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汇编7篇).docx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汇编7篇)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1一.一词多义之公从之(代佚之狐的建议)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子犯请击之(秦国,代词)臣之士也,犹不如人(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邻之厚,君之薄也(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以而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敢以烦执事(介词,拿)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百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何)朝济而夕设版焉(兼词,于之,在那里)将焉取之(疑问代词,哪里)缜以其无礼于晋(代词,郑国)君知其难也(代词,这件事)吾其还也(表商量或希望语气)注:思考练习三中若、说、辞、鄙、微自己整理到积累本上。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2通假字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古今异义词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今义:数词。2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平常。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3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4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5 .于是余又叹焉。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为单音词连用。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6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古义:周围;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表示概数等7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到达,达到,动词;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文学常识1、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左传是我国 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 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 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左传以春秋 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 等大小事实(起于鲁隐公元年,终于鲁哀公二十七年)。记事比春秋 详细而具体(字数近二十万,超过春秋本文十倍)。2、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间人编辑的一部重要的国别体历 史著作,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 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汉代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 策。全书共三十三篇。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 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具有重要的地位。3、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全书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 列传五部分组成,计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余字。它不仅是一部 相当完备的古代史书,同时又是我国古代史传文学成就的代表作品。 鲁迅先生曾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正说明了 史记在史学和文学上的伟大成就。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3苏武传1 .通假字不顾恩义,畔主背亲畔:通叛,背叛。与旃毛并咽之旃:通毡,毛织品。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去:通弃(、),收藏。空自苦亡人之地亡:通无,没有。信义安所见乎见:通现,显现。法令亡常亡:通无,没有。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亡:通无,没有。武父子亡功德亡:通无,没有。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衿:通襟,衣襟。决:通诀, 诀别。前以降及物故以:通已,已经。(11)蹈其背以出血蹈:通掏,叩,轻轻敲打2 .古今异义1 .汉亦留之以相当。相当:古义:抵押。今义:正在(某时某地)。2 .皆为陛下所成就。成就:古义:提拔。今义:业绩。3 .我丈人行也。丈人:古义:老人,长辈。今义:岳父。4 .欲因此时降武。因此:古义:趁这时。今义:相当于所以。5 .独有女弟二人。女弟:古义:妹妹。今义:姐姐(妹妹)和弟弟。6 .且陛下春秋高。春秋:古义:年纪。今义:春秋战国时期或指 季节。7 .武等实在。实在:古义:确实存在。今义:诚实、老实。8 .稍迁至移中厩监。稍:古义:渐渐。今义:稍微。9 .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遗:古义:送给。今义:丢失、落下。10 .会绥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古义:正当、适逢。今 义:聚会、集合。11 .此必及我。及:古义:牵连今义:常作连词和用12 .会论虞常。论:古义:判罪今义:常作议论13 .以货物与常。货物:古义:财物今义:指供出售的物品14 .卧起操持古义:为操和持,两个词,拿着的意思今义:料理, 办理/筹划3.词类活用意动用法单于壮其节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壮。诚甘乐之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使动用法Q)欲因此时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2)空以身膏草野膏:使动用法,使肥沃。(3)反欲斗两主斗:使动用法,使争斗。单于愈益欲降之降:使动用法,使投降。何久自苦如此苦:使动用法,使受苦。王必欲降武降:使动用法,使投降。尽归汉使路充国等归:使归(8)屈节辱命屈:使.屈身辱:使.受辱名词活用(1)天雨雪雨:名词做动词,下。(2)羊氐乳乃得归乳:名词做动词,生子。(3)杖汉节牧羊杖:名词做动词,拄着。(4)武能网纺缴,繁网、繁:名词做动词,结网、用繁矫正。(5)惠等哭,舆归营舆:名词做动词,用车子。(6)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上:名词做状语,向上。(7)绝不饮食饮食:名词做动词,给他吃的、喝的。4.一词多义使(1)数通使相窥观使:使者。(2)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汉者第一个使:出使。单于使使晓武第一个使:派,第二个使:使者。语(1)以状语武语:告诉。(2)如惠语以让匈奴语:说的话。引虞常果引张胜引:招供。(2)引佩刀自刺引:拔。食1)绝不饮食食:给他吃的。2)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食:吃。3)縻食不至食:粮食。4)给其衣食食:食物。发1)方欲发使送武等发:打发。2)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发:发动。3)恐前语发发:被揭发。5.特殊句式倒置句Q)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送留在汉者匈奴 使。(2)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于蛮夷为降虏。(3)何以女为见。宾语前置句和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为见 女(4)子卿尚复谁为乎。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子卿尚复为谁乎。(5)何以复加。介宾倒置句,正常语序以何复加。(6)募士、斥候百余人俱。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募百余人士、 斥候俱判断句(1)绥王者,昆邪王姊子也。(2)非汉所望也。(3)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被动句(1)见犯乃死,重负国(2)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3)皆为陛下所成就(4)绥王等皆死,虞常生得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4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掌握下列文言词1、宦者令: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宦官的.头目)2、舍人: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门客)3、和氏璧:得楚和氏璧(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一块宝玉,经雕琢成 的璧)4、遗(w图):使人遗赵王书(送给)5、即:即患秦兵之来很,就)6、斧质: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古代一种腰斩的刑具)7、宜:宜可使(应该)8、曲:曲在赵(理亏)9、均:均之二策(权衡、比较)10、必:王必无人(倘若,假如)11、奏:相如奉璧奏秦王(呈献,进献)12、却:相如因持璧却立(退后)13、修敬: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整饰礼仪表示敬意)14、倨(jCi):礼节甚倨(傲慢)15、谢:泰王恐其破璧,乃辞谢(道歉)16、有司:召有司案图(官吏的通称)17、决:决负约不偿城(必定)18、径道:从径道亡(便道,小路)19、间:间至赵矣(名作状,从小路)20、拔:其后秦伐赵,拔石城(攻下)21、靡:左右皆靡(退却)22、,怪(yi):于是泰王不择(高兴,喜悦)23、已而:已而相如出(过了些时候)24、望: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远远看见)25、高义:徒慕君之高义也(高尚的品德)26、孰与: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比怎么样)27、弩:相如虽弩(劣马,引申为愚劣,无能)二、通假字L不:可予不(通否)2、奉:臣愿奉璧往使(通捧)3、案:召有司案图(通按,审察、察看)4、孰: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通熟,仔细)三、一词多义1、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连词,连接两个动词,给) 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介词,因为) 以勇气闻于诸侯(介词,凭借)愿以十五城请易璧(介词,拿,用)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连词,相当于而) 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5一、字音堤回man不霁何虹ji焚椒兰jiao 妃嫔媵婿pinyingqiang辘辘lu 剽掠piao杳不知yao尽态极妍yan 鼎铛cheng迤通yili锚铢zTzhu 架梁之椽chuan在庾之粟粒yusu横槛j/n 呕哑ouya参差cencT鬟huan困国qun 二、重点实词1、蜀山兀,阿房出(山秃)2、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趋向)3、各抱地势,钩心斗角(随着,适合)4、盘盘焉,困困焉(萦绕曲折的样子)5、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雨或雪停止,此处是雨停止)6、杳不知其所之也(见不到踪影)7、一肌一容,尽态极妍(每,即全部)8、建立远视,而望幸焉(宠幸)9、擦掠其人(通剽,piao ,掠夺、夺取)9、奈何取之尽锚铢(古代计量单位,言极其细小)10、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表假设的连词) 三、文言现象1隔离古义:遮断,遮蔽今义:不让聚在一起,避免接触2、直走直走咸阳古义:趋向今义:行走3、钩心斗角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 暗斗。4、落矗不知乎几千万落古义:所、座;今义:下降、衰落。5、气候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古义: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今义: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6、明星明星荧荧,开妆镜也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7、经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6虚词归纳之纵一苇之所如(助词,取独)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苟非吾之所有(助词,取独)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词,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介词,从)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介词,被)托遗响于悲风(介词,给)其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其声呜呜然(代词,那) 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 而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连词,表转折)侣鱼虾而友糜鹿(连词, 表并列)耳得之而为声(连词,表顺承)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连词,表修饰)特殊句式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句)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介词宾语前置)寄(如)蜉蜻于天地,渺(如)沧海之一粟。(谓语省略,省略句)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判断句)客有吹洞箫者定语后置固一世之雄也也为标志的判断句此非曹孟德之诗乎?非为标志的判断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非标志的判断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表被动的被动句(其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省略句(其声)舞幽壑之潜蛟省略句词类活用(词性转换)歌窈窕之章(名词用作动词,歌咏)击空明兮溯流光(形容词用作名词,月光下的清波)下江陵(名词用作动词,攻下)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舞幽壑之潜蛟(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舞动)侣鱼虾而友麋鹿(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名词作状语,向南)渺沧海一粟(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渺)顺流而东也(名词用作动词,译作状语加动词,向东进军)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名词作动词,打鱼砍柴)通假字举酒属客属一嘱劝酒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一凭凭借山川相缪缪一缭盘绕举匏尊以相属属一嘱劝酒尊一樽酒杯高一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