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19套试题文言文阅读汇编.docx

    • 资源ID:94697791       资源大小:89.15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19套试题文言文阅读汇编.docx

    202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19套试题文言文阅读汇编69.2023年潍坊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8题。(10分)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既擢第母亡,庐墓倒,食不盐酪,藉无茵席。德秀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人以为不可绝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初,兄子襁褓丧亲,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之,数日湩流,能食乃止。 有盗系狱,会虎为暴,盗请格虎自赎。吏白:“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德秀曰:“许之矣,不可负约。即有累,吾当坐,不及馀人。”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 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岁饥,日或不爨,陶然弹琴以自娱。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瓢而已。族弟结哭之恸,或曰:“子哭过哀,礼欤?”结曰:“若知礼之过,而不知情之至。大夫生六十年未尝求足,未尝有十亩之地、十岁之僮,未尝完布帛而衣、具五味之餐。吾哀之,以戒荒淫贪佞、绮纨粱肉之徒耳。”(选自新唐书·列传,有删节)注释擢第:科举考试得中。湩(dòng):乳汁,这里指汤汁。爨(cuàn):烧火做饭。1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1)庐基侧,庐: (2)会虎为暴。会: 15.(2分)(1)搭建庐舍(2)适逢,正赶上(每小题1分)16.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2分)A.数日湩流,能食乃止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B.无乃为累乎  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鱼我所欲也)C.悉衣食人之孤遗者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D.陶然弹琴以自娱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睢不辱使命)16.(2分)B(语气助词,表疑问。A副词,才,这才/副词,竟,竟然;C助词,定语后置标志助词,的;D连词,表目的.用来/介词,用)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 (2分)(2)若知礼之过,而不知情之至。(2分)17.(4分)(1)哥哥有儿子,能够祭祀祖先,我为什么要娶妻呢? (2分)(2)你只知道我失了礼节,却不知道我悲伤到了极点。(2分)18.我们应该从元德秀身上学可哪些优秀品质? (2分)18. (2分)尊老爱幼;诚信务实;廉洁爱民。(每点1分,答出两点即可)70.山东省烟台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word+答案(一)文言文阅读(10分)贞观十七年,太宗谓待臣曰:“自古草创之主,至于子孙多乱,何也?”司空房玄齡曰:“此为幼主生长深宫,少居富貴,未尝识人间情伪,治国安危,所以为政多乱。”太宗曰:“公意推过于主,朕则归咎于臣。夫功臣子弟多无才行,藉祖父资荫遂处大官,德义不修,奢纵是好。主既幼弱,臣又不才,颠而不扶,岂能无乱?隋炀帝录宇文述在藩之功,擢化及于高位,不思报效,翻行弑逆。此非臣下之过欤?朕发此言,欲公等戒勖子弟,使无愆过,家国之庆也。”太宗又曰:“化及与玄感即隋大臣受恩深者子孙,皆反,其故何也?”岑文本对日:“君子乃能怀德荷恩,玄感、化及之徒,并小人也。古人所以贵君子而贱小人。”太宗曰:“然。”【注】司空:古官职名。宇文述:与后文的“化及”“玄感”“岑文本”都是人名。擢:提拔。戒勖:劝诫勉励。愆过:罪过;过失。8.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1)夫功臣子弟多无才行 ( )(2)皆反,其故何也 ( )8.原因 品行 9.下列各句中的“而”与“颠而不扶”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B.足肤皲裂而不知C.河曲智叟笑而止之 D.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9.B 10.翻译句子。(2分)此非臣下之过欤?10这难道不是做臣子的过错吗?11.对于“自古草创之主,至于子孙多乱”这种现象,房玄龄的观点让我们想起孟子说的“ , ”。(2分)11.生于忧患 , 死于安乐 12.通读全文,可归纳出太宗与侍臣对话的主要目的是 (2分)12.想告诉臣子,应该尽心辅佐自己的君主, 应该好好培养自己儿孙们的君子之品。71.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语文试卷8(13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 至于负者歌于涂,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 滁州之西南,泉水之涯,欧阳公作州之二年,构亭曰“丰乐”,自为记,以见其名之义。既又直丰乐之东,几百步,得山之高,构亭曰“醒心”,使巩记之。 凡公与州宾客者游焉,则必即丰乐以饮。或醉且劳矣,则必即醒心而望,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噫!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 虽然,公之乐,吾能言之。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公乐也,一山之隅,一泉之旁,皆公乐哉?乃公寄意于此也。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注释】:涯:岸边。欧阳公:即欧阳修。构:搭建。直:当,临。洒然:洒脱的样子,形容毫无拘束。吾君:指皇帝;优游:悠闲自得;无为:清静自然。曾巩(10191083):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此文是作者应其师欧阳修之托而写的。(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伛偻提携伛偻: 泉香而酒洌洌: 杂然而前陈者杂然: 则必即丰乐以饮即: (2)下列各组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临溪而渔则必即醒心而望B行者休于树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C以见夫群山之相环无丝竹之乱耳(陋室铭)D醒能述以文者君子深造之以道(孔孟论学习)(3)将选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其可谓善取乐于山泉之间矣。(4)(甲)文的“太守之乐”与(乙)文中的“公之乐”分别指什么?8(13分)【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句意为:老老少少。伛偻:驼背,指老年人。句意为:泉水香甜而酒色清净。冽:清。句意为:杂乱地在前面摆着。杂然:错乱的样子。句意为:一定会到丰乐亭饮酒。即:靠近,到。(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A两个“而”都是表示修饰。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B第一个“于”,在;第二个“于”,比。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C两个“之”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D两个“以”都是“用”的意思。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故选:B。(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苍颜,脸色苍老;颓然,醉醺醺地样子。句意为: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在宾客们中间,太守喝醉了。句中重点词:其,大概;谓,称得上;善,善于;于,在。句意为:这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了。(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两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结合甲文内容,从“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中可知,“太守之乐”是指与民同乐,乐民之乐。结合乙文内容,从“吾君优游而无为于上,吾民给足而无憾于下”中可知,“公之乐”指国家安定,百姓丰衣足食。答案:(1)驼背,指老年人;清;错乱的样子;靠近,到。(2)B(3)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在宾客们中间,太守喝醉了。这大概可以称得上是善于在山水之间寻找快乐了。(4)“太守之乐”是指与民同乐,乐民之乐;“公之乐”指国家安定,百姓丰衣足食。72.2023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试卷9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題目。记游定惠院苏轼黄州定惠院东小山上,有海棠一株,特繁茂。每岁盛开,必携客置酒,已五醉其下矣。今年复与参寥禅师及二三子访焉,则园已易主。主虽市井人,然以予故,稍加培治。山上多老枳木,性瘦韧,筋脉呈露,如老人头颈。花白而圆,如大珠累累,香色皆不凡。此木不为人所喜,稍稍伐去,以予故,亦得不伐。既饮,往憩于尚氏之第。尚氏亦市井人也,而居处修洁,如吴越间人,竹林花圃皆可喜。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晚乃步出城东,鬻大木盆,意者谓可以注清泉,瀹瓜李,遂夤缘小沟,入何氏、韩氏竹园。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既辟地矣,遂置酒竹阴下。有刘唐年主簿者,馈油煎饵,其名为甚酥,味极美。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乃径归。道过何氏小圃,乞其藂橘,移种雪堂之西。坐客徐君得之将适闽中,以后会未可期,请予记之,为异日拊掌。时参寥独不饮,以枣汤代之。【注释】定惠院:在黄州东南。苏轼初到黄州时曾寓居定惠院,作此文时已移居雪堂。 参寥禅师:僧人道潜,苏轼友人。崔成老:庐山道士,精古琴,苏轼的挚交琴友。鬻(yù):卖,这里作“买”讲。瀹(yuè):浸渍。夤(yín)缘:循沿。藂(cóng)橘:一丛橘树,藂同“丛”。徐君得之:徐大正,字得之,苏轼友人。(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园已易主_晚乃步出城东_以后会未可期_(2)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_A客尚欲饮,而予忽兴尽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B此木不为人所喜不足为外人道也C往憩于尚氏之第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D时何氏方作堂竹间方其远出海门(3)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A本文是一篇记游小品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记录了他游定惠院时的所见所闻所感。B开头即写海棠每岁盛开,必去观赏,可见作者对这株海棠喜爱之深。C虽然“园已易主”,但以苏拭之故,主人对定惠院东小山上的海棠、枳木仍加意保存、爱护。D本文是作者应徐得之之请而作,以作为日后回忆时的谈资。(4)本文以写小事细节见长,且笔法细腻,读来情趣盎然。请品析文中的画线句。醉卧小板阁上,稍醒,闻坐客崔成老弹雷氏琴,作悲风晓月,铮铮然,意非人间也。【分析】参考译文: 黄州定惠院东边的小山上,有一株海棠,非常繁荣茂盛。每年海棠花开的时候,一定带着客人置办酒席,我已在海棠花下醉了五次了。今年又同参寥等两三个人到这里游玩,但园圃已换了主人了。这个新主人虽说是市镇人,然而因为我的缘故,所以对这园子还能培育整治。山上有很多老枳树,木的质地坚韧,形体瘦削,枳树的筋脉都历历可见,就像老年人的脖子,枳树花白而圆,就像颗颗珍珠叠加在一起,颜色、香味都不同一般。但这树不被人们喜爱,往往被人们稍微砍去一部分;但由于我的原因,这树还能不被砍伐,得以保存。大家喝过酒,去到姓尚的住宅外休息。姓尚人家也是市镇人,但住处却整洁、宽敞,就如南方吴越人家一般;此处的竹林花园都叫人喜爱。我们醉睡在小板楼阁上,微微醒来,只听得来作客的崔老成弹奏着雷琴,一会儿如悲风乍起,一会儿如晓月初升,琴声清脆有力,意境深远,好像并非人间。晚上于是走出城东,买了大木盆,意思是用它来盛水、浸瓜和李子。接着,沿着小沟岸而行,到了姓何和姓韩家的竹园。当时姓何的人家正在竹林间盖房子,地基已开辟好了,于是在竹园下摆起了酒席。有个主簿叫刘唐年的,送来油煎的糕饼,名字叫“甚酥”,味道美极了。客人似还想饮酒,而我忽然兴致全无,于是就径直归去。路过姓何的小园圃,要了一丛橘树,移种在雪堂西边。一起来作客游玩的徐得之,即将到闽中去了,以后能否见面很难预料,于是要求我记下这次游玩的经历,为了使他日后见面拍掌而笑有个纪念。当时就参寥子一人不喝酒,只是用枣汤代酒。 【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句子翻译为:但园圃已换了主人了。易:更换; 句子翻译为:晚上于是走出城东。步:步行; 句子翻译为:以后能否见面很难预料。期:预料。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结合语境分析其用法和意义。 A连词,表转折,然而/连词,表递进; B介词,表被动/介词,向,对; C介词,在; D副词,正/副词,当。 故选:C。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 A“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错,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 BCD正确。 故选:A。 (4)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可以从修辞手法或语言特色等角度入手。“作悲风晓月”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答时先解释句子的意思,然后指出运用的修辞,再结合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 (1)更换;步行;预料 (2)C (3)A (4)这句的意思是“我们醉睡在小板楼阁上,微微醒来,只听得来作客的崔老成弹奏着雷琴,一会儿如悲风乍起,一会儿如晓月初升,琴声清脆有力,意境深远,好像并非人间”,作者将琴声比作悲风乍起、晓月初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琴声的清脆有力。73.2023年山西省中考语文试题纯文本word+答案西湖美景古来共谈,请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第8-11题。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湖心亭看雪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8.多音字的读音由其所在的语境决定,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2分)(1)浅草才能没马蹄 (2)天与云与山与水8.mò y9.下列河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是日更定矣 明辨是非B.见余大喜日 喜出望外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别具匠心D.余孥一小舟 不遗余力9.B10.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3分)(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10.(1)大雪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2)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11.同一个西湖,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时间,看到的风光不同,表达的心情不同。根据诗文内容将下面这副对联补充完整。(4分)白乐天春日_满怀喜悦赏美景张陶庵冬夜无限怅惘_11.(或“初春”“春季”等)遇知音(或“思故国”“寄幽思”“游西湖”等)师说(节选)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_,_,_,_。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注释 固:本来。师:动词,学习。庸:动词,表示反问,岂。12.为文中空缺处依次选择恰当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3分)吾从而师之 生乎吾后 亦先乎吾 其闻道也A. B. C. D.12.D13.作者认为“师者”的价值在于“_” ,主张不拘泥于_、_,向比自己有专长的人学习。(第一空用原文填写) (3分)13.传道授业解惑(或“惑而不从师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地位(或“贵贱”“地位高低"等) 年龄(或“长少”“年龄大小”等)74.2023年陕西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2分)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与甘父俱出陇西,使月氏。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甘父俱亡归汉。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西北国始通于汉矣。(选文有删改)【注释】郎:郎官,一种官职。甘父:张骞的随从,匈奴人。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1)乃募能使者( ) (2)径匈奴,匈奴得之( )(3)传诣单于( ) (4)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17(1)出使(2)俘获(3)到,往(4)离开评分标准:每小题1分。共4分。18.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2分)A.以其头为饮器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B.月氏遁而怨匈奴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C.无与共击之 何陋之有D.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18.A评分标准:选项正确,得2分。共2分。19.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骞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19【答案】 张骞坚强有毅力,待人宽厚、诚实,匈奴人(或当地人)喜欢他。 评分标准:大意1分;关键词“强”“信”“爱”翻译正确,各得1分。共4分。20.请写出选文中能突出表现张骞对国忠诚的两个语句。(2分)20.【答案】 骞持汉节不失 (骞)俱亡归汉 评分标准:写出一个语句,得1分。共2分。75.2023年成都市中考语文试题word逐题解答版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三个文段,完成58题。甲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康肃问曰:“单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的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共口,徐以构的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丙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5.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元方入门不顾 顾:照顾B.吾射不亦精乎 精:精湛C.康肃笑而遣之 遣:打发D.故不错意也 错:同“措”,安放5.A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下车引之 介冑之士不拜B.以钱覆其口 醒能述以文C.而钱不湿 博学而笃志D.且秦灭韩亡魏 年且九十6.B 7.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A.即使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轻易(答应),哪里能直接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B.即使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就交换)呢?C.虽然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轻易(答应),哪里只是用五百里的土地(就交换)呢?D.虽然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哪里能直接用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呢7.B 8.下列对文段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三组对话皆聚焦冲突。三组选文中的人物对话,分别围绕“谁未守信”“本领是否值得炫耀”“要不要服从秦国要求”进行、B.三组对话均展现应答智慧。甲文元方有理有据,睿智回应;乙文卖油翁现身说法,类比说理;丙文唐雎据理反诘,沉稳应对。C.三组选文皆用对比。甲文客人冲动无礼对比元方有礼有节,乙文康肃神闲气定对比卖油翁骄傲自信,丙文唐雎不卑不亢对比秦王盛气凌人。D.三组选文语言简练。甲文仅“引”字就写出友人惭愧示好,乙文只用“安敢”就显出康肃居高临下,丙文以一“否”字就表现出唐雎态度鲜明。8.C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万里桥记(宋)刘光祖自秦置守,李冰通二渠,为蜀万世利。今万里桥之水,盖秦渠也。其后诸葛孔明用蜀,以公信仁义怀而服之,法度修明,礼乐几于可复。古今相传,孔明于此送吴使张温,曰:“此水下至扬州万里。”后因以名。或则曰,费祎聘吴,孔明送之至此,曰:“万里之道,从此始也。”孔明没又千载,桥之遗迹亦粗具,非有所甚壮丽伟观也。以千载之间,人事更几兴废,而桥独以孔明故,传之亡穷。其说虽殊,名桥之义则一。厥今天下,兼有吴蜀。朝廷命帅,其远万里。其于此桥,孰不怀古以图今,追孔明之道德勋庸而思仿佛其行事?侍御赵公之镇蜀也,始至,谒古相祠,即命葺之。每曰:“诸葛公,三代遗才也。用法而人不怨,任政而主不疑,非天下之至公,其孰能与于此?”今其遗迹所存尚多,而万里桥者乃通吴之故事。前帅沈公常修广之,犹陋,弗称,且易坏,久将莫支。则命酾水,为五道,梁板悉易以木而屋之。风烟渺然,岸木秀而川景丽。公与客登此,盖未尝不徘徊而四顾也。兹桥也,过而弗能玩,玩而弗能思者,众矣。如公所怀,风景抑末耳。公命光祖为之记,记其大者而遗其细。若曰桥美名,公又与之为美观,非知公者。知公莫如光祖。(选自全蜀艺文志卷三十三,有删改)【注】聘:访。勋庸:功绩。仿佛:相仿。酾;疏导。末:非根本的。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出代表该选项的字母)(2分)A.孔明没又千载象 没:去世 B.其说虽殊 殊:奇特 C孰不怀古以图今 图:谋划 D.记其大者而遗其细 遗:舍弃 3.B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6分) (1)人事更几兴废,而桥独以孔明故,传之亡穷。(3分) (2)兹桥也,过而弗能玩,玩而弗能思者,众矣。(3分) 人间世事又经历了多少次兴盛衰亡,而这座桥唯独因为孔明的缘故,留存下来,没有尽头(2)这座桥,经过却不能观赏,观赏却不能深思的情形(人),很多啊5.本文题为“万里桥记”,为何多处提到诸葛亮?请联系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5.万里桥的得名与诸葛亮有关。诸葛亮曾在此送别吴、蜀的使臣,“万里”出自他之口。万里桥的修缮与诸葛亮有关。赵公因仰慕诸葛亮的道德、功绩而修缮此桥,作者借此记表达对赵公的期许。76.2023年达州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逐题解答版三、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孟子>二章)【乙】海瑞,字汝贤,琼山人。署南平教谕。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曰:“台谒当以属礼,此堂,师长教士地,不当屈。”迁淳安知县,布袍脱粟,令老仆艺蔬自给。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瑞曰:“曩胡公按部,令所过毋从张。今其行装盛,必非胡公子。”发橐金数千,纳之库,驰告宗宪,宗宪无以罪。(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十四,有删改)【注释】脱粟:吃糙米饭。艺:种植。曩:从前。发:打开。橐:布袋的一种。8.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岂不诚大丈夫哉 诚:是B.得志,与民由之 由:遵循C.御史诣学宫 诣:到D.属吏咸伏谒 咸:都8.A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倒悬之/父命之B.独行其道/其迁淳安知县C.谒当以属礼/以顺为正者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昨闻海令为母寿9.A 10.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围绕“何谓大丈夫”的问题,景春提出观点,孟子反驳,有破有立。B.甲文中孟子运用对比表达了对景春推崇的公孙衍、张仪之流的不懈和鄙视,接着从正面提出自己心目中的大丈夫的标准。C.乙文中海瑞在南平和淳安的言行,体现了甲文中大丈夫标准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D.乙文通过“布袍脱粟、艺蔬自给”和胡宗宪的话,分别从正面和侧面表现了作为淳安知县的海瑞生活的清贫。10.B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三、文言文阅读(共7分)11.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11.(1)得志的时候和老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的时候肚子走自己的道路。(关键词:“由”“之”“道”) (2)昨天(我)听说海瑞县令给母亲做寿,(只)买了两斤肉。(关键词:“市”“为”“寿”)(2)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12.包拯、海瑞在民间人称“包青天”“海青天”。在“苍蝇、老虎一起打”的今天,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老百姓心中的“青天”应该是怎样的人。(3分)12.围绕“廉洁奉公”“秉公执法”“勤政爱民”谈即可。(每点1分)77.广安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试题(三)文言文阅读(15分)【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乙】鲁公治国,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注】颠踬:被东西绊倒。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寝:停止。24.请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两处)。(2分)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24.筑 径 通 之 / 设 栏 护 之 / 又 何 忧 焉?(标正确一处得1分)2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4分)(1)固不可彻_ (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_(3)鲁公治国_ (4)公犹夷不能决_25.(1)改变 (2)穷尽 (3)修建 (4)决断或决定2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1分)A.惧其不已也 其真无马邪B.汝心之固 公善之C.以残年余力 以君为长者D.而山不加增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26.D2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2分)_(2)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2分)_27.(1)(他们)敲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2)园子修好了,必定要添仆人(打理),(给仆人住的)下房没有了,很值得考虑。28.【甲】文愚公移山的原因是“_”,移山的目的是“_”。(用原文回答,2分)28.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1分)目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1分)(回答完整给分)29.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你获得的启示。(2分)_29.启示:愚公坚定信念,移山成功;鲁公畏手畏脚,修园失败。我从中获得的启示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标,有决心,有毅力,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坚持到底就会成功,否则将一事无成。(围绕“目标”“毅力”“不怕困难”等关键词语回答)78.2023年四川省凉山州中考语文试题逐题解答二、文言文阅读及古诗文积累(25分)(一)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6.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是非木柿 故大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益慕圣贤之道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C.足肤皲裂而不知 食不饱,力不足 不足为外人道也D.以中有足乐者 皆以美于徐公 以光先帝遗德6.A7.下列对文段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A.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克服了无书、无师、求学路途遥远、生活艰苫等重重困难。B.作者详写自己艰辛的求学经历,略写现在的成就,鼓励青年一辈努力学习,力求做到“业有精”,“德有成”,属于欲扬先抑的写法。C.文中第一段画波浪线的句了表明作者求学诚恳、执着、机智。D.好的品德修养是作者终能学有所成的土壤,因而作者得以“遍观群书”,得以“硕师名人与游”,得以“ 预君子之列”。7.C第卷(主观题共79分)8.翻译文中画线句子(3分)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8.我寄住在旅舍,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伙食,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来享用。(二)蛛与蚕蛛语蚕曰:“尔饱食终日以至于老,口吐经纬,黄口灿然,固之自裹。蚕妇操汝入于沸汤,抽为长丝,乃丧厥躯。然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蚕答蛛曰:“我固自杀。我所吐者,遂为文章,天子衮龙”,百宫绂绣,孰非我为?汝乃枵腹而营口,吐经纬织成网罗,会伺其间,蚊虻蜂蝶之见过者无不杀之,而以自饱。巧则巧矣,何其忍也!”蛛日:“为人谋或为汝自谋,宁为我!”噫,世之为蚕不为蛛者寡矣夫!(选自雪涛小说有删改)注:衮龙:龙袍;绂绣:一种官员的礼服; (枵腹:空腹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3 分)我固自杀 固遂为文章 遂孰非我为 孰9.固:固然 遂:(接着)就 孰:哪一个1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1)然其巧也,适以自杀,不亦愚乎! (2)为人谋或为汝自谋,宁为我! 10.(1)既然如此那么你巧妙的技艺,正好用来自杀,(这)不是太愚蠢了吗?(2)替别人打算,还是替自己打算,(我)宁肯为自己!11.文中的蛛与蚕分别指的是哪一类人? (3 分)11. 蛛:指利己不利世的人; 蚕:指利世不利己的人。79.2023年眉山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暨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二)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7-9题。【甲】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19套试题文言文阅读汇编.docx)为本站会员(学****)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