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退员工福利费的会计账务处理.docx
账务处理辞退员工福利费的会计账务处理分录核算内容辞退福利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职工劳动合同到期前,不论职工本人是否愿意, 企业决定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第二,职工劳动合同到期前,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 而给予的补偿,职工有权选择继续在职或接受补偿离职。辞退福利通常采取在解除劳动关系时一次性支付补偿的 方式,也有通过提高退休后养老金或其他离职后福利的标准, 或者将职工工资支付至辞退后未来某一期间的方式。确定企业提供的经济补偿是否属于辞退福利,应当注意以下两个问题。(5000+7000 ) -5000=7000 ,应适用税率 10% ,速算扣 除数210;3.将当月工资7000元加上当月取得的一次性收入 100000元,减去费用扣除标准5000元,计算税款( 7000+100000-5000 ) xl0%-210=9990 元。模拟计算单月工资应计算的税款:( 7000-5000 ) x3%=60内部退养应缴纳的税款为9990-60=9930元 外,其他月份另行累计预扣预缴税款(7000xl2-5000x4.李海2019年度取得内部退养次性收入不并入当月12-1000x12 ) x3%=360 元5.李海2019年全年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9930+360=10290元第一,区别于正常退休福利。辞退福利是在职工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前发生的,引发补偿的事项是辞退,具 有偶然性或不确定性,因此,会计上只能在辞退发生时对辞 退福利进行确认和计量。而职工正常退休福利,比如退休后 按月领取的养老金等,是职工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时, 或者职工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后获得的补偿,引 发正常退休补偿的事项是职工在职时提供的服务,因此,应 当在职工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进行确认和计量。第二,内退比照处理。职工虽然没有与企业解除劳 动合同,或者尚未到达国家规定的法定退休年龄,但未来不 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如内退等类似情况。企业承诺 在内退期间,为职工提供实质上具有辞退福利性质的经 济补偿,在其正式退休日期之前,比照辞退福利处理,在其 正式退休日期之后,按照离职后福利处理。确认与计量企业向职工提供辞退福利的,应当在以下两者孰早日 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1 .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因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 所提供的辞退福利时。如果企业能够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 系计划或裁减建议,则表明未来经济利益流出不是很可能, 不符合职工薪酬负债的确认条件。2 .企业确认涉及支付辞退福利的重组相关的成本或费用 时。同时存在下列情况时,表明企业承担了重组义务:(1)企业有详细、正式的重组计划。包括重组涉及的业 务、主要地点、需要补偿的职工人数及其岗位性质、预计重 组支出、计划实施时间等;(2 )该重组计划已对外公告。由于被辞退的职工不再为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因此, 辞退福利应当于辞退计划满足负债确认条件的当天一次性 计入费用,不计入资产成本。企业应当按照辞退计划条款的规定,合理预计并确认辞 退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负债。辞退福利的计量,会因辞退计 划中职工有无选择权以及完全支付的时间密切相关。(1)对于职工没有选择权的辞退计划,企业应当根据计 划条款规定拟解除劳动关系的职工数量、每一职位的辞退补 偿等,计算确认职工薪酬负债。(2)对于自愿接受裁减建议的辞退计划,由于接受裁 减的职工数量不确定,企业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 -或有事项规定,预计将会接受裁减建议的职工数量,根据 预计的职工数量、每一职位的辞退补偿等,计算确认职工薪 酬负债。(3 )对于辞退福利预期在其确认的年度报告期间期末后 十二个月内完全支付的辞退福利,企业应当适用短期薪酬的 相关规定。(4)对于辞退福利预期在年度报告期间期末后十二 个月内不能完全支付的辞退福利,企业应当适用其他长期 职工福利的相关规定,即实质性辞退工作在一年内实施完 毕但补偿款项超过一年支付的辞退计划,企业应当选择恰 当的折现率,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计入当期损益的辞退 福利金额。会计处理(-)十二个月内完全支付的辞退福利。1 .计提时借:管理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一辞退福利2 .实际支付时:借:应付职工薪酬一辞退福利贷:银行存款(二)十二个月内不能完全支付的辞退福利。1 .计提时借:管理费用(现值)未确认融资费用贷:应付职工薪酬一辞退福利2 .摊销时借:财务费用(按折现率计算的摊销金额)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3 .实际支付时:借:应付职工薪酬一辞退福利贷:银行存款【例题】某某A公司因生产转型需要,于2x21年10 月制订了一项辞退计划,计划规定,从2x22年1月1日 起,企业将以职工自愿方式,辞退其某一生产车间的职工。辞退计划的详细内容,包括拟辞退的职工所在部门、数 量、各级别职工能够获得的补偿以及计划大体实施的时间等 均已与职工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辞退计划已于2x21年 12月20日经董事会正式批准,辞退计划将于下一个年度内 实施完毕。该项辞退计划的详细内容如下表所示。“公司辞退计划表单位:万元所属部门职位辞退数量(人)工龄(年)补偿金额(每人)XX车间车间管理 人员101-151015年以上20技术人员201-15815年以上18一般工人301-15515年以上152x21年12月31日,企业预计各级别职工拟接受辞 退职工数量的最佳估计数(最可能发生数)及其应支付的 补偿如下表所示。公司辞退计划最佳估计数表单位:万元属门 所部职位辞退数 量(人)工龄 (年)接受数量 (人)补偿金额 (每人)补偿金额 (总额)XX车 间车间 管理 人员101-155105015年 以上22040术员201-151088015年 以上51890工人301-1520510015年 以卜41560【解析】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有关 计算最佳估计数的方法,预计接受辞退的职工数量可以根据 最可能发生的数量确定。根据上表,愿意接受辞退职工的最 可能数量为46名,预计补偿总额为420万元,则企业在2 x21年(辞退计划是2x21年12月20日由董事会批准) 应作如下账务处理:借:管理费用4200000贷: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4200000税务处理(-)企业所得税辞退福利属于会计术语,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 例和有关税收法规中并没有对辞退福利的税前扣除作出明 确规定。因此,企业发生的合理合规的辞退福利,可按会计 确认和计量的标准税前扣除。需要注意的是,辞退福利属于企业因辞退职工而给予职工的一次性补偿,与职工提供的劳务或服务无关,不属于税 法规定的工资薪金范畴,不应作为计算职工福利费、工会经 费、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限额的计算基数。与企业仍保持雇佣关系的内退人员,在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之前,按月领取的退养费,比照辞退福利处理,可按会计 确认和计量的标准税前扣除,并可作为计算职工福利费、工 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限额的计算基数。(二)个人所得税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法修改后有关优惠 政策衔接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 164号)第五条关 于解除劳动关系、提前退休、内部退养的一次性补偿收入的 政策规定: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一次性补偿收入(包括用人单位发放的经济补偿金、生活补助费和其他补助费), 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征个人所 得税;超过3倍数额的部分,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适 用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纳税。个人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应按 照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实际年度数平 均分摊,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适用综合所得税 率表,计算纳税。计算公式:应纳税额=(一次性补贴收入: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 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年度数)-费用扣除标准x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x办理提前退休手续至法定退休年龄的实际 年度数个人办理内部退养手续而取得的一次性补贴收入,按照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国 税发199958号)规定计算纳税。2020年3月30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个人所得税综合 所得年度汇算政策百问百答,其中对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有关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9 58号)文中有关内部退养政策口径进行了修改,其中第21问个 人办理内部退养手续后从原任职单位取得的一次性收入该 如何计税? 是这样回答的:个人办理内部退养手续从原任职单位取得一次性补贴收入,不需纳入综合所得进行年度汇算。计税时,按照办理内 部退养手续后至法定离退休年龄之间的所属月份进行平均 后的商数,先与当月工资合并查找税率、计算税额,再减除 当月工资收入应缴的税额,即为该项补贴收入应纳税额。发放一次性补贴收入当月取得的工资收入,仍需要并入综合所得计算缴税。在年终汇算时,正常按照税法规定扣除 基本减除费用。举例:李海2019年每月取得工资7000元。2019年5月李海办理了内部退养手续,从单位取得了一次性内部退养 收入10万元。李海离正式退休时间还有20个月,假定李海 2019年度没有其他综合所得,可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 除,如何计算李海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1.李海离正式退休时间还有20个月,平均分摊一次性收入 100000:20=5000 元;2.5000元与当月工资7000元合并,减除当月费用扣除 标准5000元,以其余额为基数确定使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