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巴楚县数学四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94720543
资源大小:223.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2023学年巴楚县数学四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2022-2023学年巴楚县数学四下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一、快乐填一填。1一个三角形中有两条边长分别是5厘米,12厘米,第三条边最长是(_)厘米,最短是(_)厘米。(填整数)2平移和旋转只是改变图形的位置和方向,不改变图形的大小(_)35÷430÷( )4小亮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1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是(_,_),小红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3),她在第(_)列第(_)行。5估算496×21时,可以把496看成(_),21看成(_),结果大约是(_)。6小数点把小数分成_和_两部分,小数点左边是_,小数点右边是_7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是35°,那么另一个锐角是(_)。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70°,它的顶角是(_)。8在计算时,要先把两个乘数都看成(_)数,变成(_)×(_),乘得的结果是(_),这个积是原来的(_)倍;要使求得的积与原来的积相等,必须把这个积缩小到原来的(_),也就是把这个积的小数点向(_)移动(_)位。9如果有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长8cm和10cm,”那么另一条边可能是(_)cm(长度取整厘米数)107020kg(_)t 14.25km(_)km(_)m3kg260g=(_)kg 960= (_)11医院护士要统计某个病人一段时间内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用(_)统计图。二、公正小法官。12按全班同学的平均鞋码订购运动鞋不合理。 (_)13一个三角形的最大内角是89°,这个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_)141234.1234读作一千二百三十四点一千二百三十四(_)150.60和0.6的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也相同。 (_)1611和11.0的大小相同,意义也相同。(_)17在86的后面添4个0,就是八百六十万。(_)185.05和5.0599保留一位小数都是5.1。(_)三、精挑细选。19八边形的内角和是( )度。A1440 B1260 C108020在50米跑步比赛中,小刚的成绩是7.79秒,小强的成绩是8.8秒他们的成绩( )A小刚好 B小强好 C无法判断21小华读一本连环画,第一天上午读了21页,下午读了16页,第二天读了17页,正好读完,小华平均每天读( )页。A17B21C2722一个三角形,两条边分别是10厘米、16厘米,第三边可能是( )。A6厘米B9厘米C5厘米23黄霏霏所在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5cm,黄霏霏的身高是( )A一定是145cmB一定比145cm矮C可能比145cm高,也可能比145cm矮,还可能等于145cm24在5x35,251237,6x25中,方程的个数是( )A1个B2个C3个25在下面图中画一条直线,能分成两个钝角三角形的图形是( )。ABCD四、我是神算手。26口算0.38+0.06= 64.2+5.7= 72÷9×7= 0.97-0.09=12.8-9.86= 17.05-4.58= 3.5+0.6= 5-0.15=4.35+5.36= 1.58+78= 2.05÷100= 0.093×100=27用竖式计算。45×68 309×12 15×692560×80 706×30 125×18五、动手实践。28以直线l为对称轴,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再画出整个图形向右平移5格后的图形。29作出下面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30过点画直线的平行线和直线的垂线。六、生活问题我能解决。31李明一行23人背包旅行,夜晚住宿好客青年旅社,下面是旅社房间报价。他们怎样住宿最省钱?32(1)买1副手套和1双袜子,一共需要多少元? (2)1副手套的价钱是1根跳绳的几倍? (3)1个篮球的价钱是1双袜子的5倍,买1个篮球和1顶帽子一共花多少元? (4)用20元买3个网球拍,够吗?33玲玲和浩浩进行跳绳比赛,玲玲 浩浩 玲玲和浩浩各跳了多少个?34妈妈带了100元钱,买香蕉花了15.8元,买苹果花了14.2元,还剩多少钱?35根据三角形残留的角,判断下列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参考答案一、快乐填一填。1、16 8 【分析】根据三角形中任意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长度之差小于第三边来解答【详解】因为两条边之和是51217(厘米),那么第三边最长就是17116厘米;(2)因为两条边之差是1257(厘米),那么第三边最短就是718(厘米)。【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三角形三条边之间关系的理解与应用。2、×【解析】旋转就是围绕着一个中心转动,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平移就是直直地移动,移动过程中只改变图形的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和方向,据此解答即可所以题中说法不正确3、5;16;25;24【分析】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5÷4。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得: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4得;分子分母同时乘以5得;分子分母同时乘以6得,即30÷24。【详解】5÷430÷24故答案为:5;16;25;24【点睛】本题考查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4、1 5 2 3 【分析】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详解】根据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小亮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1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为(1,5);小红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2,3),她在第2列第3行。【点睛】此题考查利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注意,这两个数据的顺序不同,表示的物体位置不相同。5、500 20 10000 【分析】乘法估算,分别把两个因数进行四舍五入,变成整百或整十的数,再进行计算即可。【详解】496×2110000496500212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估算的理解与应用。6、整数部分 小数部分 整数部分 小数部分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小数的意义解答;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两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是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是它的小数部分解:小数由两部分组成,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是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是它的小数部分;故答案为整数部分,小数部分,整数部分,小数部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构成7、55° 40° 【解析】略8、整 305 8 2440 1000 左 三 【分析】根据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两个因数都看成整数,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看因数一共是扩大了多少倍,那么再把积缩小即可。【详解】在计算3.05×0.8时,要先把两个乘数都看成整数,变成305×8,乘得的结果是2440,这个积是原来的1000倍;要使求得的积与原来的积相等,必须把这个积缩小到原来的,也就是把这个积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相乘的方法,然后再根据题意进一步解答即可。9、4(答案不唯一)【详解】略10、7.02 14 250 3.26 9.6 【解析】略11、折线【分析】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楚的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由此解答。【详解】医院护士要统计某个病人一段时间内的体温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统计图的认识和选择,清楚不同统计图的特点,能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二、公正小法官。12、【解析】略13、【解析】略14、×【详解】略15、×【详解】略16、×【解析】略17、×【分析】在86的后面添4个0,变成860000,读作八十六万。【详解】八百六十万写作8600000,所以在86的后面添4个0,就是八百六十万,这句话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睛】多位数的组成主要由亿级、万级、个级这三个数级组成,先确定亿级、万级、个级分别有什么数填在相应的数位上,除最高位外未涉及的数位用0表示就可以得到这个数。18、【分析】保留一位小数也就是去掉十分位后面的尾数,并对去掉尾数最高位进行“四舍五入”,据此即可解答。【详解】5.055.1(保留一位小数),5.05995.1(保留一位小数),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用“四舍五入”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方法的掌握和灵活运用。三、精挑细选。19、C【解析】180°×(82)1080°。20、A【解析】试题分析:先比较小刚和小强所用时间的大小,因为小强比小刚所用的时间多,根据路程相同,用到时间越多,速度越慢,用到时间越少,速度越快;据此选择即可解:因为:8.87.79,即小强比小刚所用的时间多;因为路程相等,都是50米,用到时间越少,速度越快,所以小刚的成绩好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应明确路程相同,用到时间越多,速度越慢,用到时间越少,速度越快21、C【分析】将两天看书的总页数除以2即可解答。【详解】(211617)÷254÷227(页)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与应用。22、B【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详解】根据分析可得:1610第三边1610,6第三边26,那么第三边的长度可能是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厘米;故答案选:B。【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23、C【详解】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某个同学的身高可能等于平均数,也可能大于或小于平均数24、A【分析】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方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含有未知数;等式。据此逐项分析后再进行选择。【详解】5x35,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251237,是等式,但没含有未知数,不是方程;6x25,含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不是方程;所以只有一个是方程;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方程的辨识:只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才是方程。25、C【分析】钝角三角形是有一个角大于90°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是有一个角是90°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据此判断即可。【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选项A只能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选项B可以分成一个钝角三角形和一个锐角三角形;选项C可以分成两个锐角三角形也可以分成两个钝角三角形;选项D可以分成两个直角三角形也可以分成一个钝角三角形和一个锐角三角形。所以只有选项C满足题干要求。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分类的问题。熟练掌握不同三角形角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四、我是神算手。26、0.4469.9560.882.9412.474.14.859.7179.580.02059.3【详解】小数乘10,小数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乘100,小数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小数除以10,小数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除以100,小数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27、3060;3708 ;10380;44800;21180;2250【分析】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从右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到哪一位,得数的末尾就和第二个因数的哪一位对个因数的哪一位对齐;然后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由此计算。【详解】45×683060 309×123708 15×69210380 560×8044800 706×3021180 125×18225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本的竖式计算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锻炼,计算时要细心,看清数字。五、动手实践。28、【解析】略29、【解析】略30、见详解【分析】(1)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作垂线的方法: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沿着直线移动三角尺,使直线上或直线外的点在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上。再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并画上垂直符号。这条直线就是已知直线的垂线。(2)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先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再用直尺紧靠着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沿着直尺平移三角尺,使直线外的点在三角尺上。沿直角边画出另一条直线即可。【详解】【点睛】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六、生活问题我能解决。31、住3个五人间和2个四人间【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分别求出住四人间和五人间的每人需要花费的钱数,再比较住哪种房间更合适,在保证住满的前提下,尽量多的住花费钱数少的房间。【详解】272÷468(元)310÷562(元)6862,则住五人间更省钱。23÷54(个)3(人)则住4个五人间,剩余的3人住1个四人间。4×31027212402721512(元)这3人住不满四人间,可以把这3人和1个五人间的5人都安排住四人间。 (35)÷48÷42(间)则住3个五人间和2个四人间。3×3102×2729305441474(元)14741512答:住3个五人间和2个四人间最省钱。【点睛】解决本题时先明确尽量多的住五人间,再根据剩余人数调整方案,找到最省钱的方案。32、(1)21元;(2)3倍;(3)39元;(4)不够【分析】(1)一共需要的钱数1副手套的价钱1双袜子的价钱,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2)1副手套的价钱是1根跳绳的倍数1副手套的价钱÷1根跳绳的价钱,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3)买1个篮球和1顶帽子一共花的钱数1个篮球的价钱1顶帽子的价钱,其中1个篮球的价钱1双袜子的价钱×5,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4)先计算出买3个网球拍的价钱,即买3个网球拍的价钱1个网球拍的价钱×3,然后与20元作比较,如果比20元大,说明不够,如果比20元小,说明够了。【详解】(1)15621(元) 答:一共需要21元。(2)15÷53 答:1副手套的价钱是1根跳绳的3倍。(3)5×630(元) 30939(元)答:买1个篮球和1顶帽子一共花39元。(4)3×721(元) 20元21元答:不够。【点睛】此题属于常规题,在求1副手套的价钱是1根跳绳价钱的几倍时,注意“倍”不作单位。33、10个;50个【分析】因为浩浩跳的个数和玲玲跳的个数之间相差了40个,还相差了514倍,所以浩浩跳的个数40÷(51)。因为;玲玲跳的个数是浩浩的5倍,所以玲玲跳的个数浩浩跳的个数×5。【详解】浩浩:40÷(51)40÷410(个);玲玲:10×550(个)答:玲玲跳了50个,浩浩跳了10个。【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算出浩浩跳的个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对于“和差倍问题”的解决能力。34、70元【解析】100-15.8-14.2=70(元)35、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分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减去已知的两个角,即可得三角形的第三个角的度数,再判断三角形属于什么三角形。【详解】35°44°79°,180°79°101°,这是个钝角三角形。65°25°90°,180°90°90°,这是个直角三角形。73°66°139°,180°139°41°,这是个锐角三角形。故答案为: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点睛】看三角形按角分属于什么三角形,只要看三个角中最大的那个内角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