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集》读后感.docx
魏源集读后感魏源是嘉道时期的古典学者、思想家和文学家,道光二年(1822年)中举人, 道光二十五号(1845年)中进士,任高邮知州,年事已高就弃官归隐,致力于佛 教,法名承贯,他是中国近代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知识分子代表。在中国近 代哲学史上,魏源发挥了最精彩、最全面的经世致用思想,并围绕这一思想中撰 写了大量著作,集结为魏源全集。通过最近对中华书局出版的魏源集的 阅读,我更深刻认识了其经世致用思想的深刻内涵。通过对书籍的通读,我了解 到魏源的研究不仅包括对社会现实有指导意义的哲学理论,也包括历代的得失总 结,更重要的是关注与国计民生有关的现实社会问题。在书中,魏源以“经世致 用”这一理论为基础,提出“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思想,提倡研究西方先进 科学技术,还提出了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创了认识世界、向西方学习 的新趋势,是中国思想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重要标志。魏源博博古通今、融会贯通。他在书中以春秋公羊传的“微言大义”作 为改革时弊的理论基础,以实际行动作为拯救中国危险生活的方法,最终形成了 系统全面的经世致用思想。通过对魏源集的阅读,我了解到经世致用思想主 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经学经世。经学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经世治国的基本理论。所谓“以 诗观察民情舆论,以书考验世势变化,以礼导化民风世俗,以春秋 断狱决讼”,就是对经学经世的精要概括和总结。在本书中,魏源认为,经学的关 键在于运用。而要精通和运用好经学,首先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我们不能放弃 有关世界规则的伟大知识,只有把经典、政事、文章统一起来,拯救世界,为国 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服务,才能真正达到“通经致用”之目的。因此,魏源在经学 领域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当时,齐、鲁、汉三首诗为今文经而遭冷遇,毛诗为古文 所青睐。魏源将齐鲁和魏茂的诗歌结合起来研究,以探索三朝政治风格的深度。 在此基础上,他在1829年著成诗古微。魏源重视时代性较难达到的经学,不 仅是对当时训诂学风的反抗,而且在经学范畴内寻求“范阴阳、矩生学、规皇极”, 这让几千年的经文经学通过魏源的探索,注入了时代气息。二是史学经世。当魏源揭开经学经世的大旗时,他也对沉闷的史学界发起了 攻击。他在书中强调,历史研究应该服务于现实,提出“今必本夫古”,古今 不可割断,要通今必知古,“欲识济时之要务,须通当代之典章,欲通当代之典章, 必考屡朝之方策”;要救治当世之弊,也必须“质之往古”,这是由于“今昔病药 之相沿,常以对治而益著”,从而形成了他的“史学经世”思想。三是科技经世。魏源在书中将科技为“经世致用的工具,是中国儒学科技价 值观的主流。魏源“科技经世”的价值观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儒家科技价值观, 而且借助“几千年未发生的变化”的社会历史条件,在传统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 新的拓展。这一点在他的著作海国图志中得到了突出体现。魏源在他的书中 坚决反对“道法下”和“怪诞淫秽”的理论,这种理论无情地抑制了科技进步, 明确指出了有用的科技创造能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其中最为引入注目的是魏源 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拓展了科技经世思想,从本质上揭示了东方国家在 东西方冲突中处于被动地位的一项重要战略政策,以科技摆脱落后,赶上世界潮 流。这也显示了魏源“科技经世”思想的历史意义和现实生命力。魏源生活在近代初的内忧外患时期,魏源集中充分显现了魏源以务实思 想积极应对西方挑战,并充分发挥经世致用思想,对如何运用科技实现社会进步, 改变落后的社会现状提出了系列设想,他强调实践和效果,体现了实用主义哲学 特点,也对中国近现代思想和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一笔宝 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