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教案第16课 儿童报告文学.docx
课题儿童报告文学课时2 课时(90 min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儿童报告文学的特点(2)明确儿童报告文学的作用和类型(3 )掌握儿童报告文学阅读要点(4)学会赏析、创作儿童报告文学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儿童报告文学的特点、作用、类型与阅读要点 教学难点:儿童报告文学的赏析与创作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互动讨论法教学用具电脑、投影仪、多媒体课件、教材教学设计第1节课:考勤(2min )一作业反馈(10 min ) T专授新知(33 min )第2节课:传授新知(35min )阅读推荐(5 min )一课堂小结(3 min )一作业布置(2 min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设计意图第一节课考勤(2 min)【教师】使用APP进行签到【学生】按照老师要求签到,班干部报请假人员及原因培养学生的组织 纪律性,掌握学生 的出勤情况作业反馈(lOmin)【教师】邀请三位学生结合自己熟悉的儿童散文作品,谈一谈儿童散文的特点和 作用【学生】分享【教师】点评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并进行总结通过作业反馈环 节,了解学生作业 的完成情况及对儿 童散文的掌握度传授新知(33 min)【教师】讲解儿童报告文学第一节儿童报告文学概述儿童报告文学是新兴的一种儿童文学体裁,虽然比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 等体裁都要年轻得多,然而,它却以一种清新的、泼辣的姿态,赢得了广大少年读 者的喜爱。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它已经在儿童文学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一、儿童报告文学的特点儿童报告文学通常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和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语言,通过动人的 情节和典型的细节,迅速、及时地报告现实生活中儿童的所作所为和儿童所关 注、所向件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报告文学属于纪实文学,以文学的手法表现新闻题材的人物或事件,新闻性、 真实性、文学性是其主要特点。儿童报告文学在这三方面与一般报告文学的特点是 一致的,但因读者对象是少年儿童,所以在题材和表现方法上有其自身的特点。(-)内谷表现儿童真实生活儿童报告文学的内容多表现与作者同时代少年儿童的真实生活中具有时代性、通过讲授法和师 生互动等方式,让 学生了解并掌握儿 童报告文学的特 点、作用、类型, 帮助积累知识真实性和新闻性的人和事。有的瞄准具有新闻性的典型人物进行颂扬和宣传,如孙玄晓的少年巨人中 的主人公大多是科技、文艺、体育等方面的小名人 小尖子;有的则通过普通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反映与儿童成长有关的社会问题,揭不某个 层面和某种性质的社会矛盾,如刘保法的星期日的苦恼描写了学生作业负担过 重的问题。(_)表达月式符合儿童理解特点儿童报告文学的读者是少年儿童,其作品无论是对现实的反映、对生活的思索, 还是对典型的当代少年儿童的塑造,作家都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迎合儿童的艺术情 趣、审美需要和理解能力,达到美与真、情与理的和谐统一。儿童报告文学要具备真实性和新闻性,不允许虚构,而在保证真实的情况下, 通过艺术手段使作品具有文学性,可读性强并吸引读者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般 来说,要做到情节构思新颖,人物塑造典型,环境为人的思想服务,多角度地刻画 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对少年儿童产生震撼和影响。(三)思想教化适合儿童接受能力儿童报告文学对儿童的思想教化性和说理性较强,但作品的思想教化是通过文 学形象的刻和表现来实现的,并不流于空洞和简单的说教,要和其他儿童文学一 样体现童心、童趣。而作品中理性探讨的角度和深度也要符合儿童的接受能力,揭 露问题但不使儿童陷入困惑;点明念度但要体现对儿童的关爱,不能让他们感到压 抑、失望或沉闷。例如,李楚成的生活的斗士、李亮的铁骨马良,对残疾孩子与病魔、 与困难作斗争,并取得骄人成绩的事实作了真实的报告,肯定了坚强的意志和顽强 的精神,使儿童备受鼓舞。二、儿童报告文学的作用儿童报告文学有很强的教育作用、文献作用和认知作用。(-)教育作用儿童报告文学对儿童的教育作用主要体现在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两方面。许多 儿童报告文学介绍了优秀少年儿童的英雄事迹,宣传了他们的道德风尚;同时儿童 报告文学在表现形式上符合文学作品创作规律,具有艺术性和文学性。因此,儿童 报告文学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往往是相伴而生的。(二)文献作用儿童报告文学的文献作用是指作品中所述的人、事、社会现象等真实、可靠, 对社会风貌和历史足迹的记录足以作为历史资料。(三)认知作用由于儿童报告文学倾注了作者对儿童情怀的剖析和对儿童眼前成人世界的剖 解,因此,还具有很强的帮助儿童的认知作用。三、儿童报告文学的类型儿童报告文学兴起的时间不长,目前尚处于走向成熟的阶段,暂时难以深入研 究其类别的划分,目前,我们可以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分为以卜二类。(-)通讯报告体通讯报告是一种用形象化和典型化的手法与的,适合儿童审美需求的文艺性通 讯。例如,孙云晓的夏令营中的较量等。(二)人物特写体人物特写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着力刻画其思想、性格、才干、作风的作品。例如,李楚成的生活的斗士、刘保法的迷恋等。【师生互动】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请再列举一些人物特写体的儿童报告文学 作品,和大家分享一下吧。”并随机邀请学生进行回答(三)社会调查报告体社会调查报告体不是以人物为中心、为主线,而是通过一些相关材料的综合、 比较揭示某一社会现象,提出某一社会问题。这些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均与少年儿 童密切相关。如庄大伟的出路当代农村少年心态录、秦文君的失群的中学生、 孙玄晓的第三世界的女生等都属这一类。【学生】聆听、思考.理解.记忆第二节课传授新知(35 min)【教师】讲解儿童报告文学第二节儿童报告文学导读与创作一、儿童报告文学阅读指导在指导儿童阅读儿童报告文学时要考虑他们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主要应注意以 下几个方面。(-)把握作品叙述的事实儿童报告文学中的人物、故事是真实的,要结合作家创作时的发展状况、政策 制度、社会风貌等,才更有利于把握作品所叙述的事实。例如,近几年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备受关注,文学报曾介绍了三篇相关 儿童报告文学作品,分别是:聂茂、厉雷、李华军的伤村中国农村留守儿童 忧思录、阮梅的世纪之痛一一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以及邱易东的空巢十 二月留守中学生的成长故事。三篇文章虽然视角不同,但作者都深怀忧心和 责任感,通过对一些典型人物和真实事件的细致入微的描述,表现了中国农村留守 儿童的境况,令人担忧。(-)重视作品的文学价值儿童报告文学作家用少年儿童最喜闻乐见的文学表现形式展示他们生活的各 个侧面。因此,其作品在题材选择、文学构思方式、文学表现手法、文学语己的运 用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阅读时要仔细体会。例如,李凤杰的魔鬼的诱惑还你一片蓝天等单是标题就很具文学性。(三)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儿童报告文学是作家对现实儿童生活由表及里的透视,或热情地讴歌、或沉痛 地鞭挞,作品中自然会流露作者的观点议论或情感抒发,理解作品的思想,把握作通过讲授法、师 生互动等方式,让 学生们在学习新知 的过程中多思考、 善分享,掌握儿童 报告文学阅读要点 与作品赏析等相关 知识者的立场,从中获得思考才是阅读的最终目的。例如,陈丹燕的请你牵着我的手写了 29省市盲童夏令菖的故事,表达了 对这些孩子的关爱,提示了 爱的存在与发展是人类的幸运这一人生哲理;而王 灵书的失落的小太阳拐卖儿童纪实则血淋淋地揭露了拐卖儿童的罪恶,强 烈地抨击了不法分子的恶劣行径。二儿童报告文学作品赏析由于儿童报告文学往往篇幅较长,这里只赏析一篇作品。【师生互动】教师带领学生赏析儿童报告文学作品“想当政治家的阳光少 年胡俊豪(节选),并随机邀请学生分享这篇儿童报告文学所传达的讯息与揭示 的问题【学生】分享想当政治家”的阳光少年胡俊豪(节选)孙云晓去年夏天,上海少年胡俊豪二喜临门,一喜,当选为上海市优秀少先队队长; 一喜,以602.5的高分被延安中学录取;三喜,在少先队建队61周年被授予上海 市四好少年标兵称号。(详见教材)胡俊豪还是一个小小少年,谁也难以准确地预料他的未来,就连他自己也在探 索之中。可以相信的是,这个少年的心里充满阳光,他稚嫩的肩上扛着责任,他正 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美好的理想迈进。教师总结:这是一篇人物特写体儿童报告文学,原载于2011年4月7日光 明日报的人物版,是孙本晓先生在发表夏令营中的较量18年后发表的又一 篇优秀报告文学作品。从文中可以看到:少年胡俊豪理想远大、勇于担当、学习勤 奋、乐于助人、懂得感恩。在全国号召少年儿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努力争当四 好少年的时期,胡俊豪的成长之路为四好少年作了形象的阐释。孙云晓说:18年前发表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旨在揭示中国教育 的问题。18年来,中国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这得益于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行。从 2008年的鸟巢一弋到2010年的海宝TV ,中国少年儿童的精神面貌让 国人耳目一新。孙本晓表示,他希望借这篇文章传达一个讯息:这一代孩子是 大有希望的。国家发展,需要一大批志存高远、敢于担当、懂得感恩的青少年。三、儿童报告文学创作要求要创作出优秀的儿童报告文学作品,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图度的责任感儿童文学作家都怀着对儿童的炽烈热爱之情为儿童创作。创作者只有对儿童关 爱,对儿童教育和祖国的未来有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写出优秀的儿童报告文学作品, 从而激励儿童前进,引领儿童向上,进而促进祖国未来发展。(二)采访的真实性儿童报告文学的素材是真实的,因此创作的首要问题是采访的问题。要创作出 一篇优秀的儿童报告文学作品,要花大力包进行采访,确保采访所得信息的真实性。例如,阮梅在创作世纪之痛一一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调查时,用了整整3年 的时间走访数百个村庄的学校、居委会、妇联和警察局等确保采访信息的真实性。(-)创作的文学性儿童报告文学还要求语言的形象化,创作者要通过具体形象化的比喻、描写等 手段,活灵活现地再现事实,惟妙惟肖地写人状物,绘声绘色地展示生活,产生让 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具声的文学感染力。(四)语言的分寸感儿童报告文学要考虑到儿童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在语言上把握好分寸。一方面要注意语言浅显、生动形象;另一方面注意既不能对生活中的人物、事 件拔高渲染、矫揉造作,也不能恶意批判、过度讽刺,否则就起不到报告文学的积 极引导作用。【学生】聆听、理解、记忆阅读推荐(5 min)【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书籍推荐孙云晓的藏在书包里的玫瑰微笑的挑战者等,李凤杰的魔鬼的诱惑 还你一片蓝天,孟晓云的春城的一场暴风雪,陈祖芬的只不过是一刹那, 冉红的留学生和大公猫,冰心的咱们的五个孩子等。【学生】聆听通过阅读推荐的 环节,让学生在阅 读书籍选择上更有 针对性和方向感课堂小结 (3 min)【教师】简要总结本节课的要点1 .儿童报告文学通常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和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学语言,通过动 人的情节和典型的细节,迅速、及时地报告现实生活中儿童的所作所为和儿童 所关注、所向往的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特点是:内容表现儿童真实生活;表 达方式符合儿童理解特点;思想教化适合儿童接受能力等。2 .儿童报告文学有很强的教育作用、文献作用和认知作用。3 .儿童报告文学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分为通讯报告体、人物特写体和调查报告 体三种类型。4 .阅读儿童报告文学要注意把握作品叙述的事实、审视作品的文学价值、理 解作品的主题思想等。5 .要创作出优秀的儿童报告文学作品,需要注意图度的责任感、来访的真实 性、创作的文学性以及语言的分寸感。【学生】总结回顾知识点总结知识点,巩 固学生对儿童报告文学内谷的记忆作业布置 (2 min)【教师】布置课后作业(1 )读一读想当政治家的阳光少年胡俊豪,谈一谈儿童报告文学的 特帚口作用。(2 )根据本章介绍的一些儿童报告文学作品,查找、阅读一些优秀儿童报告 文学作品,并重点对其中的2 3部作品进行赏析。(3)根据本章的儿童报告文学创作要点,尝试创作一篇儿童报告文学。【学生】完成课后任务回顾知识点,通 过实际行动加深对 儿童报告文学知识 的印象教学反思本节课效果不错,学生在互动环节都比较积极,而且也掌握了儿童报告文学的相关知识。根据新课 程的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而不再是主导者;教师应从师道尊严的架子中走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师生合作学习,共同进 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