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卷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
-
资源ID:94694129
资源大小:60.89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卷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
论述类文本阅读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一)(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中国食客说起中华美食之道,往往喜欢引用孔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八个字。其实,孔子所言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更侧重于祭祀时饮食的态度而非对味道的追求。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烹饪、碓舂、切肉工艺均相对原始,将“食”做“精”、“脍”做“细”,体现了厨人与食者严肃真诚的态度。 孔子的饮食观背后,是其心怀的礼制。礼记所言“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大意即是“礼仪制度和风俗习惯始于饮食活动”。古代中国对食物的“淡漠”不仅出于食材的积累、交融的缓慢,更在于儒家对口腹之欲的“打压”。一方面,孔子“君子谋道不谋食”的教诲让士大夫阶层往往远离庖厨而以修齐治平为己任;另一方面,自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士大夫阶层仕途通畅,“学而优则仕”也有着丰厚的现实回报。至晚在唐代之前,文人对于饮食之事是少有重视的。隋唐时期饮食文化尤其是宴席之风虽有较大发展,但在盛世文治武功的影响下,士大夫阶层的追求依然在“提笔安天下、马上定乾坤”之中,“烹羊宰牛”式的盛筵并没有孕育出与之相当的饮食文化。唐代盛极一时的烧尾宴,也只是公卿士大夫的盛宴,远非平民百姓所能享受。转折来自于两宋:从个体角度来看,两宋文化昌盛导致读书人与日俱增以至于仕途门槛抬高,同时武功疲弱又令多少人壮志难酬;从朝廷角度来看,宋室有鉴于唐朝藩镇割据之痛,自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始便鼓励朝臣“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用舍行藏之下,也不由得士大夫们不将视线转向饮食了。元朝统一后,汉族士人愈加边缘化。明清易代,朝廷中枢又多为满族垄断,“学而优则仕”的路途不再畅通无阻,文人的兴趣自然而然愈加转向声色犬马。如以“小品圣手”名世的张岱,便在陶庵梦忆 中洋洋自得地夸口“越中清馋,无过余者”,从北京的苹婆果到台州的江瑶柱,从山西的天花菜到临海的枕头瓜,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美食竟尝了个遍。又如戏曲大家李渔,一边醉心于梨园之乐,一边也不忘鲜衣美食这一类“家居有事”,并在理论巨著闲情偶寄中加入“饮馔”一部,系统阐述其“存原味、求真趣”的饮食美学思想与“宗自然、尊鲜味”饮食文化观念。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得“饮食之人”不再被轻贱,于是一大批美食家在清代前半叶应运而生,在这一背景下,“食圣”袁枚登场了。袁枚在与薛寿鱼书中公然提出“夫所谓不朽者,非必周、孔而后不朽也。羿之射,秋之弈,俞跗之医,皆可以不朽也”,而他自己则将饮食之道视为堪与周公孔子之为相媲美的事业,因此可以毫无顾忌地“每食于某氏而饱,必使家厨往彼灶觚,执弟子之礼”。袁枚作诗以“性灵说”为主张,认为诗应直抒心灵,表达真意,这一主张也融合到了饮食中:他认为在烹饪之前要了解食材、尊重物性,注意食材间的搭配和时间把握;他反对铺张浪费,提出“肴佳原不在钱多”,食材之美更在于物尽其用;他将人文主义引入饮食,宣扬“物为人用,使之死可也,使之求死不得不可也”。他强调烹饪理论的重要性,以为中国烹法完全依厨人经验不利于传承,为了给后世食客厨人树立典范,又煞费苦心撰写出了随园食单这部南北美食集大成之作,再一次为中华美食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纪元。随园食单之前,中国历代亦不乏饮食著作,但关于制法的记述往往过于简略,如隋代食经唐代烧尾宴食单之类甚至流于“报菜名”。宋元以降,饮食著作的烹饪方法逐渐明晰,但亦停留在“形而下”的层次。而随园食单则完成了饮食文化从经验向理论的最终蜕变。如“须知单”“戒单”中梳理了物性、作料、洗刷、调剂、搭配、火候、器具、上菜等方方面面,“上菜须知”中的“盐者宜先,淡 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等,都是对中国千年烹饪经验一次开创性的总结与编排。在袁枚和他的随园食单之后,中国饮食文化从“形而上”的思想层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之后的百余年里,帮口菜渐渐发达,“四大菜系”“八大菜系”逐渐成形。(摘编自江隐龙中华尚食之道里,自有一个民族坚韧的初心)1. 下列对文中“中华饮食文化”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华饮食文化在明清时代出现了“存原味、求真趣”的饮食美学思想与“宗自然、尊鲜味”的饮食文化观念。B. 中华饮食文化发展中,唐代以前的文人很少重视饮食,跟“君子谋道不谋食”的教诲和“学而优则仕” 的现实回报有关。C. 中华饮食文化发展影响因素有很多,与国家的强弱并不一致,而与历代文人士大夫的态度有较大关联。D. 中华饮食文化跟礼仪关系紧密,“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说明饮食活动从一开始就被赋予礼仪要求。2.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袁枚把人文主义融入饮食,大致表现在这样三方面:尊重物性,要了解食材;不要浪费,要物尽其用;物为人用,要保护生命。B. 两宋时期饮食风气发生了变化,产生了转折,无论从个体角度还是从朝廷角度来看,这都是经济比较发达造成的。C. 中国食客喜欢用“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标榜中华美食之道,这八个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孔子时代把饮食做到“精细”并非易事。D. 袁枚将自己的饮食之道当作与周公孔子的饮食之道相媲美的不朽事业,饮宴饱食归来,都派自己的厨子去对方家学习。3. 概括中华饮食文化得到发展的原因。【答案】1. D 2. C 3. 士人:兴趣从仕途转向饮食,促进饮食发展。技术:中华饮食历史悠久,明清时代饮食技术得到大发展。理论:长期的实践经验发展成系统理论。【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能力。D.“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说明饮食活动从一开始就被赋予礼仪要求”错误,根据第一段最后一句“礼记所言大意即是礼仪制度和风俗习惯始于饮食活动”可知,礼开始于饮食活动,而非饮食活动一开始被赋予礼。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A.“大致表现在这样三方面:尊重物性,要了解食材;不要浪费,要物尽其用”错误,根据原文第八段“袁枚作诗以性灵说为主张他将人文主义引入饮食,宣扬物为人用,使之死可也,使之求死不得不可也”可知,袁枚把人文主义融入饮食,主要表现在“物为人用;要保护生命”这一方面,而“尊重物性,要了解食材;不要浪费,要物尽其用”这两方面是袁枚将“性灵说”的主张融入到饮食中的表现。B.“无论从个体角度还是从朝廷角度来看,这都是经济比较发达造成的”错误,根据原文第四段“转折来自于两宋:从个体角度来看,两宋文化昌盛同时武功疲弱;从朝廷角度来看,宋室有鉴于唐朝藩镇割据之痛用舍行藏之下,也不由得士大夫们不将视线转向饮食了”可知,两宋时期饮食风气发生转折,从个体角度来看,原因是文化昌盛和武功疲弱;从朝廷角度来看,是鉴于唐朝藩镇割据之痛,朝廷鼓励朝臣享乐。并无提及“经济比较发达”的原因。D.“袁枚将自己的饮食之道当作与周公孔子的饮食之道相媲美的不朽事业”错误,根据原文第七段“他自己则将饮食之道视为堪与周公孔子之为相媲美的事业”可知,袁枚是将“饮食之道”视为堪比“周公孔子之为”的事业,而非将“自己的饮食之道”与“周公孔子的饮食之道”相比。故选C。【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由原文第三段“转折来自于两宋:从个体角度来看,两宋文化昌盛同时武功疲弱又令多少人壮志难酬;从朝廷角度来看自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始便鼓励朝臣。用舍行藏之下,也不由得士大夫们不将视线转向饮食了”、第四段“元朝统一后文人的兴趣自然而然愈加转向声色犬马。如以小品圣手名世的张岱又如戏曲大家李渔在理论巨著闲情偶寄中加入饮馔一部”可知,中华饮食文化得到发展与士人的兴趣转移有关,从两宋开始士人的兴趣从仕途慢慢转向饮食,士人品味美食,阐述饮食美学思想和饮食文化观念,促进饮食发展。由原文第一段“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烹饪、碓舂、切肉工艺均相对原始”、第三段“隋唐时期饮食文化尤其是宴席之风虽有较大发展烹羊宰牛式的盛筵并没有孕育出与之相当的饮食文化。唐代盛极一时的烧尾宴,也只是公卿士大夫的盛宴,远非平民百姓所能享受”、第九段即倒数第二段“宋元以降随园食单则完成了饮食文化从经验向理论的最终蜕变。如须知单戒单中梳理了物性、作料、洗刷、调剂、搭配、火候、器具、上菜等方方面面,上菜须知中的盐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等,都是对中国千年烹饪经验一次开创性的总结与编排”可知,中华饮食文化得到发展与中华饮食有着历史悠久,明清时代饮食技术发展有关。由最后两段“宋元以降,饮食著作的烹饪方法逐渐明晰,但亦停留在形而下的层次。而随园食单则完成了饮食文化从经验向理论的最终蜕变。都是对中国千年烹饪经验一次开创性的总结与编排”“在袁枚和他的随园食单之后,中国饮食文化从形而上的思想层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可知,由长期的实践经验发展成系统的理论也是中华饮食文化得到发展的原因之一。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近年来,随着“国家艺术基金”的设立、“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的深入实施,民族歌剧与舞剧的创作理念不断丰富,创新方向日益多元,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创作局面。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歌剧舞剧院近几年平均每年演出超过300场,白毛女江姐等复排剧目反响热烈,同时每年推出5部以上新创剧目,一些原创作品精彩段落的网络点击量上亿这家国家级艺术院团坚持传承创新经典民族歌剧,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弘扬民族文化、彰显中国风格”,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生动呈现中国人置身和创造的历史和现实,真诚表达中国人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以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是民族歌剧与舞剧的立身之本。梳理中国歌剧舞剧院精品力作,不难发现传承革命文化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条清晰的创作脉络。民族歌剧与舞剧甫一诞生,就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其发展繁荣与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紧密相连。一部部红色经典,在继承中寻求创新,又在创新中获得提升。“当年创作时多希望在一些特定情绪中加入一段三弦,能有20把二胡的声音,能有一段很强烈的琵琶轮指齐奏!”民族歌剧江姐作曲、93岁姜春阳的心愿,在2021年复排版江姐中实现了。如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陶诚所言,重排是向经典、向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致敬,也是以符合当代的创新表达激活年轻一代血脉中与生俱来的红色基因,让红色经典永葆青春;奋斗的时代、火热的生活,给红色题材戏剧创作提供了广阔天地,他认为创作者应更加注重站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维度上,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找到交流互动、表情达意的方式,使作品真正发挥艺术媒介的功能。“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民族歌剧舞剧的创作不仅有当代生活的底蕴,也有文化传统的血脉。从推动歌剧舞剧的民族化、本土化,到探索其现代化、当代性的审美风格,无论表现方式怎样迭代、美学逻辑如何变迁,自成一体的文化理念、古今相通的中国精神,历久弥新,根脉不移。以艺术作品形塑历史人物,外在传递的是美的艺术感受与时代风尚,内在涵养的是民族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如何让传统经典更好地植入生活?陶诚认为,“优秀的舞台作品要曲高也要和众,作品要引领大众审美,也要让大众喜爱和理解。艺术家绝不能以自己的评判来代替观众口碑。”民族歌剧舞剧要用在实践中创造的艺术手段去表现生活,将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提升感染力。从复排民族歌剧小二黑结婚使用的环形LED屏幕全新舞台到舞剧赵氏孤儿字体构成的空间舞美叙事,再到舞剧昭君出塞旅程的符号化这些民族歌舞剧精品通过创新舞台语汇,有意识地对作品进行当代视听构建,在综合形态上进行当代审美的转化,进一步打开创作视野与跨界维度。从复排到新创,坚定不移的精品意识、守正创新的创作理念、以观众为本的创作导向,是中国歌剧舞剧院实践的有益经验。现在,这些经验在民族歌剧舞剧的身上源源不断地释放着新生命力:刘三姐、英雄儿女、秀水泱泱、宝莲灯、孔子、李白中国民族歌剧舞剧艺术的发展,有赖于一代代艺术工作者薪火相传、接续创造。(摘编自王瑨弘扬民族文化 彰显中国风格)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近年来中国民族歌剧与舞剧形成百花齐放的创作局面,既离不开创作理念的不断丰富,又得益于创新方向的日益多元。B. 中国歌剧舞剧院的演出场次、复排剧目的反响状况、新创剧目的推出数量等细节透露出民族歌剧舞剧的传承发展硕果累累。C. 以艺术作品形塑历史人物,外在能传递美的艺术感受与时代风尚,从而使内在涵养出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D. 中国歌剧舞剧院虽然对民族歌舞剧精品进行了舞台语汇创新、当代视听构建以及审美转化,但与文化传统的血脉紧密关联。2. 下列对原文论证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介绍民族歌剧舞剧近年发展的背景,随后列举中国歌剧舞剧院推出复排、新创剧目等情况,旨在引出论题。B. 文章第段采用引用论证,阐明民族歌舞剧创作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不断提高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来引领大众审美。C. 文章在梳理分析中国歌剧舞剧院精品力作的创作脉络时,采用了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使论证的逻辑清晰严密。D. 文章末段重点论证了中国歌剧舞剧院在实践中所取得的有益经验对经典民族歌剧舞剧的创新发展带来的影响。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民族歌剧舞剧的发展,有必要坚持对民族革命文化的传承,赓续文化传统的精神根脉。B. 为了让传统经典更好地植入生活,优秀的民族歌剧舞剧必须兼顾品质卓异与大众口碑。C. 作者认为,应站在当今时代维度上找到让红色题材戏剧创作发挥艺术媒介功能的方式。D. 民族歌剧舞剧从复排到新创,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其发展需艺术工作者薪火相传。【答案】1. C 2. B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外在能传递美的艺术感受与时代风尚,从而”错,原文是“以艺术作品形塑历史人物,外在传递的是美的艺术感受与时代风尚,内在涵养的是民族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可见,“外在能传递美的艺术感受与时代风尚”与“内在涵养出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之间不是因果关系,故不能用“从而”连接。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阐明民族歌舞剧创作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不断提高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来引领大众审美”错,第段的引用意在说明优秀的舞台作品“和众”的重要性。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C“作者认为应站在当今时代维度上找到让红色题材戏剧创作发挥艺术媒介功能的方式”错,张冠李戴,原文是“如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陶诚认为创作者应更加注重站在今天这样一个时代维度上,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找到交流互动、表情达意的方式,使作品真正发挥艺术媒介的功能”。可见,这是中国歌舞剧院院长陶诚的观点,不是作者的观点。故选C。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音乐心理美学是一门对音乐进行哲学式思考的学问,是从音乐心理学角度上研究音乐审美的交叉学科。它的特点在于音乐学与心理学和美学的结合,从心理学的方向来研究音乐审美。对我国音乐作品中的心理学要素进行梳理,不可避免从历时性的角度来挖掘古代音乐作品的思想根源。中外哲人都曾阐明音乐与哲学间的互利关系,亚里士多德说:“诗是比历史更哲学的,那么音乐则比诗更哲学,”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地区的神话故事都伴随着音乐的搭配,音乐为古老的人类文明编织神话形成的集体记忆,唤起人们对家乡的向往与思念。作为现代视角下的音乐学研究者、欣赏音乐的认识活动不能囿于宗教信仰的神学笼罩,也不能停留在音律节奏的表象,而是关注“有关音乐本质属性、存在方式、展开状态的哲理运思”。音乐作为一种高于自然的精神结构,其内涵于今日,则更加明晰深刻且具体;“天地万物都同音乐一样,是动态的、不可逆的、变化着的发展过程和蕴含着二元对立矛盾思想的有机整体。”正如米盖尔海夫纳所说,音乐,乃是“通向哲学的一条特殊道路”。在中国人长达千年的对于“美”的描绘与求索历程中,素有以音乐之美及音乐审美规律为中心议题的价值论探讨“乐道”,即用哲理运思的方法管窥音乐艺术的本质属性、存在方式和边缘延展。欣赏乐曲、参悟乐道,实则就是将音乐的结构规律与天地的运行法则相关联,古人常推崇“天人合一”,音乐自然而然地被当作沟通天、人之间的桥梁。明清之际伟大的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只有“志之所之、言之所发”,才符合“乐道”的规律,也唯有此,才能真正诱发创作者和欣赏者内心的深思与灵感,虚静与狂逸。在古人看来,“德音”才能称之为“乐”。音乐对行为与性格的作用效能集中体现在人们对“乐教”的追求中,因此成为我国古代先哲最早认识并不断加以论证的音乐心理美学命题之一。儒家诸贤已然意识到了音乐在性格塑造中的成人之用。孔子认为,音乐才是超越诗教、礼教的限制,形成君子人格的最后阶段,能够在心理上塑造、规劝人的行为,陶铸为完美人格并使其由衷地认同这种秩序和情感,形成习惯性自律。孟子强调了蕴含仁爱思想的音乐仁声在感化人心方面的优越性。可见乐教所具有的能够浸造人的心脾、对人的性格形成如沐春风般塑造功用的举证在儒家诸贤的思想中不乏其例。乐记乐本有关于“乐”通过声音产生、表达情绪的记载,认为“乐”是人内心的情绪抒发。音乐是人的情绪到达某一特定程度后有感而发的,也便因此拥有记录情绪的功能,能够引起听者某种情绪的共鸣。英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音乐哲学家贝里尼通过测量人的情绪体验,正式提出了诱发理论。在现阶段有关音乐诱发情绪研究成果中,有七种机制被证实具有解释音乐如何引起听众情绪的作用和能力。认知神经科学的引入为音乐情绪方向的心理学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为音乐诱发情绪理论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分析与探索中打开了一条道路。(摘编自李海燕中国古代音乐的心理美学研究)1. 下列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音乐是古老的人类文明编织神话形成的集体记忆。因此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地区的神话故事都搭配着音乐。B. 现代视角下的音乐学研究者不应关注音律节奏的表象,而应关注其本质属性、存在方式等的哲理运思。C. 作为一门结合了音乐学、心理学和美学的交叉学科,音乐心理美学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音乐审美。D. 七种机制的证实、认知神经科学的引人为音乐诱发情绪理论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分析与探索提供了新的途径。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了总分的论证结构,开篇引出话题,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述,结构清晰严谨。B. 文章引用亚里士多德和米盖尔海夫纳的话,论证音乐产生于哲学却高于哲学的观点。C. 文章用孔子、孟子的观点,佐证了儒家诸贤已然意识到音乐在性格塑造中的重要作用。D. 文章论证的逻辑性、概括性极强,观点鲜明,论据兼具古今中外,使论证更为严密。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对我国音乐作品中的心理学要素进行必要的梳理,本文从历时性的角度挖掘了古代音乐作品的思想根源。B. 高于自然的精神结构的音乐是动态的、不可逆的、变化着的发展过程和蕴含着二元对立矛盾思想的有机整体。C. 古人推崇“天人合一”,把音乐当作沟通天、人之间桥梁,因此音乐的结构规律与天地的运行法则相关联。D. 乐记乐本认为,音乐能引起听众的某种共鸣,而贝里尼诱发理论就是研究音乐如何诱发听众的情绪的。【答案】1. C 2. B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因此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地区的神话故事都搭配着音乐”强加因果,根据材料“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地区的神话故事都伴随着音乐的搭配,音乐为古老的人类文明编织神话形成的集体记忆,唤起人们对家乡的向往与思念”可知,世界上许多民族和地区的神话故事搭配音乐的行为与“音乐为古老的人类文明编织神话形成的集体记忆”不构成因果关系。B.“不应关注音律节奏的表象”错误,根据材料“不能停留在音律节奏的表象”可知,“音律节奏的表象”也是应当注意的,只是不能仅仅这里。D.“七种机制的证实为音乐诱发情绪理论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分析与探索提供了新的途径”错误,由末段“认知神经科学的引入为音乐诱发情绪理论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分析与探索中打开了一条通路”可知,为音乐诱发情绪理论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分析与探索中打开了一条通路的,是认知神经科学的引入,不包括七种机制的证实。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论证音乐产生于哲学却高于哲学的观点”错误,文章引用亚里士多德和米盖尔海夫纳的话,是为了论述音乐和哲学之间的关系。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C.“因此音乐的结构规律与天地的运行法则相关联”错误,选项强加因果,原文只是说“古人常推崇天人合一,音乐自然而然地被当作沟通天、人之间的桥梁”,跟“音乐的结构规律与天地的运行法则相关联”没有关系。故选C。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联考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周易把自强不息作为天理第一法则,人生第一要义。以天地为准则,确立了人生规范,以宇宙恒久无穷而又秩序井然的精神,劝勉人生应当自强不息,造福社会。这是周易的道德理想。对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的中华民族精神来说,自强不息的坚确气质,是其最高的哲学基础。这主要体现在乾卦中,君子的行为,是以完成品德修养为目的。君子追求学问,以累积知识;抱着怀疑的态度,以明辨是非;以宽厚的态度,待人接物;以仁爱的态度,为行为的准则。中国两千多年来的传统文化也可以说是由乾坤两卦背后深层的哲学思想发展而来,所以周易对中国文化有极为深远的影响。中国文化的纲领就是尊乾而法坤。人生道德修养,要效法自强不忘的宇宙精神,努力精进不懈,使自己在品德学识修养上有所成就,然后在事业上施展抱负,才能共同促进社会发展,人类向上;而道德与事业的关系,也由此产生。冷静考察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社会的现实环境,往往影响、陶冶甚至决定了人们的思想品格。善与恶,正与邪,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着。于是,中国古人确立了“君子”和“小人”的概念。十一世纪初,北宋的著名哲学家张载提出“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的观点,相当精确地概括了周易哲学明显的思想倾向与关注人生品格修养的优患意识。为君子谋,是期盼“君子”修美品德,发扬正道,在社会与人生中发挥光明的作用;不为小人谋,是渴望正气压倒邪气,廓清乾坤,涤尽污垢,让人间充满奋发向上的真、善、美。这种哲理倾向,对于我们今天道德文明的建树与改良也具有深刻而有益的借鉴作用。周易教导我们行动必须正大光明,才能获得正义力量的支持。只有安详地执着于正道,才会吉祥。说明直率、方正、宽大,是做人的基本态度。系辞传说:“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人类求生存的目的与法则是不变的,但由于自私,个人的利益不同,以致产生不同的想法与做法。当你周围的人们通过种种不正当的手段得到利益的时候,你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和清白,不要同流合污。君子以敬慎的态度,使内心正直;以正义的准则,为外在行为的规范;只要确立敬慎与正义的精神,他的德行,就不会孤立。所以说:只要正直,有原则、宽大,用不着学习,也不会有不利。(摘编自力行<周易>中的人生哲理,有删改)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周易认为,宇宙恒久无穷而又秩序井然,这种宇宙观可以劝勉人生自强不息。B. 周易之所以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是因为它是由乾坤两卦的含意所决定的。C. 北宋的张载提出的“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说明易只适合于君子来读。D. 按照周易的说法,只要正直,有原则、宽大,人用不着学习,也能够把事情做好。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阐述了周易的道德理想以及乾坤两卦中的哲学思想对后世的影响。B. 第二段论证了张载“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的观点,指出其对人生修养的意义。C. 第三段论证了周易有正确引导人生的作用,君子很好地修养德行,就能立足于社会。D. 文章在论证中,遇有引证,便有阐释,这样能让读者对引证的句子有比较清楚的理解。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周易的哲学意义深厚,其中的自强不息是有关人生的第一要义,是以天地为主确立的天理法则。B. 道德与事业的关系,就是人在工作中努力精进不懈,在事业上施展抱负,争取社会认可。C. 张载提出的周易“为君子谋”,是期盼“君子”修美德,这对当今提倡正能量具有积极意义。D. 君子要获得正义力量的支持,就要执着于正道,就要加强内心修养和外在行为的规范。【答案】1. A 2. B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识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由乾坤两卦的含意所决定的”不合文意,注意原文“可以说是由乾坤两卦背后深层的哲学思想发展而来”中的“可以说”,且“发展而来”也超出了乾坤两卦自身的内涵。C.“易只适合于君子来读”曲解文意,“不为小人谋”是说这部书没有那些增长小人的邪气的东西,不是说小人不能读。D.“人用不着学习,也能够把事情做好”曲解文意,原文“所以说:只要正直,有原则、宽大,用不着学习,也不会有不利”是有前提的,即前文所说的内容。“也不会有不利”,主要是指内外因素,与“也能够把事情做好”意义不同。故选A。【2题详解】本题学生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B.这一段不是论证“张载易为君子谋,不为小人谋的观点”的,张载的话,是作为论据来阐述周易对“君子”品行修养的作用的。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并根据观点进行推断的能力。B.对于“道德与事业的关系”的解释不符合原文第一段后半部分的意思,缺少“使自己在品德学识修养上有所成就”的关键要素,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故选B。四川省射洪市射洪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数据”是“互联网+”的一系列技术的核心,是基于海量数据的数据采集、汇聚、存储、搜索、分析、挖掘等一系列技术的统称,打个比方,如果“互联网+”相关技术按照定位组成一个人体,大数据则它是人体血管中流动的血液、神经中的脉冲信号、大脑中存储的知识和分析挖掘出的价值的总和。因此,在城市管理和治理与“互联网+”结合时,就需要紧密围绕“大数据”这一中心。首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大数据”是信息化建设的唯一中心,也是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重要生产资料。抓住“城市大数据”根本意义是让城市切实把握住城市运转的“血液”, 掌握城市内的信息和价值流转,是让信息化建设发挥实效的基础。其次要在行动上抓紧开展城市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建设,抓紧把“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这一概念在城市区域内落地。要在设计上具有高度统筹性,把政府内部运转的数据,政府通过软硬件采集的数据,和城市社会、市场、市民的数据进行高度统筹,全部纳入城市一体化大数据中心范畴,将城市的运转最大程度地实时反馈到大数据空间当中。围绕“大数据”这个中心,城市信息化要坚持建设在城市大数据基础上的一体化电子政务和新型智慧城市。这两者有着一定的关联,但是有着不同的目的和内容。电子政务是从政府工作角度出发,以最终建成精简、透明、高效的工作模式为目的,主抓政府的业务流程化、办公信息化、业务智能化等工作;智慧城市则是站在服务社会和民生角度,贯彻信息惠民的理念,大力建设与公共服务、环境保护、公共安全等方面的信息化平台和系统,给城市政府、社会和市民提供智慧服务。前者突出政府管理能力提升,后者强调整体治理水平提高,各有侧重。电子政务必将随着以大数据为核心这一理念的深入在现有各类电子政务系统基础上实现一体化。一体化电子政务要从数据层面打破传统城市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壁垒,弥合分裂的各业务系统,整合现存的“信息孤岛”, 形成一体化的“信息资源池”, 实现数据一次录入全部共享,一次采集全网共用。一体化电子政务的实现,能帮助城市政府极大减少部门间协同的成本,提高业务流转效率,降低管理综合成本,也能加强政府公开,提高透明度,优化群众网上办事体验,让城市管理得到社会、市场、市民的监督,提高其满意度。新型智慧城市的概念在智慧城市的基础上,强调大数据协同进而实现为民服务和城市治理,注重数据共享,重视网络空间安全,弥补现有不足。新型智慧城市强调在统一的顶层设计下,打造通用的数据平台和服务平台,向下整合传感器、摄像头、有线无线网等物理资源,向上提供标准化接口向各个智慧应用提供服务,保证数据的实时共享,并能保障数据在符合安全规则下的开放。城市各方面数据汇聚后,政府或者企业、社会机构对城市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能迸发出无穷的价值,服务于便民服务、社会安全、经济发展、实时态势掌控分析等多个方面,丰富了社会治理主体,提高了城市治理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网信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都强调“要推动电子政务,建设新型智慧城市”, 并最终建成“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各城市在信息化建设中贯彻“以大数据为中心,坚持建设一体化电子政务和新型智慧城市”, 为城市的管理水平提升和治理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的同时,也契合习近平总书记就国家网信事业发展的要求,为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打好基层基础。(摘编自江昶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中国城市信息化建设研究)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数据”是信息化建设的中心,是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生产资料。B. 站在服务社会和民生的角度,智慧城市建设要始终贯彻信息惠民的理念。C. 电子政务一体化,既可帮助城市政府减少成本,又可提高公众的满意度。D. 新型智慧城市注重数据共享,将数据实时向社会开放,使其发挥最大价值。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以“大数据”为中心话题,谈论怎么建设城市信息化,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B. 文章开头用比喻论证的方法,强调“大数据”在“互联网+”系列技术中的重要性。C. 文章第四段介绍电子政务和智慧城市的不同目的和内容,为后文的阐述提供了前提。D. 文章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分别从两个角度谈中国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实现路径。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目前我国为民服务和城市治理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说明新型智慧城市基本建成。B. 建设城市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可把城市的运转最大程度地实时反馈到大数据空间中。C. 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已建成,为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和治理现代化现供有效支撑。D. 城市信息化建设程度高,意味着这个城市的政府管理能力和整体治理水平也很高。【答案】1. D 2. A 3. B【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D. “将数据实时向社会开放”错,根据原文“保证数据的实时共享,并能保障数据在符合安全规则下的开放”可知,要保障数据在符合安全规则下开放。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与论证关系的能力。A.中心话题不是“大数据”,而是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城市信息化建设。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A.“说明新型智慧城市基本建成”错误,从“我国为民服务和城市治理的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不能推断出“新型智慧城市基本建成”。C.“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已建成”错误,根据原文“习近平总书记在网信工作座谈会和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都强调要推动电子政务,建设新型智慧城市, 并最终建成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可知“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还未建成。D.“信息化建设程度高,意味着政府管理能力和整体治理水平也很高”太过绝对,根据“城市信息化要坚持建设在城市大数据基础上的一体化电子政务和新型智慧城市。这两者有着一定的关联,但是有着不同的目的和内容前者突出政府管理能力提升,后者强调整体治理水平提高,各有侧重”可见,并不是信息化建设程度高,其管理能力和整体治理水平就一定高,还要看它们各自的目的和内容究竟达到什么水平。故选B。四川省内江市六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神话是先民的神圣叙事,具有重要的功能与意义,正如英国神话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曾论述的那样,神话是为了满足深切的信仰需要、道德渴望、社会服从、社会主张甚至实际需要而经由叙事加以再现的原始现实。中华先民创造瘟疫神话的根本目的在于寻求解决之道,比如解释瘟疫产生的原因和传播的途径,寻找抵抗瘟疫与解救生命的诸种办法。这些神话不仅在先民与瘟疫抗争的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即使在当代依然发挥着重要影响。根据山海经的记录,先民认为瘟疫是由跂踵、絜钩、蜚等精怪散播到人间的。这些精怪原型涉及一些野生动物,比如跂踵貌若猫头鹰却有着野猪的尾巴,絜钩像野鸭却长着鼠尾等。这和先民在捕猎过程中发现人类身染瘟疫有时与接触猫头鹰、野猪、老鼠、蛇、刺猬等动物有关。先民为了传承经验,创造了这些神话。后来又有瘟鬼散播瘟疫的神话,如颛顼三个出生不久就夭折的儿子散播瘟疫的神话。瘟鬼散播瘟疫的情节说明先民可能意识到了瘟疫的人际传播特征,瘟鬼喜欢作崇小儿,说明先民已认识到儿童是传染病易感人群。中华民族先民对疫病已有一些初级应对措施和医疗手段。汉族叙事长诗黑暗传记录了神农尝百草神话:“神农疗病尝百草,为民除病费精神,七十二毒神,布下瘟疫症,神农尝草遇毒药,腹中痛疼不安宁,急速尝服解毒药,七十二毒神,商议要逃生,神农判出我姓名,快快逃出深山林。至今良药平地广,毒药平地果然稀。”这段神话告诉我们,当时先民已对部分传染性疾病有了认知,寻找出了部分疫病的对症治疗草药。神话中,神农氏是因对抗疫病而牺牲的中华第一人。先民慢慢认识到,比治疗更好的方法是预防。太平御览庄子都谈到,从前百姓常为传染病所苦,黄帝设立巫咸,使民众沐浴斋戒以通九窍,敲鼓击铎以振奋精神,劳动身体迈开步伐,喝酒吃葱使五脏通畅。这些方法以神话方式相传,造福了不少民众,直到当代还在部分地区保留着年终岁末驱傩仪式。这种仪式,与其说是封建迷信,不如说它是对先民预防瘟疫经验的总结。原始先民还创造了一个神西王母。山海经上说,西王母外形像人,却有着豹子的尾巴和老虎的牙齿,是“司天之厉及五残”之神。“天之厉”就是指瘟疫。西王母的形象更像人类,这意味人类试图通过管理瘟疫来对抗瘟疫,这种设想,后来逐渐变成了现实。“五残”是五刑残杀,和“天之厉”一样均是损人性命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