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
资源ID:94650965
资源大小:180.39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孙中山号召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共策国家之进行。”材料中主要强调的是( )A民主主义B民族主义C国家至上D民权主义2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A总统B参议院C总理D国民全体3陈独秀明确指出,新文化运动真正的敌人并不仅针对旧的思想信仰,“我们的真正敌人是“成见',是不思想。我们向旧思想和旧信仰作战,其实只是很诚悬地请求旧思想和旧信仰势力之下的朋友们起来向'成见'和“不思想'作战"。可见,陈独秀意在A推动新文化运动实现转型B促进中国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C全面吸收西方的社会理论D启迪民众运用理性来看待世界4“那一种共和政体是一个大失败,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它是外国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国之上的。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就被除去这种共 和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下列对材料解释不正确的是( )A建立“共和政体”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B缺乏民主共和的政治土壤是失败的原因之一C建立共和政体缺乏群众基础D此次运动未能结合中国的政治现实5下面的这幅题为废员之希望漫画,发表于19081911年间的清朝末年。它反映了A清末被淘汰官员的希望B清廷卖官鬻爵贪腐严重C清政府借机搜刮民脂民膏D清末新政的实施6民初,上海周边农村棉花种植和蚕桑业得到较快发展。据统计,1921年上海棉田约占全部可耕田的60%。嘉定县从“素不习蚕事”到“始渐讲求,城西一地市茧者年可得数百担”。当时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经济的加速解体B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C社会环境的长期稳定D辛亥革命的深入影响7如图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鉴湖女侠”秋瑾的照片。她在政治方面的主要事迹是A等划暗杀道光皇帝B参与起草资政新篇C积极投身反清革命D创办民报宣传变法8有学者指出:“共和改创,孙中山不得不让位于袁世凯以完成统一乃假手约法,设种种规定以束缚之,行政之权务求减削,立法之权事事扩张。”“设种种规定”的根本目的是( )A限制袁世凯专权B实行内阁制C维护民主共和制度D确立民主共和政体91916年2月,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写道:“然自今以往,共和国体,果能巩固无虞乎!立宪政治,果能施行无阻乎?以予观之,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后之觉信。”这表明陈独秀A反思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B批判封建礼教束缚了人们的思想C倡导文化平民化D认识到思想革命的必要性10在我国的根本大法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国家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是在A晚清政府时期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南京国民政府时期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时期111918年4月,胡适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四条:一、要有话说,方才说话;二、有什么话,说什么话;三、要说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四、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的话。此举旨在A打倒列强与军阀B进行社会革命C宣传民主与科学D传播科学知识12有学者统计,武昌起义爆发后,迄于1913年底,新兴的公开党会,凡682个,计政治类312个。这反映出( )A民主共和成为近代中国发展方向B中国同盟会推动了政党政治发展C南京临时政府精细规划新型政治D辛亥革命带来了浓厚的民主氛围13辛亥革命后,世人悲愤地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这说明辛亥革命()A终结了中国的封建制度B被帝国主义扼杀了C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愿望D领导人软弱、妥协14从中华民国建立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新的民族资本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埠公司呈请保护、注册、立案、给示等事,纷至沓来”,三年间在农商部注册的工商企业数达128家,平均每年有40余家企业注册。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B西方列强忙于欧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来救国D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15下表展示了19141920年华商火柴厂的发展情况。对表中数据的解读不正确的是年代进口火柴(万罗)新厂数厂均资本额(万元)19142383.58104.9219152097.3493.3019162062.0741.4219171559.4385.4719181334.0830.661920848.43239.67A进口火柴呈逐年递减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B此起彼伏的提倡国货运动促进火柴业的发展C火柴业发展折射出近代民族工业的某些特征D反对“二十一条”推动了1920年的投资高潮16史上每当动荡之时,总会出现权力的争夺,即便是割据一方的枭雄也不敢轻易称帝。但就在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后的二十年间,中国发生过多起复辟称帝的闹剧。下列人物,在其中扮演主角的有袁世凯 张勋 梁启超 溥仪ABCD二、材料分析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张謇(18531926年)出身手江苏海门农家,1894年状元及第。甲午战争后,张謇向两江总督张之洞提出实业救国的主张,被委派创办通州实业公司。张謇主张依靠棉纺织业和冶铁业发展国民经济。他兴办纱厂,开办垦牧公司、治铁厂、纸厂、火柴厂、盐业公司等。他用企业利润兴办公益事业,在江苏南通开办学校,还设立了育婴堂、养老院甚至还修了马路。由于逐年亏损和负担过重,张謇于一战后破产。摘编自章开沅张謇传材料二 涩泽荣一早年访欧后被日本明治新政府选拔为民部省长官,1873年他辞去职务,开始建立第国立银行,还帮助建立了王子造纸厂、大阪纺织厂等,据统计,由他参与创立的企业总数达500多家他主张广泛筹集社会资金来创办企业,他认为,国家要达到真正的独立,既要发展本国现代产业,也培养具有自由平等精神的新知识人才,他一方面把实业家和实业界组织起来,向政府提出政策体议,一方面注意实业教育的普及和实业道德的熏陶,晚年时他致力于社会教育事业和国际友好往来,涩泽荣为日本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摘编自【日】中井英基张謇与涩泽荣一;日中近代企业家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謇创办实业的特点并说明时代背景。(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涩泽荣一与张謇在创办实业过程中的共同特点。并分析说明两人命运不同的社会原因。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况表(部分)年份新办民族工业总数/家新增民族工业资金总额/万元 平均每年设厂数/家平均每年新增资本/万元1869189450多500多1.421.41189519001004 50016.7750材料二 我国民族资本主义面粉业生产能力发展变化(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角度分析十九世纪末中国的民族企业发展的原因。(2)据材料二所示的民族工业的状况,从政治、思想方面分析二十世纪初对我国的新旧民主革命转型所产生的影响。参考答案:1B2D3D4A5B6B7C8C9D10B11C12D13C14D15D16B17(1)张謇:弃官从商,实业救国;得到官府支持;产业种类较多;兴办公益事业;从辉煌到破产。背景: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开明官员的支持。(2)共同特点:将创办实业与救国救民结合;都曾担任官员,与政府有一定联系;积极向西方学习。社会原因:近代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日本逐渐赢得了民族独立;近代中国缺乏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而日本国内政局相对稳定;很长时间中国都未能建立资本主义政体,而日本明治维系后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18(1)政治: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思想: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2)政治:促进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阶级基础。思想: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奠定思想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