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和县林业生态文化资源调查报告.docx
泰和县林业生态文化资源调查报告*县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汇报为全面摸清我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情况,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七大有关生 态文明建设部署,我局在近期对全县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一次调查摸底, 通过收采集和调查分析,对我县生态文明建设有了初步的了解和掌握。一、根本情况*县是江西省36个重点林业县之一,素有“六山二水 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全县总面积为2667平方公里,林业用 地面积248万亩,森林面积212万亩,活立木蓄积521万立方米,毛竹立 竹2676万根,森林覆盖率为60%,林业总产值6.1亿元。近年来,*县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生态立省、绿色开展”战略目标,紧 抓林改、“一大四小”、“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工程机遇,充分发挥利 用退耕还林、长防林、生态公益林、日元贷款等造林工程带动作用,大力 调全民参预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全县森林面积、质量稳步上升,到“十一 五”期末,全县森林覆盖率到达63%,资源的稳步增长将使*的山更青, 水更绿,民更富。1、高起点,高要求,高位推进“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县委、 县政府高度重视,先后成立了由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印发了实 施方案和工作意见,将所有目标任务全部细化分解到乡镇部门,落实到山 头地块。屡次组织召开常委、常务会及党政联席会,专题研究部署相关工 作。县委廖书记、县政府李县长等主要领导时常深入一线视察指导,就全 县“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由县里统一从七 个部门单位抽调人员成立森林城乡办,负责日常具体工作,重点启动中心 城区绿化、通道提升绿化、城市绿道、乡村绿化、生态富民等五大系统工 程,总投入近2亿元,不仅是质量标准还是资金投入,都是前所未有。据初步统计,全县目前已完成造林3.5万亩,占省下达3.2万亩方案任务的110%oA、中心城区绿化工程。主抓“八大”重点绿化工程,由县创森办按 照统一设计、统一招标、分部门实施的方式和采取BT模式资金运作,总 投资达1.5亿元。一是*公园建设。该工程总投资9000万元,其中绿化 资金4000万元,公园占地面积210亩,绿化面积150亩,按照绿地、水、 植物、建造有机统一,自然化、绿色化理念进行绿化,主要栽植*、桂花、 罗汉松、红枫、栾树、欣赏竹、花灌木等,今春完成填土方、场地整理和 局部市政工程路、桥),方案2022年上半年完工。二是*大道10公里 绿化提升工程。该工程原已投入650多万元,现新增投资3200万元,按 照*南高速公路连接线标准打造,方案5月底完工。三是*公园、*广场、 *广场绿化提升工程。该工程总投资800万元,增植香樟、栾树、马褂木、 无患子、枫香、枝树、白杨、早园竹、夹竹桃、草花等,方案5月底完工。 四是其它城区道路绿化提升工程。该工程总投资900万元,共九条城区道 路,长10公里,主要增植*、桂花、广玉兰、红叶李、竹柏、晚樱、红 花紫薇、红玉兰、花灌木等,方案5月底完工。五是*广场绿化工程。该 工程投资900万元,面积50亩,主要栽种*、银杏、桂花、广玉兰等, 现根本完工。六是文沿路绿化工程。该工程投资350万元,主要栽种*、 悬铃木等,目前正在进行路面施工,方案5月底完工。七是城区水系绿化 工程。去冬今春主要完成城区中心排涝渠水系绿化,长1.98公里,投资 150万元,主要栽种柳树、红叶石楠、迎春等,方案5月完工。八是名木 古树抢救性保护利用工程。按照政府出资收储,企业运作,产权归政府所 有模式,政府先期投入75万元用于上圮防洪工程建设区大树移植。B、通道提升绿化工程。我县主要新建一条,提升二条境内高速公路 绿化。一是新建打造吉莲高速*段绿化工程,里程6公里,栽植宽度根据 实地情况设计25-200米不等,投资100万元,已挂网招标,方案3月底 完工。主要栽植湿地松大苗、枝树,前三排增种两排木芙蓉两排夹竹桃。 二是提升打造*粤、泰井高速公路*段,*粤高速提升绿化里程16公里, 投资90万元,泰井高速提升绿化里程48公里,投资270万元。主要补植 柏木、湿地松大苗,增种两排夹竹桃、一排木芙蓉和两排杜鹃球、一排夹 竹桃模式进行提升。方案3月底完工,已实施42公里提升绿化。C、城市绿道工程。主要建*城市绿道工程,长度10公里,去冬今春 先期投资600万元,打造6公里绿道,主要栽种*、梧桐、栾树等,现完 成栽植2500株,3公里长,方案5月完工。2、新农村绿化工程。按照县委廖晓军书记在12月18日召开的全县 “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发动大会上对乡村绿化提出抓好“五个一” 每一个乡镇一个休闲广场、一个单位庭院、一条街道、一条道路、一个新 农村建设点绿化)要求,全县已完成5个休闲广场、10个单位庭院、8条 街道、10条道路、30个新农村建设点绿化。其中马市镇休闲广场,绿化 投资150万元,主要栽种樟、桂花、雪松、欣赏竹等,已完工;万合镇政 府单位庭院绿化,投资100万元,主要栽种*、桂花、欣赏竹等,春节前 完成;塘洲镇街道绿化,投资120万元,其中绿化60万元,主要栽种*、 花灌木等,已完成;马市镇105国道至蜀口村道路绿化,里程2.5公里, 投资15万元,主要栽种*、桂花等,方案3月底完成;螺溪镇藻苑村新 农村建设点,省委常委周萌挂点,绿化投资120万元,主要栽种*、杜英、 罗汉松、果树等,现已完成绿化投资60万元,方案4月完成;*镇桂花 村新农村建设点,市委副书记刘义研挂点,绿化投资100万元,主要栽种 了 500多株桂花树,其中7株20公分摆布的桂花树,春节前完成。3、山上造林情况。近四年来,全县共投入造林绿化资金5. 85亿元,造林总面积45. 15万亩。4、生态公益林建设。至2022年,我县将把*江两岸、水库周围、水 土流失严重、坡度36度以上的陡坡山场等生态地位重要区域区划为国家 重点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总规模80万亩。通过植树造林、封山育林, 全面恢复林草植被并得到有力保护,到达管理水土流失,保护良好生态的 目的。5、工程推动。主要是长江防护林建设、日本政府贷款江西造林工程、 速生丰产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油茶丰产林基地建设。A、长江防护林建设。努力争取实施长防林工程3万亩,其中人工造 林1.2万亩,低效林改造0.9万亩,封山育林0.9万亩。通过人工造林、封 山育林、低效林改造等措施,提高森林质量,扩大森林面积,改善区内生 态环境,保障区内经济社会可持开展,主要布局在西、北部丘陵区。B、日本政府贷款江西造林工程。总规模10.6万亩,其中封山育林2. 6万亩,毛竹低改0. 2万亩,低效林改造0. 6万亩,中幼林抚育间伐5万 亩其中建设大径材哺育基地1万亩),新造林2.2万亩。主要布局在东、 南部林区及县域边缘地区。该工程在公众参预的根抵上,通过封育、改造、 抚育、新造等多种营造林方式,大力开展防护林、用材林,扩大森林资源 总量、提高森林质量、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农民收入,以到达提高可持续 开展能力。C、速生丰产用材林和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根据我县及周边县市林 产工业开展需要,以招商引资加工企业为龙头,以市场为导向,实行产业 化经营,定向哺育以松类、杨树、桂树、光皮树等为主的工业原料林,以及以杉木为主的大径级用材林,通过速丰林的开展带动整个林业产业的大 开展。其建设总规模为10万亩,主要布局在中、西、北部丘陵区。D、油茶丰产林基地建设。基地建设要以提高现有油茶林经济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通过新造、改造等措施,建成具有地方优势,品种 优、质量高、效益好的优质油茶丰产基地。到2022年,力争全县油茶面 积到达20多万亩,其中兴建优质丰产油茶基地3万亩。主要布局在老营 盘、上圮、水槎、中龙、小龙、沙村等*乡镇。同时,以基地建设为依托, 尽快引进油茶加工龙头企业一家,做大做强油茶产业。6、森林公园建设。*县森林公园是2000年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 2022年又获国家森林公园专业商标使用权。地处*县桥头、碧溪两镇, 革命圣地井冈山脚下,公园建设面积达13770公顷,园内山势陡峭,峰峦 林立,湖面碧波万顷,群鹭飞翔,分布有2500多种高等植物,40多种飞 禽走兽,森林覆盖率达89. 9%,是远近闻名的“休闲胜地”和“天然氧 吧”。建园以来,公园始终以“保护第一、合理开辟”的原那末,集“开 发建设、休闲度假、旅游观光” 一体,经过多年的开展,开辟建有楠木林 休闲度假山庄、白鹭湖水上游乐、文天祥议事亭、高紫山佛教朝瑾等工程, 成为大井冈景区开辟的一株璀璨的明珠,每年经营收入300多万元,接待 游客数十万人之多,参预经营该项产业相关的企业多达20多家,从业人 员三四百人,现已完成累计投资达8000多万元,经济效益日渐凸显,但 因其资金仍有较大的缺口,公园建设开展较为缓慢。同时还上报批准设立了*县玉华山省级森林公园,2000年经国家林 业局批准设立。2022年,我县人民政府又在该公园核心区文田建立*公 园,现已投入资金上亿元,公园规划建设总面积为4000多亩,设计以花 开盛世、凤舞九天为主题,分广场区、水上游乐区、儿童乐园区、运动区、 老年活动区、中心效劳区、欣赏植物园区、文化展示区等八大展示区,届 时可接待游客L3万人,成为全市最大的及综合公园。曾经有上报未批的还有*紫瑶山森林公园。紫瑶山位于*县苑前镇, 曾经 连续三年举办“紫瑶山旅游文化节”,收效良好,且有着丰富的自 然景观和深厚的佛教古色、生态绿色和革命红色文化底蕴,止匕外,山岭 中明显的 海侵地质过程和沉积了相当数量的海洋生物化石,具有一定的 地质科考价值,具备旅游开辟的各项条件。我县曾经于2022年向市林 业局呈送有关对*紫瑶山省级森林公园立项的报告未批。7、自然保护区建设。*县天湖山自然保护区是2022年经省政府批准 设立,地处我县水槎乡西*畲族村,万安、兴国、*交壤处,建设面积 2264. 9公顷。境内群峦起伏,坡陡山峭,林茂竹密,风景秀媚。山顶建 有天湖寺,终年香火不断,游人如织,周边连绵万亩草甸堪称“天下奇 观”。山腰上奇*立、鬼斧神工,坐可听泉水叮咚,仰可观流云飞瀑。山 脚下聚居畲族村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天湖山自然保护区的成立,对 促进少数民族风情、当地佛教文化的源远流长,及保护该地区众多国家野 生动植物资源、维护物种多样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8、生态文化产定开辟。近年来,*县依托丰富的林业生态文化资源, 不断加大产业建设力度,先后投资开展旅游观光、饮食住宿、休闲娱乐、 体育健身等众多工程,通过融入大井冈景区,规划开辟了 “红、古、绿” 特色旅游路线数线,每年接待游客数十万人,产业收入近千万元。前些年, 曾经举办过首届中国*乌鸡节,有效地扩大了*原产乌鸡的品牌效应,推 出了乌鸡旅游精品专线,并以白凤仙子一一乌鸡为名建有三星级白凤宾馆, 设施完好,效劳周到,负责接待党政贵宾,是我县档次最高的宾馆。9、非物质文化资源。*县自古享有“声名文物之邦”美誉,史称*, 东汉末年建县,以“物产*,温和所生”而得名,距今有1800多年历史, 有“茶油之乡”、“*古乡”之称。历史悠久,人材辈出,相传在*有一 首这样的歌谣:“*文运甚堪夸,三状四榜四探花,二会七解四宰相,九 尚十侍佐皇家,四百进士登皇榜,千余举子顶乌纱”物产丰富的*, 孕育出丰富的资源文化,*乌骨鸡,堪称天下珍禽,渊源远古,名扬中外; 距今两千多年的汉代古城一一白口城;号称“江南*”的千年槎滩陂;江 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作一一*虾蚣灯等;还有大量形形色色的传说 故事,无不展示出勤劳的*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二、存在的艰难和问题1、保护意识较差。*悠久文明开展历史,造 就了丰富的林业生态文化资源和亮点。然而,由于没能进行适当的保护, 许多地方都遭到人为及自然的不同程度的破坏,到现在,不少地方只能听 到传说,却看不到什么东西了。2、缺乏资金投入。我县曾经先后规划有多个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 护区,规划设立时间较早,但因资金投入缺乏,开展缓慢,根本处于民 间开发状态,水路电等根抵都未能很好解决,一些景点也没有得到开辟, 很难招揽游客,收入很不稳定,不能形成规模。3、开展存有偏见。没有形成一个整体的规划,各个体经营只看重其 中某个局部带来的经济效益,各自为战,导致原有的生态文明建设没能到 好保护和开辟,未能注重长远,进一步深化其中的文化内涵。三、今后的开展思路今后,我县的林业生态文化资源开辟利用思路是: 环绕一个主题,抓牢两项工作,做好三篇文章。环绕一个主题,即环绕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这个主题。森林是维系人 与自然和谐开展的关键和纽带,党的十七大创新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赋予 了林业荣耀而艰巨的使命,林业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与社会、经济价值 相比,其生态价值尤其重要,必须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生态立 省,绿色开展”的要求,以推进“森林城乡、绿色通道”造林绿化工程为 契机,奋力追赶,建造一流的生态人居环境。抓牢两项工作,即抓牢营造和保护两项工作。在营造林方面,大力宣 传义务植树,充分调动全民参预造林绿化的积极性,组织好义务植树活动; 因地治宜,科学开展平原四旁绿化,打造绿色交通长廊,打造林业特色品 牌;加快林业分类经营改革,增加工程支持力度,严格做好生态公益林、 退耕还林、长防林、日元贷款造林工程,充分利用我县的楠木资源,开展 名贵树种,倡导种物多样化,提升林分质量。在保护资源方面,确实做好 防虫防火防盗工作,协助指导各乡镇村建立完善三防协会;加大森林防火 投资力度,构筑县、乡、村三级防火体系;加大林业病虫害防治检疫力度, 防止松材线虫病等林业有害病菌入侵我县;加大源头的林政管理力度,严 格执法,热情效劳,为林区生活生产营造一个正常有序的环境。做好三篇文章,即做大森林公园建设、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名胜古迹建 设。我县有白鹭湖国家森林公园,玉华山省级森林公园,*老虎山综合公 园,天湖山自然保护区,还有紫瑶山、*山、*等多个具有开辟价值的景 点以及诸如快阁、蜀江古村等历史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在未来的几年内, 我县将进一步加大保护和综合开辟力度,增设人造景观,完善根抵设施, 提升文化内涵,全力打造包括以上景区在内的多条林业生态旅游精品路线,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