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docx
XX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企业标准测量管理体系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第A版)2017.01.01 实施2017.01.01 发布XX电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程序1目的通过对校准结果和重要测量过程中由于人员、设备、程序和环境等因素引起的测量不确定度的 评定,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可靠。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测量标准装置及重要测量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3职责分配3.1电气试验室应对建立的测量标准装置和重要测量过程进行不确定度评定。3. 2热工试验室应对所建立的测量标准装置和重要测量过程进行不确定度评定。3.3其他试(实)验室和测量设备的使用部门应对重要的测量过程进行不确定度评定。4术语4.1 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4.2 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用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4.3 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标准不确定度。4.4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当测量结果是由若干个其他量的值求得时,按其他各量的方差和协方差算得 的标准不确定度。4.5 扩展不确定度: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予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可望含于此区间。5要求和过程实施5.1 测量不确定度控制过程识别输入是测量过程不确定度的策划;输出是经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测量过程;活动是测量过程 不确定度的计算与评定及其结论;资源是人员、设备、技术文件资料等。5.2 测量不确定度控制过程实施5.2.1 测量不确定度控制要求5. 测量不确定度分析应在测量设备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确认有效前完成。5.2. 1.2测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每个测量过程都应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当某些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分 量较小时,可以忽略不计,但应说明理由并进行记录。5. 2.1. 3采用统计技术有利于分析以前的测量设备校准结果的测量不确定度。5. 2.1. 4评定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时应考虑测量设备校准时的不确定度。需要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设备5. 2. 2. 1热电偶、热电阻标准检定装置。5. 2. 2. 2压力标准检定装置。5. 2. 2. 3三相交直流指示仪表标准检验装置。5. 2. 2. 4互感器标准校验装置。5. 2. 2. 5对经济效益、安全生产有重大影响的测量设备测量过程。评估间隔评估间隔按各测量设备的复查间隔确定,不确定度测量可在复查前6-8个月进行。5. 2.4测量不确定度控制注意事项5. 2. 4.1被测量的定义不完善。5. 2. 4. 2被测量定义复现不理想。5. 2. 4. 3测量样本不能代表定义的被测量。5. 2. 4. 4没有充分了解环境条件对测量过程的影响或环境条件测量不完善。5. 2. 4. 5模拟式仪表读数时有人为偏移。5. 2. 4. 6仪器分辨率或鉴别能力有限。5. 2. 4. 7测量标准或标准物质的值不准确。5. 2. 4. 8根据外部源得出并在数据简化计算中使用常数及其它参数不正确。5. 2. 4. 9测量方法和测量过程中引入的近似值及假设。5. 2. 4.10在同一条件下被测量重复测量值的变化。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步骤5. 2. 5.1明确被测量,简述被测量的定义以及测量方案和测量过程。5. 2. 5. 2画出测量系统方框示意图。5. 2. 5. 3给出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即被测量Y与各输入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若Y的测量结 果为y,输入量Xi的估计值为了,,则5. 2. 5. 4根据数学模型列出各不确定度分量的来源(即输入量入,.),尽可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如测 量结果是修正后的结果应考虑由修正值所引入的不确定度分量。5. 2. 5. 5评定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并通过由数学模型得到的灵敏系数0(0 = 空),11 dXi进而给出与各输入量对应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量Mj(y)。如扩展不确定度用。(如。095)表示,则应估算对应于各输入量标准不确定度的自由度N/根据的实际情况可以选择A类或B类评定得到其M(短。1) A类评定对Xi作几次独立重复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次次,(左= 1,2,小),则其最佳估计值(平均值) 为:rhExikrh单次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为:n-"(x 女)=s(x,%)= A z;估计值汨的标准不确定度为:u(X,= s(X)= s 冷)如测量系统稳定,实时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工口均可以由预先评估时所作的,次测量结果得 到。如实时提供给客户的是单次测量的测得值,其标准不确定度可以用上述(x%)=s(尤永)的值,如实时提供给客户的是m (例如m=3)次测得值的平均值,其相应的标准不确定度为S(XJ ,(一般mWn)。 Vm2) B类评定若资料(如检测证书)给出y的扩展不确定度U(x)和包含因子K,则的标准不确定度为:/、 U ( Y.)*若资料只给出了 U,没有指明K,则可以认为K=2 (对应约95%的置信概率);*若资料只给出(其中p为置信概率),则包含因子女与工,的分布有关,此时除非另 有说明一般按照正态分布考虑,对应p=0.95, k可以查表得到,即上1.960 ;*若资料给出了 Up(X,)及“一则瓦可查t分布表得到,即左广(组);若由资料查得或判断的可能值分布区间半宽度。(通常为允许误差限的绝对值)则为的标准不确定度为:此时,k与y的分布有关(参见JJF1059T999附录B "概率分布情况的估计")对应几种非正态分布其包含因子为:分布两点反正弦矩形梯形三角k1V2V6 / Ji + J3 其中£为上下底边之比值V65. 2. 5. 6合成不确定度4。)的计算I N9Nl N 手")二底(募)一瓦区五-江柒/卬匹)式中X“.,Xj为输入量,w 尸(X1 X)为输入量为和为.之间的相关系数估计值。实际工作中,若各输入量之间均不相关,或虽有部分输入量相关,但其相关系数较小而近似为/于是c(y)可简化为:= A X(V /=,)"2(X)=飞ZWK(X)5. 2. 5. 7不确定度分量汇总输入量X i估计值x(-标准不确定度(短概率分布灵敏系数Ci = -不确定度分量输出量Y合成不确定度5. 2. 5.8扩展不确定度的确定可用下列两种方法之一给出扩展不确定度U1) U = k-Uc一般取k=2,对应约95%的置信概率;2)Up二左。(匕万)由查t分布表获得,一般取,。*(匕3对应95%的置信概率。测量不确定度合理性验证验证方法可采用下述方法之一,通过实验室之间的比对进行。5. 2. 6. 1送校法将被验证的计量标准送校,给标准给出的y值与上级计量机构检测该值的结果y。比较应满足:y-y0<u(其中u为被验证计量标准的扩展不确定度),则评定合理性满意。5. 2. 6. 2传递比较法用高一级测量标准(测量不确定度为Uo )和被验证的计量标准测量同一台稳定的传递标准或核查标准,应满足: y-yUul如,/0<2成立,1-乂卜。则评定合理性满意。5. 2. 6. 3 比对法用两台不确定度同为U的计量标准测量同一稳定的被测对象进行比对,比对结果差为上一乂,应满足:y -yf < Ju'U? =®u,则评定合理性满意。5. 2. 6. 4 多台比对法用三台或三台以上同等水平的计量标准测量同一稳定的被测对象进行比对,多台(n台)测量结果的平均值为了,其中某一台计量标准的测量结果为应满足:,则该台标准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合理性满意。注:1.以上四种方法适用于检测试验室,如能得到高一级计量标准的测量值时尽可能采用前两种 方法,否则可采用后二种方法。2.对检测试验室可采用后两种方法,测试系统或装置应视为方法中的计量标准。1.2.7 测量不确定度的有关说明5. 2. 7. 1为了便于客户比较和选择实验室的能力,在表述实验室能力有关不确定度的指标时应填写典 型值,即“最小测量不确定度”和“最佳测量不确定度”,同时注明为获得最小测量不确定度的测量条 件,它应综合考虑下列两个不确定度来源后加以评估:1)与实验室的测量系统(包括环境影响)相联系的不确定度;2)与被测对象相联系的不确定度。鉴于被测对象的状况差异可能很大(如被测对象和测量系统端面的失配随被测对象变化很大,为获得 最小测量不确定度可选择最佳匹配作为评定条件)。实验室应建立一个评审不确定度评定有效性的机制, 以便当测量仪器、设备重新校准或发生严重影响相关不确定度分量的其他变化时能及时修改对外公布的 不确定度指标,这种评审既要考虑设备的最新校准结果,也要考虑最新校准结果与先前校准结果相比较 而判定的稳定性,(例如在校准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中,除了要考虑标准值校准的不确定度,也要 把该标准值自它上次校准以来的漂移作为输入量写进数学模型)。6. 2. 7.2也是为了便于客户比较和选择实验室的能力,扩展不确定度对应的置信概率应统一规定为 95%或近似为95% o7. 2. 7. 3对于国家基准、标准,在给出扩展不确定度时应同时指明其有效自由度,对于一般的校准实 验室在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时可以不给出自由度。8. 2. 7. 4 JJF1059-1999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中指出'在实际工作中,如对Y可能值的分布作正态分布的估计,虽未计算v/组,但可估计其值并不太小时,则u = 2,.(y)大约是置信概率近似 为95%的区间的半宽意即U = 2沅Jy)对应近似为95%的置信概率的前提是输出量Y可能值的分布应 服从正态分布,且估计不会太小。另外,如果可以确定Y可能值的分布不是正态分布,而是接近于其他某种分布,则绝不应按k=23或kp= tP (Vf#)计算U或Up',例如:Y可能值近似为矩形分 布,则对于 Uo.95 , k = 1.659. 2. 7. 5 如A类评定标准不确定度在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中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如:%c(y)$c(y)(3U- S(1.),则对应95%的置信概率的包含因子应查t分布表确定,特别当作A类评定重复测量次数较少时,应按= 1及95%置信概率,查t分布表得to. 95 (卜/并用to. 95(%) /2作安全因子乘Ua后再和B类标准不确定度合成,这时仍用u=2(y)或得置信概率为95%的扩展不确定度。10. 2.8测量不确定度影响因数1.2.8 . 1仪器本身所带来的误差。5. 2. 8. 2测量标准带来的误差。6. 2. 8. 3被测对象本身造成的误差。7. 2. 8. 4由环境造成的误差。8. 2. 8. 5由测量方法带来的误差。9. 2. 8. 6由操作者的操作带来的误差。上述六项引起的不确定度均按仪表(器)基本误差的1/10进行计算,否则应注明。10. .9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5. 2. 9.1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过程及结果应填写“测量设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报告中应给出 下列信息。1)不确定度计算公式。2)列出全部不确定度分量并充分说明各分量是如何评定的。3)提供数据分析方法。4)给出用于分析的全部修正因子和数据及其来源。5. 2. 9. 2对每套测量设备都应根据测量的需要作出合理计算测量允许误差极限值。该工作与测量设备 不确定度的评定工作同步进行。测量允许误差极限U。按下式计算:Uo=T/2 (Mcp)式中:T测量允许误差范围(如公差、参数允许变化范围等)Mcp一检测指数5. 2. 9. 3测量设备的测量不确定度应满足:U<Uo o5. 2. 10 记录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应作好记录,记录见相关表格。5. 2.11有效性评价及改进各相关部门应对计算出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分析计算,当测量不确定度超过规定所允许的范 围时,应对该测量标准装置或测量过程进行重新评定。项目总工办应监督管理本项目开展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工作,协助处理存在的问题。5. 2.11. 3相关试(实)验室应评定开展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工作,及时调整解决存在的问题,使测量 不确定度评定工作得到持续改进和发展。6相关记录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报告MMCX - 1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