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和老人教版高中语文课内古文化常识汇编.docx
-
资源ID:94703591
资源大小:32.8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部编版高中语文和老人教版高中语文课内古文化常识汇编.docx
部编版高中语文课内文化常识文言文20篇L四书包括论语大学中庸孟子。2 .荀子,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鸳马十驾:马行走一天的路程。3,离骚:同“罹”,遭遇。4 .楚辞和楚辞不同在于:楚辞是一部诗歌总集(西汉刘向编辑屈原、宋玉、景 差等人的作品);楚辞是一种诗歌体裁,也称“骚体”。(诗经和楚辞是中国文学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5 .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体制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 法。”国风好色而不淫:国风是收集在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周代民歌。6 .谏太宗十思疏:奏章。7 .师说:文体的一种,通过发表议论或记述事物来说明某个道理。如爱莲说、捕 蛇者说、马说。8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文句意思表达完毕,叫“句"句子中间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 叫“读”(同“逗)。“句读”在这里泛指文字的诵读。9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即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六艺:儒家所谓的礼(礼仪)、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书(识字)、数(计算)等六种 才艺10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古时巫、医不分,巫的职业是祝祷、占卜等,也用药物为人治 病。11 阿房宫赋:一种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 事,也有以较短篇幅抒情说理的。12 辇来于秦:古代用人拉着走的车子,秦汉以后多指皇帝、皇后乘坐的车子。13.而望幸焉:封建时代皇帝到某处,叫“幸”,妃嫔受皇帝宠爱,叫“得幸”。14奈何取之尽锚铢:古代重量单位,形容极为细微。15妃嫔媵婿:统指六国王侯的宫妃。她们各有等级,妃的等级比嫔、婿高。媵是陪嫁 的侍女,也可成为嫔、婿。16思厥先祖父: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17答司马谏议书:信。18不任区区向往之至:谦辞,用于自称。19赤壁赋:一种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用来写景叙事, 也有以较短篇幅抒情说理的。20壬戌之秋:古代以干支纪年,该年为壬戌年。21七月既望:农历每月十六。农历每月十五日为“望日”,十六日为“既望”。22项脊轩志:记。23迨诸父异爨:分开做饭,意思是分了家。爨,烧火做饭。24妪,先大母婢也/先妣抚之甚厚:对去世的尊长的敬称。25吾妻来归:女子出嫁。吾妻归宁:出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26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清朝以前汉族男孩15岁时束发为髻,成童;20岁时行冠礼, 成年。因此用束发指代成童的年龄,即15至20岁。27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千乘之国,在当时是一个40、通侯,秦代置爵20级,最高一级叫彻侯,汉朝继承了秦制,但汉武帝名彻,避讳 改为通侯。41、上林苑,皇帝打猎的地方。42、太学,古代设在京师的最高学府。43、孝廉,被举荐的人称为孝廉,汉代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官职。44、公府,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公署。45、两都,西汉都城长安和东汉都城洛阳,二京也指这两个地方,班固有两都赋。46、术学,关于术学方面的学问,指天文历算筹。47、傅会(附会),文章的组织,布局,命意,修辞。48、阉竖,对宦官的蔑称。49、出,指离开朝廷。50、相,汉朝王国的相,职权相当于郡的太守51、豪右,豪族大户,右族,即豪族。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右边。52、下车,指官吏到任。53、视事,官员到职工作。54、乞骸骨,封建社会,大臣老了请求辞职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55、公车特征,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56、相坐:相连坐(治罪)。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叫“连坐”或“相坐”。57、株连:指一人有罪而牵连他人。株,本指露出地面的树根,根与根之间牵连甚多。必修五1、天文地理,把恒星作为行星运动的坐标,划分为若干区域来识别。28宿就是最著名 的恒星集群。2、古代还将地上的州郡邦国与星空的区域对应起来,称作分野。(滕王阁序,“星 分翼轸,地接衡庐”)3、中国古代天文地理是并称的,九州相传是大禹治水首先划分的,沿用至今。4、河内,山东,西河,关西,江表,淮左:请自查。5、纪年纪时,古人纪年有干支纪年和帝王纪年两种。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两两相配而成一种纪年方法。6、帝王纪年,是按照帝王继位的年次或年号来纪年。如“庆历四年春”。古人为弥补 天干纪年的不足,往往并用帝王纪年和干支纪年,如“永和九年,岁在癸丑”。7、纪月,古人除了用序数,还加了一些特殊的称谓,如“孟”“仲”“季”“朔”“望” “晦”。8、古代纪时,古人把一昼夜分割八时段,十时段,十二时段,十五时段,十六时段等, 如“平朔黄昏"都表明时间,南北朝以后,运用天干地支纪时及五更报夜为主要方法,“辛 未,三月念六夜四鼓”。9、平明,日中,人定,日暮,夜阑,暮春,三春,三秋:请自查。10、姓名字号,春秋以前,姓与氏是分开的秦以后,姓和氏逐渐不分,汉代通称为姓。11、名是人们相互区别的符号,古代婴儿出生后几个月由父命名(不是父母共同命名)。12、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以后才起的。字是对名的解释和补充,对名有表述、阐 明的作用,因此又叫“表字”,所以,名和字是有关联的。13、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又叫别号,五柳先生,青莲居土,六一居土,帝王将相死 后还有谥号。14、谥号,是根据其生前品德行为来定的,有专门的谥法为依据,经天纬地日文, 克定祸乱为武,造临四方日明,杀戮无辜日厉,早孤短折为哀,年中早天日悼。帝王赐给大 臣的谥号褒扬居多(但也有贬的)。15、外号,也叫绰号,写表现人物特征的名号,水浒传里人物外号最多。16、礼仪制度,周礼把礼仪分为五类,即祭祀的“吉礼”自然神和祖先,有凶葬的 “凶礼"吊各种天灾人祸有关系的“军礼”,外交的“宾”礼,包括朝、聘、会、盟国等 活动,“嘉礼”有关个人成长,交往,王位承袭,其中还包括冠礼,婚礼,宴饮之礼,养老 礼。17、座位之礼,室内以坐西向东为尊,其次是坐北朝南,再次是坐南朝北,最卑的是坐 东朝西,鸿门宴中有这样的记叙。18、古人见面礼是拜礼和揖礼。拜礼以叩头跪拜为主,揖礼以拱手示意为主,在尊者面 前小步快走叫“趋”。19、礼记-内则说,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暖,八十非人不暖,九 十虽得人不暖也,这是养老礼。中等国家。28冠者五六人: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一般在二十岁。29报任安书:信。30史记:西汉司马迁著,原名太史公书。分为本纪十二、表十、书八、世家三 十、列传七十。为二十四史之一,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史书。31仲尼厄而作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传统上认 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32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为春秋做注 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是叙事详细的编年体 著作。33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相传为左丘明所著。国语 和左传明显的区别是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写, 长于记事。34过秦论:一种议论文体,重在阐明自己的意见。(过秦:指出秦的过失)35外连衡而斗诸侯:也作“连横”,是一种离间六国,使它们各自同秦国联合,从而 实施各个击破的策略。36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与秦“连横”之策相对,是联合六国共同对付秦国的策略。 从,通“纵”。37蹑足行伍之间:古代军队编制,以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故以“行伍”代指军 队。38以愚黔首:是中国战国时期和秦代对百姓的称呼。39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絮大:战国时指函谷关、靖山以东,泛指六国之地。山东 省指的是太行山以东,最早始于明朝时期。还可以指华山以东。40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据传为孔子弟子及其后学所记,西汉礼 学家戴圣所编,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41陈情表:古代臣子向国君奏事陈情的一种文体。“疏”与“表”都是臣下写给皇帝的文字,可它们又有各自的侧重点。“疏”原指逐条陈述,是大臣向皇帝提建议、意见的一种文体,如贾谊的论积贮疏、 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它属于议论文。“表”与奏疏最大的区别就是具有言情的成分,如:诸葛亮的出师表陈述的是忠臣 报国之情,李密的陈情表陈述的是乞养祖母、辞官不做之情,它属于散文。4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古代丧服的名称。指期服和功服。古代丧礼制度以亲属关系的 亲疏规定服丧时间的长短,服丧一年称“期”,九月称“大功”,五月称“小功”。43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察:察举,汉代开始实行的选拔官吏的制度。孝廉:孝顺父 母、品行廉洁。汉代以来举荐人才的一种科目。后代“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 对举人的雅称。44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推举优秀人才的一种科目,这里是优秀人才的意思,与 后代科举的“秀才”含义不同。45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官名。太子的属官,掌管图书。46猥以微贱,当侍东宫:猥:自谦之词。东宫:指封建时代太子所居住的宫殿。这里 借指太子本人。47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旧时奏疏中下级对上级常用的敬语。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拳拳,形容感情恳切。48归去来兮辞: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49三径就荒:三径,院中小路。汉朝蒋诩隐居之后,在院里竹子下面开辟三径,只与 少数人来往。后人以“三径”代指隐土居所。50吾间养树,得养人术:养民。唐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改“民”为“人”。60五代史伶官传序:宫廷中的乐官和有官职的演戏艺人。61庄宗受而藏之于庙:指宗庙,古代帝王祭祀祖先之所。此处专指李克用的祠,同下 文的“太庙”。62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从事:原指州郡长官的僚属,这里泛指一般属官随从。少 牢:用一猪一羊祭祀。63书日:满招损,谦得益:指尚书,尚书为儒家经典之一,它是中国上 古历史文献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64元丰七年六月丁丑:宋神宗的年号;天干地支纪日。65泰山之阳:山的南边。66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诗词曲40首1 与子同裳:古时上衣称衣,下裙称裳,故衣服合称为衣裳。2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3 .朕皇考日伯庸:秦始皇时起专用作皇帝自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寡德之人, 是古代君主、诸侯王对自己的谦称。4 .字余日灵均:人的别名,亦称“表字”。(自称用名,表示谦虚;称平辈或尊辈用字, 表示礼貌或尊敬)古人幼时取名,成年(男20岁举行冠礼时,女15岁举行笄礼时)取字,名和字一般有 三种关系:(1)意义相近。如屈原,名平,字原(宽阔平坦的意思)。(2)意义相反。如 曾点(点,小黑点也),字皙。(3)意义相关:如苏轼,字子瞻。5 .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 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如, 陶潜号“五柳先生”“东坡居土”。6短歌行琵琶行大风歌长恨歌:歌行,我国古诗的一种体裁,音节、 格律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7拟行路难:乐府杂曲,内容多写世路艰难和离愁别绪。8王孙自可留:原指贵族子弟,古时也用来尊称一般青年男子;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9梦游天姥吟留别:古诗的一种体式,内容多是悲愁慨叹,形式自由活泼,不拘一格。10势拔五岳掩赤城:中国的五大名山,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 中岳嵩山。11且放白鹿青崖间:传说中神仙或隐土的坐骑。多指隐居。12汉家烟尘在东北:唐人喜欢以汉自比,常借用汉事来赞、讽唐事,有时还直接以汉 代唐。13万里悲秋常作客:客居他乡。(区别于做客)14予左迁九江郡司马:左迁:贬官,降职(迁,包括升级、降级、平调三种情况)。 司马:州刺史的副职,多以贬斥的官员充任,只有虚职而无实权。15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当时对琵琶师的通称。16五陵年少争缠头:指京城富贵人家的子弟。(五陵,汉代五个皇帝的陵墓,在长安 附近。当时富家豪族和外戚多居住在五陵附近,因此后世诗文常以五陵指富豪人家聚居的长 安之地。)17名属教坊第一部:唐代宫廷的乐舞教习机构。18江州司马青衫湿:黑色单衣,指唐代官职低微者(八九品着青色)服饰;也指书生; 也指地位低贱者。“司马青衫”后成为形容悲伤凄切情感的典故。19李凭箜篌引:一种古代诗歌体裁,篇幅较长,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有 五言、七言、杂言。20李凭中国弹箜篌:即国中,指国都长安城。21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秋天分孟秋、仲秋、季秋,合称“三秋”。也可指三个季 度,即九个月,或者三年。22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高扬的大旗。将军立在军营前或 作为行军前导的大旗,旗杆上以象牙饰之,故称“牙旗”。23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古代对中书省的美称。此处代指朝廷。24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指三国吴、东晋、南朝宋、齐、梁、陈六个朝 代,都建都金陵。25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歌曲玉树后庭花,传说为陈后主所作,亡国 之音。26青眼聊因美酒横:典出阮籍,指正眼看人。27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指归隐、。28千载谁堪伯仲间:原指兄弟的排行,这里指不相上下。塞上长城空自许:比喻守边御敌的将领。宋书檀道济传载,宋文帝要杀名将檀道 济,檀大怒:“乃复坏汝万里长城!”29烽火扬州路/谈笑起,两河路:宋元时行政区域名。30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狸,北魏太武帝拓跋奏小名。他曾在瓜步山建立行宫, 即佛狸祠。到了南宋时期,当地老百姓把佛狸祠当作供奉神祇的地方,而不知道它过去曾是 异族皇帝的行宫。指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31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汉唐旧都,借指北宋都城汴京。32美芹之献:常用来自谦所献之物菲薄,以示诚意。真正让“美芹之献”流传后世的 是辛弃疾。他曾向朝廷上书美芹十论。该书都是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 大计。美芹十论因此成为辛弃疾的名片。33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故国之思、亡国之痛。34纵豆蔻词工:女子十三四岁。其他篇目1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文天祥指南录后序):本指楚国郢都城门,后来指国都城门。2以资政殿学士行:宋朝给予离任宰相的荣誉官衔。3制府檄下: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或声讨的文书。这里指通缉公文。4雪九庙之耻:皇帝立九庙祭祀祖先,这里指国家。5使旦夕得正丘首:死于故乡或故国。6堤骑按剑而前(张溥五人墓碑记):穿桔红色衣服的朝廷护卫马队。7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指平民。古代编制平民户口,五家为一 “伍”。8是以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褒贬死去的帝王或高官的称号。9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执行事务的人,对对 方的敬称。10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有职务的门客。11今大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有九个迎宾赞礼的官 员延引上殿。12汤沐邑:源于周代的制度,是指诸侯朝见天子,天子赐以王畿以内的、供住宿和斋戒沐浴的封邑。后指国君、皇后、公主等受封者收取赋税的私邑。 人教版(老版)教材古文化常识汇编文化常识必修一1、左传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著作。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2、它以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的顺序,记载东周以前240-250年间的各国政治、经 济、军事、外交和文化的重要事件和人物。3、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也可当散文看)。4、行李,出使的人。5、春秋时期,有公侯子爵男。6、以乱易整,不武-一古代战争的道德。7、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音调悲凉。8、中庶子,管理国君车马之类的官。9、尺兵,尺寸之兵。11、郎中,宫廷侍卫。12、箕踞,坐在地上,张开两脚,形状像箕,这是轻慢傲视对方的表现。13、山东,瑶山以东,函谷关以东的地区。14、季父,叔父;亚父,把别人当成仅次于父亲。15、鲫生,浅陋无知的小人。16、古代河北河南,黄河的北面和南面。17、参乘,修乘,古时站在车右边担任警卫的人,不是左边。乘:四匹马拉的车。18、窃,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19、谨诺,表示恭敬语气。20、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21、再拜,拜二次,表示隆重。2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等爵位。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男爵等还 真不是西方独有的,我们周朝就开始了。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 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就是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总体就是分 封的土地多,人口多,相应名号也就高了。23、子:古代对男子尊称。2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国君、诸侯别称。25、执事:办事的官员,文中可用作对对方的敬称。26、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是第一 部),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本书亦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 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27、祖:临行记录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28、古时音乐分为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变音的变调、声调悲 凉修二1、诗经分风雅颂;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前三者指 的是诗的不同体制,风大都是指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小雅,是宫廷音乐;颂分周颂和鲁颂, 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后三者指的是诗的不同表现手法。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 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也”。2、卜,用蓍草占卦,体,卦象。3、孔雀东南飞南朝陈徐陵编玉台新咏,古代汉民族(不是少数民族),古代 最长的叙事诗。4、总角,古代少年男女把头发扎成Y髻,叫总角,后来用总角指代少年时代。5、结发之妻,结发是指成婚之夕,男左女右,共髻束发。6、初阳岁,冬至之后,立春之前。7、适,出嫁。8、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9、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10、杜康,相传最早造酒的人。11、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青衿:是周代读书人的服装,这里指代有学 识的人。12、阡陌:阡,南北向的小路;陌,东西向田间小路。.13、修禊事也,禊,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戏,以祈福消灾。14、望: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农历每月十六。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 第一天。15、浮图,即浮屠,本意指佛和佛教徒。16、“临川王某记”,古人作文起稿,写到自己的名字,往往只作“某”,或在“某” 之前冠姓,以后誉写时,才把姓名写出,根据书稿编的文集,也常保留“某”字。17、“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由于屈原的离 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所以楚辞又称为“骚”或“骚体”。诗经和楚辞分别是先秦时期北方中原文化和南方楚文化的辉煌结晶,中国文学 史上往往将“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表诗经;“骚”,指离骚, 代表楚辞。诗经与楚辞分别是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的两大源头。18、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19、建安:汉献帝年号。20、箜篌:古代的一种弦乐器,23弦或25弦,分卧式、竖式两种。21、妾:旧时妇女谦卑地自称。22、公姥:公公和婆婆。本文是偏义复词,偏“姥”,“公”是衬字。23、伏惟:下级对上级或晚辈对长辈说话表示恭敬的习惯用语。24、.初七:支农里七月七,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巧。25、下九:古人以农历每月的二十九为上九,初九为中九,十九为下九。在汉代,每月 十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26、六合:指结婚选好日子,要年、月、日的干支(干,天干,指甲、乙、丙、丁。; 支,地支,指子、丑、寅、卯。;年月日的干支合起来共六个字,例如甲子年,乙 丑月,丙寅日)都要适合,叫六合。27、青庐:用青布搭成的蓬帐,举行婚礼的地方,东汉至唐有这种风俗。28、黄昏:十二时辰之一,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29、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21时至23时),这里指夜深人静的时候。30、乐府三绝:孔雀东南飞、木兰诗与唐代韦庄的秦妇吟31、建安风骨:是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形成的文人集团所表现出的共同的文学倾向,他们 高扬政治理想,展示强烈个性,具有浓郁的悲剧色彩,展现了东汉末年动荡的时代,形成了 慷慨激昂、刚健有力的诗歌风格,所以称为“建安风骨”。代表人物主要有“三曹”、“七 子”和蔡琰。“三曹”指曹操、曹丕、曹植;“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墙、 应场、刘桢。32、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史称魏武帝。33、癸丑:古人常用天干十个字和地支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这里指 永和九年。34、暮春:春季的末一个月。35斗牛: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36、洞箫:管乐器的一种。37、匏樽:用葫芦做成的酒器。38、蜉蟒:一种小飞虫,夏秋之交生在水边,生存期很短,古人说它朝生暮死。39、苏轼 苏洵、苏辙 均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 丕、曹植)齐名。”在书法方面成就极大,苏轼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40、赋:始于战国,盛行于汉。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文体。它 主要有三个特点:一、句式上以四、六字句为主,并追求骈偶;二、语音上要求声律谐协; 三、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多采用问答形式和铺陈手法。赋,除了它的源头楚辞阶段外, 经历了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几个阶段。41、王安石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 家”。必修三1、“蜀道难”,古乐府旧题。2、锦城,锦官成,成都的别称。3、行,古诗的一种体裁。4、左迁,贬官,降职。5、司马,州、刺使的副职。6、京都声,指唐代京城长安流行的乐曲声调。7、善才,当时对琵琶师的通称。8、出官,京官外调。9、秋娘,唐代歌伎常用的名字。10、五陵,汉代五个皇帝(高、惠,景、武、昭)的陵墓,在长安附近。11、大弦小弦,指琵琶的四根弦中的最粗的和最细的。12、缠头,送给歌伎舞女的锦帛。13、教坊,唐代官办管理音乐杂技、教练歌舞的机关,不是私办。14、青衫,黑色单衣,唐代官职低的服色为青黑色。后人常用“司马青衫”形容悲伤凄 切的情感。15、望帝,周朝末年蜀国君主的称号,传说他死后,魂魄化为鸟,名杜鹃,啼声哀凄, 暮春而鸣,伤感春去。也哀痛亡国。春心是伤春之心,比喻对美好事物的怀念。16、虎旅,指唐玄宗的禁卫军。17、宵柝,夜间巡逻时用的梆子。18、鸡人,汉代制度,宫中不养鸡,用人报晓。19、六军,周制,天朝有六军,12500人为一军,后泛指军队。20、四纪,古代以木星绕日一周(12年)为一纪,四纪,48年。21、莫愁,南朝乐府歌辞河中之水歌中的主人公。22、五亩,先秦时五亩约合现在的一亩二分多。23、序,殷商时代“序”指学校,周代叫“庠”。24、孝,专指对父母之敬;悌,专指对兄弟之敬。25、十驾,不是十匹马拉车,而是马拉车10天所走的路程。26、腔步,古代指跨出脚叫“陛”,跨两步为“步”。26、连衡,也指连横,一种秦国使用的离间战术。27、战国四公子,齐孟尝,赵平原,楚春申,魏信陵。29、百越,也称百粤,古代越族居住在桂、浙、闽粤一带。黔首,百姓的称呼,黔,黑色。30、氓隶,氓,是民;隶,是奴隶。31、陶朱,即春秋时期赵国的范蠡,他帮越王勾践灭吴后,去了陶,自称陶朱公,猗顿 跟他学习致富。32、七庙,天子的庙宇。33、韩昌黎,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34、句读,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未尽而须停顿的地方为读。35、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祷、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36、六艺经传,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乐 已失传;传,是古代解释经书的著作。37、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庆奉节东白帝山上。东汉初年公孙述所筑,公孙述自号白 帝,故名城为“白帝城”。38、青冢,指王昭君的墓。传说冢上草色常青,故名“青冢”。39、元和十年,元和,唐宪宗的年号。40、贾人,商人。4L管弦,指音乐。管,箫笛之类的管乐。弦,琴瑟或琵琶之类的弦乐。42、当时七夕笑牵牛,指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发生“马嵬事变”五年前的七月七日的海誓 山盟。七夕,农历的七月七日夜,民间传说天上的牛郎织女每年此夜在天河相会,妇女们便 在这个夜晚于自家庭院中间向织女进行乞巧活动,故也称乞巧节。42、河内凶,河内遇到饥荒。河内,今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地方。凶,谷物收成不好, 荒年。43、河东,黄河以东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黄河流经山西省境,自北向南,故称山 西境内黄河以东的地区为河东。44、粟,谷子,脱壳后成为小米,也泛称小米。45、监生,国子监生员的简称,指明清两代在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的中央最高学府) 读书的人。清代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 资格。46、君子,这里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47、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48、靖函,靖山和函谷关。靖山,在函谷关的东边。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49、履至尊而制六合,登上皇帝的宝座控制天下。履至尊,登帝位。六合,天地四方。50、敲扑,刑具,短的叫“敲”,长的叫“扑”。51、俯首系颈,意思是愿意服从、投降。系颈,颈上系绳,表示投降。52、迁徙之徒,被征发的人。指陈涉被征发戍守渔阳。53、谪戍,因有罪而被贬调去守边。54、万乘,兵车万辆。表示军事力量强大。55、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敕,本来是通用于长官对下属、长辈对晚辈的用语,南北 朝以后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专称。56、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巫的职业以祝寿、占卜等为主,也用药物等为人治病。必修四1、柳三变,柳永的别名。2、高牙,古代行军有牙旗在前导引,旗很高。3、凤凰池,对中书省的美称。4、纶巾,配有青丝带的头巾,是儒者的装束。5、酹,把酒洒在地上,表示凭吊。6、芒鞋,草鞋。7、吴钩,古代的一种宝刀。8、神鸦社鼓,吃祭品的乌鸦和社日祭神的鼓声。社日,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9、瑞脑,一种香料,又称龙脑。10、拜,用一定的礼节授予某种名位或官职。11、舍人,随侍身边的亲近属官的通称。12、列观,一般的宫殿,这里指章台。13、九宾,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由俵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14、广成传:招待宾客的馆舍。15、汤俊,受汤镶之刑,古代酷刑,用滚水烹煮,镶,古代大锅。16、请,表示敬词,唯,放句首,表示希望。17、封山,筑土为坛以祭山神,纪念胜利而返。18、西河,秦晋之间的一段黄河,古称西河。19、缶,盛酒浆的瓦器。20、宦者目,宦官的头目,21、荆,古代用灌木的枝条做的刑杖。22、将军,春秋时诸侯以卿统军,因此,卿统称“将军”,战国时,“将军”开始作为 武官名,而卿仍有“将军”之称。23、上大夫,在卿之上。24、汉书,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记录了刘邦到王莽地皇四年的历史(前20623)。25、并为郎,凡职位在两千石以上的官吏可以保举弟子一人做郎官,郎,汉代专指皇帝 的侍从官。26、厮监,管事的官,指管马厮。27、丈人,汉代称长辈。28、假吏,指临时担任使臣属官。29、斥侯,侦察兵。30、收系,逮捕监禁。31、连坐,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也叫“相坐”。32、侍中,汉代在本官职外的加衔。33、长君,大景。34、奉车都尉,皇帝出行时的侍从,掌管皇帝的车马。35、除,殿阶。36、宦骑,侍从皇帝的骑马的宦官,;黄门驸马,宫中掌管车辆马匹的官。37、娣,姐妹。38、保宫,汉代囚禁大臣及眷属的处所。39、列将,一般将军的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