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高一化学必修二考点.docx

    • 资源ID:9476372       资源大小:28KB        全文页数:2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高一化学必修二考点.docx

    高一化学必修二考点篇一:高一化学必修2 有机化学学问点归纳(二) 高一化学必修2 有机化学学问点归纳(二) 一、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 1、官能团的定义:确定有机化合物主要化学性质的原子、原子团或化学键。 官能团 原子:X 原子团(基):OH、CHO(醛基)、COOH(羧基)、C6H5 等 化学键:C=C、 C C 2、常见的各类有机物的官能团,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 (1)烷烃 A) 官能团:无 ;通式:CnH2n+2;代表物:CH4 B) 结构特点:键角为109°28,空间正四面体分子。烷烃分子中的每个C原子的四个价键也都如此。 C) 化学性质: 取代反应(与卤素单质、在光照条件下) CH4 + Cl2燃烧 光 光 CH3Cl + HCl ,CHCH2Cl2 + HCl ,。 3Cl + Cl2 点燃 CO2 + 2H2O C + 2H2 CH4 + 2O2 CH4 热裂解 高温 隔绝空气 (2)烯烃: ;通式:CnH2n(n2);代表物:H2C=CH2 A) 官能团:B) 结构特点:键角为120°。双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四个原子共平面。 C) 化学性质: 加成反应(与X2、H2、HX、H2O等) CH2=CH2 + Br2CH2=CH2 + HX CCl4 催化剂 BrCH2CH2Br CH3CH2X 催化剂 CH2CH2n CH2=CH2 + H2O 催化剂 加热、加压 CH3CH2OH 加聚反应(与自身、其他烯烃) nCH2=CH2 点燃 燃烧 CH2=CH2 + 3O2 (3)炔烃: 2CO2 + 2H2O A) 官能团:CC ;通式:CnH2n2(n2);代表物:HCCH B) 结构特点:碳碳叁键与单键间的键角为180°。两个叁键碳原子与其所连接的两个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 C) 化学性质:(略) (4)苯及苯的同系物: A) 通式:CnH2n6(n6) B)结构特点:苯分子中键角为 120°,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C原子和6个H原子共平面。 C)化学性质: 取代反应(与液溴、HNO3、H2SO4等) 加成反应(与H2、 Cl2等) (5)醇类: A) 官能团:OH(醇羟基); 代表物: CH3CH 2OH、HOCH2CH2OH B) 结构特点:羟基取代链烃分子(或脂环烃分子、苯环侧链上)的氢原子而得到的产物。结构与相应的烃类似。 C) 化学性质: 羟基氢原子被活泼金属置换的反应 2CH3CH2OH + 2Na跟氢卤酸的反应 催化氧化(H) 2CH3CH2OH + O22CH33 + O2 OH Cu或Ag Cu或Ag 2CH3CHO + 2H2O 2CH33 + 2H2O O HOCH3CH2OH + O2 Cu或Ag OHCCHO+ 2H2O 2CH3CH2ONa + H2 HOCH2CH2OH + 2NaCH3CH2OH + HBr CH3CH2Br + H2O NaOCH2CH2ONa + H2 + 3H2 Ni 紫外线 + HNO3+ Br2 Fe或FeBr3Br + HBr 浓H2SO4 60 NO2 + H 2O (与官能团干脆相连的碳原子称为碳原子,与碳原子相邻的碳原子称为碳原子,依次类推。与碳原子、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分别称为氢原子、氢原子、) 浓 H2SO4 CHCOOH + CHCHOH CH3COOCH2CH3 + H2O 332酯化反应(跟羧酸或含氧无机酸) (6)醛酮 A) 官能团: (或CHO)、(或CO) ;代表物:CH3CHO、HCHO 、 B) 结构特点:醛基或羰基碳原子伸出的各键所成键角为120°,该碳原子跟其相连接的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 化学性质: 加成反应(加氢、氢化或还原反应) CH3CHO + H2 催化剂 CH3CH2OH CH3CCH3 + H2 催化剂 CH33 氧化反应(醛的还原性) 2CH3CHO + 5O2 点燃 催化剂 2CH3COOH 4CO2 + 4H2O 2CH3CHO + O2 CH3COONH4 + 2Ag + 3NH3 + H2O (银镜反应) CH3CHO + 2Ag(NH3)2OH HCH + 4Ag(NH3)2OH CH3CHO + 2Cu(OH)2 (7)羧酸 (NH4)2CO3 + 4Ag + 6NH3 + 2H2O CH3COOH + Cu2O + H2O(费林反应) A) 官能团:COH (或COOH);代表物:CH3COOH B) 结构特点:羧基上碳原子伸出的三个键所成键角为 120°,该碳原子跟其相连接的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C) 化学性质: 具有无机酸的通性 2CH3COOH + Na2CO3 2CH3COONa + H2O + CO2 浓 H2SO4 酯化反应 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H2O (酸脱羟基,醇脱氢) (8)酯类 COR (或COOR)A) 官能团:(R为烃基); 代表物: CH3COOCH2CH3 B) 结构特点:成键状况与羧基碳原子类似 C) 化学性质: 水解反应(酸性或碱性条件下) 稀 H2SO CH3COOCH2CH3 + H2O CH3COOH + CH3CH2OH CH3COOCH2CH3 + NaOHCH3COONa + CH3CH2OH (9)氨基酸 2COOH A) 官能团:NH2、COOH ; 代表物: 2 B) 化学性质: 因为同时具有碱性基团NH2和酸性基团COOH,所以氨基酸具有酸性和碱性。 3、常见糖类、蛋白质和油脂的结构和性质 (1)单糖 A) 代表物:葡萄糖、果糖(C6H12O6) B) 结构特点:葡萄糖为多羟基醛、果糖为多羟基酮 C) 化学性质:葡萄糖类似醛类,能发生银镜反应、费林反应等;具有多元醇的化学性质。 (2)二糖 A) 代表物:蔗糖、麦芽糖(C12H22O11) B) 结构特点:蔗糖含有一个葡萄糖单元和一个果糖单元,没有醛基;麦芽糖含有两个葡萄糖单元,有醛基。 C) 化学性质: 蔗糖没有还原性;麦芽糖有还原性。 水解反应 C12H22O11 + H2O蔗糖 (3)多糖 A) 代表物:淀粉、纤维素 (C6H10O5)n B) 结构特点:由多个葡萄糖单元构成的自然高分子化合物。淀粉所含的葡萄糖单元比纤维素的少。 C) 化学性质: 淀粉遇碘变蓝。 水解反应(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4)蛋白质 A) 结构特点:由多种不同的氨基酸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结构中含有羧基和氨基。 B) 化学性质: 两性:分子中存在氨基和羧基,所以具有两性。 盐析:蛋白质溶液具有胶体的性质,加入铵盐或轻金属盐浓溶液能发生盐析。盐析是可逆的,采纳多次盐析可分别和提纯蛋白质(胶体的性质) 变性:蛋白质在热、酸、碱、重金属盐、酒精、甲醛、紫外线等作用下会发生性质变更而凝聚,称为变性。变性是不行逆的,高温消毒、灭菌、重金属盐中毒都属变性。 颜色反应: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时呈黄色。 灼烧产生烧焦羽毛气味。 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水解最终生成多种氨基酸。 (5)油脂 A)组成: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常温下呈液态的称为油,呈固态的称为脂,统称油脂。自然油脂属于混合物,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 代表物: H2SO4 (C6H10O5)n + nH2O n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H+ C6H12O6 + C6H12O6 葡萄糖 果糖 H+ 2C6H12O6 葡萄糖 C12H22O11 + H2O麦芽糖 油酸甘油酯:C 17 H 33 2 硬脂酸甘油酯:C 17H352 C17H33C17H35C17H332 C17H352 R12 C) 结构特点:油脂属于酯类。自然油脂多为混甘油酯。分子结构为: R2R3COOCH2 R表示饱和或不饱和链烃基。R1、R2、R3可相同也可不同,相同时为单甘油酯,不同时为混甘油酯。 D) 化学性质: 氢化:油脂分子中不饱和烃基上加氢。如油酸甘油酯氢化可得到硬脂酸甘油酯。 水解:类似酯类水解。酸性水解可用于制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碱性水解又叫作皂化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钠),皂化后通过盐析(加入食盐)使肥皂析出(上层)。 5、重要有机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 (1)醇的催化氧化反应 O CH3CHOH | H 3CHOCHH | OH H2O CH3CH 说明:若醇没有H,则不能进行催化氧化反应。 (2)酯化反应 浓 H2 CH3COH + HOCH2CH3 CH3COOCH2CH3 + H2O 说明:酸脱羟基而醇脱羟基上的氢,生成水,同时剩余部分结合生成酯。 二、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1、取代反应 指有机物分子中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的反应。 常见的取代反应: 烃(主要是烷烃和芳香烃)的卤代反应;芳香烃的硝化反应;醇与氢卤酸的反应、醇的羟基氢原子被置换的反应;酯类(包括油脂)的水解反应;酸酐、糖类、蛋白质的水解反应。 2、加成反应 指试剂与不饱和化合物分子结合使不饱和化合物的不饱和程度降低或生成饱和化合物的反应。 常见的加成反应:烯烃、炔烃、芳香族化合物、醛、酮等物质都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也叫加氢反应、氢化或还原反应);烯烃、炔烃、芳香族化合物与卤素的加成反应;烯烃、炔烃与水、卤化氢等的加成反应。 3、聚合反应 指由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小分子相互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的反应。参与聚合反应的小分子叫作单体,聚合后生成的大分子叫作聚合物。 常见的聚合反应: 加聚反应:指由不饱和的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小分子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高分子的反应。 篇二:中学化学必修二学问点总结 必修二学问点汇总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 2 一、原子结构 .二、元素周期表 .三、元素周期律 . 2 四、化学键 .其次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其次节 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 一、烃 .二、烃的衍生物 .三、基本养分物质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 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 其次节 化学与资源综合利用、环境爱护 中学化学必修2学问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结构 质子(Z个) 原子核留意: 中子(N个)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1.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核外电子(Z个) 熟背前20号元素,熟识120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 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不超过2个),次外层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 电子层: 一(能量最低)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对应表示符号: KL M N O P Q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核素:具有肯定数目的质子和肯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为同位素。(对于原子来说) 二、元素周期表 1.编排原则: 按原子序数递增的依次从左到右排列 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各元素从左到右排成一横行。(周期序数原子的电子层数) 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依次从上到下排成一纵行。 主族序数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2.结构特点: 核外电子层数元素种类 第一周期 12种元素 短周期其次周期 28种元素 周期第三周期 38种元素 元 7第四周期 418种元素 素 7第五周期 518种元素 周长周期第六周期 632种元素 期第七周期 7未填满(已有26种元素) 表主族:AA共7个主族 族副族:BB、BB,共7个副族 (18个纵行)第族:三个纵行,位于B和B之间 (16个族)零族:稀有气体 三、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改变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改变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改变的必定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第A族碱金属元素:Li Na K Rb Cs Fr (Fr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方) 第A族卤族元素:F ClBrIAt(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 推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金属性强(弱)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简单(难);氢氧化物碱性强(弱);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FeCuSO4FeSO4Cu。 (2)非金属性强(弱)单质与氢气易(难)反应;生成的氢化物稳定(不稳定);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2NaBrCl22NaClBr2。 ()同主族比较: 比较粒子(包括原子、离子)半径的方法:(1)先比较电子层数,电子层数多的半径大。 (2)电子层数相同时,再比较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多的半径反而小。 四、化学键 化学键是相邻两个或多个原子间剧烈的相互作用。 1.离子键与共价键的比较 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肯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 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只有共价键) 极性共价键(简称极性键):由不同种原子形成,AB型,如,HCl。 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简称非极性键):由同种原子形成,AA型,如,ClCl。 2.电子式: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与表示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的不同点:(1)电荷: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需标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荷;而表示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不能标电荷。(2)(方括号):离子键形成的物质中的阴离子需用方括号括起来,而共价键形成的物质中不能用方括号。 其次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改变。 缘由: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汲取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改变的主要缘由。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汲取能量还是放出能量,确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全部的燃烧与缓慢氧化。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 大多数化合反应(特别:CCO2 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CO(g)H2(g)。 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思索一般说来,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都不须要加热,吸热 反应都须要加热,这种说法对吗?试举例说明。 点拔:这种说法不对。如CO2C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须要加热,只是反应起先后不再须要加热,反应放出的热量可以使反应接着下去。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但反应并不须要加热。 其次节 化学能与电能 (1)概念:把化学能干脆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电极为导体且活泼性不同;(2)两个电极接触(导线连接或干脆接触);(3)两个相互连接的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闭合回路。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削减。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推断方法: 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依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依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依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写出总反应方程式。把总反应依据电子得失状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留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加反应。 (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7)原电池的应用: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设计原电池。金属的腐蚀。 2、化学电源基本类型: 干电池:活泼金属作负极,被腐蚀或消耗。如:CuZn原电池、锌锰电池。 充电电池:两极都参与反应的原电池,可充电循环运用。如铅蓄电池、锂电池和银锌电池等。 燃料电池:两电极材料均为惰性电极,电极本身不发生反应,而是由引入到两极上的物质发生反应,如H2、CH4燃料电池,其电解质溶液常为碱性试剂(KOH等)。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削减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 篇三:高一化学必修二有机物学问点总结 必修二 有机物 一、有机物的概念 1、定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的金属化合物等除外) 2、特性 种类多 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易分解,易燃烧 熔点低,难导电、大多是非电解质 反应慢,有副反应(故反应方程式中用“”代替“=”) 二、甲烷 烃碳氢化合物:仅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甲烷是分子组成最简洁的烃)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俗名:沼气、坑气; 2、分子结构:CH4:以碳原子为中心, 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键角:109度28分); 3、化学性质: (1)、氧化性 ?CO2+2H2O; CH4+2O2? CH4不能使酸性高锰酸甲褪色; (2)、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有机化合物分子的某种原子(或原子团)被另一种原子(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 ? CH3Cl+HCl CH4+Cl2? ?CH2Cl2+ HCl CH3Cl+Cl2? ? CHCl3+ HCl CH2Cl2+Cl2? ? CCl4+ HClCHCl3+Cl2?光照光照光照光照点燃 4、同系物:结构相像,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全部的烷烃都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式(结构不同导致性质不同); 烷烃的溶沸点比较:碳原子数不同时,碳原子数越多,溶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 三、乙烯 1、乙烯的制法 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记之一); 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 4、化学性质 (1)氧化性 可燃性 现象:火焰光明,有黑烟缘由:含碳量高 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2)加成反应 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叁键)两端的碳原子上与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干脆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 现象:溴水褪色 ?CH3CH2OH CH2=CH2+H2O? (3)加聚反应 聚合反应:由相对分子量小的化合物相互结合成相对分子量很大的化合物。这种由加成发生的聚合反应叫加聚反应; 乙烯 聚乙烯 四、苯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别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有毒,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本身也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2、苯的结构:C6H6(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碳碳键键能大于碳碳单键键能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键长介于碳碳单键键长和双键键长之间;键角120°; 3、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2C6H6+15O2 = 12CO2+6H2O (火焰光明,冒浓烟);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2)取代反应 铁粉的作用:与溴反应生成溴化铁做催化剂;溴苯无色密度比水大; 苯与硝酸(用HONO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有毒的油状液体硝基苯; 反应用水浴加热,限制温度在5060,浓硫酸做催化剂和脱水剂; 催化剂(3)加成反应 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五、乙醇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别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与水以随意比互溶; 如何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加无水硫酸铜;如何得到无水乙醇:加生石灰,蒸馏; 2、结构: CH3CH2OH(含有官能团:羟基); 3、化学性质 (1)氧化性 可燃性 点燃 ?2CO2+3H2O CH3CH2OH+3O2? 催化氧化 催化剂?2CH3CH2OH+O2?2 CH3CHO+2H2O 催化剂 2 CH3CHO+ O2 (2)与钠反应 ?2 CH3COOH ?2CH3CH2ONa +H2 2CH3CH2OH+2Na? 六、乙酸(俗名:醋酸) 1、物理性质:常温下为无色有剧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结成冰一样的晶体,所以纯净的乙酸又叫冰醋酸,与水、酒精以随意比互溶; 2、结构:CH3COOH(含羧基,可以看作由羰基和羟基组成); 3、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1) 乙酸的酸性:弱酸性,但酸性比碳酸强,具有酸的通性 乙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乙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利用乙酸的酸性,可以用乙酸来除去水垢(主要成分是CaCO3): 2CH3COOH+CaCO3=(CH3COO)2Ca+H2O+CO2 乙酸还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2CH3COOH+Na2CO3= 2CH3COONa+H2O+CO2 上述两个反应都可以证明乙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强。 (2) 乙酸的酯化反应 醇和酸起作用生成脂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 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反应类型:取代反应 反应实质:酸脱羟基醇脱氢 浓硫酸:催化剂和吸水剂 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 (1)中和挥发出来的乙酸(便于闻乙酸乙脂的气味) (2)汲取挥发出来的乙醇 (3)降低乙酸乙脂的溶解度 第27页 共27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第 27 页 共 27 页

    注意事项

    本文(高一化学必修二考点.docx)为本站会员(h****)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