0.1𝐴。由以上数据可得,电源电压为 𝑉;𝑅1、𝑅2并联时,𝑅2消耗的功率为𝑊。三、作图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6.0 分20. 春节时,小明用细绳将灯笼悬挂在门口,灯笼处于静止状态, 细绳与竖直墙面平行且与灯笼的重心𝑂在同始终线上,请画出灯笼的受力示意图。21. 某船上装有平衡警示电路,其中𝑆为重力开关,金属片𝑀可绕𝑂点自由转动。当船水寻常,𝑀在𝑎、𝑏中间;当船左倾到肯定程度时,绿灯亮、电铃响;当船右倾到肯定程度时,红灯亮、电铃响。请完成电路图。四、试验探究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3.0 分22.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水、小石块(不吸水)、溢水杯、小桶、细线等试验器材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到的重力的关系。(1) 如下图的甲、乙、丙、丁四个试验步骤,最科学合理的试验挨次是。水(2)依据图中的试验数据可求出石块的密度为𝑘𝑔/𝑚3(𝑔取10𝑁/𝑘𝑔,𝜌=1.0 × 103𝑘𝑔/𝑚3)。(3) 兴趣小组的同学换用不同的物体(不吸液体)或液体按科学合理的挨次进展了多浮排次试验,由试验数据得出𝐹 𝐺(选填“>”“<”或“=”),从而验证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正确性。(4) 图丁步骤中,小石块渐渐浸入液体过程中(未接触溢水杯),液体对杯底的压强 (选填“渐渐变大”“始终不变”或“渐渐变小”)。(5) 假设换用密度小于液体密度的物体(不吸液体)来进展该试验,则图步骤中可不使用弹簧测力计。(6) 其中一个同学每次进展图甲步骤时,都遗忘将溢水杯中液体装满,其他步骤无浮排误,因而他会得出𝐹 𝐺(小桶中液体所受重力)的结论。(选填“>”“<” 或“=”)第 6 页,共 27 页23. 现有以下试验器材:学生电源、定值电阻三个(5𝛺、10𝛺、15𝛺)、小灯泡𝑅𝐿(额定电压为2.5𝑉)、滑动变阻器“50𝛺1𝐴”、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和导线假设干。(1) 小聪利用局部试验器材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的实物连接完整(要求:滑片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减小)。在探究过程中屡次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并记录如下:A. 其中第6次试验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请将读数填入表中。试验次数𝑈/𝑉10.523411.52562.53𝐼/𝐴0.050.10.150.20.24 B. 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C.该试验所用的探究方法是。换用另外两个定值电阻重复上面的试验步骤,分析数据得出结论。(2) 小聪同学把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𝑅𝐿,接着进展“争论小灯泡的电阻”试验。在 试验过程中,屡次移动滑片,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并记录,然后描绘出小灯泡的𝐼 𝑈关系图像(图丙)。请分析论证:需要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选填“𝐴”或“𝐵”)。A. 求小灯泡阻值的平均值,减小误差第 7 页,共 27 页B. 找出小灯泡阻值的变化规律小灯泡的灯丝由暗变亮的过程,即灯丝的温度渐渐上升的过程。由试验数据结 合试验现象得出结论:导体的电阻与有关;与其他同学评估沟通觉察,小灯泡的亮度是由小灯泡的(选填“额定功率”或“实际功率”)打算的。五、计算题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3.0 分24. 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灯泡𝐿的额定电压为6𝑉,滑动变阻器𝑅2的规格为“100𝛺1𝐴”,电压表的量程为015𝑉,电流表的量程为00.6𝐴。当断开开关𝑆1、𝑆3,闭合𝑆2,移动滑片,电压表示数为3𝑉时灯泡正常发光。图乙是灯泡𝐿、电阻𝑅1的𝐼 𝑈图像。求:(1) 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2) 闭合𝑆1、𝑆2、𝑆3时,允许通过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3)断开𝑆2、𝑆3,闭合𝑆1时,电路的总功率。25. 25.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一个水塔水位监测装置,图甲是该装置的局部简化模型。轻质硬杆𝐴𝐵能绕𝑂点无摩擦转动,𝐴𝑂:𝑂𝐵 = 2:3;物体𝑁是一个不吸水的柱体。翻开阀门,假定水的流量一样,物体𝑀对压力传感器的压强𝑝与水流时间𝑡的关系如图乙所示,𝑡2时刻装置自动报警,𝑡3时刻塔内水流完,杠杆始终在水平位置平衡。正方体𝑀的密度为6 × 103𝑘𝑔/𝑚3,棱长为0.1𝑚;悬挂物体𝑀、𝑁的轻质细绳不行伸长,第 8 页,共 27 页𝑔取10𝑁/𝑘𝑔,𝜌水= 1.0 × 103𝑘𝑔/𝑚3,单位时间内水通过阀门处管道横截面的体积为水的流量。求:(1) 物体𝑀的重力大小。(2) 𝑡1时刻杠杆𝐴端所受拉力大小。(3)物体𝑁的密度。第 10 页,共 27 页答案和解析1. 【答案】𝐷【解析】解:𝐴、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故A 错误;B、九年级物理课本长约26𝑐𝑚,故 B 错误;C、由𝑃 = 𝑈𝐼知,𝑉 𝐴是电功率的单位,故 C 错误;D、掌握各灯具的开关都装在火线上,确保断开开关时灯具上不带电,故D 正确。应选:𝐷。(1) 电动机的原理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2) 九年级物理课本长约26𝑐𝑚左右;(3) 依据对常见物理量及其单位的把握作答;(4) 为了安全,掌握电灯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与灯之间。此题考察了学生对物理常识的了解与把握,寻常学习时多了解、积存。2. 【答案】𝐵【解析】解:𝐴、不同的乐器发出声音主要是音色不同,所以分清是哪些乐器在演奏是依据音色不同,故 A 正确;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不能传声,故 B 错误;C、火山喷发、雷暴、泥石流等自然灾难,在发生前会先发出次声,故C 正确; D、制止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 正确。应选:𝐵。(1) 声音有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凹凸,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或强弱,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2)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真空不能传声;(3) 火山喷发、雷暴、泥石流、地震、海啸等都会发出次声波;(4) 减弱噪声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此题是一道综合了声学的多个学问点,做题时要比照相关的物理学问,认真分析每一种状况的对错。3. 【答案】𝐴【解析】解:𝐴、水球被气泡变为了两局部,中间是空气,气泡四周是水,这个时候整 个水球就变成了两个透镜,外圈成为了一个凸透镜,所以呈现出一个倒立的实像,内圈相当于变成了凹透镜,这个时候又消灭了一个正立的虚像,故A 正确;B、由于光滑的舞台相当于平面镜,所以看到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即光的反射形成的, 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故B 错误;C、凸透镜成实像时,全部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小虫落在透镜上后,整个 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小局部被挡住,但总会有一局部光通过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 像与原来一样,即光屏上所成的像仍旧是完整的,故C 错误;D、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楚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 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楚的像,说明眼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是凸透镜,应用于远视眼镜,故 D 错误。应选:𝐴。(1)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距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凹透镜可以成正立缩小的虚像;(2) 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3) 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物体的实像;假设凸透镜的口径大,透过的光多,像就亮;口径小, 透过的光少,像就暗;(4)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近视眼镜是凹透镜,远视眼镜是凸透镜。此题主要考察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等,还考察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应留意区分。4. 【答案】𝐷【解析】解:A、物体吸取热量,内能肯定增大,但温度不肯定上升,例如: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连续吸热,但温度是不变的,内能增大,故A 错误;B、依据𝑄 = 𝑐𝑚𝛥𝑡可知,不同物质组成的质量一样的物体,当放出同样热量时,降温较多的物体其物质比热容较小,故 B 错误;C、内燃机工作过程中,汽油机吸入的是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柴油机吸入的是空气, 故 C 错误;D、高山上煮饭,不简洁煮熟,是由于高山上大气压低导致水的沸点低,故D 正确。应选:𝐷。(1) 晶体熔化、液体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加;(2) 一样质量的不同物质比较,吸取或放出一样的热量,温度上升或降低的少的物质比热容大;(3) 内燃机在工作过程中,汽油机吸入的是空气和汽油的混合物,柴油机吸入的是空气;(4) 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液体的沸点随着外表气压的增大而上升,随气压减小而降低。此题考察了大气压的应用、力的作用效果、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涉及的学问点较多,是一道学科综合题,应娴熟把握相关根底学问。5. 【答案】𝐶【解析】解:𝐴、微小压强计只有一端开口,不是连通器,故A 错误;B、鸡蛋碰碗时,鸡蛋和碗受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其大小是相等的,之所以鸡蛋破是由于碗比鸡蛋硬,故 B 错误;C、由于空间站处于失重状态,空间站里的物体不受重力影响,所以在空间站里流泪时, 泪水不会下落,因此在空间站里无法展现“泪如雨下”的现象,故C 正确;D、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的力是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不是钩码的重力,故 D 错误。应选:𝐶。(1) 连通器是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仪器;(2) 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等的;(3) 间站处于失重状态,因此宇航员在空间站里无法展现“泪如雨下”的现象;(4)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的力是钩码对弹簧的拉力。 此题主要考察连通器原理、力作用的相互性、失重状态、力的根本概念,是一道根底题。6. 【答案】𝐴𝜂 =𝑊𝑓𝑠【解析】解:𝐴、由图可知𝑛 = 3,由有物𝑓𝑠物= 𝑓 可知,绳子自由端的拉力:𝐹 =𝑓𝑛𝜂=12𝑁 3×80%𝑊总= 5𝑁,故 A 错误;𝐹𝑠𝐹𝑛𝑠物𝑛𝐹物B、物体移动的距离:𝑠= 100𝑐𝑚 = 1𝑚,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𝑠 = 𝑛𝑠物 = 3 × 1𝑚 = 3𝑚,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𝑣 = 𝑠 = 3𝑚 = 0.6𝑚/𝑠,故 B 正确;𝑡5𝑠总C、拉力做的总功:𝑊= 𝐹𝑠 = 5𝑁 × 3𝑚 = 15𝐽,拉力做功的功率:𝑃 = 𝑊总 = 15𝐽= 3𝑊,故 C 正确;𝑡5𝑠有物D、有用功:𝑊= 𝑓𝑠= 12𝑁 × 1𝑚 = 12𝐽,额总有额外功:𝑊= 𝑊 𝑊= 15𝐽 12𝐽 = 3𝐽,故 D 正确。应选:𝐴。𝜂 =𝑊𝑓𝑠(1)由图可知𝑛 = 3,利用有物𝑓𝑠物= 𝑓 求绳子自由端的拉力𝐹;𝑊𝐹𝑠总𝐹𝑛𝑠物𝑛𝐹(2)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𝑠 = 𝑛𝑠,利用𝑣 = 𝑠求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物𝑡总(3) 利用𝑊= 𝐹𝑠求拉力做的总功,利用𝑃 = 𝑊总求拉力做功的功率;𝑡有(4) 利用𝑊= 𝑓𝑠求有用功,利用𝑊= 𝑊有+ 𝑊额求额外功。物总此题考察了水平使用滑轮组时速度、有用功、总功、额外功、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计算, 明确有用功和总功是关键。7. 【答案】𝐷【解析】解: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𝑆1、𝑆2时,两灯泡并联,电流表测通过灯泡𝐿1的电流,电压表测灯泡𝐿2两端的电压;A、由𝑃 = 𝑈𝐼 = 16𝛺,𝑈2𝑅可知,两灯泡的电阻分别为:𝑅1 =𝑈 21𝑃1= (3𝑉)20.75𝑊= 12𝛺,𝑅2 =𝑈22𝑃2= (4𝑉)2 =1𝑊灯泡的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小灯泡正常发光,由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两灯泡两端的电压均为3𝑉,因此灯泡𝐿1正常发光,灯泡𝐿2不能正常发光,1两灯泡的实际功率分别为:𝑃 实= 𝑃 = 0.75𝑊,𝑃12 实= 𝑈 2𝑅2= (3𝑉)216𝛺= 0.5625𝑊,即𝑃 实 >1𝑃2 实,因此𝐿2要比𝐿1暗一些,故 A 错误;B、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𝑆1、𝑆2时,两灯泡并联,电压表并联在电源两端,因此电压表能测量电源电压,故 B 错误;C、电流表串联在𝐿1的支路上,因此电流表只测通过灯泡𝐿1的电流,故 C 错误;D、𝐿2发光且电压表有示数,所以电源和灯泡𝐿2是正常的,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流表所在的支路断路,因此故障可能是𝐿1开路,故 D 正确。应选:𝐷。由电路图可知,闭合开关𝑆1、𝑆2时,两灯泡并联,电流表测通过灯泡𝐿1的电流,电压表测灯泡𝐿2两端的电压;(1)依据𝑃 = 𝑈𝐼 = 𝑈2求出两灯泡的电阻,灯泡的实际电压等于额定电压时小灯泡正常发𝑅光,依据𝑃 = 𝑈𝐼 = 𝑈2求出两灯泡的实际电功率,比较两灯泡的实际功率推断灯泡的亮𝑅度;(2)依据电压表与被测电路并联分析解答; (3)依据电流表与被测电路串联分析解答; (4)依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分析可能的故障。此题考察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和故障分析,正确分析出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关键。8. 【答案】𝐵【解析】解:𝐴、当𝑆1闭合,𝑆2断开,𝑅1、𝑅2串联;当𝑆1、𝑆2闭合时,𝑅2被短路,电路为𝑅1的简洁电路;因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大于任一分电阻,所以由𝑃 = 𝑈𝐼 = 𝑈2可知,电路为𝑅的简洁电𝑅1路时,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电功率最大,电烤炉为高温挡;𝑅1、𝑅2串联时,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功率最小,电烤炉为低温挡,故A 错误;B、电烤炉处于高温挡时,电路为𝑅1的简洁电路,电路中的电流:𝐼高= 𝑈𝑅1= 220𝑉44𝛺= 5𝐴,电烤炉处于低温挡时,𝑅1、𝑅2串联,电路中的电流:𝐼= 𝑈𝑅总=𝑈𝑅1 𝑅 2=220𝑉 44𝛺66𝛺= 2𝐴,低𝑅𝑈1 高 = 𝐼高𝑅1 =由欧姆定律可知,电烤炉处于高温挡与低温挡状态时, 两端的电压之比:1𝑈1 低𝐼低𝑅1𝐼高 = 5𝐴 = 5,故正确;𝐼2𝐴2低C、由𝑊 = 𝑈𝐼𝑡可知,电烤炉处于高温挡与低温挡状态时,电路在一样时间内所消耗的=𝑊𝑈𝐼𝑡电能之比: 高高= 𝐼高 = 5𝐴 = 5,故 C 错误;𝑊𝑈𝐼𝑡低低𝐼2𝐴2低D、电烤炉处于低温挡状态时,𝑅1、𝑅2串联,通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由𝑃 = 𝐼2𝑅可知,𝑃𝐼2 𝑅1𝑅44𝛺2此时𝑅1、𝑅2所消耗的电功率之比: 1 = 低=1 =。应选:𝐵。𝑃2𝐼2 𝑅2低𝑅266𝛺3(1)由𝑃 = 𝑈𝐼 = 𝑈2可知,当电源电压肯定时,电路电阻越大,功率越小,依据电路图分𝑅析电路构造,结合串并联电路电阻规律和𝑃 = 𝑈𝐼 = 𝑈2可知各挡位时电路的连接;𝑅(2)依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两状态时电路中的电流,依据欧姆定律求出两状态时𝑅1两端的电压之比;(3)依据𝑊 = 𝑈𝐼𝑡求出两状态时电路在一样时间内所消耗的电能之比;(4)依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𝑃 = 𝑈𝐼 = 𝐼2𝑅求出𝑅1、𝑅2所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此题考察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和电功公式的敏捷运用,正确的推断电烤炉处于不同挡位时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关键。9. 【答案】𝐶【解析】解:A、甲、乙、丙三个容器的底面积、质量均一样,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依据𝐹 = 𝑝𝑆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一样,又由于在水平面上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总重力,依据𝐺 = 𝑚𝑔可知,三个容器的总质量是一样的,由于容器的质量一样,所以液体的质量甲一样,即𝑚= 𝑚乙= 𝑚丙,故 A 正确;甲乙丙B、甲容器上宽下窄、乙容器上下粗细一样、丙容器上窄下宽,所以甲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小于液体的重力,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液体的重力,液体的重力一样,所以𝐹 < 𝐹 < 𝐹 ,故 B 错误;C、放入小球后,液面都会上升,依据容器的外形可知,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的大小关系为:𝐹< 𝐹< 𝐹,容器的底面积一样,𝐹< 𝐹< 𝐹,依据𝑝 = 𝐹可知,甲乙丙甲乙丙𝑆甲乙丙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𝑝< 𝑝< 𝑝,故 C 正确;D、由图可知,甲液体的体积最大,丙液体的体积最小,液体的质量一样,依据𝜌 = 𝑚可𝑉甲乙丙知,𝜌< 𝜌< 𝜌;球的密度与乙中液体密度一样,所以小球在甲中下沉,浮力小于 小球的重力;小球在乙中悬浮,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小球在丙中漂移,浮力等于自身浮甲的重力,所以小球所受浮力关系:𝐹应选:𝐶。< 𝐹浮乙= 𝐹浮丙,故 D 错误。(1)依据𝐹 = 𝑝𝑆分析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的大小关系,依据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得出容器和液体总重力的大小关系,依据𝐺 = 𝑚𝑔得出液体质量的大小关系;(2)依据容器的外形分析压力大小与液体重力的大小关系,从而得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的大小关系;(3)依据𝑝 = 𝐹分析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的大小关系;𝑆(4)依据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判定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依据液体密度和小球密度的大小关系分析浮沉状态,依据物体浮沉条件分析浮力的大小关系。此题综合考察了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比较等学问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10. 【答案】𝐵【解析】解:(1)由图知只闭合𝑆1时,三个电阻串联,电压表𝑉1测量定值电阻𝑅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𝑉2测量定值电阻𝑅2和滑动变阻器𝑅3两端的电压,向左移动滑片,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减小,依据欧姆定律𝐼 = 𝑈知电路的电流变大,电流表的𝑅示数变大,由𝑈 = 𝐼𝑅知定值电阻𝑅1两端电压变大,电压表𝑉1的示数变大,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知定值电阻𝑅2和滑动变阻器𝑅3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𝑉2的示数变小,故 A 错误;依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知电压表𝑉1示数变化量确实定值等于电压表𝑉2示数变化量的2确定值,由于𝑅 = 𝛥𝑈知电压表𝑉 示数变化量确实定值与电流表𝐴示数变化量的比值就是𝛥𝐼定值电阻𝑅1的阻值,向左移动滑片,由于定值电阻𝑅1的阻值不变,所以电压表𝑉2示数变化量确实定值与电流表𝐴示数变化量的比值不变,故 B 正确;只闭合𝑆1时,向右移动滑片,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大,依据欧姆定12律𝐼 = 𝑈知电路的电流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减小,由𝑈 = 𝐼𝑅知定值电阻𝑅 、𝑅 两端的总𝑅电压变小,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且定值电阻𝑅1、𝑅2两端电压的变化量等于滑动变阻器𝑅3两端的电压变化量,所以𝑅2两端的电压变化量确实定值小于𝑅3两端的电压变化量,故 C 错误;(2)闭合𝑆1、𝑆2时,定值电阻𝑅1和滑动变阻器𝑅3串联,电压表𝑉1测量定值电阻𝑅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𝑉2测量滑动变阻器𝑅3两端的电压,由于电压表𝑉1的量程为0 3𝑉,即定值电阻𝑅1两端的最大电压为3𝑉,电路的最大电流为:𝐼 = 𝑈1𝑅1= 3𝑉 10𝛺= 0.3𝐴,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为:𝑃 = 𝑈𝐼 = 6𝑉 × 0.3𝐴 = 1.8𝑊,故 D 错误。应选:𝐵。(1) 由图知只闭合𝑆1时,三个电阻串联,电压表𝑉1测量定值电阻𝑅1两端的电压,电压表𝑉2测量定值电阻𝑅2和滑动变阻器𝑅3两端的电压;由向左移动滑片推断出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的变化,进而推断出电路总电阻的变化,依据1欧姆定律𝐼 = 𝑈推断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定值电阻𝑅 两端电压的变化;𝑅1依据𝑅 = 𝛥𝑈推断出向左移动滑片,电压表𝑉 示数变化量确实定值与电流表𝐴示数变化量𝛥𝐼比值的变化;12只闭合𝑆1时,由向右移动滑片推断出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变大和电路总电阻的变化,依据欧姆定律𝐼 = 𝑈推断出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定值电阻𝑅 、𝑅 两端总电压的变化,由串联𝑅电路电压的规律推断出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的变化;进而推断出定值电阻𝑅1、𝑅2两端电压的变化量和滑动变阻器𝑅3两端的电压变化量以及𝑅2两端的电压变化量确实定值与𝑅3 两端的电压变化量的关系;(2) 闭合𝑆1、𝑆2时,定值电阻𝑅1和滑动变阻器𝑅3串联,电压表𝑉1测量定值电阻𝑅1两端的 电压,电压表𝑉2测量滑动变阻器𝑅3两端的电压,依据电压表𝑉1的量程推断出定值电阻𝑅1两端的最大电压,由欧姆定律算出电路的最大电流,由𝑃 = 𝑈𝐼算出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此题是一道动态电路分题,涉及到电路的连接方式的推断、欧姆定律的应用等学问,过程较为简单,需要争论,有肯定的难度。11. 【答案】凝华 折射【解析】解:(1)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2)太阳光能穿过云层在小冰晶上发生折射,看上去在太阳的四周消灭一个圆圈,由内而外呈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就是日晕,是光的色散现象。故答案为:凝华;折射。(1)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是凝华现象,凝华过程要放热; (2)太阳光照耀到卷层云中的冰晶时,发生色散。此题考察学生对物态变化中凝华现象和光的色散现象的把握状况,需要加以强化记忆。12. 【答案】一次 集中 0.064【解析】解:(1)自然气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得,所以是一次能源;(2) 煎鸡蛋时,闻到鸡蛋的香味是集中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章运动; (3)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水吸取的热量:𝑄吸 = 𝑐水𝑚𝛥𝑡 = 4.2 × 103𝐽/(𝑘𝑔 ) × 4𝑘𝑔 × (100 20) = 1.344 × 106𝐽,由𝜂 =𝑄吸 × 100%可知,自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𝑄放𝑄=放𝑄吸50%= 1.344×106𝐽 = 2.688 × 106𝐽,50%由放𝑄= 𝑞𝑉可得需要完全燃烧自然气的体积:𝑄𝑉 =放𝑞自然气= 2.688×10 6𝐽4.2×107 𝐽/𝑚3= 0.064𝑚3。故答案为:一次;集中;0.064。(1) 能够直接从自然界猎取并利用的叫一次能源;不能从自然界直接猎取,必需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能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2) 集中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章运动;吸(3) 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利用 𝑄= 𝑐𝑚𝛥𝑡计算水吸取的热量;利用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