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生态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七夕文化、香榧文化、茶文化).doc
-
资源ID:94728704
资源大小:1.93MB
全文页数:9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山地生态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七夕文化、香榧文化、茶文化).doc
浙江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 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浙江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 目 录文 本第一章 规划总则1第二章 现状研判和SWOT分析2第三章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3第四章 发展目标和战略4第五章 空间分区发展规划5第六章 功能区规划及项目策划6第七章 旅游产品体系9第八章 旅游交通与游线组织规划10第九章 市场营销12第十章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4第十一章 服务设施规划16第十二章 基础设施规划17第十三章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19第十四章 景区经营20第十五章 项目开发时序及投资估算21第十六章 实施保障22第十七章 附则23说明书第一章 规划总则24一、规划性质24二、规划期限24三、规划范围24四、规划依据24五、规划原则25第二章 现状研判26一、中国旅游发展宏观态势26二、长三角旅游发展现状26三、东阳市旅游发展现状27四、东白山旅游发展背景28五、东白山旅游发展概况29六、东白山与相关景区竞合概况29七、东白山旅游发展SWOT分析31第三章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34一、旅游资源分析34二、旅游资源评价36第四章 发展目标和战略38一、战略定位38二、战略目标38三、战略选择39第五章 空间分区发展规划40一、分区原则40二、分区规划40第六章 功能区规划及项目策划41一、“天上人间”七夕文化体验区41二、“惜缘谷”香榧生态度假区47三、“绿野谷”农业休闲娱乐区49第七章 旅游产品体系53一、旅游产品开发原则53二、旅游产品开发思路53三、旅游产品体系规划53四、专项旅游产品规划55第八章 旅游交通与游线组织规划56一、规划目标56二、规划原则56三、道路交通系统规划56四、旅游线路组织规划57第九章 市场营销59一、市场分析59二、市场定位61三、形象策划62四、营销规划63第十章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68一、现状及评价68二、规划原则68三、规划目标68四、环境保护分区与措施68五、生态容量测算69六、规划要点69第十一章 服务设施规划71一、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系统71二、住宿设施规划71三、旅游餐饮规划73四、旅游购物规划73五、旅游娱乐规划74六、解说系统规划74第十二章 基础设施规划75一、给排水规划75二、供电规划75三、电信规划76四、环卫设施规划76五、防灾规划76第十三章 居民社会调控规划78一、居民社会现状78二、规划原则与目标78三、规划内容78第十四章 景区经营80一、树立绿色管理和生态运营理念80二、建立标准化管理体系80三、采用合理营销方式80四、发展多种产业,实现产业共融80五、协调利益相关者,实现权责利平衡80六、托管经营,加速东白山发展81七、做好人才储备,实施人才战略81第十五章 项目开发时序及投资估算83一、项目分期建设时序83二、投资估算83第十六章 实施保障86一、完善规划体系,推进法制化管理86二、理顺管理体制86三、健全法律法规制度86四、创新投融资体制86五、实施旅游人才战略87图纸目录1、区位分析图2、市场分析图3、三维分析图4、高程分析图5、坡度分析图6、坡向分析图7、重点资源分析评价8、道路交通现状图9、水系村落现状图10、太白峰周边地区山水形态及用地选址11、绿野谷山水形态及用地选址12、乡村景观视觉安全格局13、总平面图14、功能分区图15、“天上人间”平面图16、“绿野谷”平面图17、“惜缘谷”平面图18、重点项目布局图19、局部平面图20、入口效果图21、东白胜境效果图22、茶林物语效果图23、茶屋会议酒店24、茶园别墅区25、东白禅寺效果图26、同心锁效果图27、服务设施分布图28、交通规划图29、区域交通规划图30、主要交通建设规划图31、徒步游线规划图32、游线组织规划图33、标识系统应用34、标识系统设计一35、标识系统设计二III浙江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 文本 文 本 浙江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总体规划 文本 第一章 规划总则第1条 规划性质本规划为旅游区总体规划。第2条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09年2025年。近期为2009年2015年,是开发建设期;中期为2016年2020年,是稳步发展期;远期为2021年2025年,是优化提升期。第3条 规划范围北至诸暨分界线;西至罗店、市前、上山村;南至东方红水库大坝;东至嵊州交界。总体用地规划范围70平方公里,核心区20.5平方公里,控制范围49.5平方公里。第4条 规划依据1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国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2、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旅游规划通则、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生态旅游度假区标准(征求意见稿)等。3、部委相关文件中国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纲要(20082015)等。4、地方性规范与其它相关文件东阳市城市总体规划、东阳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东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8-2020)(修编)、东阳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2006-2020)、康大香榧文化园旅游总体规划、碧水云天农业休闲旅游区概念规划、东白山风力发电场规划等。5、自有研究成果休闲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国城市经济学会休闲旅游产业委员会)。第5条 规划原则遵循生态导向、慢游导向、市场导向、休闲导向和特色导向原则。20第二章 现状研判和SWOT分析第6条 东白山旅游发展背景1、自然环境良好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沟谷地貌特征显著;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动植物资源丰富。2、社会文化多样东白山历史悠久;总面积70平方公里,包括9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一个国营茶场;文化呈现明显的多元化发展特点。3、经济基础较好农业经济发达;风电场建设进展顺利。4、外部交通逐步改善外部交通便利,全市半小时经济圈基本形成;东白山客运专线开通;自驾车游客方便进入;可进入性不断改善,罗店岭头至东白山的道路即将建设。5、内部交通有待提高内部交通网络已基本形成,但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公路等级有待提高;二是现有道路严重破坏山体景观;三是标识、停车场等重要交通服务设施亟待建设。第7条 旅游业处于起步阶段东白山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突出;游客群体以徒步背包客为主,大规模旅游市场尚未形成;旅游景区处于开发建设阶段。第8条 SWOT分析1、优势 区位优越;资源特色鲜明;客源充足;联动条件好。2、劣势 旅游品牌尚未形成;旅游产业链有待完善;旅游产品开发起步晚;交通通达性有待提高。3、机遇 扩大旅游消费以提振经济的政策支持;“国民休闲计划”即将推出;国家休假制度改革促成短线旅游热潮;东阳市政府统一部署开发东白山;交通条件持续改善;七夕文化逐年升温;影视旅游和外景地旅游红火发展。4、挑战 周边景区分流客源;七夕文化旅游地多;旅游产品升级快。第三章 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第9条 旅游资源分析1、旅游资源分类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东白山旅游资源分为8个主类、24个亚类、47个基本类型,166个资源单体。2、旅游资源分析东白山旅游资源的特点突出表现为:七夕文化脍炙人口;香榧文化源远流长;茗茶文化名倾天下;“五高”景观价值斐然;风电资源特色鲜明;山体景观风貌完好;水体景观丰富多姿;生物景观各有千秋;气象景观奇特壮观;古村聚落古韵犹存;民俗风情异彩纷呈;宗教文化兼容并蓄;特色饮食风味十足。第10条 旅游资源评价1、定量评价东白山40处主要的旅游资源点中,优良级(五级、四级、三级)旅游资源共有26处,占主要旅游资源总量的65%;普通级(二级、一级)旅游资源共有14处,占主要旅游资源总量的35%。优良级的旅游资源既有自然旅游资源也有人文旅游资源,其中以七夕文化、东白天池、仙姑殿、香榧文化、高山茶园、高山湿地、高山草甸、东白山风力发电场、一脚踩三县最具开发潜力。2、定性评价品位参差不齐,生态本底、七夕文化凸显优势:“三大文化”、“五高”景观和风电资源品位较高;良好的湖、山、林生态环境是一流的休闲度假环境资源。集中度高,组合状况良好:重点旅游资源大都分布在交通沿线和山顶区域,集中度高,并且种类齐全,组合状况良好。种类丰富,功能多样:旅游资源功能多样,兼具休闲、度假、文化体验、运动等多种功能。与周边资源互补性强,能和周边诸多景区形成良性互动,后发优势明显。第四章 发展目标和战略第11条 总体目标以生态景观、风电景观、乡村聚落景观为背景,以七夕文化、香榧文化、茶文化和地方民俗文化为内涵,以“生态休闲旅游”为核心理念,突出“爱情圣山,会稽之巅”的形象特征,创新开发生态休闲旅游项目,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华东地区知名的生态休闲旅游区。第12条 分类目标1、经济目标依据东阳市旅游发展状况、东白山旅游业发展现状及潜力预测,规划东白山的旅游产业规模如下:到2015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0.5亿元;到2020年,接待游客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8亿元;到2025年,接待游客9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4.75亿元。2、社会目标增加居民的就业机会和经济收入;改善居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居民满意度。3、环境目标维持现有的植被覆盖率和绿地率;地质地貌得到较好的保护,人为破坏严重的地段基本得到恢复;珍稀动植物得到研究和详实的纪录,其生存环境得到保护。4、旅游管理目标健全管理体制;完善管理机制;争创“国家AAAA级旅游区”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旅游服务设施系统建设与社区村落改造相结合;提供多样的旅游活动模式和深层次的游客体验;提升旅游综合竞争力。第13条 阶段性目标1、近期(2009-2015):重点建设阶段对旅游环境进行整治,开展招商引资,完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按照“国家AAAA级旅游区”和“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标准进行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区块的打造,形成爱情主题氛围。2、中期(2016-2020):稳步发展阶段完善规划区的产品体系,加强营销力度,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打响“爱情圣山,会稽之巅”的旅游品牌,完成“国家AAAA级旅游旅游区”申报审批工作。3、远期(2021-2025):优化提升阶段东白山品牌形象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产品、营销与服务达到华东地区一流水准,提供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区域现代服务功能与旅游功能十分完善,东白山成为华东地区知名的生态休闲旅游区。第14条 战略选择坚持精品品牌、生态优先、产业融合、整合联动四大战略。第五章 空间分区发展规划第15条 分区原则规划分区遵循整合资源、突出主题形象,合理布局、集中功能单元,有机联动、构筑服务体系,生态保护、预留发展空间等原则。第16条 分区规划依据旅游资源特征、旅游开发方向和东白山空间整体形态以及与周边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一心二轴三区”的旅游开发格局。1、一心东白胜境是东白山生态旅游区的区位中心、功能核心和开发重心。 2、二轴七夕文化发展轴、高山生态发展轴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沿七夕文化和高山生态两条主线展开,体现了规划区旅游发展的四大重要指向:七夕、生态(湿地、草甸、茶林、香榧、天池)、儒道、节会。3、三区“天上人间”七夕文化体验区、“惜缘谷”香榧生态度假区、“绿野谷”农业休闲娱乐区 “天上人间”七夕文化体验区为规划区的核心区,“惜缘谷”和“绿野谷”为控制范围。以上三个功能区差异定位、特色显著、功能互补,构筑“高山为型、文化为魂、两轴推进、全面联动”的东白山生态旅游区。第六章 功能区规划及项目策划第17条 “天上人间”七夕文化体验区位于规划区中部片区,面积20.5平方公里,依托七夕文化、太白峰、东白天池、茶文化、高山茶园、高山湿地、风电产业资源等,以七夕爱情、生态湿地、风电、茶为主题,构建七夕文化、高山生态湿地、宗教文化、绿色能源科技产业完美融合的山地生态休闲游憩观光区。1、 主入口服务区位于东白山水库东南岸,是规划区的综合型一站式服务中心,其服务功能辐射整个规划区。(1)景区大门凸显东白山特有的文化内涵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体现东阳木雕的精粹,彰显“建筑之乡”的美誉。(2)游客服务中心承担整个规划区内旅游信息咨询、旅游集散、旅游购物、旅游展示、旅游餐饮等功能。(3)“芙蓉出水”水景演艺东白山水库更名为“仙女湖”,以“芙蓉出水”为主题,应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推出大型音乐喷泉表演,在固定时间进行表演,既能有效增加游客停留时间,又能丰富游客游览体验。(4)东白山庄建设主题型酒店,以“山珍野味”为特色,形成东白山庄特色餐饮品牌,以住宿、餐饮等功能为基础,增加康体、休闲等活动内容。(5)东白禅寺复建东白禅寺,开发“东白山素斋”养生餐饮旅游产品。2、 东白胜境景区以展示“七夕文化”为主线,是“天上人间”七夕文化体验区的高潮,也是整个规划区的核心景区。七夕文化与高科技生态能源产业在此实现完美结合,极具竞争力和发展潜力。(1)七夕广场在东白山主峰下(南侧)规划建设表现“七夕文化”的大型标志性主题雕塑,如“仙女下凡”、“喜鹊归巢”等,广场四周围以水池喷泉、彩灯和草坪。(2)天宫祈福区在太白峰规划建设“天宫”,其建筑形式是浙派古建筑,其营造的氛围是神秘的“天庭仙境”,其展示的内容是“天宫文化”及“天宫之爱”,包括天宫人物、神话传说等。恢复性修建仙姑殿,修建观景(观日、观星)平台、祈福平台及游憩设施。(3)海枯石烂位于东白石林,对石阵进行景观营造,修整游步道,增设景观小品和游憩设施,以“爱情”为主线,对典型的象形岩石进行命名。(4)东白天池爱情营地在东白天池湖畔建设帐篷露营地,提供相应环境、设施及服务。(5)“风之舞”绿色能源观光区依托东白山风电场建设“风之舞”绿色能源观光区,核心项目为风电科技体验馆、风车观光区。进行生态修复,积极消除风电塔对规划区整体景观环境的建设性破坏。(6)“牛郎村”大地湾生态度假村利用原有村庄及环境要素打造大地湾生态度假村,赋予其丰富的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功能,并与太白峰天宫、仙姑殿和天池等景点形成功能互动,与“天宫仙姑”形成主题呼应。(7)茶屋会议酒店选址东白茶场分场,规划建设商务会议型酒店,满足商务游客需求。 (8)寻仙谷依托阿溪登山路线开发“寻仙谷”,为游客提供徒步登山的文化生态游憩廊道,同时开展拓展、野营训练活动。(9)寻仙动漫基地满足大众市场休闲娱乐需求,打造时尚娱乐体验项目“寻仙”动漫基地。3、 鸳鸯湖景区鸳鸯湖景区选址东白山湿地,以“人间真爱”为主题,以罕见的高山生态湿地为景观营造的环境本底,以高山茶园为主要文化内涵,营造温馨浪漫氛围,构建悠然雅致景观环境,规划湿地景观独特、茶文化浓郁的文化生态型景点。(1)入口区入口区选址于两片高山湿地的分水岭,体现“鹊桥”等七夕文化元素,建设爱情主题的标志性景观。(2)太白诗苑深入挖掘诗仙太白与太白峰的历史文化渊源,规划以李白诗词为主题的“太白诗苑”,修建碑林、书画院等,使其成为东白山人文精神得以集中展示的活动中心。举办李白文化论坛、诗仙节等活动。(3)茶林物语重点突出休闲功能,在茶林中点缀“茶林物语”茶吧,为游客提供生态、温馨、精致的休闲新去处。(4)茶园别墅区在一片茶香天地之间,打造生态宜人、茶香浓郁的别墅度假区,满足高端游客回归山林、接近自然的休闲度假需求。(5)高山湿地公园(体验馆)主要功能分为三部分:湿地生态破坏的灾难体验、湿地生态平衡体验、科幻生态休闲和配套的旅游产品售卖等。(6)一脚踩三县鹊栖阁“一脚踩三县” 与鸳鸯湖湿地相串联,策划多条徒步游线路,建设景观小品、游憩设施、游步道及标识指引系统。在“一脚踩三县”处建设鹊栖阁,建筑风格与天宫保持一致,内设以“鹊桥会”为创作主题的东阳木雕,鹊栖阁前按照古代照壁或萧墙的形式修建箴言壁,作为游客祈福、盟约的留言壁。第18条 “惜缘谷”香榧生态度假区位于规划区东部片区,面积21.5平方公里,依托香榧、竹林、百总庙、西垣村、东溪村、磨水仓村、白溪村、东方红水库等资源,以香榧树为主导景观,以“古榧老巷、山林竹海、森林氧吧”为主题,以香榧文化为文化内涵,以山林竹海为生态环境本底,建设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区。1、 古榧观光区项目选址于西垣村、东溪村古榧生长区,挖掘和展示香榧爱情文化、香榧养生文化,延伸香榧产业链,将香榧古树观光与休闲旅游相结合,进一步产生迭加效应,发挥综合效益,增加多种功能,满足游客需求,打造香榧文化厚重、彰显“古奇特”的香榧古树观光区。2、 香榧老街选址于西垣村古巷,对香榧老街现有居民进行动迁,还原老街原貌,建设集餐饮、茶馆、酒吧、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外型古朴、内在休闲”的香榧风情古巷。3、 香榧人家依托西垣村自然生态环境、村庄及古榧资源,与古榧观光区、香榧老街等景点形成有机联动,建设有主题、有规模、有标准、有档次的山地农家乐,创建“香榧人家”独有的美食品牌“香榧宴”。4、 竹海田园木屋村在百总庙北规划建设多种形式、规格的木屋、别墅,并划分不同组团,木屋村具备住宿、餐饮、会议、康体、休闲等功能,开发如采摘、健身、养生等多种活动项目。5、 百总庙在保持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复建,增设景观小品、观景平台等游憩设施,成为磨水仓度假村、竹海田园木屋村、香榧人家农家乐的配套观光景点。6、 磨水仓度假村选址磨水仓村,通过住户外迁、村庄环境整治、景观营造、房屋修建等措施,打造高端、精品度假村,以石头房为主要建筑形式,以当地的石料、毛竹等为建材,赋予其古朴和谐的建筑外观和高端舒适的内在度假设施。7、 “浪漫满屋”汽车营地依托于秀丽古朴的白溪村和东方红水库,营地规划住宿区、娱乐区、管理服务区三个功能区,在主题上强调浪漫爱情、乡村体验,以纯朴乡村体验和滨水休闲娱乐为主要活动内容,打造浪漫悠闲的室外活动项目。第19条 “绿野谷”农业休闲娱乐区位于规划区西部片区,面积28平方公里。依托罗店香榧种植产业、西白山、西白寺、大潦村、潦溪、金矿等资源,以“香榧产业观光、香榧科普展示、庄园经济、休闲运动娱乐”为主题,大力发展规模化的香榧种植和特色养殖,建设农业休闲娱乐区。1、 绿野公园根据该片区的地形特点,建立山地型登山健体公园,修建登山步道、景观小品、休息亭、休息椅、观景台等基础设施和标识系统,整治山地自行车道路面,开辟攀岩体验区、山地速降体验区等。2、 野生动物观赏园野生动物观赏园是规划区内最具特色的娱乐项目。狩猎场内以野猪、鹿等动物为主猎物,分区设置接待服务区、山谷飞碟射击区、动物放养区、登山观赏采摘区等,满足中高端客源市场需求。3、 奇异果庄园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建设奇异果庄园,打造与法国葡萄庄园类似的休闲度假庄园。主要项目包括度假庄园、猕猴桃种植观光基地、猕猴桃酿酒基地等。4、 金麝园规划集科研、养殖、加工、旅游购物、科普教育于一体的麝养殖观光园,设立麝文化园,建立小型麝文化展览馆,小型鹿科动物园,强化麝产品的开发力度。5、 康大香榧休闲农业园挖掘香榧文化内涵,延伸香榧产业链,打造国内首家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功能多样的香榧休闲农业园,成为浙江省著名的特色休闲农业观光园区。6、 “碧水云天”休闲农业园以“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休闲农业、旅游农业”为经营理念,以游客的参与性、观赏性、寓教于乐性和高科技特色农业经济转型为手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和拉动农村经济发展为宗旨。 第七章 旅游产品体系第20条 旅游产品开发思路以主题文化游、观光游、休闲度假游、商务会展游和体育休闲游为主导,以婚庆游、生态养生游、乡村休闲游为支撑,以节庆活动作为重要补充,重点打好“看·东白七绝”、“爱·东白”、“享·东白”、“品·东白”四张牌,形成四季宜游的产品体系。第21条 旅游产品体系规划表7-1 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旅游产品表产品体系产品名称目标市场时间适应性文化旅游产品七夕文化游普适市场春、夏、秋、冬四季诗仙太白文化游普适市场春、夏、秋、冬四季东白茗茶文化游普适市场春、夏两季香榧文化游普适市场春、夏、秋三季东白禅寺道文化游宗教市场春、夏、秋、冬四季红色文化体验游普适市场春、夏、秋、冬四季观光旅游产品东白胜境观光游普适市场春、夏、秋、冬四季风车观光游普适市场春、夏、秋、冬四季古榧观光游普适市场春、夏、秋三季东白观日、观星、观云海、观雪景普适市场春、夏、秋、冬四季休闲旅游产品香榧老街休闲游休闲市场春、夏、秋、冬四季磨水仓度假游 休闲、自驾车市场春、夏、秋、冬四季逐鹿狩猎游休闲、自驾车市场春、夏、秋、冬四季浪漫东白自驾游休闲、自驾车市场春、夏、秋、冬四季商务旅游产品东白茗茶博览会商务市场春、夏两季悠然东白奖励旅游奖励旅游市场春、夏、秋、冬四季婚庆旅游产品“情定东白”相亲游中青年市场春、夏两季“见证东白”婚纱游婚庆市场春、夏、秋三季“携手东白”蜜月游婚庆市场春、夏、秋、冬四季“感悟东白”纪念游婚庆市场春、夏、秋、冬四季生态旅游产品竹海田园避暑游普适市场夏季鸳鸯湖湿地生态游 生态旅游市场春、夏、秋、冬四季奇异果庄园普适市场春、夏两季金麝园休闲市场、美食市场春、夏、秋、冬四季康大香榧休闲农业园普适市场春、夏、秋、冬四季乡村旅游产品香榧人家休闲市场春、夏、秋、冬四季 碧水云天休闲农庄游休闲市场春、夏、秋、冬四季节事旅游产品东白山七夕文化节普适市场7月7日东白山“婚礼·亲情”嘉年华婚庆市场春、夏、秋三季东白山茶文化节普适市场春、夏两季东白山香榧文化节普适市场春、夏两季东白山国际登山节徒步市场、体育市场春、夏、秋、冬四季“东白寻仙”网络文化旅游节网络市场春、夏两季“东白寻仙”山地(数字)游戏体验赛网游市场春、夏、秋三季东白山美食文化节休闲市场、美食市场春、夏、秋、冬四季第22条 专项旅游产品规划1、“看·东白”系列旅游产品东白七绝:太白日出、七夕星河、凌霄天宫、仙姑伴月、云海寻仙、东白茗茶、西垣香榧。2、“爱·东白”系列旅游产品与“七夕文化”紧密结合,以“爱”为主线,以“婚庆”旅游产品为主打,包括“情定东白”相亲游、“见证东白”婚纱游、“携手东白”蜜月游、“感恩东白”亲子游、“感悟东白”纪念游、七夕欢乐旅游节等。3、“享·东白”系列旅游产品以满足中高端市场“休闲、运动”为主要诉求,依托东白山生态旅游区的优势资源和独特旅游项目,是东白山生态旅游区彰显品质、树立形象的中高端旅游产品,包括磨水仓精品度假村之旅、浪漫满屋汽车营地之旅、东白山寻仙之旅、野生动物观赏园之旅等。4、“品·东白”系列旅游产品以满足高中低端市场“生态休闲、养生”为主要诉求,依托东白山生态旅游区的特色种植产业资源和极具稀缺性的自然生态资源,包括东白山“禅悟·品茗”游、鸳鸯湖湿地养生游、东白禅寺养生游、香榧人家游等。第八章 旅游交通与游线组织规划第23条 规划目标近期改造现有道路,中远期分步建设交通环线,形成多样化的交通组织方式,结合旅游巴士、电瓶车、索道、自行车等多种交通工具,合理安排和调控旅游时空差,全面提升交通组织与输送能力,建设与未来发展相适应的、服务于旅游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交通网络体系。第24条 外部道路交通规划表8-1 规划区外部交通一览表序号交通类型起点途经终点1航空+高速公路义乌机场诸永高速怀鲁甬金高速蔡宅东白山杭州机场2铁路+高速公路义乌火车站浙赣铁路义乌甬金高速蔡宅东白山3高速公路东阳市S22省道罗店甬金高速蔡宅东白山金华、义乌、杭州、上海甬金高速蔡宅诸永高速怀鲁东白山温州、永康、诸暨诸永高速怀鲁东白山宁波、嵊州甬金高速37省道白溪东白山第25条 内部道路交通系统表8-2 规划区内部交通一览表序号起止点规划内容等级1白溪东白山(巍东线)部分路段亟需扩宽,车道两侧要进行绿化美化。主干路2白溪罗店提升道路等级,由乡道升级为县道主干路3罗店大潦太白峰新建二级公路主干路4白溪阿溪路面硬化支路5七夕广场同心崖路面整治、景观化支路6七夕广场海枯石烂路面整治、景观化支路7罗店岭头市前(环线)路面硬化支路8“寻仙谷”(阿溪太白峰)新修建,设置标识导向系统徒步游线9潦溪大潦太白峰新修建,设置标识导向系统徒步游线10鸳鸯湖湿地太白峰新修建,设置标识导向系统徒步游线11鸳鸯湖湿地磨水仓新修建,设置标识导向系统徒步游线12东溪百总庙一脚踩三县新修建,设置标识导向系统徒步游线第26条 停车场规划停车场规划总面积为20000,主要位于各功能区集散地。第27条 一般游线规划表8-3 东白山生态旅游区游线一览表类型起点游线一日游入口服务区东白胜境景区鸳鸯湖景区东白胜境景区惜缘谷东白胜境景区一脚踩三县东白胜境景区磨水仓度假村东白胜境景区大地湾度假村东白胜境景区寻仙谷东白胜境景区寻仙动漫基地东白胜境景区野生动物观赏园绿野谷入口服务区东白胜境景区入口服务区鸳鸯湖景区“浪漫满屋”汽车营地入口服务区东白胜境景区入口服务区鸳鸯湖景区入口服务区惜缘谷两日游入口服务区东白胜境景区鸳鸯湖景区惜缘谷东白胜境景区鸳鸯湖景区磨水仓度假村东白胜境景区寻仙谷大地湾度假村鸳鸯湖景区东白胜境景区绿野谷“浪漫满屋”汽车营地入口服务区东白胜境景区鸳鸯湖景区“浪漫满屋”汽车营地入口服务区东白胜境景区磨水仓度假村第28条 主题线路规划1、 “爱在东白”主题线路² 入口服务区东白胜境景区鸳鸯湖景区惜缘谷2、 “茶香天地”主题线路² 入口服务区东白胜境景区鸳鸯湖景区3、 “风车王国”主题线路² 入口服务区东白胜境景区“风之舞”绿色能源观光区4、 “竹海田园”主题线路² “浪漫满屋”汽车营地惜缘谷磨水仓度假村5、 “香榧在此”主题线路² 古榧观光区香榧老街香榧人家6、 休闲运动娱乐线路² 入口服务区东白胜境景区野生动物观赏园绿野公园7、 休闲观光农业线路² 奇异果庄园金麝园康大香榧休闲农业园“碧水云天”休闲农业园第29条 区域旅游线路1、 经典一日游² “东方影地,乐享东白”之旅:横店东白山;² “民间故宫,东白天宫”之旅:卢宅东白山;2、 精品两日游² “东阳奇迹”之旅:横店卢宅东白山;² “相同的山,不同的美”:诸暨东白山东阳东白山;² “购物在义乌,休闲在东白”:义乌东白山;² “大仙故里,寻仙东白”之旅:金华东阳东白山。第九章 市场营销第30条 市场定位1、区位指向² 国内目标市场以金华、绍兴、宁波、杭州、温州、嘉兴、丽水、湖州、台州和衢州等为主的核心市场,以上海、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河南等为主的基础市场,以珠三角、环渤海为主的机会市场。² 国际目标市场以港澳台、日韩为主的核心市场,以东南亚、欧美为主的基础市场以及其他地区的机会市场。2、人群指向假日休闲度假市场;自驾车市场;徒步市场;婚庆与蜜月市场;商务市场;网络游戏市场。第31条 形象定位爱情圣山,会稽之巅第32条 宣传口号1、总体宣传口号情倚仙踪,爱满东白love shrine, amazing Dongbai2、细分市场宣传口号假日休闲度假市场:爱情圣地,度假天堂爱在东白,乐在东白纵情东白山水,尽享自然生态自驾车市场:浪漫自驾,缘定东白东白美景,一路随行东白逍遥游,我游我自在徒步市场:徒步东白山,邂逅七仙女寻仙人足迹,觅天下知音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东白独好用脚步丈量东白,用心灵感悟自然婚庆与蜜月市场:让爱做主探秘东白山,觅情伊甸园中国“爱之旅”,情定东白山千载香榧圣果,万古爱情传奇360°七夕风情,100%浪漫体验商务市场:贵族气派,魅力东白东白山商海中的避风港东白山商谈乐土,休闲天地在工作中享受,在享受中工作东白山商务游网络游戏市场:东白寻仙,WOW!情系仙踪,景寻东白东白寻仙,最HI享受有限场景,无限刺激东白山寻仙之旅第33条 营销思路以七夕文化旅游产品和山地生态旅游产品作为营销重点,以“情倚仙踪,爱满东白”作为主打宣传口号,综合运用多种营销策略,坚持大投入、依托大媒体、举办大活动、创意大手笔、构建大网络,融合诸暨、对接横店、联合卢宅、承接义乌。第34条 营销战略坚持品牌营销、强强联销、全社会营销、差异化营销四大营销战略。第35条 营销策略加强营销渠道建设,强化信息和形象传播,开展互联网营销、电信营销、社区营销、会议营销等。第36条 节庆活动策划表9-1 东白山节庆一览表节庆名称举办时间节庆名称举办时间东白山冬日风情旅游节1月东白山消夏避暑节7月东白山元宵节2月东白山七夕文化节8月东白山国际摄影大奖赛3月东白山国际登山节9月东白山茶文化节4月东白山香榧文化节10月东白山“婚礼亲情”嘉年华5月东白山美食文化节11月“东白寻仙”网络文化旅游节6月“东白寻仙”山地(数字)游戏体验赛12月第十章 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第37条 环境容量测算1、“天上人间”七夕文化体验区 规划面积为20.5km2,考虑到本区内有鸳鸯湖湿地需要保护和维持其生态环境,且受风力、季节变化等自然环境影响,故按照面积法,人均游览面积取1000m2/人,游览面积取总面积20%,日周转率取0.5次,年游览天数取270天,日均适宜接待游客量2050人次,年旅游承载力为55.4万人次。2、“惜缘谷”香榧生态度假区规划面积为21.5km2,面积法取其指标600m2/人,游览面积取总面积20%,日周转率取0.5次,年游览天数取300天,日均适宜接待游客量3584人次,年旅游承载力为107.5万人次。3、“绿野谷”农业休闲娱乐区规划面积为28km2,面积法取其指标500m2/人,游览面积取总面积20%,日周转率取0.3次,年游览天数取300天,日均适宜接待游客量3360人次,年旅游承载力为100.8万人次。 4、旅游区最大容量各功能区适宜容量相加即为旅游区整体可承载力,即C=C1+C2+C3=55.4+107.5+100.8=263.7 东白山生态旅游区年旅游环境承载力为263.7万人次,日均适宜承载力为8994人次。第38条 环境保护分区与措施根据规划区的自然条件、功能分区和环境影响因素,将规划区分为3个保护等级,实行规范化管理。1、一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主要为旅游开发过程中环境受到的冲击较大、需要重点保护的地区。包括绿野谷、东白胜境、鸳鸯湖湿地,这些区域主要以游客参与性活动为主,建筑物比较集中,游客流量比较大,相对产生的污染物比较集中,同时,还包括一些对环境影响较大的娱乐项目,如芙蓉出水、汽车营地等,所以环境压力较大。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