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3年《认识厘米》教学反思篇.docx

    • 资源ID:94819460       资源大小:30.75KB        全文页数:3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3年《认识厘米》教学反思篇.docx

    2023年认识厘米教学反思篇相识厘米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对厘米的相识,看上去好像很简洁,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完全是新的东西,如何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学到的学问很好的运用到生活中,至关重要。但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相识了厘米,而且学习的特别投入,并自主延长到生活中,真正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下面就此谈谈这节课的教学反思:1、抓住重点,相识“1厘米”。“厘米”是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为了培育学生视察、比较、分析、抽象的实力,在教学“厘米”这一概念时,我支配了以下几个环节:在相识尺子的环节中,我设计让学生自己找寻尺子上的隐私:cm、数字、刻度线;在相识厘米时,不是真接告知学生“1厘米是多长”,而是让学生先依据头脑中已有的学问和阅历猜一猜:1厘米有多长?在这一环节中,老师也能够了解学生的学问储备状况。再通过视察直尺,让学生从直尺上找出“1厘米”,并且知道从0刻度到1刻度之间就是1厘米。然后让学生找一找,还有哪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也是1厘米?从而使学生充分相识直尺,相识1厘米的长度。最终让他们总结出:“尺子上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的距离都是1厘米”的规律;并通过1厘米的小棒用手比划出1厘米的长,并让学生专心体会,再从自己身体和四周物体中找1厘米的物体,进一步体验了1厘米,这些活动都便于学生在充分视察的基础上形成体验。总之在“厘米”概念的教学中,利用猜、看、找等环节,使学生在操作、实践中获得感性相识,在头脑中切实、清晰地建立起“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空间观念。2、运用迁移,相识“几厘米”。学习了“1厘米”以后,我让学生自己在尺子上找出和相识“几厘米”,并在小组内进行沟通探讨。使学生在视察、比较、迁移过程中很自然地学会了学问。这样设计,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了老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对厘米的理解和驾驭。3、学会测量,实际应用。相识了尺子上的.“1厘米”、“几厘米”之后,教会学生用尺子进行测量,使学生驾驭了长度单位的实际应用方法,同时也理解驾驭了长度单位的意义、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回想整节课,在教学中我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在一些细微环节的处理上还是不够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体会,同时,教学语言也欠丰富,不太符合儿童口吻,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弥补这些不足之处,不断的充溢和完善自我。相识厘米教学反思2在一年级的时候,同学已经相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能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本堂课是在实际活动中相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长度表象。通过实际丈量使同学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理解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并能在实际操作中敏捷运用。反思自身的教学,有以下可取之处与缺乏之处。成功之处:1确立难点,重组教材。教材中是相识分米在先,而我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先引入毫米的相识,我想毫米是同学现在相识到的最小的一个长度单位,对同学来说有肯定的难度。2借助多媒体的一些演示,使同学建立直观的表象。如毫米的相识,我让同学利用手中的直尺进行学习。首先引导同学视察尺子上从哪里到哪里是一厘米,然后找一找1毫米是从哪里到哪里,1毫米和1厘米是什么关系?再借助多媒体把1厘米长度放大,使同学能清楚地视察到:1厘米被分成了10小格,每小格是1毫米。通过数一数得出1 cm =10 mm,形成毫米的概念。3通过用手比划长度单位的嬉戏,手脑并用,加深印象。同学知道了一毫米有多长,但印象不深。如何使同学在脑中建立1毫米的表象,除了用眼视察,还须要用手比划。让同学细致视察1毫米的长度,然后用手指比划出1毫米,。通过动手比划,加深同学对毫米的印象。缺乏之处有很多:1、虽然打算了较多实物,以为同学很熟识,就出现了一下,没有让同学摸一摸感知它们的长短。2、1厘米的“一半”(中间的长线表示)就是5毫米,引导同学发觉,可以不用逐一小格的数。3、画线段时应当演示,提示同学留意画上端点,标上长度,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4、班级人数多,操作活动多时,同学的留意力易分散,课堂的节奏、课堂的调控也是值得我考虑的问题,如上课指令应特别明确,让同学很明确何时“起先”何时“结束”5、为人处世低调的我,不知不觉中会把把这种低调的心情带入了课堂,赐予他们的激情和激励太少了。对于二年级的小挚友来说,他们须要老师赐予更多激励与确定的话语。6、课件的取与舍,怎样少而精的用在点子上,课堂上如何不被课件牵着鼻子走,而依据课堂的实际状况适时的调整。相识厘米教学反思3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在教化教学活动中领悟着新理念,尝试着新方法,课后仔细总结并写出教学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在教学相识厘米这一节课后,我结合听课老师的看法以及学生们在课堂的表现,刚好对的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觉得比较好的地方:1、 让学生参加本节课的目标制定在出现课题后提问:“看到相识厘米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生思索后提出,生1:为什么要相识厘米?生2:相识厘米对我们有什么用?生3:1厘米有多长?生4:用厘米怎样去量?生5:这支铅笔有几厘米长?生6:用尺子怎样量课本的宽?学生主动主动参加到本节课目标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再来学习新知,学生就会产生一种内在的学习动力。2、 体现两个“转变”(1)、学生充分视察尺子,发觉尺子上有数字(刻度),竖线(刻度线),厘米(这把赤字的长度单位);(2)、学生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答案多样化:有刻度1到刻度2、有刻度2到刻度3、有刻度6到刻度7、有刻度12到刻度13、有刻度17到刻度18等;(3)、以小组为单位量纸条的长度,有从刻度0起先量起、有从刻度1起先量起、有从刻度2起先量起、有从刻度4起先量起等。在这一环节,老师以挚友的身份与学生交往,参加到学生的活动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老师的角色由“传道、授业、解惑”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他们敢说敢做,真正成为课堂的主子,同学们经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沟通合作、自主探究出厘米的有关学问,特性得到了发展,各方面的实力得到了提高。3、 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材不等于课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要创建性的运用教材。于是,我结合生活实际,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在尺子开端有磨损或折断的状况下,怎样去量?”这一环节。学生通过小组探讨探究出测量的方法,注意培育了学生遇到问题会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实力。不足之处:这节课学问量大,头绪多。我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充分重视。1、在学生提出目标后,我没有刚好将学生的问题进行归类,再对重点重述一遍,让每个学生都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2、在学生从尺子上找出1厘米、2厘米、4厘米这一环节时,采纳的是“问答式”,而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提问,学生答;3、在学生量纸条这一环节,学生出现了:(1)从刻度0到刻度10,纸条长度10厘米;(2)从刻度1到刻度11,纸条长度10厘米;(3)从刻度3到刻度13,纸条长度10厘米;(4)从刻度6到刻度16,纸条长度10厘米;在学生答出纸条长度是10厘米后,我问到:你们怎么知道的?学生纷纷说是通过数尺子上的大格知道的。“还有简洁的方法吗?”问题提出后却没有留给学生充分视察、思索的时间,而是有老师一句“用终点刻度减去起点刻度就等于实际长度”一带而过。相识厘米教学反思4一、总评1、讲课流程比较顺,语言及课堂组织比较顺,不混乱。2、重点把握精确,放在相识厘米和如何用尺子测量物体上。3、时间观念还需再加强,导入过长,需删减部分,给最终挑战题留足时间。4、课堂语言还需精练、精确。5、课堂内容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须要强调0刻度是尺子的起始点,用尺子测量时,直尺紧贴被测物体,可以从0刻度起先测量,也可以从中间测量。6、挑战题方法多样性,给学朝气会展示不同的方法。7、学生回答或有向好的行为,要刚好赐予确定的评价。二、自我反思本节课聚焦相识厘米和用直尺测量。(一)相识厘米的部分思路梳理:1、产生必需要出现厘米的需求。“步、庹”的复习导入可以砍掉,节约出一部分时间,到最终能把挑战题讲完整。课堂干脆从冲突入手,同一个课桌,学生和老师用手“”出的结果不同,让学生来提出一个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什么是不变的?什么是不同的?为了解决沟通不便利,我们就要统一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厘米。(导入)2、找尺子中的一厘米。首先要让学生对直尺上的内容有一个也许的了解,直尺上有数字、有长度单位(厘米或cm),有三种长短不一的刻度线,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0刻度线,它是直尺的起始点。对名称的相识要有但是要快。找尺子中的一厘米是重点,直尺上从0到1的长度是1厘米,让学生用手指去比这个长度,只有这一段是一厘米吗?拿着这个标准在直尺上移动找到别的一厘米。12、23、34、45、56、得出结论:直尺上每相邻两个数字之间的长度是1厘米。3、找寻生活中的1厘米,这一部分处理的不是很好,不要局限于课本上的“食指的宽度”、“田字格的长度”、“图钉的长度”,应当充分引导学生发觉自己周边隐藏的1厘米的物品。如“纽扣的宽度、圆珠笔的笔帽的长、语文书和数学书合起来的厚度”学生发觉的越多,就对1厘米了解的越透彻,对1厘米的长度越敏感,为之后填合适的单位的学习做铺垫。(二)用直尺测量的部分思路梳理:设计课堂测量的活动,分发给每位学生一张提前截取好的纸条(5厘米),让学生试着去测量并在展台上演示,老师最终总结方法:1、被测物体紧贴直尺。2、物体左边对着0刻度线,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发散学生思维,假如尺子的前半部分断了,这把断尺能不能接着测量呢?当然是可以的,用尺子测量,既可以从0起先量,也可以从中间起先量,从0起先测量是一种最为便捷的方法。而查格子是最接近测量本质的方法,看物体里面有几个1厘米,无论从哪里起先测量,都能够得出结果。(三)关于挑战题这道挑战题,方法多样,而且,每一个答案背后的设计都引人深思。我们都知道正确的选项是3,有许多种方法。1、分段法,其中,分段的方法也可以详细有两种操作。第一种:分为上中下三段,用加法:3+1+3=7(厘米)其次种:分为左中右三段,用加法:2+3+2=7(厘米)2、查格子的方法,1+1+1+1+1+1+1=7(厘米)3、拉伸法,孩子们能够想到这个方法其实不易,它对空间观念的要求很高,把绳子向左拉直,绳子左端对着1厘米,右端对着8厘米,那么绳长7厘米。而这道题的另外三个选项真的是把孩子们迷得团团转。有同学选1,咋一看,他们貌似很”听话”地汲取了老师上课所讲的内容,从绳子左端的3起先查起,到绳子右端的8结束,每格1厘米,一共5厘米。但是很快就被选2的同学反对,“肯定不行能,你看中间还多了1厘米,是6厘米。”哦,原来2好像也有点道理。孩子们好像离真相近了一步,然而还有一步始终无法迈过去。这时候怎么办呢?查格子好像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但是7为什么是正确答案?7比5多的2在哪?究竟是哪两条线段在我们的眼皮底下玩起了“躲猫猫”?一切的语言说明都很苍白,此时,“割补”的思想就显得尤为醒脑。我们把从68的线段剪下来挪到跟上面的绳子在同一水平线上,这时,你又发觉了什么?有两段1厘米的绳子在这条5厘米的绳子下面“回旋”着,弄丢的2厘米被我们捡了回来。而至于选4的同学,真的许多,那为什么是4?他们也说不上来,不行置否,他们有些小聪慧,能够看到这根绳子是比5厘米要长的,但是他们没有实践,也没有通过方法去解答,甚至根本没有付诸思索的脑细胞。他们看到了重叠的绳子,用自己的所谓的想象力觉察着,假如把绳子向左拉,肯定能拉到0刻度线的位置,这样左端对着0,右端对着8,这就是8厘米的线段,而且对自己的答案充溢着信念。这种思想往往是很可怕的,脱离实际,一意孤行,简单在自己的聪慧中迷失自我。(四)关于评价自我反思,我是一个不善评价的人。虽然深知课堂评价的种种好处,也听了许多老师的课堂,记过许多,网上查过许多,但是始终都是待进步的。评课的时候,贤梅老师说有个孩子到前面展示完想法之后,由于我没有赐予确定的评价,孩子往回走的时候尴尬地伸了伸舌头,回座位时的神情和去展示的时候判若两人。学会正确地赐予评价,学会正确地引导评价是我今后一个阶段将要努力的方向。每一个孩子都值得被敬重,不管他的回答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正确地引导舆论,给犯错的孩子以包涵和启发,进步确定是要的,渐渐来也行。相识厘米教学反思5在教学相识厘米这一节课后,依据本课的详细状况,我做了如下反思。一、常伴身边的尺如此熟识学生对尺并不生疏,而且可以说是特别熟识。从进入小学的第一天起,他们就和尺子成了挚友,生活阅历也告知他们,要想知道一个物体的长度时可以用尺量。学生不太会像书上的例题一样用手、用铅笔盒、用铅笔等东西去量。所以教学时我没有这样呈现尺,而是借用别人的想法,先出示两条线段,复习线段的特点。引导学生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让学生想到可以量出这两条线段的长度,进而引出“尺是量长度的工具”。我觉得干脆导入新课更贴近学生的已有基础。将学生现有的数学阅历作为学生学习认知的起点,构建起探究新学问的“支架”,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去了解,探究尺的爱好,把数学探讨的爱好延长,让学生采纳多种方法到直尺上找出1厘米,2厘米,5厘米学生不仅在头脑里建构了厘米表象,而且深刻理解了直尺上1厘米就是1大格,3厘米就是3大格等等二、这尺又该怎么用记得有一次讲座听过这样一个看似笑话的真实事情,六年级的学生量不出考卷的长度,说是尺太短了。所以教学量物体时,特殊是铅笔盒的长度,我拿了学生身边的一把三角尺,说:“尺太短了,我量不出来。”有个学生很天真地对我说:“老师,我的尺很长,拿我的量。”我顺势问:“老师就想拿这把三角尺量,能量出铅笔盒的长度吗?帮老师想想方法。”学生立刻争论开来,就有学生提出“先量到这把三角尺的最大长度,用手按住记住量到哪儿在接着量。”我补充了学生的发言,为了更清晰知道量到哪儿可以用铅笔做个记号。并让学生动手操作量数学书封面的长,大多数孩子的尺都是20厘米,数学书封面的长是24厘米,必需分开量。量完几次后,我又让学生说了说求出长度的方法(将每次量得的长度相加)。在以后的生活中学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教学画肯定长度的线段,我让学生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在巡察学生画的过程中,望见一位学生无从下手,是因为他的'尺只剩一半了,是从16起先的。我先让他自己想想方法,后来又把问题抛给了全体学生,尺子没有0刻度怎么办?怎样画出5厘米的线段呢?学生又想到了解决方法。学生利用这把熟识而又生疏的尺建立起了厘米的表象,又解决了在实际操作中的遇到的麻烦问题。通过这些活动,培育了学生敏捷运用所学的数学学问解决真实生活情境中问题的实力,逐步完善了自己的思索过程,使学生实践实力得到进一步培育。相识厘米教学反思6相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反思这节课的目的主要让学生通过视察、测量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之后让学生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引导学生用计量工具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用厘米做单位,同时培育学生的估测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视察实力,动手实力,相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反思。这是一节实践性较强的活动课。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如:设计了视察直尺,利用学生已有生活阅历,让他们通过视察、沟通,驾驭直尺的基本构造,既培育学生的视察力,又为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打下了基础,教学反思相识厘米用厘米量教学反思。相识1厘米,支配了三次活动:第一次让学生在直尺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体会每一大格的长是1厘米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其次次让学生找一找身边、身上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为1厘米,学生找出了许多,如:手指的宽度、牙齿、开关、纽扣、小奖品的宽度等等,我想对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第三次用手势比划出1厘米的长度。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正确建立1厘米的空间观念,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建立几厘米的长度观念。然后应用厘米来估一估、量一量、辨一辨,让学生在尝试测量、比较、沟通中,逐步总结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今日课堂上学生都用“把物品左端对准0刻度,右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这种方法,在推断中,使学生驾驭正确的测量方法。在这里我让学生比较了两种不同的量法,学生认为第2种量法从刻度3量起比较麻烦,要数或者要算。但也是可以的,我想体现方法多样化,注意学生的自主性。在量一量,填一填这个活动中,留给学生很大的实践空间,既让学生测量已知物体的长度,又让学生选用自己喜爱的、熟识的物体来测量它的长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高,达到了在玩中练,在练中玩的学习效果。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多数学生都能明白为什么要统一长度单位,而且也学会了如何利用刻度尺量较短的物体长度。但也有个别学生在量物体长度时总遗忘对准“0”刻度。在今后应当多给学生供应测量的机会,以便娴熟驾驭测量方法,达到熟能生巧的程度,同时也要对少数落后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于这节课中涉及的估测内容学生们完成得不好,估测实力差,大部分学生是靠用尺子量来完成估算习题的,比较依靠测量工具。我必需在培育学生的估算实力上多下些功夫,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活跃。还有一个不足之处是其次种方法也是一句话带过,有的没有驾驭好。相识厘米教学反思7一、设计简说“相识厘米”是学生相识长度单位的起先,也是今后学习其它长度单位和有关测量问题的基础。本课以儿童感爱好的测量数学书的宽度起先,动态地呈现了在测量活动中问题的产生过程,较好地实现了数学产生于生活的新课程教学理念。用问题引起学生的思索,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了解尺,懂得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视察、估计、读数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二、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经验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2.通过视察、操作等活动,初步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学会量线段的长度。3.通过想象、估测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4.通过活动,体会测量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系,进一步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事实。三、教学流程一、动手操作,提出问题1.情境引入:想给数学书包个封面,但不知道书本的宽度,你能利用身边的物体量一量数学书的宽度吗?2.提出问题:为什么同样一本书的宽,测量的结果却不一样啊?3.小结:测量的标准不一样,测出的结果和数据也就不一样,要使测出的结果有一个统一的数据,就必需选择统一的标准。二、统一工具,相识直尺1.利用小立方体,相识1厘米2.视察直尺,找共同点(1)一条一条的线,有长有短这就是“刻度线”(板书)(2)数字,0、1、2 这就是“刻度”(3)尺上有cm这是厘米的国际单位。三、视察操作,形成概念(一)相识1厘米1.明确1厘米概念(1)从刻度0到刻度1之间的一大格就是1厘米的长度。()直尺上相邻两个刻度之间都是厘米。2.找尺上的1厘米请你在尺上找到这个1厘米。你能跟老师一样比划一下1厘米的长度吗?在尺上,你还能找出其它的1厘米吗?3.表达1厘米,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厘米。(二)相识几厘米1.选择感爱好的图说长度2.估计几厘米四、练习巩固,内化概念四、教学思索(一)感知经验概念的发生概念引入的关键是建立感性阅历与抽象概念之间的关系,建立这种关系是概念学习的起点。因此在厘米的引入教学时,我利用给数学书量宽度进行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为什么同样一本书,量出来的结果会不一样?”这一冲突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借此契机,组织学生视察直尺,相识“刻度线”、“刻度”和厘米的国际符号cm,并揭示课题“相识厘米”。(二)突破经验概念的形成概念的形成是通过对详细事物的'感知、辨别而抽象、概括出概念的过程,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也是学生理解概念的中心环节。因此,在课堂中我希望能在“静”与“动”的转化中驾驭厘米的本质,让学生在“详细”与“抽象”的转化中加深厘米的理解,在“数”与“形”的结合中突破厘米表象认知,在“异”与“同”的对比中凸显概念本质。(三)升华经验概念的应用在经验了概念的发生和形成后,还要让学生对概念有更深刻的体验和理解,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数学概念融会贯穿到生活中、问题解决中,这样才能够让这些数学概念不再板着一张张肃穆的科学面孔,让我们的课堂上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因此,我设计了3个星级的题目,让学生在学问整合中寻求数学实力的形成,同时三个不同层次的题目,满意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力求将所学学问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相识厘米教学反思8一人同课多轮教学厘米的相识一课之后,我从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两方面反思如下:一、 教学设计时要擅长发觉学生出现的问题,改进教学设计,尽量做到细致,使学生能够达成学习目标。例如在让学生感知1 厘米时,我们发觉一部分学生用的是拇指与食指指尖之间的距离,有的学生用的是拇指与食指指肚之间的距离,而且从尺子上比量完后,当学生把尺子撤掉之后,手指位置很简单变动,这些都干脆影响到孩子对1 厘米的感知。当听课老师提出这个问题时,我意识到必需想方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最终我选择了利用学具中的小正方体,让学生把小正方体捏在手中,感觉1 厘米。结果教学效果很好,孩子们很简单借助这个棱长为1 厘米的小正方体来很好地感知1 厘米。二、 教学过程中要适时地引导学生对发觉的重要学问点进行小结,这是突出教学重点、难点的一个基本方法。我在第一轮授课时,就出现这样一个问题:没有引导学生去发觉从0 刻度量起,怎么读出物体的长度;从随意刻度量起,又怎样读出物体的长度,这样使得教学重点不够突出。但在其次轮授课时,尽管老师对这一学问重点进行小结了,但不是在孩子们的相识水到渠成之时,所以孩子们的认同度不高。所以在第三轮授课时,就让孩子们从老师的板书中充分地去视察,但因为老师总结的不够通俗易懂,这又让一小部分学生对这个重点理解得不够透彻。比如:从随意刻度量起,物体的长度就等于两个刻度之差,()应当换种说法:不是从0 刻度量起,物体的长度就等于大刻度减掉小刻度。总之,教学设计得合不合理,我认为须要老师更好地去关注学生,做到以生为本,而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比如探讨分析之后刚好引导学生进行小结,须要在平日的教学中不断地去磨练。火车开啦教学反思活动课教学反思绘画嬉戏教学反思相识厘米教学反思9今日有幸来到北京路小学执教了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阿福的新衣第一课时厘米的相识,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感受颇深,也备受激励,从中有了许多的体会与反思。在本节课中,我运用动画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又用到了各种激励的小标记,调到了孩子学习的欲望,一节课下来孩子们有了收获,我也感受到了教的欢乐,感谢北京路小学和琴岛老师成长工作室以及我们办事处的领导为我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学习的平台,让我们在沟通互动中,再一次升华了对教化的理解,对教学的探讨。现在我将上课时的体会做如下反思:一、 动画导入,激发爱好把课本中的情境图做成动画的形式呈现在孩子们的面前,使学生更乐于观赏,从而引发对学习的乐趣,继而分析动画“这是怎么回事?”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他么明白统一单位长度的必要性,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二、 动手实践,相识厘米这是一节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了孩子的动手实践实力,先让他们通过找一找、摸一摸、比一比、想一想等活动感受相识一厘米,在此基础上又相识了2厘米、3厘米等等其他的几厘米长,为孩子的估测实力打下了基础。三、 合作探究,学习新知现在教学讲究合作,在课堂中我多次培育了孩子的这种合作意识,例如:把你的发觉说给同桌听一听,把想法和四周的伙伴沟通一下等等,让孩子在沟通的过程中感受相识,从而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这更有利于学问的传授。但是因为个人实力有限,在教学中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这也为本次教学留下了不少的缺憾,真诚感谢北京路小学的老师和领导为我提出的珍贵看法,有了大家的指引,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肯定会再接再厉多加改进,争取更大的进步。我将上课时的一些不足之处也做了如下的总结:一、 语言方面数学课讲究的就是精炼,但是我的课堂语言还不够专业,声音语调也未能做到抑扬顿挫,到最终甚至语气还出现了急躁,所以我还须要进一步锤炼自己的语言,找准低年级孩子的特点,让语言更具调动性。二、 课堂生成这主要体现在学习测量方法这个环节的处理上,也是本节课最有缺憾的地方,未能利用好课堂的生成资源,没有让教学在孩子的发觉下自然顺畅的进行,比如:学习测量时一个学生未能理解为什么是5厘米,我也对他进行了相应的提问,但是追问的不够,使得他的理解不深刻,而只是强硬的被动接受了结果。能不能抓好孩子的问题,这是对我课堂组织实力的一个考验,有了这次的阅历,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肯定要多向名师学习,多听取看法,多留意自己的'日常教学,不能让平日的坏习惯成为制约我发展的永久缺点。三、 教学组织整个课堂的组织不够紧凑,环节的连接不能做到顺畅自然,导致我安排的拓展延长练习未能呈现,使得孩子的学习只能停留在基础的相识阶段,没有得到更好的提高和延长。通过这次活动,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新的思索和谛视,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更让我体会到了来自心底的感动,伴随在我完全的老师生涯中,期盼有更多这样沟通学习的机会。相识厘米教学反思10这节课教材支配的例题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厘米的概念,驾驭一厘米的长度。老师首先介绍知道东西的长度,要用尺子来量,接着介绍各种各样的尺,这样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紧接着设疑激趣,激发学生主动视察自己的学生尺,不仅为下面相识厘米与用厘米量作了孕伏,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在生动愉悦的气氛中学会视察,学会分析,学会从改变多样的表象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同时也供应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契机,便于学生进入主动探求新知的状态,从而揭示课题,导入新课。在探究新知的环节中,让学生指一指、比一比、说一说、想一想、找一找、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多种感官的'参加,不仅不断激发学习热忱,对学生的智力发展与创新精神的培育也大有好处。在课的结尾实力拓展环节,老师故作犯难,请学生帮忙用破尺子如何测量物体的长度,培育了学生敏捷运用所学的数学学问解决真实生活情境中问题的实力,逐步完善了自己的思索过程,真正学会了数学地思索,体验到了数学的价值,并学会了如何依据直尺的特点选择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同时也使学生享受到了胜利的愉悦。我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阅历,丰富学生的厘米表象;赐予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让学生自己实践;多样化的测量方法在学生的体验之中得以优化,丰富数学活动的阅历,科学的、合理的测量的方法在学生的体验之中不知不觉地生成。最终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让学生不仅说说自己的收获,还评价其他同学的表现,通过自评、互评提升学生的综合实力。最终设疑不仅提升学生的思维实力,也为下节课相识米作了孕伏。相识厘米教学反思11相识厘米这一课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初步经验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使学生相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在建立厘米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育学生估量物体长度(限整厘米)的意识。根据三维目标,我这节课是这样设计的:一、创设情景小马过河让学生感受统一长度的必要性。二、合作探究:、相识尺子、相识厘米、相识几厘米2量物体的长度,学生试量,再请学生上台量,再玩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接着就是练习题。三、小嬉戏:你猜,我量四、巩固练习:、推断、断尺子量物体长度五、小结。六、数学小学问。这节课讲完后我自己感觉到:这节课上的还挺胜利的,学生课堂爱好昂扬,我认为在第一环节小马过河问学生立刻找出要统一的长度单位,在小嬉戏让学生先猜,在量让学生小组合作都动起来。我在教学相识厘米中,只强调厘米中有个小格,没太强调也就是大格,导致在下面相识几厘米时,许多学生说个小格也就是厘米。我发觉这个状况后在课上刚好又让学生视察个小格是九格也就是几厘米,最终这个问题我感觉学生还是有点一知半解的。不过我们找的小学问学生挺感爱好,小嬉戏他们也乐意玩,让他们从学中玩,玩中学。讲完课后,又听了别的老师将的同一课,因为大家选择的教学内容都是一样的,所设计的课也都差不多,虽然设计的课差不多,但是每节课都有他们的闪光点。像外国语学校王宇老师在最终设计了怎么测量手腕的'长?茅箭区试验学校李道国老师他在介绍尺子时打算了各种尺子的实物,这样加深学生的印象。市人民小学曹云老师在评价学生时用厘米的小正方体当作奖品粘在黑板上,上完课后让他们看一看每组获的奖品是几厘米。等等。这次活动结束了,虽然很辛苦,但是收获很大,在这里我要谢二。三年级数学教研组的各位老师和李芳校长,一遍遍不厌其烦的帮助我修改教学设计!相识厘米教学反思12本课是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对长、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相识,并会直观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基础上,学习相识长度单位的。在教学中我依据儿童学习数学的特点,让学生亲身经验数学生动活泼的建构过程,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学问的理解。教学中我利用例1,让学生充分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让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测量物体长度,结果学生发觉两种状况:第一种状况: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让学生思索:为什么都是量的数学课本的宽,量出的结果却不一样呢?由此启发学生想到: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其次种状况: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不同的长度。让学生体会到:因为选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去量,可能数值上一样,但由于它们的长度不同,所以测量的结果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接着引出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精确、便利的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独创了带有刻度的尺子,为了便于沟通,尺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由此引出厘米尺,为后面学习厘米作了铺垫。最终通过“做一做”、“量一量”等活动加深学生的相识。巩固了本节课的学问。通过教学,我发觉在本节课中有以下的不足。1、这节课,就目标而言,学生不难达到,但总体感觉上得太匆忙,不轻松。而且,每次总有个别学生不带学具,不仔细听操作要求,这也是个问题。2、老师的指令应和有效的.时间相结合。虽然让学生动手操作经验长度单位统一的必要性特别好,但也要留意限制好时间,不要一操作就收不回来而导致课堂混乱,要能合理掌控时间。要求老师在下达要求时要留意讲清晰、说明白,这样,就能更好的体现操作的有效性。这节课在这方面做得还不是太好。让学生在活动中经验学问的形成过程,无疑是特别重要的,但活动课上,学生学具的打算、课堂纪律的限制都是须要考虑、重视的问题。相识厘米教学反思13厘米和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基础的单位,也是最简单理解和驾驭的。在目标中的体现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能依据实际状况估测生活中的物体。知道单位间的关系并进行简洁的单位换算。在集体备课和研课的时候,厘米和米是最易接受的,对孩子来说不难。但是在教学中高估了学生的生活阅历,于是在教学中我实行慢进入的方式。全部的学问接受都须要过程,对于建立1厘米的表象找到标准:食指的宽度大约1厘米。每节课进行复习巩固,通过了两三节课的强化,发觉许多孩子能够很快速的比划出1厘米长度。对于米的教学采纳活泼的课堂方式:制造冲突冲突,探究米的长度。1、师生竞赛,引出米师:请一位同学用直尺来测量黑板的长度(示范当直尺测量不够了如何接着量),我等到同学量到黑板中间的时候再量,让一让你们,好不好?(学生争先恐后,特别主动)然后侯同学量的很仔细,我用米尺量,我三下五除二就领先完成了。同学们都说老师欺压了侯同学,我就倍感委屈的发问:怎么欺压他了?同学们热忱高涨,呼之欲出的理由,生说老师拿的尺子长,侯同学直尺短,不公允。反复追问几次,全班达成共识:尺子的长短不一样。师:假如让你们选,你们用哪个?生:长一点的.。总结:直尺是用来量短一点的物体,长的就不便利了,我们须要找更长一点的尺子:米尺。今日来学习相识米。2、建立1米表象,估测实物米尺的长度就是1米,仔细视察长度,找到实物我发觉,当孩子找到和他们休戚相关的事物时特别感爱好,都具有擅长发觉的眼睛。我想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渗入数学文化,找到感爱好的,欢乐的学习。两个环节的节选,对本节课深有领悟:在课堂上孩子的主动性不高,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于老师的教学环节设计,精准到每句和学生的对话及过渡语。而这样巧教的功夫如何更快得到,通过大家的视频找到适合教材、适合学生、适合自己的语言和方式,就能提高许多,和名师对接,能找到学问点的教学方法和数学上的精确用语,规范学生的数学语言,对以后的学习也起到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创新就是在懂的状况下再创建,盲目的空想是奢侈时间。相识厘米教学反思14学生对于厘米的的概念应当比较熟识,如常见的学生尺,三角板等都带有厘米刻度,学生也用尺子量过简洁的图形的长度。所以刚起先学习厘米的相识看起来并不难。而对于米的相识就有肯定的困难,米虽然是基本的长度单位,但是学生接触的比较少,缺乏这方面的以验,尽管在课堂上我找了特地的米尺让学生反复相识,比一比,试一试 ,量一量,说一说等,了解一些简洁的学问如:1米=( )厘米,500厘米=()米等还行,遇到稍困难的单位如:妈妈身高1(米)60(厘米)可以,妈妈身高160( ),好多学生都 填“米”,对于米的单位长度的表象还是很模糊,所以米、厘米的相识是学生学习长度单位中的一个难点,要让学生地正确建立起米、厘米的表象是比较困难的。我认为要加强学生对米和厘米的相识,必需从学生熟识的事物入手,让学生在对自己比较熟识的物品的长度,高度等有了感性的相识后,初步建立米和厘米的表象。如量自己的数学课本封面的长和宽,铅笔盒面的长、宽,橡皮的一个面的长、宽,自己的身高、爹妈的身高,书包的边长,课桌面的长和宽,课桌的高,教室门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等,这样在学生经验了大量的感知之后,头脑中便初步形成了米和厘米长度的.表象,在运用这两个单位时就会正确无误。尤其是在练习过程中让学生多动动手量,多动脑想,多估一估,一起先估学生都不敢估,知道自己可能估计得不准,我就激励学生大胆地估,告知他们生活用到估计的时候比测量还要多,明白估计的重要性,甚至还放宽了要求,要求估计的内容只要是估计的数字,不是测量的,误差大小都给算对!这对于帮助学生尽快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单位的表象有很大帮助。总之,学习这部分内容,不仅要借助学生熟识的事物,还要激

    注意事项

    本文(2023年《认识厘米》教学反思篇.docx)为本站会员(1319****208)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