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小马虎”》观看报告.docx
不做小马虎观看报告不做小马虎”教学设计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小学张燕华【教材分析】 不做"小马虎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好习惯的第4课。一年级下册是在学生基本适应了校园生活 的基础上,针对这一阶段校园生活的基础上,针对这一阶段学生发展 中存在的突出现实问题好习惯缺失,引导学生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形成稳定的生活方式。这一单元还有我们爰整洁、我们有精 神、我不拖拉这三课,主要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应养成的基本 习惯而设计,引导学生养成讲文明、讲卫生、乐学、勤学的好习惯。不做"小马虎这一课与其他三课是并列关系,不做”小马 虎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我的好习 惯中的第四课内容,与前边前三课是并列的关系,教材中有两个部 分:生活中的小马虎和怎样才能不马虎。其中有一个关于马虎原因的 探讨一为什么会马虎呢,和克服马虎方法的指导,教材辅助部分是 两个绘本故事:小马虎添麻烦和都是马虎惹的祸。教材从儿童的现实 生活出发,呈现马虎的普遍现实,指明马虎带来的麻烦和危害,分析 其形成的原因,寻找克服马虎的办法。有情感的体验,认知的唤醒, 更有行为的指导。也没有系统的去研究怎么帮助她改正,我了解到很多家长的苦恼也是 孩子日常生活中经常马虎,我觉得很有必要上这么一堂课来指导并且 慢慢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但另一方面我又自己心里打鼓,因为我已经 有好多年没有教过低年级,不知道以什么样的方式更好的去把握这一 堂课,当静下心来真正的去研究这一堂课的时候,突然觉得很难,很 纠结。慢慢地,自己开始查阅资料,解读教材,我决定踏踏实实的研 读教材和教参,想找到一个合适的方法并且适宜的教学目标来设计这 堂课。过程感觉是痛苦的,刚开始有了一些思路,但是随着解读的深入, 我感觉自己又陷入一个死胡同,不知道该往哪里走,不知道设计的深 浅度,于是我走近一年级的学生们,去观察他们了解他们,不断地修 改我的设计。一年级的学生大多都有马虎、不仔细的毛病,他们通常 都觉得马虎不是大问题,下次注意点就是了。这一课的学习是要让学 生懂得马虎的危害,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要克服马虎的毛病。一遍遍的 设计试讲,最终有了清晰的思路。那就是这节课一定是要让孩子学有 所获的。我先后购买了怎样上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粗心怎么 办-减少小学生粗心问题的180个游戏,再见,小马虎,胡小 闹日记等书籍,认真阅读了课程标准。这一堂课自己的收获不仅是 课堂的内容,还是我真正的蜕变的一次成长。之前说实话设计一堂课 可能参考的比较多,但是这次我想真正的走进文本,走近孩子的内心, 想真正的去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是痛苦的,但是整个过程下来我的 内心无比的充实与幸福。3月12日参加了周主任组织的听评课活动,我更是受益匪浅。以 前自己的眼界只有自己的学校,这次出去讲课,认识了很多前辈和优 秀杰老师同行,感觉有新鲜的血液注入了自己的灵魂,几杰老师的点 评更是有高度,有维度,有真知灼见。聆听了周主任的报告更是醍醐 灌顶。我更加意识到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重要意义,我想一步一个 脚印努力前行。就像周主任报告中所说,我们要努力抓住机遇,勇于 担责。愿德育的魅力照亮课堂里的每一个师生!本课的编写是基于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爰心地生活”中的第一"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而编写的,意在培养学生的耐心与责任心,在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认真细致,不马虎的好习惯。【学情分析】对一年级学生、家长杰老师做了调查和访谈,我发现以下情况: 在学习中经常因马虎抄错题、简单的题算错、考试漏做题;有时会忘 记带学习用品,忘交作业等等。在生活中,也常因马虎没听清事情, 做错事、忘记事、耽误事。一年级的学生对于马虎带来的后果没有直 观地认识,既没有克服马虎的办法,更没有养成做事细致不马虎的习 惯和意识,他们年龄小,做事经验不足,经常会在行动中出现一心图 快而考虑不周全的情况。现在的学生多数在家娇生惯养,凡是家长包 办太多,提醒太多,还有就是学生不把马虎当一会儿事,有的家长也 是这个心理。在态度上不重视马虎的现象,觉得不以为然,所以要转 变态度,要以责任心的培养为主,当他们的责任心增强了,自然就不 马虎了。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教学目标】1 .了解生活中马虎的种种表现,通过反思自己的生活,寻找为什 么马虎的原因,端正做事态度,认真细心对待每一件事。此目标是基于知识与能力方面设置的目标,设置的这一目标是建 立在一年级学生学情基础之上的,以一年级学生容易接收的形式,认识马虎,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马虎行为,尊重学生真实感受,继而探 讨马虎的原因,为后边学习方法做铺垫。2 .结合具体事例知道马虎的危害,不做小马虎,从小改正马虎的不良习惯。这一目标是基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设置的目标,课程标准在 实施建议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始终把培养品德 良好、乐于探究、热爰生活的儿童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 目标旨在唤醒学生意识,让学生感悟马虎在社会生活中的巨大危害, 以此提高认识,警醒自己。3 .学会避免马虎的一些方法,克服小马虎,在生活中运用,养成做事认真、仔细的行为习惯。这是基于过程与方法方面设置的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借助课本呈现的素材,引导学生一步步探究不马虎的方法,以学为中 心,通过游戏的环节,以及实践演练等方式,让学生将学到的行之有 效的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促进习惯的养成。【教学重难点】1 .交流探讨马虎的原因,明白自身要有认真细心的做事态度,初 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2 .学会避免马虎的一些方法,克服做事马虎的行为。【教学准备】PPT课件游戏卡纸调查表好习惯养成卡好习惯勋章【教学过程】 【设计及教学反思】关注课堂,助力德育实效提升不做"小马虎"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 四课的教学内容,在曹校长的关心指导下,在同伴们的帮助下,教学 设计经过多次的调整与修改。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如何扎实的上一堂 低学段的道德与法治课有了以下几点感悟。一、解读好教材,确定好教学目标不做小马虎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 一单元我的好习惯中的第四课内容,与前边前三课是并列的关系, 教材中有两个部分:生活中的小马虎和怎样才能不马虎。其中有一个 关于马虎原因的探讨一为什么会马虎呢,和克服马虎方法的指导, 教材辅助部分是两个绘本故事:小马虎添麻烦和都是马虎惹的祸。教 材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呈现马虎的普遍现实,指明马虎带来的麻 烦和危害,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寻找克服马虎的办法。有情感的体验, 认知的唤醒,更有行为的指导。本课的编写是基于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爰心地生活中的第一"做事认真负责,有始有终,不拖拉而编写的,意在培养学生的耐心与责任心,在生活和学习中养成认真细致,不马虎的好习惯。在设计这一节课时,我首先研读了一年级上下册教材的体系编排, 明确了下册教材的体系理念,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为主题,这 是一个整体的视角。然后我又关注了第一单元的课时安排,主要是关 注儿童与自我的和谐共处。仔细研读了文本和教参之后,我初步确定 了三个目标,认识马虎的现象,自我反思,找到马虎的原因,然后对 症下药怎么解决马虎的问题。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思路来 备好这一节课,但是在设计的过程中,重难点的把握几经修改,最终 我将学生反思马虎的原因,以及意识到马虎的危害作为教学难点,将 学习克服马虎的一些办法,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重点来突破。二、把握学生真实学情,有的放矢学情是我们设计教学目标,设计与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等的落脚点。 经过我的了解,很多孩子一时之间突然想不起自己做过什么马虎事情, 或者有的孩子根本意识不到什么样的事才是因为马虎做错的。我自己 本身就是一年级的家长,平时孩子在养成好习惯这一点上是有很多困 惑的,我又作杰老师的双重身份,真正走进这个课题,走进孩子内心 的时候思考了很多。所以,在撰写教学设计之前,我设计了一个关于 马虎的小调查,目的在于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引导孩子去想去表达,对 于孩子们知道什么,关注的什么,对什么有疑惑等有了一定的认识, 我发现在学习与生活中,孩子们有各种马虎的表现,同时对于马虎带 来的后果没有直观的认识,既没有克服马虎的办法,更没有养成做事 细致不马虎的习惯和意识,经过进一步分析,我认为孩子们年纪小, 生性活泼好动,做事经验不足,经常在行动中出现一心图快而考虑不周全。因此教学时我设计了让孩子回忆生活中的马虎事情并且小组之 间讨论原因的环节,激发集体的智慧,集思广益,让他们充分反思。三、对接学生真实生活,学有所获 教学时充分发掘学生的相关经历,引导其回忆当时的体会和感受,尊重孩子的真实感受,使其明白如果不马虎,很多麻烦和错误可以避 免,学习和生活可以因此更轻松愉快,如果继续马虎下去,可能对人 的一生带来巨大影响。任何好习惯的养成都是不容易的,引导鼓励学 生从做好一件事开始,比如首先做到做作业时不马虎,让学生根据自 己的具体情况,思考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可以采取哪些方法,并落实下 去,一段时间后再来看效果,如果这一目标达到了,再设定下一个目 标,就这样随着一个个目标的实现,帮助学生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 的习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始终是引导者,组织者,努力创设适合学情的活动环境,活动编排由浅入深,采用游戏,视频,创设情境等多 样、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的有所体验,有所感悟。课本 教材中提供了两个绘本来让学生感悟马虎带来的麻烦和危害,但是我 在设计并且试课的过程中发现孩子总是以看客的身份来学习这一部分, 对孩子们的冲击力不够,于是我果断跳出教材,设计了真实生活中的 素材。在活动中设计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讨论自己身边的马虎事情,采用以学为中心的理念,让学生真实的表 达,体验,有助于德育效果的实施。四、关注课堂生成,以学为中心,助力学生德育提升课堂上要真正的关注学生,围绕自己设计的教学目标,让学生真 正学有所获。针对在广饶县稻庄镇实验小学上的这一节课,上完以后 立即找周主任了进行了点评,结合周主任的指导我进行了反思。首先是课容量的问题,这节课我本来想设计成两课时,但是设立 的三个目标环环相扣,想在一节课完整的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有个完 整的认知,所以感觉上课的过程时间紧了一些,孩子表达和交流的时 间少了一些,周主任也给我建议,要关注课堂,关注学生,可以放慢 一下节奏。因为一节课没有一个完整的认知,基础做不好,后面很难 触动学生的内心去改变什么。接着唤醒意识的环节,让同学们意识到 马虎的危害性,一开始我的设计中运用了教材中的两个绘本,来启发 学生们,通过几次试课,我发现我的设计对孩子的触动不大,感觉孩 子们是在看别人的故事。我结合一年级孩子的学情,设计了直观地用 视频和图片这种更有冲击力的形式来触动他们,在孩子们谈完自己的 感悟后,我紧接着出示了一则新闻中马虎酿大祸的例子让学生体会马 虎闯大祸的危害,又出示了一个小朋友做的洋葱实验想让孩子们明白 小马虎不改的话会酿成大错,最后一个层次是创设情境设想小马虎长 大后成了大马虎后的危害,在层次设计上感觉是层层递进,一步步意 识到马虎的危害。这次上课包括几次试课的环节,这个地方其实是有 问题的,我还是过多的采用了成人的思维来理解设计了这一块教学, 尤其是新闻视频,由于我剪辑的比较短,孩子们还没有反应过来就结 束了,周主任在给我点评的时候也提出了这一点,回来以后,我根据 周主任的意见修改了设计,我加入了课本的绘本,又重新上了一遍,这个地方慢慢引导,孩子们说的就很好。所以一定要关注学情关注课 堂的生成。在引导学生克服马虎怎么做这一环节,我创设了情景,设置了分层次的三个关卡让学生闯关。在游戏环节,我设置的这个游戏孩子们 的参与度高,也很贴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周主任肯定了我的这个环节。 在设计这个环节时,我参考了粗心怎么办-减少小学生粗心问题的 180个游戏这本书,这是专门针对低年级孩子粗心,马虎的一本书, 我已经推荐给家长们和身边的朋友们,这本书的设置有梯度,有每天 的小任务,能够让孩子在开心快乐的氛围中每天坚持一个小游戏,游 戏的难度也是一天天递增,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就会养成专注, 认真的习惯。课堂杰老师就是一个组织者,一个引导者,这堂课孩子们的参与 度是可以的,一些孩子刚开始不敢表达,慢慢的引导之后也开始说出 自己的看法,课堂不是走流程,不是走形式,通过这堂课让我更加明 白,一堂课的意义不在杰老师的表现力多么好,当然基本功也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真正的学有所获,真正有德育领悟才是最重要的。不做"小马虎这一节课是引导孩子养成认真细心的好习惯, 我设计本课的理念就是让孩子了解什么是马虎的行为,通过反思自己 马虎的行为找出原因,在态度上改变,要有责任心,认真细致对待每 一件事。在行动上就要学习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改变自己,影响他 人。纵观全册教材,聚焦这一单元,这只是养成孩子好习惯的一小部 分,孩子好习惯的形成,仅凭一节课是不行的,我在课后设计了家校合育的环节,共同督促孩子更好的成长。我在本校还想组织家长沙龙 活动,我们一起共读一下这方面的一些书籍,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或 者困惑,慢慢的家长的意识提升了,再加上我杰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 力,孩子们从小从做好每一件小事做起,相信慢慢到了高年级,不良 的习惯会越来越少。通过上这一节课,我更加深深的体会到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它从大里说担当者国家使命,从小处着手就是助力德育实效的 提升。现在很多高年级杰老师和家长抱怨孩子有很多不良习惯,我在 思考,如果我们从低年级就抓好孩子的习惯,真正落实好道德与法治 课程的课堂价值,对于上好其它各科是事半功倍的,很杰老师都是舍 本逐末,对这门课程还没有很好的重视起来。德育的渗透不只是道德 与法治课杰老师的责任,更是所杰老师,家长社会共同承担的责任。 我希望自己不断地学习,努力成长,发挥示范与带头作用,把更好的 理念传达给身边的每一个人。教后记:参加这次讲课活动收获很多,感慨良多。道德与法治这 门课程承载着国家使命与担当,是更好的让孩子们成长为一名合格的 社会人。三年前我就积极准备参加了骨干教师的选拔,由于材料分不 足没有机会入选,这之后我确定目标,认真研读道德与法治的教材, 积蓄力量。这次我牢牢的抓住机会,想努力的去汲取更多的营养让自 己成长也更好地带着孩子们一起成长。从一开始接到不做”小马 虎”这个讲课题目,我感觉很亲切觉得很有缘分,因为我自己的孩 子就在一年级,她平时的一些生活中也会有很多马虎的现象和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