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井队工程师井控管理要求.docx
钻井队工程师井控管理要求I、认真贯彻执行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与天然气钻井井控技术规定和 管理局井控细则,严格执行每口井钻井设计中的井控技术要求,落实好以井 控九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工作,增强井控意识,提高管理力度,坚决杜绝井 喷事故的发生,确保近平衡压力钻井施工安全生产的正常运行。2、建立钻井队井控管理小组,平台经理任组长,是第一责任人,钻井工程 师负责井控技术工作,成员由副经理、机械师、钻井大班和各班司钻组成。3、实行井控操作证制度,副司钻以上的井队干部和生产骨干必须经过井控 培训和考核取得井控操作证,没有井控操作证不得上岗操作,如在井控操作中造 成事故者要加重处罚。4、钻开油气层前100米,钻井队应严格按“六不准”钻开的要求进行自检 自查工作,在此基础上提出钻开油气层申请,公司主管部门组织检查验收小组, 按有关规定严格认真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要分工负责按期整改。不经检查验收 就钻开油气层,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5、每个钻井班组应按钻井四种不同工况全天候定期进行防喷演习,钻开油 气层前必须分班组进行一次防喷演习,值班干部负责全面组织、讲评和记录等项 工作,演习时要保证井下安全生产,防止出现事故和复杂情况。防喷演习必须做到发信号和传递信号准确,上岗人员分工明确,到位迅速, 操作熟练,动作规范,各岗位配合协调,关井程序正确,实战性要强,不允许只 跑位走过场的情况出现。演习不合格要反复操练,直到符合要求为止。6、钻开油气层前100米,开始设立液面监测坐岗制度。坐岗人员必须落实, 坚持按15分钟测量一次液面。坐岗记录要求填写及时,内容齐全,数据准确, 书面整洁,字迹清晰,值班干部要验收签字。对于坐岗人员不落实,坐岗记录填 写达不到要求的责任人和值班干部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7、坚持干部24小时值班制度,值班干部应挂牌或有明显标志。值班干部应检查监督各岗位井控各项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纠正整改,关键工 序施工和操作,值班干部应在场组织指挥,把好关键,防止事故和复杂发生。8、坚持井控事故逐级上报制度,坐岗时如发生溢流,必须做到1立方米发 现,2立方米报警,3立方米关井。关井压力不应超过井控装置额定工作压力、 套管抗内压强度的80%和地层破裂压力三者中的最小值。关井后要立即组织人 员加重钻井液,准备压井施工,同时要有专人收集资料及时汇报公司领导和主管 部门,取得技术上的指导。对溢流发现不及时造成井喷事故或隐瞒不报者要追究 责任并加重处罚。9、坚持井控例会制度。钻井队每周召开一次以井控安全为主的生产会议, 并要做会议记录。班前班后会,值班干部、司钻必须布置井控工作任务,检查讲 评本班井控工作完成情况。10、有关井控管理制度及图表等应齐全,上墙到位,固定牢靠,清洁卫生, 防止丢失,有关内容必须及时填写,要组织班组人员经常学习。11、对井口装置的要求(1)井口装置应严格按标准规范安装,防喷器组必须用16mm钢丝绳及 正反花篮螺丝绷紧,绳卡卡紧,固定牢靠。井口应正直,防止偏磨打井口。(2)各法兰螺丝要齐全、紧固、上扣标准,应经常检查有无松动,钢圈与 法兰应配套。(3 )防喷器、四通闸门应操作灵活,密封良好。(4)井口装置现场安装好后用清水试压到额定工作压力,试压时稳压时间 不小于10分钟,无渗漏为合格。防喷器、四通、套管头与套管等组合试压时, 应按最小工作压力试压,套管抗内压强度不应超过80 %。用堵塞器或套管头试 压塞试压时,应用水泥车试压。试压不合格不允许开钻。(5)井口必须安装防喷器保护伞,保持井控装置清洁卫生。(6)闸板防喷器应安装手动锁紧操作杆,并定良好。12、对节流、压井管汇的要求(1)节流、压井管汇进口高度与井口四通出口高度应一致,有误差时应垫 平,保证平直接出。(2 )节流、压井管汇及其所有的管线、闸阀、法兰等配件的额定工作压力, 必须与防喷器的额定工作压力相匹配。试压标准同于防喷器组,节流后的部件可 以比其额定工作压力低一个等级试压。(3 )节流、压井管汇应安装防震压力表,压力等级高出井控装置一个等级, 压力表应灵敏可靠。(4)法兰连接应紧固平正,钢圈压平,螺丝齐金,上扣标准。(5)所有闸阀应开关灵活,定期检查保养,手轮齐全。每个闸阀应挂牌管 理,写有三项内容,即编号、开关状态、管理岗位。闸阀开关状态度与挂牌相符。13、对井控管线的要求(1)井控管线包括内控管线、放喷管线、回收管线、压井管线。(2 )所有管线应平直接出,需拐弯时,应使用正规弯管,其角度大于120 度。(3 )所有管线应使用标准基础、压板、螺栓固定牢靠。(4)所有管线必须保持畅通无堵塞,冬季应采取防冻措施,管线连接处应 密封可靠,不应当做电焊搭铁线。(5)内控管线应使用专用管材,并采用标准法兰连接,不得焊接。(6)放喷管线应接至污水池或井场边缘,管线出口钻杆丝扣应完好,以备 需要时往外延伸。出口不得有障碍物,应远离高压线、油罐区、宿舍区。(7)钻井液回收管线出口应接至三角罐后端,并固定牢靠。(8 )探井、高压气井应配备专用压井管线。14、对控制系统的要求(I )防喷器控制系统能力应与所控制的防喷器组合相匹配。远程控制房应摆 放在钻台侧前方与井口水平线里30 - 45度夹角,距井口 25米以远,与放喷管 线应有一定距离。(2)远控台电源线应使用专用线并高架,单独安装控制开关。房内应安装防爆灯1 - 2个,线路规范防漏电。(3 )远控房应清洁卫生,无油污、无杂物。(4 )全部液控、气控系统必须密封良好,无渗漏现象,包括闸阀、由壬、 接头、管线等,发现渗漏要及时整改。(5 )钻开油气层远控台控制压力应在规定范围内,储能压力21Mpa ,管汇 和万能压力10.5Mpa气源压力0.8Mpao(6)手柄位置与控制对象应相符,操作灵活。(7 )电泵、气泵应工作运转正常,无泄漏。(8 )油箱油量与质量应符合要求。(9)司钻控制台位置应合适,固定良好,操作方便。(10 )控制管线应摆放整齐,配备过桥,防止车轧。(11)控制系统开关操作,要由专人负责,按规定进行,操作后要认真检查 闸板到位情况,防止开关不到位,将闸板损坏。15、内防喷工具及监测处理装置应配套齐全,安装正确操作灵活,工作正常。 主要包括方钻杆上、下旋塞、箭形回压凡尔、钻井液面报警器。公司对重点井配 置液气分离器、除气器、自动灌泥浆装置等。16、钻开油气层的井控措施。(1)加强地层对比,及时提出地质预告,并做好地层压力监测工作,重点 是对超高压地层的预测和监测要力求准确。(2 )钻进中遇到钻速突然加快、放空、井漏、泵压下降、气测常及油气水 显示等情况,应立即停钻观察。如发现溢流要及时发出警信号,按"四、七"动 作及时关井,关并求压后迅速组织实施压作业。(3)起钻前必须充分循环钻井液,认真观察,至少测量一个循环周的钻井 液密度,并记录对比,达到进出口平衡,防止密度不均,成溢流假象。(4 )起钻前要进行短起下钻,并循环观察。从井底到油气层以200米的起 钻速度要严格控制,严禁起钻拔活塞,防止增大抽吸力。(5)起钻时要及时灌满钻井液,由专人坐岗校核灌入量,做好录。如发现 灌入量少于起出钻具体积时,应立即停止起钻,接方钻杆循环观察。(6)下钻要控制速度,防止压力激动压漏地层。下钻中要分段循环,下钻 到底后先小排量顶通水眼,形成循环后再提高排量,以防蹩漏地层,失去平衡造 成井喷。(7)因故等停时,井内必须下有钻具,并接好回压凡尔和方钻杆,定时向 井内灌满钻井液。地层有漏失时,必须将钻具下至套管鞋处,经常反灌钻井液, 以保持液柱高度,要特别重视井漏会造成井喷事故的严重性。严禁空井等停。(8 )电测时要有专人坐岗观察井口,每测完一条曲线,向井内罐满钻井液。 若发现井口外溢,应停止电测作业,起出电缆,强行下钻。溢流较大来不及起电 缆时,应将电缆割断,迅速关井。(9)完井时的各项特殊作业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井控措施,避免井 下复杂和井喷事故发生。(10 )钻井液密度及其它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按规定现场应储备足够的加 重钻井液、加重剂和处理剂。17、防火、防爆措施(1 )井场钻井设备的布局要考虑防火的安全要求发电房距井口不小于30米, 应设置在季节风的上风位置,储油罐必须摆放在安全位置。(2)井场钻井设备、照明器具及输电线路的安装应符合安全规定和防火、 防爆要求。(3)井场必须按消防规定备齐消防器材,专人负责挂牌管理,定期检查, 摆放到位。(4)钻台下、机泵房不得有油污及易燃物品,井场不得动用明火,需要时 要有防范措施。井场严禁吸烟。(5)气井施工时禁止在井口用铁器敲击,要防止柴油机排气管排火花。18、内防喷工具及监测处理装置应配套齐全,安装正确操作灵活,工作正常。主要包括方钻杆上、下旋塞、箭形回压凡尔、钻井液面报警器。公司对重点井配 置液气分离器、除气器、自动灌泥浆装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