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桐乡市实验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资源ID:94723217
资源大小:840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桐乡市实验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桐乡市实验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一、我会选。1下面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 C2下面的数中,最接近6的是( )。A6.1B5.99C6.01D5.9983下面的式子中是方程的是( )A4x+32B3x=0C3x-514比较下面三个图形的面积发现,()。A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最大 B梯形的面积最小 C它们的面积一样大5整数加减法运算定律与性质在小数运算中( )A完全适用B部分适用C不适用D不清楚二、我会判断。6两个乘数各是两位小数,积一定是四位小数。 (_)7大于3.5并且小于3.8的小数只有2个。(_)8用三根长度分别为5厘米、5厘米和11厘米的小棒摆一摆,这三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等腰三角形。(_)9计算小数加减法和计算整数加减法一样,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减(_)10三条边分别是4厘米、4厘米、8厘米的三角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_)三、我能填。11如下图中,有(_)个钝角三角形。12有连续的3个偶数从小到大排列,如果第二个数用2a表示,那么第一个数应表示为(_),第三个数应表示为(_)。13在_填“”、“”或“”72×308_380×72 64×(30+50)_64×30+50480÷12÷4_480÷(12×4) 18×6×7_18 ×1314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a×x(_) x×x(_) b×8(_)15如下图,按照前面四幅图的规律,写出第五幅图中的正方形里共有(_)个圆。16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_)位,计数单位是(_)。17根据123×45=5535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12.3×45=_ 1.23×45=_0.123×4.5=_ 12.3×0.45=_123×0.045=_ 12.3×4.5=_18275+332+725332+(275+725),这是运用了加法_律和加法_律19比较大小。0.670(_)670 1.06亿(_)16000万2.99米(_)3分米 3.043(_)3.4020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是5cm,另一条边是4cm,第三条边最短是(_),最长是(_)。(取整厘米数)21被除数是2425,商是60,余数是25,除数是(_)。22正方形有(_)条对称轴,半圆有(_)条对称轴。四、我会计算。23直接写出得数600×400= 90÷15 800×9= 56(219) 27070 140×20= 300×32= 9419624用竖式计算。708×54 34×930 285×46520×19 392×50 900×95五、动手操作。25请在下图中标出0.65米的位置。26在下面的方格中分别画出左图从前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图形。27按要求作图。(1)在图1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2)在图2中画一条线段,把它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七、我能解决下面各题。28水果超市运来28筐苹果和22筐梨,苹果和梨每筐都重30千克。运来的苹果和梨一共重多少千克?29四年级两位老师带38名同学去参观航天展览,成人门票费48元,儿童门票费是半价;如果10人以上(包含10人)可以购团票每人25元,怎样购票最划算?一共需要多少钱?30小明和小华分别从一座桥(桥长大于350米)的两端同时出发,往返于桥的两端之间。小华的速度是45米/分,小明的速度是64米/分,经过13分钟两人第二次相距350米。这座桥长多少米?31书店里新购进两种新书,芳芳都很喜欢。她只有32元,估一估,同时买这两本书够吗?写出估算过程。32有两列火车,一列长135米,每秒行驶14米,另一列火车长165米,每秒行驶16米,在两条不同铁轨上相向而行,那么这两列火车相遇到完全错开需要多少时间?参考答案一、我会选。1、A【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依次进行判断即可【详解】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圆和桃心是轴对称图形。故答案为:A。【点睛】此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判断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看图形对折后两部分是否完全重合。2、D【分析】分别求出这几个数与6的差,再根据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比较它们的差,差最小的就和6最接近,据此解答。【详解】A.6.160.1B.65.990.01C.6.0160.01D.65.9980.0020.10.010.002所以5.998最接近6故答案为:D【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这几个数与6的差,再进行比较。3、B【详解】略4、C【解析】略5、A【解析】略二、我会判断。6、×【解析】略7、×【分析】大于3.5且小于3.8的一位小数有两个,由于没有确定小数的位数,所以介于两个小数之间的数有无数个。【详解】大于3.5并且小于3.8的小数有无数个。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在两个小数之间有多少个小数的判定方法,应分成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即可确定。8、×【详解】【分析】三角形其中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等腰三角形其中有两条边的长度相等。【详解】5厘米、5厘米长度相等,但是5511,构不成三角形,所以判断错误。【点睛】此题考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9、【详解】略10、×【解析】略三、我能填。11、1【分析】在三角形中,其中有一个角为钝角的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三个角都为锐角的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其中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为直角三角形。据此意义据所给图形观察填空即可。【详解】如图中,有 1个钝角三角形;故答案为:1。【点睛】本题通过图形考查了学生对于三角形分类及各类三角形意义的理解。12、2a2 2a2 【分析】有连续的3个偶数从小到大排列,如果第二个数用2a表示,根据相邻2个偶数的差为2,那么第一个数应表示为表示为:2a2,第三个数应表示为2a2。【详解】有连续的3个偶数从小到大排列,如果第二个数用2a表示,那么第一个数应表示为2a2,第三个数应表示为2a2。故答案为:2a2;2a2【点睛】解题关键是根据连续偶数的意义,把未知的数用字母正确的表示出来。13、 = 【详解】略14、ax x² 8b 【详解】略15、25【详解】略16、十分 0.1 【分析】利用小数的数位顺序表解答即可。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 0.1;第二位是百分位,计数单位是0.01;第三位是千分位,计数单位是0.001【详解】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计数单位是0.1。故答案为:十分;0.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小数的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小数的计数单位即分位上的最小量。17、553.5 55.35 0.5535 5.535 5.535 55.35 【解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缩小)几倍(0除外),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也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详解】因为12.3是123缩小10倍、45不变,所以12.3×45=553.5;因为1.23是123缩小100倍、45不变,所以1.23×45=55.35;因为0.123是123缩小1000倍、4.5是45缩小10倍,所以0.123×4.5=0.5535;因为12.3是123缩小10倍、0.45是45缩小100倍,所以12.3×0.45=5.535;因为123不变、0.045是45缩小1000倍,所以123×0.045=5.535;因为12.3是123缩小10倍、4.5是45缩小10倍,所以12.3×4.5=55.35。故答案为:553.5;55.35;0.5535;5.535;5.535;55.35。18、交换 结合 【详解】275+332+725332+(275+725)332+10001332这是运用了加法 交换律和加法 结合律故答案为:交换,结合19、 【分析】小数和整数比较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的大小;不同单位的数量比较大小,需要先转换成相同的单位数量,再比较大小;小数和小数比较大小,从高位向低位开始比较,高位大的就大,如果高位相同就比较下一位。【详解】0.670670;1.06亿10600万16000万;3分米0.3米2.99米;3.0433.40。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的大小比较。需要注意的是带有单位的数量进行比较,要先转换成相同单位的数量再进行比较大小。20、2cm 8cm 【分析】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据此解答即可。【详解】549(cm)541(cm)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知,该三角形的第三条边的长度要小于9cm,大于1cm。则第三条边最短是2cm,最长是8cm。故答案为:2cm;8cm。【点睛】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明确三角形的第三条边的长度小于9cm大于1cm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1、40【解析】略22、4 1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一条对称轴,由此即可确定这个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及位置。【详解】正方形对角连线和对边中点的连线,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所以有4条对称轴,半圆沿从圆心到圆弧中点的连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才能完全重合,只有这一条,所以半圆有1条对称轴。故答案为:4;1。【点睛】此题关键是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得出图形的对称轴的条数。四、我会计算。23、240000;6;7200;26340;2800;9600;119【详解】略24、38232;31620;131109880;19600;85500【分析】整数乘法法则:从个位乘起,依次用第二个因数每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用第二个因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得数的末位就和第二个因数的那一位对齐,再把几次乘得的数加起来。【详解】708×5438232 34×93031620 285×4613110 520×199880 392×5019600 900×9585500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整数乘法的竖式计算,运用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要注意相同数位要对齐。五、动手操作。25、【分析】1米被平均分成了5份,每份表示0.2米,所以0.65米就是在第3个格和第4个格之间,把第三个格和第四个格之间再平均分成四份,每一份表示0.05米,取一份的地方就是0.65米。【详解】1÷50.2(米),0.2米÷40.05(米),0.2×30.050.65(米)【点睛】明确在数轴上平均分的每份是多少米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6、【分析】题目给出的图形从前面看,是两行,下面一行是3个正方形,上面一行是1个正方形,且靠左;从上面看是两行,上面一行是3个正方形,下面一行是1个正方形,且在中间;从左面看是两行,下面一行是2个正方形,上面一行是1个正方形,且靠左。【详解】【点睛】本题考查了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27、(1)(2)见下图:【分析】(1)连接梯形的一条对角线,即可把这个梯形分成两个三角形;(2)过梯形的上底的一个顶点,画一条腰的平行线,即可把这个梯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详解】根据分析(1)(2)作图如下:【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定义来对图形进行分割的能力。七、我能解决下面各题。28、1500千克【分析】根据乘法的意义,可用苹果每筐的重量乘筐数,用每筐梨的重量乘筐数进行计算即可得到苹果、梨各运进的重量,最后再相加进行计算即可。【详解】28×3022×308406601500(千克)答:运来的苹果和梨一共重1500千克。【点睛】由于两种水果的每筐质量是一样的,本题也可先求出苹果和梨一共多少筐,然后再乘30求出共有多少千克,列式为:(2822)×30。29、两位老师和8名同学购买团票,其余的同学购买儿童门票,这样购票最划算;970元。【分析】方案一:两位老师购买成人门票,38名同学购买儿童门票,则需要花费的钱数为48×248÷2×38元。方案二:两位老师和38名同学全部购买团票,则需要花费的钱数为(238)×25元。方案三:两位老师和8名同学购买团票,其余的同学购买儿童门票,则需要花费(28)×25(388)×(48÷2)元。分别算出三个方案花费的钱数,再比较大小,花费钱数少的方案即为购票最划算的方案。【详解】方案一:两位老师购买成人门票,38名同学购买儿童门票。48×248÷2×389624×38969121008(元)方案二:两位老师和38名同学全部购买团票。(238)×2540×251000(元)方案三:两位老师和8名同学购买团票,其余的同学购买儿童门票。(28)×25(388)×(48÷2)10×2530×24250720970(元)97010001008,则方案三花费的钱数最少。答:两位老师和8名同学购买团票,其余的同学购买儿童门票,这样购票最划算。一共需要花费970元。【点睛】解决类似问题时,先假设多种方案,分别求出每种方案花费的钱数,再进行比较,找出最划算的方案。30、589米【分析】第一次相遇两人走了一个桥长,然后分别走到桥头两人又走了一个桥长,经过13分钟两人第二次相距350米,先用加法求出两人的速度和,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两人的路程和,再加上相距的350米,最后除以3即可求出这座桥有多少米长。【详解】(4564)×13350÷3109×13350÷31767÷3589(米)答:这座桥长589米。【点睛】在此类相遇问题中,第一次相遇两者共行一个全程,以后每相遇一次,就共行两个全程。31、够【分析】这两本书的单价分别是19.5元和11.8元,将这两本书的单价加起来,求得的和即为买这两本书需要花费的钱数,再根据小数加法的估算方法解答即可。【详解】19.511.8201232(元)因为将19.5和11.8都估大了,则19.511.832。答:同时买这两本书够。【点睛】理清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根据小数加法的估算方法解答。32、10秒【分析】这两列火车从相遇到错开所行的总路程应是这两列火车的车身的长度和,即135165300米,速度和是:141630米,错开的时间是:300÷3010秒,据此解答。【详解】(135165)÷(1416)300÷3010(秒)答:这两列火车相遇到完全错开需要10秒。【点睛】本题关键是把错车问题变化看成:两列火车共同行驶两车的车身的长度和需要多长时间;知识点是:两车的车身的长度和÷速度和从相遇到错开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