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施.docx
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实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核心 素养作为新时期的历史教学目标,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方式,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课 程标准针对核心素养培养提出诸多教学建议,大单元教学便是其中之一。大单元教学是以 历史教材为基础,整合单元内容,设定明确主题,重新规划单元,设计素养目标的教学。同 时,大单元教学的课堂,是以大情境为基础,用一个个任务串联起来,驱动学生自主、合作 探究,逐步走向深度学习的场所lo众所周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历史学习过程 中,通过不断解决问题,形成的适应终身和未来发展需求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为历史教 师指明了 “培养人”的方向。基于此,历史教学改革便有了可参考的标准。教师要在核心素 养这一框架下,选用适宜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历史课堂注 重问题教学,大单元教学正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的完整的教学实践。因此,在核心素养视域下, 教师可实施大单元教学,在整合单元内或跨单元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从整体角度探究历史 问题,使其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那么,教师要如何实施单元教 学呢?一、课前准备教学主题、单元内容、单元目标是大单元教学的基础。对此,在实施高中历史大单元教 学之前,教师要先就此做好准备。(-)依据课程标准,设定大单元教学主题主题是大单元教学的导向。课程标准是教师实施历史教学的参考。在核心素养视域 下,教师要剖析课程标准,结合其要求与教材内容、学生学情,设定明确的大单元教学 主题,整合大单元教学内容,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推动大单元教学发展。例如,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的标题是“世界大战、十月 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教师解读课程标准,可确定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为国家秩序的 变动及其影响。在学习初中历史时,学生已经了解了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等内容, 为深入探究相关内容做好了准备。战争、革命是国际秩序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基于此,教 师可设定大单元教学主题:“战争与革命的变奏”。教师可将战争与革命对国际秩序的影响 作为重点,引导学生迁移已有历史认知,从国际秩序的冲击与重塑这两方面入手,深入了解 国际格局从以欧洲列强为中心到以苏美两国为中心的演变历程及其历史意义,使学生建构深 刻的历史认知,理性感悟“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由此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守护和平的信 念。(二)根据学科大概念,整合大单元教学内容整合大单元教学内容是实施大单元教学的重中之重。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以历史大概 念为基础,实施大单元教学。历史大概念是指向内容主旨和核心素养的最上位的抽象概念, 便于教师处理教材,整合大单元教学内容。例如,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共设置了三 个课时:“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工 其中,第二课时和第三课时内容展现了本单元的两个大概念:多民族国家版图的奠定和中国 社会的变化与危机。第一个大概念重在引导学生借助明清统一全国与管理边疆的措施来认识 这一意义。第二个大概念重在引导学生感受明清种种变化中的危机。明清的发展、变化与危 机,其背后彰显出了君主专制制度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对此,教师可依据大概念,设定“盛 世与危机”这一主题,并就此整合大单元内容:明清时期的版图扩张、制度建设、边疆治理、 对外关系、经济文化发展与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闭关锁国政策等,使学生从政治、经济、 文化、外交这四方面了解明清由盛转衰的过程,顺其自然地建构整体认知。(三)围绕核心素养,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大单元教学指向。课程标准指明历史教学目标从三维目标走向核心素养。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由五大维度构成: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 但历史大单元教学目标无须体现所有维度,有所侧重即可。对此,教师可围绕核心素养,有 侧重地设计大单元教学目标。以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和第六单元为例,这两个单元论述了工业文明推动了西方资 本主义国家的运转,助推了近代世界的发展。由此,教师可整合两个单元内容,确定大单元 教学主题:“工业革命的崛起与扩张通过分析大单元教学主题与内容,教师可明确本单元 涉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所以,教师便设计如下教学目标:(1) 了 解人类工业文明进化论,经历工业革命过程,形成工业革命概念,整体进行两次工业革命的 时空建构;(2)利用史料,对比两次工业革命,探寻其异同之处,深入感知人才环境对第一 次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的影响,发展史料实证素养;(3)对比两次工业革命的条件、特点、 影响,锻炼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发展历史解释能力;(4)探究工业革命引发的环境问题, 增强绿色环保意识,升华家国情怀。二、课堂实施(-)创设大情境,使学生走进课堂大情境是大单元课堂教学的有力支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大单元教学中的大情境具有如 此特点:一是真实性,二是生本性,三是贯穿教学始终。因此,在历史大单元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以学生为本,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和教学内容,应用适宜手段创设大情境,吸引学生注 意力,使学生走进历史课堂,推动大单元教学发展。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第二课时“隋唐盛世”为例,教师可在电子白板上播放 自制的微视频一一大唐盛世之长安城,带领学生游览长安城,正是学生体验真实情境的 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会在微视频和教师引导下,经历长安城在隋唐时期的建设与发展过 程,对其建构直观认知。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教师可提出问题:“通过游览长安城,大家 对其有怎样的印象? ”在此问题的作用下,学生自觉回顾情境内容,畅所欲言。此时,大部 分学生提到“繁荣”“开放”这两个字眼。于是,教师就此追问:“从长安城的繁荣与开放, 我们可以感受到隋唐时期的繁荣与开放。为什么隋唐时期会出现如此繁荣与开放的场景呢? ” 如此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教师便可趁机引导学生重游长安城,深入探究隋唐时期繁荣与 开放的原因及其具体表现。由此可见,创设重游长安城这一情境,不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走进了历史 课堂,还使学生初步了解了新知内容,对课堂学习做到了心中有数,便于深入探究历史内容, 增强课堂学习效果。(二)根据大任务,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大单元教学具有任务驱动这一特点。大任务是实施历史大单元教学的凭据。根据大任务, 教师可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不断解决问题,由浅入深地建构历 史认知,顺其自然地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所以,在历史大单元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设计 有联系的数个任务。以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大变局与救亡之路的探索”为例,教师可设定两 个课时内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谋出路工在课时一的课堂上,为了让学生了 解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两次鸦片战争及其影响,教师设置了三项大任务:渐行渐远的东 西方、天朝之梦的破灭和阵痛中的渐醒。根据这三项任务,教师可以组织不同的教学活动。 比如依据任务一,教师可组织如下教学活动:“19世纪中期的中国与世界有哪些不同?为 何会不同?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可在电子白板上展现 此时期的中西方国家的发展时间轴,引导学生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同时,教师还可向学生 提出诸多问题:“清王朝为什么要严禁鸦片?”“在如此背景下,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必 然还是偶然?”在体验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认真从经济基础、政治制度、 思想文化、对外政策等方面对比中国与西方国家在19世纪中期的种种差异,探寻工业革命 背景下英国向中国输送鸦片的原因,以及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进而从生产力角度感受 落后的农业国与先进的工业国之间的差距,发展唯物史观;感受林则徐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 尊严的抗争精神,升华家国情怀。由此可见,根据大任务组织教学活动,不但可以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针对性,推动课堂 教学发展,还可以使学生通过体验活动一步步地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加深对历史内容的理 解,潜移默化地发展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切实增强历史课堂学习效果。(三)设置大问题,引导学生深度学习大问题是大单元课堂教学的重要构成,是学生走向深度学习的指引。大问题不是针对某 个知识点的具体问题,而是具有整合性、开放性的元问题。在历史大单元课堂上,教师可以 大单元教学任务为基础,设置大问题,同时围绕大问题设计系列小问题,由此形成问题链, 启发学生思考、探究,走向深度学习。例如,在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七单元“战争与革命的时代变奏”第一课时的教学中, 教师设计了三项任务:滑向“陷阱”的欧洲、陷入“陷阱”的世界、跨越“陷阱”尝试。围 绕具体任务,教师设置了大问题与系列问题。比如围绕任务一,教师设计了大问题:“第 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为了帮助学生解决大问题,教师还可设计一系列小问 题:“问题1:阅读电子白板上呈现的材料,分析材料一、二与材料三之间有怎样的逻辑关 系?材料中所反映的现象,对当时的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问题2:阅读电子白板上呈现 的漫画与文字材料,分析欧洲是如何滑向'陷阱的?问题3:阅读材料,分析欧洲划向陷 阱的原因是什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依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不 同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自主、合作解决一系列问题,逐步了解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 因,理解了历史内容。与此同时,不少学生锻炼了史料实证能力、历史解释能力等。三、课后评价大单元教学尤为关注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直接影响历史大单元教学效果。课 程标准提倡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评价贯穿教学始终,是达成预期教学目标的助推器。同时, 课程标准倡导教学评价多元化。因此,在历史大单元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重视教学评价,还要善用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应用多样的评价方法。例如,在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四单元教学中,教师可组织“你心中的拿破仑”主题活 动,引导学生了解拿破仑,评价拿破仑。在活动中,教师可为学生分发过程性评价量表(如 表),引导他们依据具体的评价标准与自己和他人的活动表现、活动所得,进行自评、互评。 同时,教师也可依据过程性评价量表,关注学生的获得体验情况,进行教师评价。核心素养评价标准d自评(互评W教师评价唯物史观U是否能用恰当的历史& 观评价拿破仑aaa时空观念是否能结合当时背景G 正确评价拿破仑daaa史料实证小是否能用恰当的历史* 材料评价拿破仑1aa家国情怀4是否能从拿破仑的所作 所为中获得历史体会d。aa注:请用描述性的语言进行评价d注:请用描述性的语言进行评价结语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树立大单元教学 理念,立足不同教学阶段,从大单元教学主题、内容、目标、大情境、大任务、大问题、教 学评价这些方面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历史内容,发展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