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备课素材.docx
-
资源ID:94833882
资源大小:11.0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备课素材.docx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5课守株待兔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是 一则寓言故事,也是一则文言文。讲有一个宋朝的种田人,因为在自 己田里捡到一只触木桩而死的野兔,就整日坐在木桩旁守着,等候兔 子再一次撞死。因而被本国人耻笑。告诉我们不能白日做梦,不劳无 获的道理。【写作背景】本文出自先秦韩非韩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柱,折颈而死。”这是一则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兔子自己撞死 在树墩子上,这是生活中的偶然现象。宋国那个农夫却把它误认为是 经常发生的必然现象,最后落得个田园荒芜,一无所获。不靠自己勤勤 恳恳的劳动,而想靠碰好运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我们一定不要 做“守株待兔”式的蠢人。【作者介绍】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一 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 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 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 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韩非与李斯同师苟卿。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法术思想,同时又吸取了他以前的法家学说,成为法家的集大成者。多次上书韩王变法图 强,不见用,乃发愤著书立说,以求闻达。秦王政慕其名,遗书韩王 强邀其出使秦国。在秦遭李斯、姚贾诬害,死狱中。比较各国变法得 失,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结合的理论,集法家思想大成。 今存韩非子五十五篇。【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寓言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来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 示的文学体裁,字数不多,但言简意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 可以是拟人化的动植物或其它事物。该词最早见于庄子,在春秋 战国时代兴起,后来成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寓言的特点有:1 .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 现力。2 .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 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 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3 .故事情节的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4 .常用手法: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5 .“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 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其他资料】关于寓言的成语:守株待兔、掩耳盗铃、叶公好龙、亡羊补牢、狐假虎威、刻舟求剑、自相矛盾、井底之蛙、滥竽充数、买楼还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