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组: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实验研究....doc
-
资源ID:9456623
资源大小:27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五组: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实验研究....doc
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实验研究方案一、 实验研究的目的1、 课程总目标:计算机文化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类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文化意识”,使他们能在信息化社会里更好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同时也为后继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2、信息素养目标:提高利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利用网络自主查寻、筛选、分析资料; 提高利用网络资源处理信息的能力,具备获取、加工、传输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学会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探索计算机的各种操作方法3、本次实验研究的目的在于检验“计算机文化基础”利用网上资源是否有助于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二、 实验研究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1、教学内容:计算机基础知识(2学时) 操作系统(6学时,包括上机2学时) Internet基础(4学时,包括上机2学时)文字处理系统(10学时,包括上机6学时)电子表格系统(10学时,包括上机6学时)电子演示文稿制作软件(4学时,包括上机2学时)2、教学对象:本次试验研究的对象是邯郸学院历史系专业的大一新生,共100名。三、 实验研究假设1、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应用网络资源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应用网络资源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技能水平。3、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应用网络资源有助于提高学生利用网络自主查寻、筛选、分析资料和获取信息的能力。4、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应用网络资源有助于提高学生在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探索计算机的各种操作方法的能力。5、在“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中,应用网络资源有助于提高学生加工、传输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四、 试验模式的设计本实验研究采用实验组对照组的前测后测实验模式,具体操作过程如下。1、 利用考试题(上机和笔试)和评价指标体系对所有实验对象进行前侧,以此掌握实验对象的原始情况。2、 利用平衡控制法将所有实验对象划分为四个实验小组,以保证各个实验小组对象的初始状态是一致的。3、 利用网络资源对所选取的教学内容进行教学。4、 利用考试题(上机和笔试)对各个实验小组对象进行后侧,分析各个实验小组所产生的变化。5、 综合各个实验小组对象的变化情况判断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效果。五、 实验研究变量1、实验的自变量: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2、实验的因变量:a:知识的掌握情况 b:信息技能水平 c: 信息素养水平3、实验的干扰变量:学生的能力和技能等随时间的自然增长。六、 实验研究变量的控制与测量1、实验因变量的测量项目和工具A的测量项目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测量工具是考试题。B的测量项目是学生的设计成果,测量工具是评价指标体系。C的测量项目是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测量工具是评价指标体系。2、 实验干扰变量的控制方法3、 本实验采用平衡法来控制干扰变量。具体做法是:将参加实验的对象用随机分派的方式分派到各个不同的实验组内,使各组的实验对象所具备的各种干扰因素机会均等,互相平衡而抵消,这就不致产生系统性的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