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财经大学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统计学复习自测题一、单项选择题1 .要调查了解全国工业设备的基本情况,则总体单位是。A.每台工业设备B.每个工业企业C.全部工业设备D,全部工业企业2 .一个统计总体(Jo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个指标3 .下列指标中的数量指标是()。A.国内生产总值B.人口密度C.人均国内生产总值D.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4 .通过统计调查观察部分总体单位特征,得出总体一般特征,这种方法是()。A.归纳推断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D.大量观察法5 .现要了解某机床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该企业的产量和利润是()。A.连续变量44,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假定研究现象在相邻两个时点之间变动()。A.间断的B.连续的C.均匀的D.稳定的45.已知某企业1月、2月、3月、4月的平均职工人数分别为190人、195人、193人和 201人。则该企业一季度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方法为()。A. (190+195+193+201) /46.(190+195+193)/3C. (190/2+195+193+201/2) /4-1D. (190/2+195+193+201/2) /446时间序列中的平均发展速度是()。A.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调和平均数B.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各时期定基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D.各时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47.发展速度的计算方法为()o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B.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相比C.增长量与基期水平之差D.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相比。48.若要观察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变动的基本趋势,需测定现象的(A.季节变动B彳盾环变动C .长期趋势D.不规则变动49对某厂2009年2019年基本产品产量(吨)的时间序列配合的方程为yt=200+15t,这意 味着该产品产量每年平均增长量为()。B.15 吨C.215 吨D.200 吨50.国民账户体系的英文简称和应用范围是(A.MPS发展中国家B.MPS市场经济国家C.SNA市场经济国家D.SNA计划经济国家二、多项选择题1 ,下列标志中的品质标志有()。A.企业产值B.产品质量等级C.企业职工人数D.企业职工性别2,下列变量属于连续变量的是()。A.体重B.总产值C.职工人数D.资金3.对于我国人口总体单位,可变标志有()。A.民族B.年龄C.身高D.国籍4.2020年某省第三产业增加值120万元,占比为33.4%,这些属于()指标。A.价值量指标B.实物量指标C.总量指标D.结构相对指标5 .下列指标属于强度相对指标的是()。A.人均粮食产量B.平均寿命C.人口密度D.人均国民收入6 .下列调查属于专门调查的是()。A.工业普查B.重点调查C统计报表D .抽样调查7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A.劳动力资源是标志值8 .性别比是质量指标C.年龄是统计指标D.总人口数是统计指标9 .统计资料搜集的方法为。A.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B.访问法、报告法C.登记法D.普查、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9,利用组距分组资料计算()时,不需计算各组组中值。A.算术平均数B.标准差C.中位数D.众数1 o.下列指标中的质量指标是()。A.国内生产总值B.人口总数C.粮食亩产量D.劳动生产率11 .下列调查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是0。A .重点调查B.普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12 .客观现象频数分布的类型包括0。A.U形分布BJ形分布C.钟形分布D.W形分布13 .加权平均数的大小()。A.与标志值、权数有关B.与标志值无关,与权数有关C.与标志值有关D.与标志值无关,与权数也无关14 .人口数与出生人口数()。A.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B.前者是时点指标C.后者是时期指标D .两者都是时点指标15.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参数0。A.前者是个确定值,后者是个随机变量B.前者是随机变量C.后者是确定值D.两者均是随机变量16 .允许误差和标准误差之间的关系是0。A.前者可以小于后者B.前者可以大于后者C.前者一定等于后者D.两者没有关系17 .抽样推断中的置信水平、允许误差表达了区间估计的()。A.显著性B.精确性C.可靠性D.规律性18 .时间序列是()。A.将某一统计指标数值按一定的时间顺序排列起来B.将一系列不同指标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C ,将某一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起来D.将某一统计指标按一定顺序排列起来19 .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A.计算口径统一B.指标的经济内容相同C.总体范围一致D.时期长短一致20.在下列动态指标中,一般可以取负值的指标是()。A.发展速度B.平均增长速度G增长量D.增长速度21 .下列时间序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是0。A.各月入库商品数B,各年年末人口数C.月末产品库存额D.各月商品销售额22 .综合指数的特点()。A.先对比后综合B.先综合后对比C.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同一时期D.以全面资料为基础23,下列属于相关关系的是()。A.家庭收入与支出B.商品价格与需求C.劳动生产率与工资水平D.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国民消费24.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的关系是0。A.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比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B.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C.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和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D .两个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之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25 .增长量是指()。A.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B.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C.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减1D.报告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26 ,下列变量之间的关系哪一个不是相关关系0。A.销售人员年龄与销售额大小的关系B.圆周的长度与其半径的关系C.家庭的收入和消费的关系D.数学成绩与统计学成绩的关系27 .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分别是()。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C.平均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28 .国内生产总值(GDP)属于()指标。A.价值B.实物C.总量D.质量29 .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划分依据是0。A.产品的性质B.产品的功能C.产品的使用去向D.产品的使用价值30 .下列有关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恩格尔系数表明一国的贫富差距情况B.基尼系数表明一国的贫富差距情况C,基尼系数越高表明一国的贫富差距越大D.恩格尔系数越高表明一国的贫富差距越大三、判断题1 .统计表一般有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三种形式。()2,计算众数时,不需把组距数列变成单项数列。()3 .我国现行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的基础是普查。()4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大于100%,表明超额完成计划。()5 .统计指数的基本特性包括综合性和可比性两方面。()6 .在一定抽样平均误差下,提高抽样推断可靠度,必须缩小抽样极限误差。7 .平均增长速度可利用水平法计算。()8 .统计中反映总体单位特征的标志很多。()9 .我国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为国民账户体系。()10 .抽样调查下样本的容量受抽样允许误差、总体标志变异程度的影响。()11 .统计学提供的是一套有关数据收集、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的方法。O12 .统计学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13 .统计工作过程一般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14 .统计总体具有大量性、同质性和无差异性三个特征。()15 .标志是用来说明总体属性或数量特征的名称。()16 .统计指标是用来说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和具体数值。()17 .统计资料的直接来源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是调查或观察;二是实验。()18 .统计调查的基本要求只有:准确性、及时性。()19 .统计调查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可分为经常性调查和一次性调查。()20 .普查是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21 .统计调查误差分为非抽样误差和抽样误差。()22 .统计分组是统计整理的重要环节,也是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23 .统计分组只应遵循穷举性、互斥性原则。()24 .分配数列可表明总体单位在各组间的分布特征、结构状况。()25 .分配数列中,各组单位数表示各组标志值出现的次数,称为频数。()26 .统计表的优点在于能使大量的统计资料系统化、条理化。()27 .时期指标是反映某种现象在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累积结果的总量指标。()28 .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的间隔长短有直接联系。()29 .平均指标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30 .算术平均数是各变量值之和与变量值个数之比。()31 .变异指标说明平均指标的代表性程度或离中趋势。()32 .方差是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33 .抽样推断根据部分单位调查获取的样本资料对总体数量特征做出推断。()34 .应用抽样调查的结果,可以评价、补充和修正全面调查资料。()35 .样本统计量是随机变量,其值完全依赖于所抽取的样本。()36在抽样推断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中,允许误差说明区间估计的可靠程度。()37 .影响标准误差的因素只有: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程度、样本容量的大小。()38 .相关关系是变量之间一种确定的数量对应关系。()39 .回归分析的主要内容是确定表达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40相关系数反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方向和密切程度。()41 .回归直线拟合优度是指样本观测值聚集在回归直线周围的紧密程度。()42 .统计指数主要用以反映多种事物数量的综合变动。()43 .综合指数编制借助同度量因素,将不可相加的变量过渡到可以相加。()44 .现实应用中,计算数量指标综合指数采用帕氏公式。()45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品价格变动趋势的相对数。()46 .平均指数是个体指数的加权平均数,有加权算术和加权调和平均指数。()47 .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计算序时平均数应用首末折半法。()48 .环比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比前一期水平的比值,表明现象逐期的发展程度。()49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和提供的最终使用的货物和 服务的总价值。()50 .基尼系数是跟据洛伦茨曲线来计算的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量化指标。()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6 .坚持随机原则的统计调查组织形式是()。A.普查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7 .我国现行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的核心是(A.普查8 .统计报表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8由于调查员疏忽错误记录事实产生的误差是()。A.代表性误差8 .非抽样误差C.抽样误差D.回答误差9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A.确定分组标志10 确定组距和组数C.确定组距和组中值D.确定全距和组数10 .某连续变量数列,末组开口组下限为200,邻组组距为50,末组组中值为()。A.235一、单项选择题1.A2.D3.A11.B12.D13.C21.C22.D23.D31.B32.B41.B42.C统计学复习自测题参考答案4.A5.D6.B7.C8.B9.A10.B14.C24.C15.C25.B33.A 34.B 35.C 36.B43.A 44,C45.C二、多项选择题1.BD2.ABD 3.ABC4.ACD16.D17.D 18.C 19.C26.B 27.C28.A 29,B37.B 38.D 39.A40.B46.D 47.B 48.C49.B 50.C20.C30.B5.ACD6.ABD7.BCD 8.BC9.CD10.CD11.ACD12.ABC 13.AC14.BC15.BC16.AB17.BC18.AC 19.ACD 20.BCD21.BC22.BCD23.ABC 24.AB25.BD26.AB27.BC28.AC29.AC30.BC三、判断题1.Y2.Y 3,Y4.N5.N6.N7.N 8,Y9.Y10.Y11.Y12.Y13.Y14.N15.N16.Y17.Y18.N 19.Y20.Y21.Y22.Y23.N24.Y25.Y28.N29.Y30.Y31.Y32.Y 33.Y 34.Y 35.Y36.N37.N 38.N39.Y 40.Y41.Y 42.Y 43.Y 44.N 45.N 46.Y 47.Y 48.Y 49.Y 50.YB.225C.230D.18511 ,下列分组中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oA.人口按年龄分组B.产品按经济用途分组C.企业按固定资产原值分组D.乡镇按工业产值分组12用组中值代表各组内的一般水平的假定条件是()。A.各组的次数均相等B.各组的组距均相等C.各组的变量值均相等D ,各组的次数在本组内呈均匀分布13.对连续性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40-50,第二组50-60,第三组60-70,第四组70-80, 第五组80以上。依习惯规定()。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14.反映现象总规模、总水平的指标是。A.平均指标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D ,变异指标15.人均收入,人口密度,平均寿命,人口净增数,其中质量指标有0。A.1个B.2个C.3个D.4个16.2017年某省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9.7%、56.9%和33.4%,这些指标是(A.动态相对指标B.强度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结构相对指标17 .某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计划增长8%,实际增长20%,则超额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为0。18 .将不同国家、地区、单位之间同一指标进行对比所得的相对指标称为0。A.结构相对指标B.比例相对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D.动态相对指标19.在加权算术平均数中,如果各个变量值都扩大3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三分之一, 则平均数(A.不变B.减少了C扩大3倍D.不能确定20.已知5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计算5个商店平均单价,应采用()。A.简单算术平均法B.加权算术平均法C.加权调和平均法D.几何平均法21 .变异指标中的标准差是各标志值对算术平均数。A.离差平方的平均数B.离差平均数的平方根C.离差平方平均数的平方根D.离差平均数平方的平方根22 .若两数列平均水平不同,在比较两数列离散程度口寸,应采用()。A.全距B.平均差C标准差D .标准差系数23 .当P值等于0时,是非标志的方差取到最大值。24 .抽样推断的主要目的在于()。A.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B. 了解总体单位的情况C.用样本指标来推断总体指标D ,对调查单位做深入的研究25 .置信区间的宽度反映了区间估计的()。A.可靠性B.精确性C.显著性D.及时性26 .在同等条件下,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相比较,其标准误差()。A ,重复小于不重复B.重复大于不重复C.两者相等D ,无法确定哪一个大27.随着样本容量的无限增大,样本统计量和未知的总体参数之差的绝对值小于任意小的 正数的可能性趋于必然性,称为抽样估计的()。A.无偏性B.有效性Cl致性D.稳健性28 .反映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A.允许误差B.标准误差C.可靠程度D.精确程度29.在一定标准误差条件下,要提高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必须()。A.扩大误差B.扩大允许误差D.缩小允许误差30.在纯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为使标准误差减少一半,则样本容量需增加()。A.4倍B.3倍C.2倍D.1倍31,从2000名学生中按不重复抽样方法抽取100名进行调查,女生45名,则女性比例的 标准误差是()。A.0.24%B.4.85%C.4.97%D.以上都不对32.相关分析中,用于判断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类型的图形是(A.直方图B.散点图C.次数分布图D.曲线图33.年劳动生产率x(千元)和工人工资y(元)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10+70x,这意味着年劳动 生产率每提高1千元时,工人工资平均()。A.增加70元B.减少70元C.增加80元D减少80元34.相关系数的符号可用来判断现象()。A.线性相关还是非线性相关B.正相关还是负相关c.完全相关还是不完全相关D.单相关还是复相关35.显著线性相关下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通常是()。A.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0小于0.3B.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等于0.3小于0.5C.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等于0.5小于0.8D.相关系数绝对值大于等于0.8小于136 .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其同度量因素最好固定在0。A.报告期B.基期C计划期D .任意时期37 .编制总指数的两种形式分别是()。A.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B,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C.算术平均指数和调和平均指数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38 .如用p表示价格,q表示产量,XqlpO-XqOpO含义表述正确的是()。A.由于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产值增减数B.由于价格的变动而引起的产量增减数C.由于产量的变动而引起的价格增减数D.由于产量的变动而引起的产值增减数 39在Sqlpl/21/kqlpl这一调和平均指数的计算公式中k 一般是指。A.质量指标个体指数B.权数c.数量指标个体指数D.同度量因素40.已知两个企业报告期和基期某种产品产量和单位成本资料,要测定平均单位成本的变 动,应采用。A.综合指数B.可变构成指数C.加权算术平均数指数D ,加权调和平均指数41 .如果物价指数上涨了 20%,则现在1元钱()。A.只值原来的0.8元B.只值原来的0.83元C.与原来1元钱等值D.无法与原来比较42.今年同去年相比,商品销售额相同,而各种商品的价格平均上涨了 9.7%,则商品销售 量(A.下降9.7%B.上升9.7%C.下降8.8%D.下降1.3%43,把近2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年份顺序排列,形成的时间序列是()。A.时期数列B.时点数列C.相对指标时间序列D.平均指标时间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