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环保专项规划文本.docx

    • 资源ID:94728845       资源大小:49.26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环保专项规划文本.docx

    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环保专项规划(2014-2030年)文本2015年3月目 录第一章 总则1第1条指导思想1第2条规划范围1第3条规划年限1第4条规划原则1第5条规划依据1第6条规划目标3第二章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5第7条水环境质量现状5第8条大气环境质量现状5第9条国体废弃物处置现状5第10条声环境质量现状5第11条土壤环境质量现状6第三章 源强和环境影响预测7第12条水污染源源强预测7第13条大气污染源源强预测7第14条固废产生量预测7第15条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7第16条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7第17条土壤环境影响预测8第18条大气环境影响预测8第19条固体废弃物影响预测8第20条声环境影响预测8第四章 环境容量预测10第21条水环境容量测算10第22条大气环境容量测算10第五章 环境功能区划11第23条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11第24条大气环境功能区划11第25条声环境功能区划11第六章 水环境保护规划措施12第26条污水收集及再生水处理设施建设12第27条市政管渠渗漏防治12第28条低影响开发建设12第29条景观水体水质保证12第七章 大气环境保护规划措施13第30条实现集中供热13第31条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13第32条煤基科研废气防治13第33条工业污染源治理工程14第34条推行绿色交通出行14第35条餐饮油烟控制14第36条区域大气污染防治14第八章 固体废弃物处置规划措施15第37条生活垃圾15第38条煤基科研危险废物15第39条医疗废物15第40条电子垃圾16第九章 声环境保护规划措施17第41条道路交通噪声17第42条机场噪声17第43条铁路噪声17第十章 土壤污染防治措施18第44条重金属污染防治18第45条土壤盐渍化防治18第十一章 核心区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19第46条环境监测能力建设19第47条环境监管能力建设19第十二章 政策保障措施20第48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20第49条完善体制及落实责任20第50条创新投资机制20第51条动员社会力量保护环境20第十三章 附则21第52条规划文件组成21第53条规划执行21第54条规划实施主体21第55条规划修改程序21第一章 总则第1条 指导思想本规划依据XX省资源型经济综合改革配套试验方案和XX科技创新城建设总体方案,以改善核心区环境质量为根本出发点,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致力于解决科技创新城核心区建设与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问题。第2条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区域为XX科技创新城核心区,位于XX武宿国际机场南,范围北至武洛街,南至迎宾西路,西至XX马练营路,东至太中银和大西铁路,面积约20平方公里。第3条 规划年限本次专项规划以2014年数据为规划的基准年数据。根据XX科技创新城主体区总体规划,规划年限为20142030年。第4条 规划原则核心区环保规划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坚持环境、经济与城区同步建设,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统一原则。(2)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原则。(3)坚持污染防治与保障措施并重,环境保护与环境建设并举原则。(4)坚持核心区环境保护规划服从科技创新城总体规划要求原则。(5)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有机统一原则。第5条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年)(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9)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年)(10)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2011年)(11)全国生态保护“十二五”规划(2013年)(12)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XX行动计划(2014年)(13)围绕煤炭产业清洁、安全、低碳、高效发展拟重点安排的科技攻关项目指南(2014年)(14)“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2013年)(15)XX省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2012年)(16)XX省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年)(17)XX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13-2015年)(18)XX省低碳创新行动计划(2014年)(19)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20年)(20)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21)XX南部区域规划深化(2013年)(22)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23)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30年)(24)XX科技创新城主体区总体规划(2014-2030年)(25)XX科技创新城建设总体方案(2013年)(26)其它相关的国家规范、标准以及核心区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第6条 规划目标1. 水环境保护目标到2030年,核心区地表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100%,海绵城市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达到80%以上,污泥安全处置率达到100%。2. 大气环境保护目标到2030年,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到220天以上,煤基科研废气排放达标率达到10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达到10%以上,绿色出行分担率达到75%以上。3. 固体废物综合整治目标到2030年,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垃圾密闭清运率达到100%,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率达到100%。4. 声环境保护目标到2030年,声环境功能区达标率达到100%。城市环境噪声和交通噪声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5. 土壤环境保护目标到2030年,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达标率达到100%。6. 环境保护指标体系表1-1 XX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环境保护规划指标体系指标类别序号指标名称目标值指标属性污染控制指标1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100%约束性2污泥安全处置率100%约束性3垃圾密闭清运率100%约束性4工业污染排放达标率100%约束性5可再生能源利用率11%预期性6绿色出行分担率75%预期性7年径流总量控制率80%约束性8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约束性9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率100%约束性10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达标率100%约束性环境质量指标11AQI指数100的天数220天预期性12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约束性13声环境功能区达标率100%预期性环境管理与能力建设指标14重点污染源排污许可证发放100%约束性15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率100%预期性21第二章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第7条 水环境质量现状主要污染源为农村生活日常用水,以厨房、洗涤等生活杂排水为主。现状农村生活污水COD 排放量为124.95t/a,SS 排放量为83.3t/a,NH3-N 排放量为12.5t/a。核心区周边榆太退水渠和七斗渠均为劣V类水质。地下水水质为IV类水质,受到一定污染,超标物质有亚硝酸盐氮、氟化物、总大肠菌群,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0.85、0.46、5.67。第8条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核心区环境空气主要为煤烟型大气污染。污染源主要为农村冬季采暖燃煤、废弃生活垃圾焚烧、秸秆焚烧三方面。每年因取暖排放烟尘82t、SO2 163t。每年由于焚烧秸秆产生TSP 54.5t,PM10 37.3t,SO2 2.6t,NOX 16.1t。TSP、苯并芘(BaP)、PM10、PM2.5、SO2、NO2均出现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环境空气二级标准。H2S和NH3超出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第9条 国体废弃物处置现状现状产生固体废物的来源主要为农村生活垃圾和农业污染源,主要包括农村生活垃圾、废弃农膜、秸秆等。每年农村生活垃圾的产量为3970t/a。年产生废弃农膜的量为6.6t。核心区范围内的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不健全,农村生活垃圾随意堆放,部分村庄生活垃圾直接在村庄内自行焚烧处理,部分村庄在村外随意填埋,对周围大气环境及土壤环境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第10条 声环境质量现状西温庄、北六堡、田庄和南王名等4个村庄声环境夜间超标,最大超标值3.3dB。武宿机场邻近核心区一侧,夜间噪声超标,最大超标值3.7dB。超标主要原因:村庄附近夜间施工、运输车辆通过以及机场飞机起降等。第11条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据现状检测结果得出,区域重金属如镉、汞、砷、铜、铅等均未超标,土壤未受重金属污染。全盐量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造成土壤盐渍化,其中,西南部含盐量较东北部更高。第三章 源强和环境影响预测第12条 水污染源源强预测核心区污水主要来源于居民生活污水、科研废水、道路浇洒废水等,污水产量总计为3.3万m3/d。第13条 大气污染源源强预测汽车尾气各污染物排放总量CO 1368.0t/a,NOX 171.8t/a,HC 268.6t/a。核心区餐厅运营期及居住区燃用天然气排放的NOX、烟尘、SO2量分别为 36.2t/a、3.02t/a、0.18t/a。餐厅油烟排放量约6.96kg/d,年排放量 2.10t/a。居住区厨房油烟产生量约 32.7t/a。科研废气主要来源于煤化工实验使用有机溶液过程中挥发出的有机废气等。实验废气产生量与实验时间、实验类型有关,实验时间及类型安排均为满足实验要求而设计,废气产生量小。第14条 固废产生量预测生活垃圾产生量合计140.5t/d,即5.2万t/a。餐厨垃圾产生量为26t/d,即年产生量约1万t。实验废液产生量30.2t/a,危险固废产生量45.6t/a。电子垃圾产生量800t/a。剩余污泥(含水率80%)产生量为12410t/a。第15条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核心区污水处理厂设计处理工艺和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 A 标准,经再生处理后作为中水回用,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小。第16条 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区域地下水污染有向前、向下、向外呈环状扩散迁移三个趋势,其中以环状及向下扩散为主。因此在规划当中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的企业、环卫设施、生活污水排放点等宜布置在西南角,以防止污染物事故排放或突发情况造成地下水大面积污染。第17条 土壤环境影响预测核心区以煤基科研、商业及居住用地为主,重金属污染源主要为煤基科研废水和电子垃圾。核心区废水、固废经100%收集处理达标排放的情况下,核心区重金属污染得到有效控制。XX科技创新城核心区受地下水流向影响,区域西南部建筑容易遭受盐渍化腐蚀,规划于此的二类居住、商业办公等建筑物应注意盐渍化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性影响。临近南干一支渠及东干一支渠附近区域腐蚀性较轻。第18条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地下停车库废气经多层楼附壁排气筒排放扩散后,排气筒附近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能够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要求,不会对周围环境空气造成不良影响。做好餐饮油烟废气的污染控制、垃圾的及时转运、实验室的通风及污染控制,则不会对区域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地埋式污水处理厂恶臭H2S 和 NH3的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为0.24%,远远小于相应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无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第19条 固体废弃物影响预测一般固废包括废弃原材料、废弃包装物、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和剩余污泥等。危险废物包括废弃化学试剂、废弃试剂瓶、包装袋、废催化剂、废煤渣等。固体废物如处置不当会对环境和卫生带来影响,也会影响到核心区的形象。第20条 声环境影响预测核心区东北部主要受到飞机起降噪声影响。核心区东部边界受到铁路运行噪声影响。核心区内噪声源以交通噪声为主,包括快速路、主干路等城市道路交通噪声,以及有轨电车运行噪声。第四章 环境容量预测第21条 水环境容量测算NH3-N和COD的环境容量分别为101.879吨/年、1.533吨/年。第22条 大气环境容量测算科创城的SO2年允许排放总量为 772t/a,其中低架源SO2年排放总量限值为 154.4 t/a,NOX年允许排放总量为6435t/a,其中低架源NOX年排放总量限值为 1287t/a。区域烟粉尘污染较重,PM10年平均浓度均超标,因此区域PM10无环境容量。第五章 环境功能区划第23条 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核心区规划范围无地表水体,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结合XX省地表水功能区划,确定核心区城市景观水体执行类水质标准。第24条 大气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和保护要求,确定核心区所处区域为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第25条 声环境功能区划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暂不考虑武宿机场对区域的影响,将核心区划分为以下四类环境功能区,并按照规定的噪声管理限值进行管理。1类声环境功能区:核心区主要居住区、医疗卫生区、中小学校园、行政办公区等。2类声环境功能区:核心区商贸区、商住混杂区等。4a类声环境功能区:核心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轨道交通(地面段)两侧区域。4b类声环境功能区:核心区东部太中银铁路干线两侧区域。第六章 水环境保护规划措施第26条 污水收集及再生水处理设施建设核心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污水管网以南北向为主通道,东西向为支干管。采用全封闭、地下式的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设施宜采用SBR工艺。为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率达50%以上的要求,宜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处理、膜处理和人工湿地处理方法对污水处理厂尾水进行二级处理,以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标准。第27条 市政管渠渗漏防治对污水管网、事故水池、科研废水预处理系统采用严格的防渗措施。科研废水预处理系统采取的防渗措施要严格于其他一般处理装置,防渗层使用双人工衬层,材料为2mm厚的HDPE土工膜,渗透系数达到 10-12cm/s,上下均铺设无纺土工布,HDPE土工膜材料必须是优质品,禁止使用再生产品。预处理系统地面和事故水池地面及四周采取的防渗措施要求使用 2mm厚的 HDPE 土工膜或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生产污水和雨水管网使用柔性防渗结构,防渗层要求渗透系数10-10cm/s,采用高级别的外防腐层。第28条 低影响开发建设通过低冲击开发建设对区域设计降雨量进行控制,以达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中对XXXX市80%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建议目标值要求。初期雨水宜采用下凹绿地、透水地面等措施进行源头减量、就地处理,以及雨水储罐、蓄水池、雨水调蓄池等进行收集调蓄处理。第29条 景观水体水质保证核心区景观水面面积约为50ha。规划一次补水深度为0.35m,一次补水周期为10天。一天景观需补充水量为1.75万m3/d。宜采取生态治理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的技术手段对景观水体水质进行维护。景观水系底部不做硬质化处理,同时沿核心区内景观水系设计多级表面流人工湿地景观,以保证景观水体水质满足IV类水质标准要求。第七章 大气环境保护规划措施第30条 实现集中供热电厂建成前,采用分散燃气锅炉房、中深层地热资源以及土壤源热泵技术为核心区供热。电厂建成后,以瑞光热电厂与华能2X350MW热电联产项目联合采用“大温差”技术集中供热为主,中深层地热技术和土壤源热泵等可再生能源、分布式能源为辅,分散燃气锅炉房作为调峰热源备用,最终实现核心区集中供热普及率100%的目标,降低分散燃煤锅炉供热造成的大气污染。第31条 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禁止使用非清洁煤、低质燃油等高污染燃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清洁能源使用比例为100%。积极推广太阳能、中深层地热、土壤源热泵、分布式能源等可再生能源资源,减少燃煤的使用,最终实现可再生能源供热比例不小于1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不小于11%的目标。第32条 煤基科研废气防治煤基科研废气污染防治的重点是备煤产生的粉尘和气化、净化的尾气。对于粉尘,宜在卸煤处、下料点、输送机转运点等处,设有水喷淋、抽风防尘等设备,原煤应存贮在室内煤库、筒仓等地。气化系统的尾气宜利用火炬系统,将中试过程中、事故中、开停车检修中排放的废气进行处置。净化、变化和回收系统尾气主要成分为CO2,宜回收进行综合利用。实验室内空气中有害物的最高容许浓度宜0.1mg/m3。实验室的设置应便于有害气体自行扩散和自净。实验室日常检测活动时,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证大气污染防治设施的正常运转,伴有产生有害气体的操作应在通风柜内进行,且经通风橱或通风管道时,需经活性炭过滤等环保措施处理再排入大气中。第33条 工业污染源治理工程核心区应提高工业企业准入门槛,从源头上控制工业污染源的产生,搭建环境监测监控物联网平台,实现重点污染源排污许可证100%发放,以及核心区所有工业污染排放达标率100%的目标。第34条 推行绿色交通出行核心区实施以步行、非机动车(自行车、电动车)、公共交通(有轨电车、地铁、轻轨、公共汽车)为主的绿色出行方式,绿色出行所占比例达75%以上。积极推广使用新型能源车,区内使用绿色能源为动力的公交与出租车比例达到100%。加强自行车租赁点建设,完善快速慢行道上行人休息点等配套设施建设。第35条 餐饮油烟控制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对油烟进行净化。加大厨房通风量,保证厨房内的适当负压,防止污染物外逸。定期对油烟净化器进行维护。油烟净化效率85%,外排油烟浓度2.0mg/m3,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l8483-2001)中大型标准要求,净化后的油烟经集中烟道排放。第36条 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全面开展周边重点污染源排查工作,开展冶炼、焦化、水泥等燃煤行业专项整治,实施污染企业关停转迁措施。重点解决采暖期污染物的集中排放,进一步推广城市集中供热,从数量上减少污染源的分布。积极改善能源结构,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在核心区周边布设防护林带,以达到防止尘沙和净化空气的双重功效。适应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建立健全区域环保联防联治的管理模式,加强对跨区域环境污染的协调处理力度。有效控制区内大气污染,积极监督区外大气污染。第八章 固体废弃物处置规划措施第37条 生活垃圾(1)生活垃圾收集完全,垃圾分类率达90%以上,100%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确保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50%以上。(2)餐厨垃圾配套运输车辆,送至餐厨垃圾处理单位处置。(3)污泥配套吸泥车统一收集,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确保污泥安全处置率100%。(4)垃圾密闭清运率达到100%,从源头上有效控制垃圾清运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第38条 煤基科研危险废物(1)各研发中心必须分门别类设立固废收集设施,以便分类放置一切可回收的和不可回收的固废,对固废不得随地堆放和就地填埋。采用钢圆桶、钢罐或塑料制品等容器装置盛装危险废物,并清楚标明内盛物的类别与危害说明,以及数量和装进日期,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2)按GB18597-2001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贮存,并及时运送到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集中处理。(3)暂存场应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的有关规定,确保危险废物对科技创新城周边地下水不会产生影响。(4)安全填埋场要严格执行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的相关要求,严禁将危险废物混入一般工业固废中倾倒处置。(5)危险废物运输要严格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防止运输过程中危险废物泄漏对区域地表水的影响。第39条 医疗废物(1)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进行医疗废物分类,且分别进行包装,从源头减少医疗废物的处置量。(2)采用医疗废物周转箱保证医疗废物收集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运送和贮存。(3)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申请登记制度、转移联单制度、经营许可证制度,建立企业台账制度、交接班制度等。(4)医疗废物专用运输车辆上采用电子标签、GPS等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进行医疗废物运输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确保医疗废物安全运输到处置单位。(5)加强医疗废物处理的全过程监控和管理,建立应急预案制度。第40条 电子垃圾对于电子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明确制造商有义务对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再处理,规范废旧电子产品的回收渠道。向电子产品生产商征收回收费和处理费。积极宣传、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激励全社会关心电子垃圾的处理和利用,消费者有将电子垃圾交给零售商并作价回收的义务,使得电子垃圾得到有效的回收再利用。第九章 声环境保护规划措施第41条 道路交通噪声在有轨电车及城市快速路两侧设置隔声屏障,主干道及城市快速路选用降噪沥青材料,从源头降低道路噪声。同时快速路两侧应密植乔木,城市轨道交通体系两侧,通过复层绿化设计,在营造良好的城市形象的基础上,缓解道路的噪声影响。在主干道两侧建设30m宽绿化带,其声环境基本达到1类标准要求。控制有轨电车的行驶速度在40km/h以内,并设置不少于30m的绿化带,其声环境质量可达到1类标准。在主干道两侧居住建筑,底层宜布局配套商业裙房等对噪声不敏感功能建筑。第42条 机场噪声在临近武宿机场一侧的用地宜以对噪声不敏感的科技研发配套服务性用地为主。在室内功能布局方面,在居住建筑中宜将厨房、卫生间等用房放到沿飞机起飞一侧;在科技研发用地中,宜将中试车间、卫生间等用地放到沿飞机起飞线一侧。建筑注重楼板、门窗的隔声设计,门窗玻璃采用隔声性能更好的中空玻璃减低室内噪声。第43条 铁路噪声铁路沿线设置隔声屏障,同时两侧防护林地密植乔木,辅以灌木复层绿化设计,以削弱噪声的影响。核心区内铁路沿线一侧以及临街道路的建筑宜设置为楼梯、走廊等辅助功能房间,且立面外窗采用隔声性能好的中空玻璃窗。第十章 土壤污染防治措施第44条 重金属污染防治对核心区具备中试生产能力的企业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每两个月对核心区开展一次水、大气、土壤重金属环境监督性监测,防止核心区中试生产涉重漏排(包括一类五种重金属及兼顾类重金属排放)。将涉重金属企业纳入重点污染源进行管理,并逐步安装在线监测装置,包括厂区内及周边环境(包括大气、水、土壤等)的监测工作,监测结果按时报送科技创新城相关环保管理部门备案,提高对重金属污染源的风险防控能力。第45条 土壤盐渍化防治(1)竖井排水在易受盐渍化区增加多口竖直井,布设井群,抽汲地下水,以控制地下水位,使得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淋洗土壤盐分,从而防治土地次生盐碱化同时排出高矿化度地下水,起到灌排调蓄等作用,同时也为景观湖提供水源。竖直设井以梅花型布井效果为最好。(2)绿地面积对易形成盐渍化区域增加地表绿化覆盖,降低蒸发能力。(3)灌排工程建立井沟渠结合、完善的灌排工程系统,合理排灌,降低地下水位,使地下水埋深大于2.53m ,加速水盐交换循环,使土壤脱盐淡化。达到去盐渍化目的。第十一章 核心区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建设第46条 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加强对重点污染源监测,确保其在线监测率为100%。建立环境监测监控物联网系统,实现环境监测监控管理的信息化、网络化和规范化。第47条 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加强环境监管体系建设,完善地方性环境法规及相关政策措施,规范各级环保机构和队伍建设。第十二章 政策保障措施第48条 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大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开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第49条 完善体制及落实责任加强地方监管,落实政府、企业及其他组织环境责任。建立和完善分级管理、部门分工配合、环保统一监管的工作机制。第50条 创新投资机制采取多种措施保障环境保护和治理工程投资。加大排污费征收和稽查力度,完善排污收费制度。第51条 动员社会力量保护环境提高社会大众的环境法制观念,增强生态文明意识。实施政务公告制度,推进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维护广大公众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建立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有效机制,调动广大群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第十三章 附则第52条 规划文件组成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集和规划说明三部分组成,规划文本和规划图集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规划说明是对规划文本的补充和说明。第53条 规划执行本规划自批准之日起生效。本规划的解释权归XX科技创新城管理机构。第54条 规划实施主体本规划经XX省人民政府批准,由XX科技创新城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第55条 规划修改程序本规划如需修改,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规定的程序。

    注意事项

    本文(科技创新城核心区环保专项规划文本.docx)为本站会员(鸥鸥)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