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窦娥冤》教学设计(1)-教案课件-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资源ID:94702909
资源大小:17.09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4.1 《窦娥冤》教学设计(1)-教案课件-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2.4窦娥冤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窦娥冤内容由老教材只选取第三折,扩大到选取一、二、三,共3折,但我们知道第三折 是全剧的高潮部分,不仅最集中的表现了窦娥的反抗精神,还深刻地揭露了造成窦娥悲剧命运的社会原 因。本课是元杂剧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悲剧代表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本文 的学习力求对本单元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践行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对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的培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教学目标与孩心素养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元杂剧的特点及相关知识。2 .把握全剧的故事情节并分析窦娥的形象,理解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掌握戏剧的主题。3 .品味“本色化”戏剧语言。二、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把握全剧的故事情节并分析窦娥的形象,理解窦娥形象的社会意义,掌握戏剧的主 题。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 物的特点。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 的写作方法。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窦娥身上的人性美,认识恶劣社会秩序对人性的摧残,培养学生向善的心灵。1 .理清戏剧冲突的主要方面,分析人物形象。2 .窦娥对天地既斥骂又依赖的矛盾中透露出作者思想的复杂性。课前发备学生课前完成“预习助读”,了解作者、背景、元杂剧相关知识。敢学过程窦娥冤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介绍关汉卿:关汉卿,号己斋叟,金末元初大都(现北京)人。元代杂剧的代表作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 伟大的戏剧作家。他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齐名,被称为“元曲四大家”。2 .介绍元杂剧:元杂剧有一套较严格的体制:结构:元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演一完整的故事,个别的有五折、六折或多本连演。角色:扮演的角色有末、旦、净、丑等。元杂剧每本戏只有一个主角,男主角称正末,女主角称正 旦。此外,男配角有副末(次主角)、外末(老年男子)、小末(少年)等;女配角有副旦、外旦、小旦 等。剧本的构成: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二、指导阅读1 .阅读“自读提示”中与本折有关的情节。2 .阅读课文。3 .提问式阐述:文学史上公认课文所选部分是全剧的高潮。但在前两折里,已经把窦娥受害的故事 情节交待得清楚明白。窦娥与张驴儿的冲突,窦娥在公堂上的斗争,都已在前两折里表现出来,那么高潮 为什么出现在第三折里?通过阅读课文,我们发现;第三折里仅有窦娥指天发誓,刑场受戮,故事情节简单,而构成窦娥矛盾 冲突的对立面,如社会恶势力的代表张驴儿、元代残酷统治的典型官府都隐藏在幕后,没有冲突,就没有 戏剧,更没有高潮,可见,全剧高潮出在第三折里是与戏剧本身的特点分不开的。4 .提问:在课文中共出现多少曲牌?都属什么宫调?明确:共出现10个曲牌,都属于正宫调。5 .提问:根据10个曲牌和故事情节,把课文分成若干层次。(按“思考和练习”一的要求)明确:10个曲牌有3个层次。使剧情有张有弛,有烘托、有渲染,扣人心弦,催人泪下。6 .分析第1层。齐读第1层两支曲子。7 .提问:窦娥为什么要指斥天地鬼神?明确:窦娥诉说自己莫名其妙犯法受刑,冤屈之大可“动地惊天”。又因为窦娥的冲突对象隐于幕后, 而天地鬼神便成了她的指斥对象。由于内心的悲愤难以控制,便构成了对天地的怨恨与控诉。三、布置作业1 .默写滚绣球曲牌,整理“思考和练习”五。2 .结合“思考和练习”三,研究阅读第2、3两个层次。3 .熟悉剧本的三个组成部分。第二课时一、教学要求1 .阅读分析第2层内容,归纳窦娥的性格特点。2 .体会第3层中作者采用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及在当时的作用。教学内容和步骤二、复习检查3 .学生背诵滚绣球。4 .复述剧本的三个组成部分。三、研究阅读1 .提问:从“左侧右偏”“前合后偃”两句可见窦娥在赴刑场途中所受的苦难,可她为什么还要提 出坚决走后街,舍近而求远呢?明确:因为窦娥的婆婆住在前街,怕婆婆看见自己受刑而伤心。这充分显示了她淳朴善良的美好心灵, 展示了她性格中温顺善良的一面。2 .然而,她的婆婆还是迎面赶来了,请看她与婆婆的一段对白,并试作分析。(原文略)3 .提问:通过人物对白,试分析关汉卿的语言艺术和戏剧效果。明确:关汉卿驾驭语言的能力是惊人的,他可以根据生活本身所提供的语言来反映现实,充分为剧情 和人物性格服务。窦娥对婆婆的一段说白,出自这个封建社会小媳妇的口里是那样的贴切,表现得是那么自然、生动。在戏剧冲突的程度上,由急转缓,由怯转伤,抒情气氛加浓,窦娥的性格更加完美。可见窦娥对婆婆 的孝顺,但像这样一个完美的善良的妇女,竟然惨遭如此的冤屈,被诬陷为杀人凶手,足见当时的统治是 何等的腐败,社会是何等的黑暗。这不仅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还为悲剧的产生蓄足了势,起到了深刻批 判封建社会的作用。4 .阅读快活三鲍老儿。5 .提问:这两支曲子是窦娥临刑前对蔡婆婆提出的希望和要求,在表现主题方面起什么作用呢?明确:使人们对窦娥的悲惨遭遇更加同情。她劝婆婆不要过分悲伤,再一次表明了她善良、美好的心 灵。这样的好人蒙冤而死,自然使人们对不公正的社会产生愤恨之情,戏剧的审美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已阅读第3层。分析窦娥临刑时发出的三桩誓愿,说明她所希望的是什么。明确:第一个誓愿是血溅白练:她希望刑场上的人们能立刻了解她的冤屈;第二个誓愿是六月飞雪: 她希望自己的冤屈会在上天得到反应;第三个誓愿是亢旱三年;她不仅希望个人的冤屈得到申张,而且希 望上天能够惩治邪恶。6 .她的三桩誓愿与第1层对天地的指责是什么关系呢?是否矛盾呢?明确:窦娥对天地鬼神的严厉指斥和要感动天地,显然是矛盾的。可见,窦娥诉冤过程中对天的怀疑 和依赖是始终交织在一起的。这正反映了作家的历史和阶级的局限,一方面,他通过窦娥指天斥地从根本 上批判封建统治阶级,表达自己变革现实的愿望。另一方面,又不能从根本上提出救民于水火的办法,只 能靠天地动容来昭雪窦娥的冤案。四、归纳主题第三课时一、探究活动把窦娥冤(第三折)改写成话剧课堂讨论:怎样把窦娥冤改写成话剧?讨论:舞台布景参考:a.时间:三伏的某一天,即立秋后的某一天(三伏,在窦娥冤中指末伏。立秋后,第一个 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的午时。b.地点:楚州山阳市曹(元代没有楚州,关汉卿是借用元代以前的地名,楚 州在唐宋时期为今江苏淮安。市曹:市中通衙,(元史.刑法二):”而后斩于市曹。"),十字街中树 一杆八尺长的旗枪,以显示威严;街的两旁挤满看众,四周排列着刀斧手。讨论:剧情改写参考:a.对窦娥冤的剧情进行较大的整事。第三折的剧情宜集中于刑场上,对窦娥赴刑场路上的 情节只能改成在刑场上通过人物对白或独白表现出来。b.要把窦娥的唱词改成对白或独白。c.要把元代 白话改成现代白话。引导学生将两种剧种进行比较参考:话剧比杂剧情节要集中些,结构要坚凑些,而元杂剧由于有大量的唱词,抒情意味比话剧强烈 止匕 一I O二、关于本文三个问题的探讨1 .讨论:窦娥与现实生活有哪些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表现了什么?参考:窦娥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有:张驴儿自己误把父亲毒死,却诬陷清白的窦娥;窦娥本想 依靠衙门洗清自己的冤枉,却反而被判以死罪;窦娥渴望清清白白地活着,却怕连累婆婆,自己心甘情 愿担当死罪。矛盾冲突的第点,反映当时社会上强欺弱、恶欺善的现实;第点,反映了当时吏治的黑暗,官吏 的昏耳贵,贪赃枉法;第点,表现了窦娥的孝顺和善良。2 .讨论:窦娥如果不怕连累婆婆,冤案还会不会发生?参考:如果窦娥不怕连累婆婆,婆婆也会被屈打成招,至IJ那时,杀头的虽不是窦娥,却会是其婆婆, 仍旧是一件大冤案。卑弱而善良的老百姓只能以牺牲自己来救助无辜的他人,是无法阻止冤案的发生的, 因为制造冤案的是当时社会上强大的黑暗势力和官吏的贪赃枉法,腐朽昏陨。3 .讨论:怎样认识窦娥发的三桩誓愿呢?参考:这是窦娥对现实彻底绝望而表现出来的更坚定的反抗她相信自己的冤枉得到昭雪,恶势力得到 惩办;同时也表现出了作者以及百姓的一种美好愿望。而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两桩誓愿即时应验,是为了 突出窦娥的冤,突出窦娥品格的高洁,从而增强作品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力。敢学反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