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琵琶行(并序)》+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资源ID:94637507       资源大小:37.04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琵琶行(并序)》+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琵琶行(并序)教案教学目标:1 欣赏诗中运用描写音乐的语言。2 品味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1赏析诗中的音乐描写。2引导学生抓住主旨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 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夫,是音乐将他们联系了起来,于是世上便流传着知音(俞伯牙与钟子期)的佳话;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音乐让他们共同演绎了一首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那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白居易遭贬谪之后,巧遇琵琶女,因同病相怜而信笔写来的经典乐府琵琶行。(据考证,著名的琵琶古曲十面埋伏就是白居易在琵琶行一诗中倾力描绘的那支曲子。) 二、解题 1白居易简介: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号香山,自号香山居士,原籍太原。白居易是杜甫的有意识的继承者,也是杜甫之后的杰出的现实主义。他继承并发展了诗经和汉乐府的现实主义传统,沿着杜甫开辟的道路进一步从文学理论上和创作上掀起了一个波澜壮阔的现实主义诗歌的高潮。白居易最大的贡献在于掀起了新乐府运动。白居易是唐代诗人中创作最多的一个,代表作有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卖炭翁等。著作集有白氏长庆集。2作品类别 :讽谕卖炭翁 闲适人生何所欲, 所欲唯两端.中人爱富贵, 高士慕神仙。(归田三首) 感伤长恨歌、琵琶行 杂律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3本诗题解与写作背景: 琵琶行为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长恨歌齐名,且流传很广,唐朝时就有“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的传说。“行”是古体诗的标志之一。 白居易由于早年避乱江南时与人民较为接近,对政治的混乱和人民的疾苦有较为深切的感受。所以在他担任“左拾遗”期间,曾怀着“达则兼济天下”的志向多次上书请求革除弊端,并写了大量讽喻诗反映民间疾苦。这样就得罪了当时的权贵。元和十年,获“甚伤名教”、“不宜治郡”的罪名,被贬为江州司马。对此诗人既愤慨又伤感。到江州后的第二年(公元816年),白居易便创作了这首著名的长诗。诗前有一小序,简要交代了写作的原委。4.文学文化常识:歌行体,歌、行、吟、曲代表了古诗体裁的一个大类,统称“歌行体”,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三、整体感知 1首先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然后我找一个同学概述一下这首叙事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穿插字词讲解)明确:这首诗说的是元和十年,诗人被贬到九江郡,第二年送客湓浦口,听到琵琶女弹琵琶,勾起了心中没落的情感,他听了琵琶女的弹奏并为他作了一首诗 2请同学们找一找,你认为文中画龙点睛之笔是那一句?也就是说是那一句将这两个人联系到了一起? 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第二课时一、研读第一段 1齐读课文 2大家一齐来看小序。思考:诗前小序和诗歌有关系没有?有关系的话,我请一个同学来说说有什么样的联系? 明确:诗前的小序介绍了长诗所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琵琶女其人,和作者写作此诗的缘起,实际上它已经简单地概括了后面长诗的基本内容。 3仔细阅读课文,然后概括一下,全诗一共描写了几幅画面,依次概括出来。 明确:第一幅写江头夜送客;第二幅是夜听琵琶曲;第三幅自诉身世苦;第四幅自叹谪居苦;第五幅重闻琵琶声写诗人重闻琵琶声时激动悲切的强烈感情 4研习第一段。 (1)文章第一段给了我们什么信息呢? 明确:时间一个枫叶红、荻花黄、瑟瑟秋风的夜晚。 地点浔阳江头。 背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 (补充:这里介绍“主人下马客在船”为双关) (2)这一段整体给人的感觉是怎么样的? 明确:“瑟瑟秋风”寂寥、惆怅。 “惨将别”悲伤 将主人和客人的失意、伤别融为一体,构成了一种强烈的压抑、郁闷之感。为下文的突现转机做了准备。 二、鉴赏诗歌中的音乐描写并品味意境 1提问:诗中几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作者是如何去描写的? 明确:诗人三次写到琵琶女的演奏,第一次暗写,琵琶女没有出场。她的演奏是诗人和客人听到的,演奏什么曲子并不知道。第二次明写,琵琶女出场,应诗人邀请而演奏了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么,第三次也是明写,不过写的简略。 2提问:琵琶女第一次演奏时的感情基调是怎么样的? 明确:悲凉。因为打动了诗人。 3重点赏析琵琶女第二次演奏的情景。 (1)学生集体背诵第二段诗歌,同时想象与琵琶女相见的情景, (2)思考下列问题: 诗人是用怎样的手法来表现乐曲的优美的?指出琵琶女演奏乐曲的发展变化过程及高潮所在。 明确:诗人写了琵琶女演奏乐曲的四个乐段,并运用了生动的比喻,以声喻声,以形绘声,积极调动读者的视觉和听觉,使其在丰富的想象中亲聆琵琶的美妙乐音和旋律的发展变化。 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如急雨、如私语)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错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表现了急促而愉悦的情调。第二乐段以花底“莺语”的“间关”之声作比,再接着一个“滑”字使读者觉察到旋律变得轻快流畅;接着如同“冰泉冷涩”“弦凝绝”,乐曲逐渐缓慢下来,仿佛进入了半终止状态这“无声”的音乐又使读者去寻味,并期待着变化的到来。第三乐段一开始就是“银瓶乍破水浆迸”,这是高潮到来的信号,它发展的很快,接着就出现了高潮时“铁骑突出刀枪鸣”的热烈而又紧张的场面。第四乐段是曲子的终结或尾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了琵琶乐曲终止时的特点,使听众继续沉浸在乐曲的境界里。 琵琶行的描声技巧。 运用通感(通感也叫移觉,就是人们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把人们某个感官上的感觉移植到另一个感官上,凭借感受相通,互相映照,以受到启发读者联想,体味余韵),赋形于声,把每一阶段的音乐都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 第一,选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容易体会的声音作比,来描绘那些不容易体会的,难以描述的演唱: 以“间关莺语花底滑”写音乐的舒徐流畅;以“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写音乐的逐渐低沉;以“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写音乐的激越雄壮;以“四弦一声如裂帛”写乐曲收尾时的声音。多以可见知不见,以常闻知难以言表,烛幽显微,形象感人。 第二,运用通感给音乐以形象:“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 本段用了最后结尾两句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这两句是写琵琶女的演奏效果。大家都听得入迷了,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乐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运用了反衬。 诵读指导:“大弦”以下四句要急读,节奏轻快;“间关”两句速度放慢,要读得流畅;“冰泉”一下四句是为高潮蓄势,要小声读;“银屏”以下四句写到乐曲高潮和终止,要读得紧张、热烈,至“裂帛”戛然而止。(像腾格尔唱天堂一样) (3)读诗歌第二段 三、简要研习文章三四段。 (1)提问:大家看完三、四段之后觉得这两段主要写什么内容? 明确:琵琶女自述身世。诗人感叹自己的身世。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2)比较:对比手法琵琶女身世前后对比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作者与琵琶女的对比作者与琵琶女产生共鸣的原因除了美妙的音乐,还有共同的遭遇: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女的身世相同点诗人的遭遇年轻色艺双绝 春风得意沦落贬前才华横溢 积极进取如今年长色衰 门前冷落如今冷落浔阳 孤独失意 四、齐读最后一段 提问:如何理解“江州司马青衫湿”? 明确:更衬托出乐曲的悲凄。突出了全诗的主题。 五、总结归纳,把握主题:主题:作品借着叙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她的凄凉身世,抒发了作者个人政治上受打击、遭贬斥的抑郁悲凄之情。 结构:本诗以人物为线索。一是琵琶女的身世;一是诗人的感受为线索。两个心灵在“同是天涯沦落人”这主题下,交融了在一起。 艺术手法:比喻、通感、对比的精彩运用。六、写作素材积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是说有声响,反而更显得寂静;同样道理,白居易也写有“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诗句。本来大声疾呼,或如泣如诉,更能表达心中的情感吧,但有时无声的抗议,或无言的饮泣,则更具震撼。这,就是事物的辩证法吧。(可用于“事物的复杂性”“多角度看问题”“命运”“社会与人才”等话题) 七、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并完成相关作业。4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注意事项

    本文(《琵琶行(并序)》+教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为本站会员(ge****by)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