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陇南地区两当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94720513
资源大小:509.50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甘肃省陇南地区两当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甘肃省陇南地区两当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一、我会选。1你喜欢在数学课堂上被老师提问吗?( )。A喜欢B不喜欢C有时喜欢有时不喜欢2下列选项中( )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分米。A指甲B粉笔盒底面C课本封面3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这个正方形的面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A大于B等于C小于4青青有3顶不同的帽子,2件不同的上衣,从中选一顶帽子和一件上衣,共有( )种不同的搭配A5B4C65属于平移现象的是( )。A电车前行B晃呼啦圈C风扇转动二、我会判断。62002年是平年。(_)7一年中相邻两个月的天数都不一样。(_)8小明面对着东方时,背对着西方。(_)9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它们的面积也一定相等 (_)10542÷4的商末尾没有0。(_)三、我能填。11用两个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_)厘米,面积是(_)平方厘米。1226平方分米=(_)平方厘米 3600平方分米=(_)平方米135月1日下午4时50分,明明一家从扬州泰州国际机场出发,前往武汉旅游,当天下午约6时到达。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从(_:_)到(_:_),一共经过了(_)小时(_)分钟。14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_)的面积大。15 (1)20路汽车从火车站到体育馆的行驶路线是:先向(_)行驶 (_)站到新新小区,再向(_)行驶(_)站到菜场,再向(_)行驶(_)站到体育馆。(2)从机场到菜场的行驶路线是:向(_)行驶(_)站到百货商店,再向(_)行驶(_)站到菜场。16一个数除以6,商是17,余数是4时这个数是(_)。172020年的第一季度有(_)天,全年有(_)个星期余(_)天。18将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就是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_)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19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700平方厘米=_平方分米 6平方米=_平方分米 9吨=_千克 5000克=_千克204平方米=(_)平方分米 70厘米=(_)分米3公顷=(_)平方米 500公顷=(_)平方千米21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222016年2月19日是星期五,那么2016年3月3日是星期(_)。四、我会计算。23估算。41×58 32×79 492÷7 209÷324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486÷6 64×25 904÷880×92 642÷6 430÷8五、动手操作。25下面每个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在方格纸上画出3个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不同长方形。26先在格子图中画一个面积为5cm²的图形,再把它向东平移4格。(每个方格的面积为1cm²)27动手操作题。画出一个周长是16厘米的正方形和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七、我能解决下面各题。28下面是希望小学2015级学生在三年级和六年级时的视力情况统计表。(1)三年级时,学生视力在( )的人数最多,有( )人。(2)视力在4.64.3的学生中,六年级比三年级时增加了( )人。(3)三年级时,学生视力在4.64.3的比在4.94.7的少( )人。(4)2015级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其中视力在5.0及以上的学生人数呈现减少的变化,请你分析一下原因是什么?29一列火车7时从甲地开出,17时到达乙地,火车每小时行7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30一条路长32米,宽2米。要用面积是4平方分米的方砖来铺,需要这种砖多少块?31一条彩带长5.2米,第一次用去1.8米,第二次用去1.2米,还剩多少米?32妈妈用500元买2台电风扇,每台电风扇209元,应找回多少钱?参考答案一、我会选。1、A【分析】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如实回答即可。【详解】我喜欢在数学课堂上被老师提问。故答案为:A。在课堂上用勇敢的站起来回答问题是对一名学生极大的考验,可以锻炼学生的勇气,增强自信。2、B【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面积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指甲的面积约1平方厘米,粉笔盒底面面积约1平方分米,课本封面的面积约3平方分米。据此解答即可。【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粉笔盒底面的面积最接近1平方分米。故答案为:B。注意平时生活经验的积累,联系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3、A【分析】本题首先进行假设,假设周长是16厘米,进而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进行分析、判断,得出结论。【详解】假设周长都是16厘米,则正方形的边长:16÷44(厘米),面积:4×416(平方厘米);假设长方形的长为2厘米,宽为6厘米,则面积:2×612(平方厘米)正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故答案为:A此题没有数据,分析时应假设出周长,然后根据面积公式进行分析,进而得出问题答案;注: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所围成的面积,正方形大。4、C【详解】略5、A【分析】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形状、大小不变。区别在于,平移时物体沿直线运动,本身方向不发生改变;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本身方向发生了变化。【详解】电车前行是沿直线运动,是平移现象;晃呼啦圈、风扇转动是绕着某一点或轴运动,是旋转现象。 故答案为:A。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现象特征的掌握和灵活运用。二、我会判断。6、【解析】略7、×【分析】一年有12个月,1、3、5、7、8、10、12都是大月,每月有31天;4、6、9、11都是小月,每月有30天,7、8相邻两个月的天数一样都是31天,据此解答即可。【详解】一年中7、8相邻两个月的天数一样都是31天;所以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此题考查了大月与小月的划分,注意基础知识的积累。8、【解析】略9、×【分析】本题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及面积公式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考查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运用假设的方法进行解答,假设两个长方形的周长都是24厘米,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另一个长方形的长是7厘米,宽是5厘米,我们分别求出它们的面积,进而判断【详解】(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面积是:8×4=32(平方厘米);(2)另一个长方形的长是7厘米,宽是5厘米7×5=35(平方厘米);第(2)长方形的面积大于第(1)长方形的面积,所以原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10、【分析】根据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法则,把算式计算出结果,即可解答。【详解】542÷41352,商末尾没有0,所以判断正确。解答此类问题时直接计算即可解答。三、我能填。11、24 32 【分析】把两个正方形拼在一起,有2条边重合,所以用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减去重合两条边的长度,即可得到拼合后的长方形的周长;拼合后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原来2个正方形的面积的和,据此解答即可。【详解】4×4×24×232824(厘米)4×4×216×232(平方厘米)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周长及面积公式的运用,解题时可通过画图帮助理解题意。12、2600 36 【详解】略13、16 50 18 00 1 10 【分析】下午4时50分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16:50;下午约6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18:00;经过的时间用18:0016:501:10,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从16:50到18:00,一共经过了1小时10分钟。本题考查了学生对24时计时法的掌握和经过时间的计算。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上午不变,下午加上12。14、正方形【分析】假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均为16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62)×216,则该长方形的长为6米宽为2米。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4×416,则该正方形的边长为4米。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可知,该长方形的面积是6×2平方米。根据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可知,该正方形的面积是4×4平方米。【详解】假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均为16米,则该长方形的长为6米宽为2米,该正方形的边长为4米。6×212(平方米)4×416(平方米)1612则正方形的面积大。故答案为:正方形。熟练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15、东 1 东北 2 北 2 西 2 南 3 【解析】略16、106【分析】已知一个除数,商,余数求被除数,可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进行解答。【详解】6×1741024106本题主要考查除法的性质,理解被除数与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7、91 52 2 【分析】2020年是闰年,第一季度是1月、2月、3月,1月和3月有31天,2月有29天,把这三个月的天数加起来就是第一季度的天数;全年有366天,一个星期有7天,看366里有几个7天,就有几个星期,余数就是余的几天数。【详解】31×229622991(天)366÷752(个)2(天)此题主要考查闰年的判断方法以及年、月、日、星期的关系及其换算方法。18、4 【解析】略19、7 600 9000 5 【分析】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由此换算单位即可。【详解】700平方厘米=7平方分米;6平方米=600平方分米;9吨=9000千克;5000克=5千克。故答案为7;600;9000;5本题主要考查单位间的进率,注意不同单位之间的进率不同。20、400 7 30000 5 【解析】略21、;【解析】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22、四【分析】先判断2016年是平年,还是闰年,用2016÷4504,所以2016年是闰年,2月有29天,再求2月19日到3月3日经过了多少天,再求这些天里有几周,还余几天,再根据余数判断。【详解】2016÷4504所以2016年是闰年,2月有29天,减去19日,还有10天,加上3月的3天,一共是13天,13÷716,就是从星期五向后推6天是星期四。故答案为:四解决这类问题先求出经过的天数,再求经过的天数里有几周还余几天,再根据余数推算。四、我会计算。23、2400;2400;70;70【分析】乘法估算时,将乘数看作整十整百的数;除法估算时,除数不变,将被除数看作整十整百的数,且是除数的倍数,再进行计算。【详解】41×5840×602400 32×7930×802400492÷7490÷770 209÷3210÷370熟练掌握乘除法的估算方法,灵活运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24、81;1600;113;7360;107;536【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时,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再将乘得的数加起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时,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每次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除法验算时用商乘除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有余数时,用商乘除数加上余数看是不是等于被除数。【详解】486÷681 64×251600 904÷8113 验算:113×8904 80×927360 642÷6107 430÷8536 验算:53×86430 五、动手操作。25、【分析】本题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看哪两个数相乘等于12平方厘米,1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说明小方格的边长为1厘米。121×122×63×4,所以三个不同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12厘米和1厘米、6厘米和2厘米、4厘米和3厘米,据此画出三个图形。【详解】121×122×63×4,三个不同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12厘米和1厘米、6厘米和2厘米、4厘米和3厘米,画图如下:本题考查长方形的面积和长、宽的关系,当面积一定时,长和宽可能有多种情况。26、【分析】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据此作图。【详解】找出向东平移4格后,每个方格的位置即可。本题的关键是找到向东平移5格后,每个方格的位置,根据平移的定理进行作图。27、【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可知正方形的边长,据此画图即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又每个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整厘米数,可知长方形的长与宽可能是12厘米和1厘米、6厘米和2厘米、4厘米和3厘米;据此画图即可。【详解】根据分析画图如下:(所画长方形不唯一)本题主要考查画指定周长、面积的正方形及长方形,解题时注意长方形的画法不唯一。七、我能解决下面各题。28、(1)5.0及以上;106;(2)20;(3)29;(4)写字姿势不正确,过度用眼(包括看电视,用电脑等),偏食等。【分析】(1)通过观察,三年级时,学生视力在5.0及以上的人数最多,有106人;(2)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解答;(3)根据减法的意义,用减法解答;(4)从学生用眼卫生方面分析原因即可。【详解】根据分析可知:(1)通过观察,三年级时,学生视力在5.0及以上的人数最多,有106人。(2)331320(人)答:增加了20人。(3)421329(人)答:少了29人。(4)写字姿势不正确,过度用眼(包括看电视,用电脑等),偏食等。故答案为:(1)5.0及以上;106;(2)20;(3)29;(4)写字姿势不正确,过度用眼(包括看电视,用电脑等),偏食等。本题考查统计表,观察复式统计表后,对数据进行比较计算即可。29、750千米【解析】试题分析:先求出从7时到17时经过的时间,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即可解答解:(177)×75=10×75=750(千米)答:甲乙两地相距750千米【点评】求出7时到17时经过的时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依据是等量关系式:路程=速度×时间30、1600块【解析】32×264(平方米)64平方米6400平方分米 6400÷41600(块)31、2.2米【解析】5.2-1.8-1.2=2.2(米)32、82元【分析】每台电风扇209元,则买2台电风扇花费209×2元。妈妈共有500元,则应找回500209×2元。【详解】500209×250041882(元)答:应找回82元。明确买2台电风扇花费了418元是解决本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