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病人健康教育.docx
高血压病病人健康教育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早 期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人们往往在不知不觉中患了高血压,又在毫 无治疗措施的情况下成了高血压的牺牲品。据调查,我国城市高血压 患病率为7. 41%,农村为3. 6%,35岁以上人群患病者高达5000万人, 其病死率也明显高于同龄血压正常人群。高血压早期症状虽然不十分 明显,但如果不采取任何防治措施,久而久之即可导致全身各重要脏 器的功能损害,如心、脑、肾、眼等,进而引起严重并发症。文献报 道脑卒中病人中80%以上有高血压病,而高血压病人中发生冠心病和 急性心肌梗死的为正常血压者的35倍。人们把高血压称为“不声 不响的杀人凶手“。高血压病因至今尚未明了。近年来,由于医学科 学的不断发展,对高血压的研究也逐步深入。除了应用降压药物控制 高血压病外,人们还越来越认识到生活方式、心理和社会因素对高血 压的影响。因此,开展积极有效的健康教育,纠正人们不良生活方式, 避免各种诱发或加重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必将对控制高血压、提高病 人的生活质量产生良好的影响。【疾病特点】1 .高血压的易患因素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发生各种生 理变化可以促使本病的发生,40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升高。职业和 环境:凡注意力集中,长期精神紧张,而体力活动较少,强视觉或听 觉刺激的工作环境易导致高血压。遗传和生活方式:有家族史、吸 烟史、喜高盐饮食及体重超重者,发病率也偏高。2 .高血压的主要危害及后果高血压所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可使脑 卒中与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分别增加46%和24%o高血压是引起脑卒中 首要原因,80%以上的脑卒中均与高血压有关。50%70%的冠心病患 者伴有高血压。目前认为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吸烟是冠心病最重 要的危险因素。3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目前认为有高血压家族史、食盐量超过 10g/d以上、超过标准体重20%、吸烟每天20支以上且超过1年、经 常饮高度白酒100g/d以上、经常接触高危环境、情绪不稳定、连续 口服避孕药1年以上者,为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健康教育要点】1 .住院健康教育(1)疾病常识指导:告知一旦患上高血压病就需要终身接受降 压治疗,如果血压控制不理想,会因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肾衰 竭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和残疾。控制高血压除药物治疗外,非药 物治疗也很重要,适当运动、合理膳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非药 物治疗方法可有效预防和控制病情的进展。(2)用药指导:说明高血压病需要长期药物治疗的意义,详细 介绍B受体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利 尿药等常用降压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交代用药注意事项,强调要 按医嘱要求服药,不能自行停药或减量,服药期间注意监测降压效果, 避免因药物所致的直立性低血压引起意外摔伤。(3)饮食指导:说明高血压病的饮食原则是低脂肪、低胆固醇、 清淡素食、限制盐的摄入量(35g/d),不要暴饮暴食,禁饮烈酒, 忌食公鸡、狗肉等。介绍可用的食物种类,如有降脂作用的食物有海 带、海螯、海参、葵花子、芝麻等;有促进脂肪代谢的食物有豆芽、 芹菜、芥菜、萝卜、胡萝卜等;低脂低胆固醇的食物有鱼类、瘦肉、 兔肉、牛羊肉、豆制品等。2 .出院健康教育(1)血压监测指导:指导病人选择适宜的血压仪,出院前教会 病人及其家属测量血压,并评价学习效果,直到正确掌握为止。告知 测压时做到定体位、定部位、定时间、定血压计,根据血压及症状在 医生指导下调整药量。(2)疾病认知指导:有的病人把高血压病看成不治之症,产生 恐惧、绝望心理;有的则对高血压病麻痹大意,不顾医护人员劝告, 任其发展;有的经过一段治疗后血压降至正常,就认为治愈而停止治 疗,造成治疗失败,甚至发生不良后果。因此,应帮助病人建立正确 的疾病观,明确高血压病是可防、可治的,只要坚持合理用药,建立 良好的生活方式,减少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就可以控制病情进展。(3)休息与活动指导:告知病人出院后坚持做适宜的体力活动 和体育运动,生活要有规律。说明生活无度,起居失常,必然引起血 压波动,加大治疗难度。指导病人做到:作息要定时;活动要规律;睡眠要充足;三餐要节制;服药要按时;劳逸要结合;测压时间要固定;出差访友要尽量坚持生活规律;复诊要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