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docx
考试真题资料word版2023年最新整理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试卷 (时间:60 分钟分数:100 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雨后天晴的夜晚,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下面判断中正确的是() A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 B迎着月光走,地上暗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 C迎着月光走或背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都是水 D迎着月光或背着月光走,地上的暗处都是水2、某用电器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大约为 4 A,该用电器可能是 () A手机B节能灯C遥控器D电饭锅3、如图所示,用甲、乙滑轮组在相同时间分别将 A、B 物体匀速提升相同高度,已知物体受到的重力 GAGB,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甲乙(忽略绳重和摩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10 / 10A. 两滑轮组绳端移动的距离相等C甲滑轮组的总功率比乙的小B. 甲滑轮组的有用功比乙的少D甲滑轮组的动滑轮比乙的重4、如图所示,盛有水的杯子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子重 1N,高 9cm,底面积30cm2;杯内水重 2N,水深 6cm,水的密度为 1.0×103kg/m3,g 取 10N/kg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水对杯底的压强为 900Pa C水杯对桌面的压强为 1000PaB. 水对杯底的压力为 2N D水杯对桌面的压力为 2.8N5、如图所示,把眼镜片放在烛焰与凸透镜之间,调节光屏得到烛焰清晰的像,撤去眼镜片,像变得模糊,调节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该眼镜片( )A. 是凹透镜,属近视眼镜C是凸透镜,属近视眼镜B. 是凹透镜,属远视眼镜D是凸透镜、属远视眼镜ABCD6、如图所示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时,车内悬挂的小球和杯中水面在某一瞬间的情况,其中符合物理规律的是()7、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喜爱,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态变化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雪是升华形成的B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霜是凝固形成的C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是液化形成的D岚雾今朝重,江ft此地深雾是汽化形成的8、平面镜、凸透镜、凹透镜、三棱镜四种光学元件的作用:都能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只有平面镜能成虚像;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只有凹透镜能矫正视力;利用三棱镜能研究光的色散下列选项中,完全正确的是()ABCD9、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根据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发出声音的波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 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 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 D甲音叉发声的响度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10、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满了两种不同的液体,把甲乙两球分别轻轻放入两杯液体,最后处于图所示状态甲、乙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甲、乙所受浮力相比( )A甲所受浮力更大B乙所受浮力更大 C甲、乙所受浮力一样大D不知道液体密度无法比较浮力大小11、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冲程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12、小明在一只空碗中放一枚硬币,后退到某处眼睛刚好看不到它另一位同学慢慢往碗中倒水时,小明在该处又看到硬币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哪个光路图来解释?ABCD13、下列叙述主要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的是()A. 用力蹬车,车加速前进C用力拉弓,弓弯了B. 用力垫球,球飞出去D瞄准射击,子弹飞出14、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 s-t 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0t做加速直线运动Bt t做匀速直线运动1C0t比 t t运动的路程长1D0t2比 t t运动的速度大12312315、如图所示,一个木块 A 放在长木板 B 上,弹簧一端接 A,另一端固定在墙壁上,长木板 B 放在水平地面上,现使水平拉力 F 逐渐增大,当水平拉力增大到 15 牛时,弹簧恰好开始变长,当拉力 F 为 20 牛时,弹簧长度不再增加,并且此时长木板 B 以速度 v 匀速运动,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 当拉力为 10 牛时,木块 A 受到的摩擦力为 0 牛B. 当拉力为 20 牛时,木块 A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 5 牛C. 当拉力为 25 牛时,长木板 B 开始加速运动,B 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20 牛D. 若木块 A 的质量增加,则水平拉力 F 要大于 15 牛,弹簧才会恰好开始变长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1、“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所述清风能翻书,是风使书本上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变大,导致书本上表面压强 (选填“增大”或“减小”);用吸管“吸”饮料时,饮料是在 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2、排球运动员扣球时,感到手部疼痛,说明力的作用是 ,同时排球会变瘪,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也会改变。这说明力不仅可以使物体发生 ,还可以改变物体的 。3、我们每天背着书包上学如果说书包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放学走出校门时,若以教室为参照物,书包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4、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地面上江、河、湖、海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不断 成水蒸气,流动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空气后 成小水滴或直接 成小冰晶,就形成了云在一定的条件下, 小冰晶熔化成水与原来的小水滴一同下落,形成雨水,汇集到江、河、湖、海中5、如图所示,在水平拉力 F1=10N 作用下,木板甲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向右运动,同时物块乙相对于地面静止,已知此时墙壁对物块乙的拉力 F2=4N则木板甲与地面间的摩擦力是 N三、作图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1、如图所示,画出入射光经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镜反射的光路.2、画出图中人眼通过平面镜 M 看到桌底下球的光路四、实验探究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在水平木板上先后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和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如图 1 所示,观察和比较小车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1) 实验中每次均让小车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的目的是:使小车每次在水平面上开始滑行时速度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2) 实验中是通过改变 来改变小车所受阻力大小的(3) 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上滑行的时间最短,在毛巾上滑行的距离最近,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大,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 “慢”)(4) 推理:本实验中,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为零,它将做 。(5) 在此基础上,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顿第一定律,请问:牛顿第一定律 (选填“是”或“不是”)直接由实验得出(6) 通过上面的探究后,小明又思考如下的问题,如图 2 所示,摆球从 A 点由静止释放摆到右侧最高点 C,如果摆球在 B 点所受的力忽然全部消失,则摆球将 (选填“往回摆”“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2、小莉同学用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1) 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cm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2) 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16cm 刻度线处,则人眼在 (选填 A、B、C”)处能观察到蜡烛的像,像是如图丙中的 (选填“1、2、3、4”)(3) 实验完成之后,小莉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丁所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想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在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光屏 凸透镜(选填“靠 近”或“远离”)五、计算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1、如图是某科技小组设计的在岸边打捞水中金属块的装置示意图,每个滑轮重为 100N, 均匀实心金属块的密度为 8×10 3kg/m3,金属块的质量为80kg绳重和摩擦、滑轮与轴及杠杆支点处的摩擦、水对金属块的阻力均忽略不计, 金属块一直匀速上升(水的密度 水=1.0×10 3kg/m3,g 取10N/kg)(1) 在金属块还未露出水面时,求此时金属块所受到的浮力;(2) 在金属块未露出水面时,求人的拉力 F;(3) 金属块在水中匀速上升 2m,且金属块未露出水面时,求人的拉力所做的功2、八年级的同学在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密度”知识后,召开了密度知识应用“交流会”,会上,同学们想知道红薯(俗称地瓜)密度是多少于是有的同学从家中带了一个质量 1.4kg 的大红薯,测得其体积是 1300cm3.求:(1) 红薯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顿;(2) 红薯的密度是多少?(g 取 10N/kg,保留 2 位小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A2、D3、D4、C5、D6、D7、C8、D9、A10、C11、C12、B13、C14、D15、C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1、减小2、相互的3、人4、汽化大气压形变运动液化运动状态凝华5、6三、作图题(每题 5 分,共 10 分)1、2、见下图四、实验探究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1、相等水平面的粗糙程度快匀速直线运动线运动2、放大40B4远离五、计算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1、(1)100N;(2)400N;(3)1600J2、14 N1.08×103kg/m3不是做匀速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