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县中医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x
-
资源ID:94756087
资源大小:9.75MB
全文页数:1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封丘县中医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docx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封丘县中医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版)封丘县中医院二O二一年九月生态环境部监制目录表1项目基本情况- 2 -表2放射源- 2 -表3非密封放射性物质- 2 -表4射线装置- 2 -表5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 2 -表6评价依据- 2 -表7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 2 -表8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 2 -表9工程分析与源项- 2 -表10辐射安全与防护- 2 -表11环境影响分析- 2 -表12辐射安全管理- 2 -表13结论与建议- 2 -表14审批- 2 -附件1 委托书- 2 -附件2介入手术室屏蔽设计方案及图纸- 2 -附件3辐射安全许可证- 2 -附件4工作场所周围环境辐射本底检测报告2附件5医院相关管理制度- 2 -附件6原有核技术应用项目许可情况- 2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表1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名称封丘县中医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应用项目建设单位封丘县中医院法人代表注册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幸福路北段项目建设地点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幸福路北段封丘县中医院康复中心综合楼一层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项目总投资(万元)780项目环保投资(万元)40投资比例(环保投资/总投资)5.1%项目性质£新建£改建R扩建£其他占地面积(m2)/应用类型放射源£销售£I类£II类£III类£IV类£V类£使用£I类(医疗使用)£II类£III类£IV类£V类非密封放射性物质£生产£制备PET用放射性药物£销售/£使用£乙£丙射线装置£生产£II类£III类£销售£II类£III类R使用RII类£III类其他/1.1项目概述1.1.1建设单位简介封丘县中医院始建于1985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集医疗、防疫、保健、教学为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院医院总占地面积占地70亩,设计床位300张,病房采用中央空调、电梯、中心供养等服务系统;医院斥资购置了DR、CT、核磁共振、四维彩超、电子胃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多项大型先进医疗设备;秉承长期以来人才立院的宗旨,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已初成规模,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34人;医院将以二次创业为理念,遵循“病人第一,服务第一,质量第一”的宗旨,全面推进医院的跨越式发展,为全县人民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1.1.2核技术应用的目的和由来为提升医院服务水平,扩展医疗服务项目,满足群众日益提高的就医需求和医院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封丘县中医院拟在康复中心综合楼(该楼主体工程已完工、机房尚未进行防护装修)1层南侧介入手术室新增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以下简称DSA)装置(125kV,1000mA)1台,该设备属于II类射线装置。本项目中DSA装置的应用目的和任务是:用于全身血管疾病检查,可消除其余影像,清晰地显示血管的精细解剖结构并辅助介入治疗。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项目建设单位在申请辐射安全许可证前,应组织编制或者填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并依照国家规定程序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审批。对照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2017年第66号),该设备属于血管造影用X射线装置的分类范围,应为II类射线装置。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本项目属于“五十五、核与辐射”中“172、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使用II类射线装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形式应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因此,建设单位委托河南盈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封丘县中医院DSA装置应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工作,委托书见附件1。在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对本项目进行现场调查,继而在查阅设计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项目的辐射危害特征,从辐射防护的角度论证项目的可行性,按照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 10.1-2016)的要求,编制完成了本环境影响报告表。1.2项目概况1.2.1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封丘县中医院在康复中心综合楼一层南侧介入手术室新增DSA装置1台,最大管电压125kV,最大管电流1000mA,用于医疗诊断及介入治疗。介入手术室面积54.0m2,净空尺寸:长7.5m×宽7.2m×高4.0m。表1-1 本项目主要设备配置及主要技术参数设备名称厂家型号类别数量主要参数单台手术平均照射时间单台设备年最大出束时间DSA北京通用电气华伦医疗Optima IGS 330型类1最大管电压125kV最大管电流1000mA摄影1min/台透视10min/台摄影5h/a透视50h/a备注:根据医院提供资料,手术量约300台/年。1.2.2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项目组成及主要环境问题见表1-2。表1-2项目组成及主要的环境问题表名称建设内容及规模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施工期运营期主体工程在医院康复中心病房楼一层南侧介入手术室新增DSA装置1台,最大管电压125kV,最大管电流1000mA,属于类射线装置。介入手术室有效使用面积54.0m2,机房主体工程已完工,仅需进行防护装修。该康复中心病房楼为新建建筑,目前主体工程已完工,尚未进行防护装修,本项目仅需进行防护装修,施工量较小,且均在室内进行,对外环境影响很小,随着工程的结束影响也随之消失,无施工期遗留问题。射线、臭氧、噪声、医疗废物辅助工程DSA装置配套房间:控制室1间,设备间、医用准备区、更衣室、淋浴间。/公用工程排水、配电、供电和通讯系统等。/办公及生活设施医生办公室等工作用房。生活废水、生活垃圾1.3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1)劳动定员:本项目DSA装置辐射安全管理职能部门为医院介入科,医院为本项目拟配备5名工作人员,目前人员名单尚未确定。(2)工作制度:每天工作8小时,每年工作按250天计。1.4项目地理位置和周边保护目标关系1.4.1地理位置及项目周边环境(1)封丘县中医院封丘县中医院位于新乡市封丘县幸福路北段,东经114.43723°,北纬35.055131°。医院东侧毗邻幸福路,南侧毗邻锦绣温泉花园,西侧毗邻居民区,北侧毗邻行政路。地理位置详见图1-1,项目外环境关系及评价范围示意图见图1-2,院区平面布局图见图1-3,项目现场踏勘示意图见图1-4。建设单位图1-1 项目地理位置图门诊楼门诊楼花池病房楼锦绣温泉花园30m50m图1-2 项目外环境关系及评价范围示意图介入手术室图1-3院区平面布局示意图康复中心综合楼南侧康复中心综合楼东侧康复中心综合楼北侧康复中心综合楼西侧介入手术室内部图1-4 项目现场踏勘示意图(2)本项目介入手术室本项目DSA装置拟介入手术室(配套有控制室),整个外环境关系为:以介入手术室为中心,项目50m评价范围内东侧为院内空地及花池,南侧30m为锦绣温泉花园小区,西侧为院内空地,北侧为该介入手术室所在楼,评价目标分别为该病房楼内职业人员、居民区居民以及本项目评价范围内的流动人员。本项目具体的环境情况详见图1-2。本项目DSA装置拟建于康复中心病房楼一层南侧介入手术室内,机房的东墙外为医生办公室,南墙外为设备间和准备区,西墙外为污物通道,北墙外为控制室和准备区,楼上为活动大厅,地坪下方为消防水池,具体的现场踏勘情况详见图1-4。本项目介入手术室平面布置图详见图1-5。图1-5本项目介入手术室平面布置图本项目机房图1-6本项目介入手术室楼层平面布置图1.5选址、布局合理性分析本辐射项目位于医院内部,不新增土地,项目用地属于医疗卫生用地,介入手术室建于康复中心病房楼一层。机房采取了足够的防辐射的屏蔽措施后,能够满足放射诊疗需求,并且保证相邻场所的防护安全,机房面积及最小单边长度符合要求。由图1-5可知,介入手术室与控制室独立分开,辅助用房配备有设备室、储物间、更衣间、淋浴间、医生办公室等,能够满足介入治疗的需要。放射工作人员流向:建设项目放射工作人员在通过医护人员通道进入后,进行更衣和淋浴后从北侧准备区入口进入工作场所,通过介入手术室北墙防护门进入介入手术室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工作结束后原路返回离开工作场所。患者流向:患者经从南侧等候区进入准备区,由介入手术室南墙防护门进入机房,完成介入治疗后,在护理人员协助下离开手术室。机房平面布局充分考虑了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安全防护,采取的屏蔽措施和安全防护措施后满足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130-2020)要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本项目的选址、场所布局合理。1.6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29号修改,2020年1月1日起施行):“一、鼓励类十三、医药5、新型医用诊断设备和试剂、数字化医学影像设备,人工智能辅助医疗设备,高端放射治疗设备,电子内窥镜、手术机器人等高端外科设备,新型支架、假体等高端植入介入设备与材料及增材制造技术开发与应用,危重病用生命支持设备,移动与远程诊疗设备,新型基因、蛋白和细胞诊断设备”之规定,本项目属于“介入设备的应用”类项目,属于鼓励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7医疗实践正当性分析按照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4.3辐射防护要求”,“4.3.1实践的正当性 4.3.1.1对于一项实践,只有在考虑了社会、经济和其他有关因素之后,其对受照个人或社会所带来的利益足以弥补其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时,该实践才是正当的。”封丘县中医院地理位置优越,病人能够就近治疗;DSA装置的应用,有其他技术无法替代的特点,在延缓病情、保证病人健康、挽救病人生命方面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本项目的应用将为病人提供一个优越的诊疗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同时将提高医院的档次及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就诊人员,在保证病人健康的同时也为医院创造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因此,本项目的应用对受电离辐射照射的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利益要远大于其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项目符合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关于辐射防护“医疗实践正当性”的要求。1.8原有核技术应用项目许可情况封丘县中医院于2018年09月11日申请获得辐射安全许可证延续,发证单位为新乡市生态环境局,证书编号为豫环辐证【G0056】,有效期至2023年09月10日,活动种类和范围为:使用类、类射线装置。现有射线装置许可情况详见表1-3,现有射线装置环境影响登记表详见附件6。表1-3 现有射线装置许可情况序号装置名称规格型号类别场所环评情况验收情况164排CTSOMATOMPerspectiveIII类CT机房豫环审201746号2018年3月自主验收2直线加速器XHA600D类直线加速器机房:直线加速器机房豫环审201746号2018年3月自主验收3DR诊断机HF51-3AIII类X光机房:DR诊断机房设备老旧,备案材料丢失,建议重新申请备案自主验收4数字胃肠机HF51-7III类数字胃肠机房:数字胃肠机房自主验收5口腔CTHiRes 3DIII类CT机房备案号:202041072700000534自主验收(1)目前,医院拟安排5名辐射工作人员参与本项目工作,尚未确定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名单,拟在申领辐射安全许可证前确定参与本项目的辐射工作人员并安排参加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2)医院现有辐射工作人员均佩戴个人剂量计,并委托有资质单位定期开展个人剂量监测。2020年度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报告统计结果显示辐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满足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中职业人员相关剂量限值和年有效剂量管理约束值的要求。(3)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和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的要求,医院为保护辐射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每年定期组织对本院辐射工作人员进行上岗前和在岗期间职业健康体检。(4)医院已根据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设单位已成立了放射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卢进京担任,下设副组长1名,成员3名,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院辐射安全日常管理工作,能有效确保辐射工作人员、社会公众的健康与安全。(5)医院制定了相关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射线装置操作规程岗位职责辐射防护安全与安全保卫管理制度辐射设施设备维护维修管理制度辐射工作人员培训管理制度辐射环境监测制度辐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管理制度防止误操作和受到意外照射的安全措施射线装置管理制度监测仪器使用与校验制度辐射事故应急处理院等。医院制定的辐射安全与防护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以满足原有项目运行的管理需求。(6)医院制定了辐射事故应急预案,成立了辐射事故应急工作小组,明确了工作小组职责范围,规定了应急处理程序,平时需做好放射事故应急准备工作,一旦有事故发生时能按照程序启动应急方案。(7)医院每年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辐射工作场所和设备性能进行年度监测,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监测报告,各辐射工作场所监测结果均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医院现已采取的辐射工作场所防护措施能够满足已开展核技术利用项目的辐射安全防护要求。(8)封丘县中医院已按照相关规定每年按时提交年度核技术利用单位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状况年度评估报告。(9)封丘县中医院开展放射工作至今,未发生过辐射安全事故(件)。1.9评价目的(1)分析项目在运行过程中对工作人员和公众以及环境造成的辐射影响。(2)评价辐射防护措施效果,提出减少辐射危害的措施,为生态环境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提供依据。(3)对不利影响和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治措施,把辐射影响减少到“可合理达到的尽量低水平”。(4)通过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为建设单位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给予技术支持。(5)为建设单位的辐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12 -表2放射源序号核素名称总活度(Bq)/活度(Bq)Í枚数类别活动种类用途使用场所储存方式与地点备注本次环评不涉及注:放射源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对其要说明是何种核素以及产生的中子流强度(n/s)。表3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序号核素名称理化性质活动种类实际日最大操作量(Bq)日等效最大操作量(Bq)年最大用量(Bq)用途操作方式使用场所储存方式与地点本次环评不涉及注:日等效最大操作量和操作方式见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表4射线装置(一)加速器:包括医用、工农业、科研、教学等用途的各种类型加速器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加速粒子最大能量(MeV)额定电流(mA)/剂量率(Gy/h)用途工作场所备注本次环评不涉及(二) X射线机,包括工业探伤、医用诊断和治疗、分析等用途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管电流(mA)用途工作场所备注1DSAII1Optima IGS 330型1251000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康复中心病房楼一层南侧介入手术室新建以下空白(三)中子发生器,包括中子管,但不包括放射性中子源序号名称类别数量型号最大管电压(kV)最大靶电流(A)中子强度(n/s)用途工作场所氚靶情况储存方式与地点活度(Bq)储存方式数量本次环评不涉及- 14 -表5废弃物(重点是放射性废弃物)名称状态核素名称活度月排放量年排放总量排放口浓度暂存情况最终去向本次环评不涉及注:1、常见废弃物排放浓度,对于液态单位为mg/L,固体为mg/m3,气态为mg/m3;年排放总量用kg;2、含有放射性的废弃物要标明其排放浓度、年排放总量,单位分别为Bq/L(kg、m3)和活度(Bq)。- 62 -表6评价依据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9号,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4号2018年修订,2018年12月29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2003年10月1日起施行);(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2021年1月1日起施行);(6)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国务院令第449号,2005年12月1日起施行,2014年7月29日第一次修订,2019年3月2日第二次修订);(7)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20号)第四次修订,自2021年1月4日起施行);(8)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34号,2015年6月5日起施行);(9)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管理办法(环境保护部令第18号,2011年5月1日起施行);(10)关于发布<射线装置分类>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公告2017年第66号,2017年12月5日起施行);(11)关于明确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环办辐射函2016430号);(12)河南省辐射污染防治条例,2016年3月。技术标准(1)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 10.1-2016);(2)环境辐射剂量率监测技术规范(HJ1157-2021);(3)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61-2021);(4)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 128-2019);(5)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 18871-2002);(6)医疗照射防护基本要求(GB 179-2006);(7)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20)(8)生态环境部监督检查程序(2020版)。其他技术资料(1)封丘县中医院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封丘县中医院提供的其它管理文件及相关技术资料。表7保护目标与评价标准7.1评价范围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仅针对封丘县中医院DSA装置应用项目进行评价。DSA装置应用项目属于类射线装置使用项目,根据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内容和格式(HJ10.1-2016)中“1.5评价范围和保护目标:放射源和射线装置应用项目的评价范围,通常取装置所在场所实体屏蔽物质边界外50m的范围”,根据本项目的辐射特点,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电离辐射经有效的屏蔽后对周围影响较小,且主要影响人员是射线装置工作场所临近的职业工作人员及公众,因此,确定本项目评价范围为介入手术室实体屏蔽边界外50m区域内的周围环境(包络范围见图1-2)。7.2评价因子本项目评价因子为X射线。7.3保护目标辐射环境:根据现场踏勘及项目周边环境调查分析,本项目50m评价范围内南侧为居民区,其余三侧均为医院内部区域。结合本项目的评价范围,确定本评价项目的环境保护目标是从事该项目辐射工作的医务人员及辐射工作场所周围活动的非本项目工作人员和公众人员。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详见表7-1。表7-1 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信息分类位置描述方位保护目标最近距离(m)备注剂量约束值(mSv/a)职业人员介入手术室机房内手术医生、护士、工作人员0.55人5控制室机房北侧5.3医用准备区机房北侧5.7医生办公室机房东侧4.2准备区机房南侧非本项目辐射工作人员及公众4.0流动人员0.25设备间机房南侧4.0污物通道(防护门)机房西侧4.7污物通道机房西侧4.2公众人员活动大厅机房上方2.8消防水池机房下方/评价范围内病房楼内、院内空地,南侧居民区等/7.4评价标准7.4.1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本标准适用于实践和干预中人员所受电离辐射照射的防护和实践中源的安全。剂量限值第4.3.2.1款应对个人受到的正常照射加以限制,以保证本标准6.2.2规定的特殊情况外,由来自各项获准实践的综合照射所致的个人总有效剂量当量和有关器官或组织的总当量剂量不超过附录B(标准的附录B)中规定的相应剂量限值。不应将剂量限值应用于获准实践中的医疗照射。附录BB1.1 职业照射第B1.1.1.1款 应对任何工作人员的职业照射水平进行控制,使之不超过下述限值:a)由审管部门决定的连续5年的年平均有效剂量(但不可作任何追溯性平均)20mSv;本项目取其四分之一,即不超过5mSv作为辐射工作人员的年照射管理剂量约束值;第B1.2款公众照射实践使公众中有关关键人群组的成员所受到的平均剂量估计值不应超过下述限值:a)年有效剂量,1mSv;本项目取其四分之一,即不超过0.25mSv作为公众的年照射管理剂量约束值。6.4 辐射工作场所的分区应把辐射工作场所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以便于辐射防护管理和职业照射控制。6.4.1控制区6.4.1.1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把需要和可能需要专门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的区域定为控制区,以便控制正常工作条件下的正常照射或防止污染扩散,并预防潜在照射或限制潜在照射的范围。6.4.2监督区6.4.2.1注册者和许可证持有者应将下述区域定为监督区:这种区域未被定为控制区,在其中通常不需要专门的防护手段或安全措施,但需要经常对职业照射条件进行监督和评价。7.4.2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GBZ 130-2020)本标准规定了放射诊断的防护要求,包括X射线影像诊断和介入放射学用设备防护性能、机房防护设施、防护安全操作要求及其相关防护检测要求。6.1 X射线设备机房布局6.1.1 应合理设置X射线设备、机房的门、窗和管线口位置,应尽量避免有用线束直接照射门、窗、管线口和工作人员操作位。6.1.2 X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的设置应充分考虑邻室(含楼上和楼下)及周围场所的人员防护与安全。6.1.3 每台固定使用的X射线设备应设有单独的机房,机房应满足使用设备的布局要求;6.1.5 除床旁摄影设备、便携式 X 射线设备和车载式诊断X射线设备外,对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X射线设备机房,其最小有效使用面积、最小单边长度应符合表7-2的规定。表7-2 X射线设备机房(照射室)使用面积及单边长度设备类型机房内最小有效使用面积m2机房内最小单边长度m单管头X射线设备(含C形臂,乳腺CBCT)203.56.2 X射线设备机房屏蔽6.2.1 不同类型X射线设备(不含床旁摄影设备和便携式X射线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应不低于表3的规定。6.2.2 医用诊断X射线防护中不同铅当量屏蔽物质厚度的典型值参见附录C中表C.4表C.7。表3 不同类型X射线设备机房的屏蔽防护铅当量厚度要求机房类型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Pb非有用线束方向铅当量mmPbC形臂X射线设备机房2.02.06.2.3 机房的门和窗关闭时应满足表3的要求。6.2.4 距X射线设备表面100 cm处的周围剂量当量率不大于2.5 Sv/h时且X射线设备表面与机房墙体距离不小于100 cm时,机房可不作专门屏蔽防护。6.3 X射线设备机房屏蔽体外剂量水平6.3.1 机房的辐射屏蔽防护,应满足下列要求:a) 具有透视功能的X射线设备在透视条件下检测时,周围剂量当量率应不大于2.5 Sv/h;测量时,X射线设备连续出束时间应大于仪器响应时间;6.4 X射线设备工作场所防护 6.4.1 机房应设有观察窗或摄像监控装置,其设置的位置应便于观察到受检者状态及防护门开闭情况。6.4.2 机房内不应堆放与该设备诊断工作无关的杂物。6.4.3 机房应设置动力通风装置,并保持良好的通风。6.4.4 机房门外应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机房门上方应有醒目的工作状态指示灯,灯箱上应设置如“射线有害、灯亮勿入”的可视警示语句;候诊区应设置放射防护注意事项告知栏。6.4.5 平开机房门应有自动闭门装置;推拉式机房门应设有曝光时关闭机房门的管理措施;工作状态指示灯能与机房门有效关联。6.4.6 电动推拉门宜设置防夹装置。6.4.10 机房出入门宜处于散射辐射相对低的位置。6.5 X射线设备工作场所防护用品及防护设施配置要求 6.5.1 每台X射线设备根据工作内容,现场应配备不少于表7-4基本种类要求的工作人员、受检者防护用品与辅助防护设施,其数量应满足开展工作需要,对陪检者应至少配备铅橡胶防护衣。6.5.3 除介入防护手套外,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小于0.25 mmPb;介入防护手套铅当量应不小于0.025 mmPb;甲状腺、性腺防护用品铅当量应不小于0.5 mmPb;移动铅防护屏风铅当量应不小于2 mmPb。 6.5.4 应为儿童的X射线检查配备保护相应组织和器官的防护用品,防护用品和辅助防护设施的铅当量应不小于0.5 mmPb。6.5.5 个人防护用品不使用时,应妥善存放,不应折叠放置,以防止断裂。表7-4个人防护用品好辅助防护设施配置要求放射检查类型工作人员患者和受检者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个人防护用品辅助防护设施介入放射学操作铅橡胶围裙、铅橡胶颈套、铅防护眼镜、介入防护手套选配:铅橡胶帽子铅悬挂防护屏/铅防护吊帘、床侧防护屏/床侧防护帘选配:移动铅防护屏风铅橡胶性腺防护围裙(方形)或方巾、铅橡胶颈套选配:铅橡胶帽子注:“”表示不需要求。7.4.3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GBZ128-2019)4.3.1常规监测的周期应综合考虑放射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所受剂量的大小、剂量变化程度及剂量计的性能等诸多因素。常规监测周期一般为1个月,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5.2.3对于强贯穿辐射和弱贯穿辐射的混合辐射场,弱贯穿辐射的剂量贡献10%时,一般可只监测Hp(10);弱贯穿辐射的剂量贡献10%时,宜使用能识别两者的鉴别式个人剂量计,或用躯体剂量计和局部剂量计分别测量Hp(10)和Hp(0.07)。5.3.1对于比较均匀的辐射场,当辐射主要来自前方时,剂量计应佩戴在人体躯干前方中部位置,一般在左胸前或锁骨对应的领口位置;当辐射主要来自人体背面时,剂量计应佩戴在背部中间。 5.3.2对于如介入放射学、核医学放射药物分装与注射等全身受照不均匀的工作情况,应在铅围裙外锁骨对应的领口位置佩戴剂量计。 5.3.3对于5.3.2所述工作情况,建议采用双剂量计监测方法(在铅围裙内躯干上再佩戴另一个剂量计),且宜在身体可能受到较大照射的部位佩戴局部剂量计(如头箍剂量计、腕部剂量计、指环剂量计等)。8.2.2 职业照射个人剂量档案终生保存。表8环境质量和辐射现状8.1项目地理位置和场所描述8.1.1地理位置封丘县中医院位于新乡市封丘县幸福路北段,医院东侧毗邻幸福路,南侧毗邻锦绣温泉花园,西侧毗邻居民区,北侧毗邻行政路。地理位置详见图1-1。8.1.2项目场所描述本项目DSA装置拟设置于医院康复中心病房楼,该楼四周均为院内空地,具体的环境情况详见图1-2。本项目DSA装置拟建于康复中心病房楼一层层手南侧介入手术室内,机房的东墙外为医生办公室,南墙外为设备间、准备区,西墙外为污物通道,北墙外为控制室、医用准备区,楼上为活动大厅,地坪下方为消防水池,具体的现场踏勘情况详见图1-4。本项目介入手术室平面布置图详见图1-5。8.2辐射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受封丘县中医院委托,河南盈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于2021年7月委托具有辐射监测资质的浙江杭康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对本项目X射线装置应用场所周边环境进行辐射环境现状监测。8.2.1监测项目以及监测点位布置图(1)监测项目环境X-空气吸收剂量率。(2)监测点位根据项目的平面布置和周围环境情况布设监测点。8.2.2监测时间与条件监测时间:2021年7月17日8.2.3监测使用仪器及测量方法监测仪器详见表8-l。表8-1 X-辐射监测仪器参数表仪器型号AT1123型多功能X、射线检测仪出厂编号55047(0.025-3)MeV证书编号2020H21-20-2624455001测量范围环境连续 X- 剂量率:50nSv/h10Sv/h鉴定单位上海市剂量测试技术研究院有效期2020年7月22日至2021年7月21日8.2.4监测质量保证根据电离辐射监测质量保证通用要求(GB 8999-2021)、环境辐射剂量率监测技术规范(HJ1157-2021)和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61-2021)中有关辐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一般程序和实验室的质量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保证此次监测结果科学、有效。辐射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主要内容有:监测机构通过了计量认证;监测前制定了详细的监测方案及实施细则;合理布设监测点位,保证各监测点位布设的科学性和可比性;监测所用仪器已通过计量部门校准、检定合格,且在校准、检定有效使用期内使用。监测仪器与所测对象在量程、响应时间等方面相符合,以保证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测量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及仪器作业指导书的有关规定执行;监测方法采用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监测人员经考核并持有合格证书上岗;每次测量前、后均检查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现场监测严格按照规定的监测点位、方法、记录内容等进行,按照统计学原则处理异常数据和监测数据;建立完整的文件资料。仪器校准说明书、监测方案、监测布点图、测量原始数据、统计处理程序等全部保留,以备复查;监测报告严格实行三级审核制度,经过校对、审核,签发。8.2.5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结果本项目X-辐射剂量率现状监测数据见表8-2。表8-2 本项目X-辐射剂量率现状监测结果监测场所DSA机房监测日期2021年07月17日监测位置及结果:序号监测位置X、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结果(Gy/h)1拟建机房东侧左侧0.10中部0.11右侧0.102拟建机房南侧左侧0.10中部0.11右侧0.103拟建机房西侧左侧0.10中部0.10右侧0.104拟建机房北侧左侧0.12中部0.11右侧0.125拟建机房上方0.100.126康复中心综合楼前空地0.100.13注:1.本次监测布点已覆盖人员可达到区域。2. 上述检测结果已经过校准因子修正。3. 未扣除宇宙射线响应值。图8-1 本项目工作场所辐射剂量率监测点位示意图8.3 DSA设备工作场所现状监测结果分析本项目机房四周关注点分别为机房东墙(办公室)外30cm处,南墙(准备区、设备间)外30cm处,西墙(污物通道)外30cm外,北墙(控制室、医用准备区)外30cm处,楼上(活动大厅)100cm处,从表8-2中的监测结果可知:本项目DSA装置机房周围监测的X-辐射剂量率监测结果在0.100.12Gy/h之间(本次监测未扣除宇宙射线响应值)。根据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公布的2020年河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可知,“电离辐射环境质量:2020年,全国省辖市及济源示范区的26个辐射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连续监测结果在77.88-162.84nGy/h”,平均为102.17±16.08nGy/h”。经对比,本次检测数据在河南省本底值范围内,未发现辐射异常情况。表9工程分析与源项9.1施工期工艺分析本项目DSA装置拟设置于康复中心病房楼一层介入手术室,该楼主体工程已经完工,仅进行防护装修,施工量较小,且均在室内进行,对外环境影响很小,随着工程的结束影响也随之消失,无施工期遗留问题。DSA装置只有在开机曝光过程中才会产生X射线,并随着机器的开、关而产生和消失。DSA装置在建设期未通电运行,因此,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辐射影响,也无放射性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产生。9.2工程设备和工艺分析9.2.1工作原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简称“DSA”,是计算机与常规血管造影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方法,集电视技术、影像增强、数字电子学、计算机技术、图像处理技术多种科技手段于一体的系统。DSA的基本原理是将注入造影剂前后拍摄的两帧X线图像经数字化输入图像计算机,通过减影、增强和再成像过程来获得清晰的纯血管影像,具有对比度分辨率高、检查时间短、造影剂用量少、患者X线吸收量低等优点,对观察血管病变,血管狭窄的定位测量,诊断及介入治疗提供了真实的立体图像,为各种介入治疗提供了必备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DSA能够完成心血管、脑血管、主动脉、腹部脏器血管、盆腔血管、四肢血管等全身各部位血管的成像,不仅可应用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