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11_T 162.1-2020 公务员考试录用管理工作规范 第1部分:通用要求.docx
-
资源ID:94709967
资源大小:35.71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3311_T 162.1-2020 公务员考试录用管理工作规范 第1部分:通用要求.docx
ICS 03.160CCS A 00DB3311浙江省丽水市地方标准DB 3311/T 162.12020公务员考试录用管理工作规范第 1 部分:通用要求2020- 12 - 29 发布2021 - 01 - 29 实施丽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 3311/T 162.12020目次前言. II引 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15 组织保障. 16 工作管理. 27 档案管理. 68 监督与改进. 7参考文献. 8IDB 3311/T 162.12020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则起草。DB3311/T 162-2020公务员考试录用管理工作规范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要求;第2部分:笔试;第3部分:面试。本文件为DB3311/T 162的第1部分。本文件由丽水市公务员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丽水市人事考试院、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何卫宁、吴守成、刘新民、章旭、葛雁、 姚旭豪、王建朝、刘锐俐、蒋建平、潘剑、宋晓平 、吴益平 、蓝军、孙伟顺、李建军、周志伟、潘文成、吕晓思、管庆玲。IIDB 3311/T 162.12020引言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队伍的源头工程,社会影响面广、关注度高,需要形成一套科学规范、完整有效的操作标准,保障整个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安全平稳有序。丽水作为全省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标准化的试点,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录用规定和浙江省公务员录用实施办法等文件,同时结合丽水工作实际制定形成本文件。IIIDB 3311/T 162.12020公务员考试录用管理工作规范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公务员考试录用管理的术语和定义、总则、组织保障、工作管理、档案管理、监督与改进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市级以下机关考试录用担任一级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级层次公务员的管理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DB 3311/T 162.22020 公务员考试录用管理工作规范 第2部分:笔试DB 3311/T 162.32020 公务员考试录用管理工作规范 第3部分:面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考试录用 examination and employment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包括制定录用计划、发布招考公告、报名与资格审查、考试、体检、考察、公示、审批、试用等全过程。4 总则4.1 公务员考试录用应突出政治标准,坚持以下原则:党管干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事业为上、公道正派,人岗相适、人事相宜;依法依规办事。4.2 录用政策和考试内容应当体现分类分级管理要求。4.3 录用公务员主要采取省市县乡“四级联考”的方式集中统一招考,经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确定,也可采取专项招考、特殊招考等方式,进行随用随考的常态化补员。4.4 录用公务员应当在规定的编制限额内,并有相应的职位空缺。1DB 3311/T 162.120205 组织保障5.1 组织构成公务员主管部门应牵头建立公务员考试录用联席会议制度。5.2 工作任务5.2.1 公务员考试录用联席会议工作内容应符合下列要求。研究部署公务员考试录用安全保密、防范和处理高科技作弊、科学合理安排考点和考场、加强考试环境治理等工作。定期听取各成员单位公务员考试录用有关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分析、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重大困难与问题。研究解决其他重大事项。5.2.2 公务员考试录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工作应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内容。实施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科学安排、周密部署。制定实施方案并及时通报成员单位,认真落实公务员考试录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定,做好各成员单位的统筹协调工作。做好公务员考试录用考务实施工作,注重考务工作程序到位,环节严密,确保考试工作安全。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处置,指导相关媒体正面宣传报道考试新闻,负责协调报社、电视台等部门,做好宣传及网络舆情监控和引导工作。做好报考者学历学位认定工作。做好考点考场的设置和监考人员的选派、调剂工作,督促各考点学校挑选符合要求的教职工参与考务工作。加强考点考场建设,配备相应的硬件设备,提高考点考场标准化水平。负责提前做好各考点考场准备和总考务会各考点院校参会人员的通知工作。加强考点周边治安和交通管理,做好报考者居民身份证核查工作,监控处置网上涉考违法信息,加强打击非法侵入信息系统、窃取报考者信息、涉考作弊等各类危害考试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合理调配公交运力,保障报考者及时抵达及撤离考点。加强对考点及周边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监管,及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确保报考者饮食安全。做好传染病防控和考试期间患病报考者医疗救治和检查指导各考点的疫情防控措施、防控物资的落实工作;加强对体检医疗机构的管理与监督,开展相关业务培训。考试实施前与公务员主管部门商定本次考试的无线电重点防范区域,做好无线电屏蔽系统对群众造成影响的解释和宣传工作,考试期间加强对考场周边的无线电可疑信号的监测,配合公安部门打击利用无线电设备作弊行为。做好各考点电力设备的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保障各考点内部电力设备供电可靠,保障考试期间各考点的电力供应。提前告知考点周边施工业主及施工单位,考试期间停止施用产生噪音的大型机械设备和相关作业。加强对考点周边施工工地及其它影响公务员考试的相关场所监管,确保公务员考试在相对安静舒适的环境下进行。做好考试录用安全保密工作,严防考前试卷被盗、丢失或泄密等突发事件发生,并做好相关事件的处置。6 工作管理2DB 3311/T 162.120206.1 工作程序公务员考试录用应当符合以下程序:a) 制定录用计划;b) 发布招考公告;c) 报名与资格审查;d) 考试;e) 体检;f) 考察;g) 公示;h) 审批;i) 试用。注:录用特殊岗位的公务员,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适当调整或简化程序。6.2 实施要求6.2.1 制定录用计划6.2.1.1 一般要求应符合以下要求:a) 在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下,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经授权组织本辖区公务员考试录用,其招考工作方案应当报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核同意;b) 招录机关应按照公务员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本部门公务员队伍建设需要,提出招考职位、名额和报考资格条件,拟定考试录用计划;不应设置不符合法律法规或与职位要求无关的报考资格条件;c) 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应组织县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对岗位资格条件的设置进行交叉互审;d) 招录对象、学历学位、专业条件、户籍条件、性别条件等应依据当年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有关通知要求执行;e) 市级机关的公务员考试录用计划,应由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定;县级以下机关的考试录用计划,经县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应报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定。6.2.2 发布招考公告应符合下列要求。a) 依据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的招考工作方案和公告,制定市级公务员招考公告。b) 招考公告应当载明以下内容:·招录机关、招考职位和录用名额;·招考的范围、对象,报考的资格条件及报考时需提交的申请材料;·招考的方法和主要程序;·笔试开考比例、面试比例、体检考察比例;·报名时间、地点、方法以及笔试日期;·笔试科目及笔试、面试后考试总成绩合成的计算方法;·递补的情形和方法;·其他须知事项。c) 市级公务员招考公告应报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备案后,在指定网站发布。3DB 3311/T 162.120206.2.3 报名与资格审查应符合以下要求:a) 开通网上报名通道,便利报考者报名;b) 报考者应符合浙江省公务员录用实施办法的相关要求,以及报考岗位设置的其他条件,提交的注册信息和报考申请材料应当真实、准确、有效;c) 资格审查采取边报边审形式,招录机关应安排相对固定的组织人事干部对报考者进行资格审查,对于符合岗位条件的报考者,予以审核通过;对于不符合岗位条件的报考者,予以审核不通过,并注明理由;d) 资格审查应贯穿考试录用全过程,报考者凡提供虚假信息和材料获取报考资格的,或有意隐瞒本人真实情况的,一经查实,即取消报考或录用资格。6.2.4 考试6.2.4.1 公务员录用考试采用笔试、面试等方式进行。6.2.4.2 笔试管理工作应符合以下要求:符合 DB 3311/T 162.2 要求;笔试结束后,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统一划定合格分数线;公务员主管部门在笔试合格人员中,根据报考者笔试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入围面试人选,并公布准考证号、姓名、性别、招录机关名称、报考职位、成绩、排名等。6.2.4.3 面试管理工作应符合以下要求:面试前,招录机关应按照公务员主管部门的规定对入围面试人选进行报考资格复审,对报考者的报考资格条件,以及报名时提交的注册信息和报考申请材料进行核实确认,合格的,予以发放面试通知书;不合格的,取消其面试资格;报考者未按规定时间、地点参加资格复审的,视为放弃面试资格;面试管理工作应符合 DB 3311/T 162.3 要求;面试结束后,汇总笔试、面试成绩,形成考试总成绩,按照总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确定入围体检人员名单,并公布准考证号、姓名、性别、招录机关名称、报考职位、总成绩、排名等。6.2.5 体检6.2.5.1 体检前应符合以下要求:a) 承担体检工作的医疗机构应由市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定,体检前不应向报考者透露医疗机构信息;b) 体检项目和标准应根据招考职位要求确定,依照中央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定的政策规定执行;体检标准发生变动时,应对体检标准进行提前宣传,明确告知报考者体检标准的变动;c) 应由公务员主管部门会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召集体检医疗机构分管领导、体检专家组成员召开会议,对体检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体检专家组组长应对体检专家进行业务培训。6.2.5.2 体检时应符合以下要求:a) 应设置独立的体检场所,不与其他体检混杂;4DB 3311/T 162.12020b) 体检组织实施机关应选派专人核实报考者身份,按性别将报考者编入不同的体检小组,对每组报考者进行体检编号,不透露报考者信息,各体检项目应在医务人员的引导下交叉进行;c) 体检表应由体检组织实施机关统一安排的工作人员携带,不得由报考者本人携带;d) 除正常体检交流外,报考者与医务人员不应私自交谈,必要交谈时,工作人员应做好监督;e) 体检医疗机构和主检医生应按规定如实做出明确的体检结论,主检医生审核签名,体检医疗机构加盖公章予以确认;f) 复检应符合以下要求:·除当日复检或当场复检在初检医疗机构进行外,复检应另选体检医疗机构进行,且其资质等级应不低于原体检医疗机构;·报考者在接到体检结论通知之日起 7 日内,可向体检实施机关提交非当日、非当场体检项目的复检申请,体检实施机关应尽快安排报考者复检;·招录机关对体检结果有疑问的,可按照规定提出复检,必要时,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报经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同意后可对体检对象重新体检;·复检前,复检项目应予保密;·复检应只能进行一次,体检结果以复检结论为准;遇到疑难问题时,应提交体检专家组讨论确定。6.2.5.3 体检后公务员主管部门应公布体检结果,并对涉及报考者个人隐私的体检情况保密。6.2.6 考察6.2.6.1 招录机关按照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的规定,根据报考者的考试成绩等确定考察人员。6.2.6.2 考察应当成立考察组,考察组由两人以上组成,考察一般由考察组亲自实施,特殊情况可委托实施。6.2.6.3 考察应突出政治标准,重点考察人选是否符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等政治要求。考察内容主要包括人选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行、能力素质、心理素质、学习和工作表现、遵纪守法、廉洁自律、职位匹配度以及是否需要回避等方面的情况。6.2.6.4 考察时,应对考察人选是否符合规定的报考资格条件进行核实。6.2.6.5 考察方式可采取个别谈话、实地走访、审核人事档案、查询社会信用记录、同考察人选面谈等方法,必要时也可以进行延伸考察,应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广泛深入地了解情况,做到全面、客观、公正,并据实写出考察材料。6.2.6.6 被考察人员因涉嫌违法违纪正在接受调查,或者涉嫌违法犯罪且司法程序尚未终结的,可暂缓作出考察结论。自暂缓作出考察结论之日起90日,上述调查或司法程序仍未终结的,一般应终止录用程序,必要时,经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30日。6.2.6.7 考察情况应作为择优确定拟录用人员的主要依据,考察人选达不到公务员应当具备的条件或者不符合报考职位要求的,不得确定为拟录用人员。6.2.7 公示6.2.7.1 公务员主管部门根据报考者考试成绩、体检结果和考察情况等,择优提出拟录用人员名单;应向社会公示拟录用人员名单,公示期不少于 5 个工作日。6.2.7.2 公示内容应包括招录机关名称、拟录用职位、拟录用人员姓名、性别、准考证号、毕业院校或工作单位,监督电话以及省级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事项。5DB 3311/T 162.120206.2.7.3 公示期满,对没有问题或者反映问题不影响录用的,由招录机关按照规定程序办理审批手续;对有严重问题并查有实据的,不予录用;对反映有严重问题,但一时难以查实的,暂缓录用,待查实并作出结论后再决定是否录用。6.2.8 审批市级机关的拟录用人员,应当报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县级以下机关的拟录用人员经县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审批。6.2.9 试用6.2.9.1 新录用的公务员试用期应为一年。6.2.9.2 新录用的公务员应安排在录用职位工作,一般不调整岗位,不得借调到其他单位工作,不得参加规定以外的离职学习。6.2.9.3 招录机关应对新录用的公务员进行考核,并按规定组织参加初任培训。6.2.9.4 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考核合格的,招录机关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任职定级。6.2.9.5 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满考核不合格的,试用期间发现有不具备公务员条件、不符合报考职位要求、不能胜任职位工作等情形的,应经原录用审批机关批准,取消录用。7 档案管理7.1 公务员主管部门应做好以下材料归档:招考公告;笔试、面试成绩;体检专家组讨论决定材料;公示及信访相关材料;录用审批文件;其他应归档的材料。7.2 人事考试机构应做好以下材料归档:报考者信息等数据;笔试、面试全程记录视频;考试情况记录单、考生签到表、面试评分表、面试成绩单(面试成绩汇总表)、考生抽签表、考官签到表、考官抽签表等相关表单;其他应归档的材料。7.3 招录机关应做好以下材料归档:资格初审、复审材料;考察相关材料、审批上报材料与批复文件;其他应归档的材料。7.4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6DB 3311/T 162.12020由招录机关做好录用人员的公务员录用审批表公务员录用体检表公务员录用考察表等资料整理,并移交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归入录用人员的干部人事档案。8 监督与改进8.1 监督8.1.1 应建立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监督机制,形成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责任清单,督促各单位在工作过程中履行好自身职责。8.1.2 市级公务员主管部门应派出工作人员指导县(市、区)考试工作。8.1.3 应公布咨询监督电话,自觉接受广大报考者、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及纪检监察部门等各方监督。8.2 改进每年进行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情况总结,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并及时改进。7DB 3311/T 162.12020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20号)2 公务员录用规定(中组发201921号)3 新录用公务员试用期管理办法(试行)(人社部发201162号)3 浙江省公务员录用实施办法(浙组20205号)_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