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下地理知识点_中学教育-高考.pdf
1 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 地球 第一课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地球是个圆球体。2.人类对地球的认识:我国周代“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地球是球形的人 1522 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1961 年苏联宇宙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3.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 6371 千米,赤道周长约 4 万千米,表面积约 5.1 亿平方千米。第二课 在地球以上认识经纬网 1.为了便于认识地球,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2.北极地球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南极地球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3.经线与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在地球仪上经纬线可以画无数条。4.经度与纬度:为了区别每一条纬线和经线,人们给他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与纬度。5.北;南 S;东 E;西 W。6.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定为 0纬线。7.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 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8.纬度:北半球:0至 90 N,南半球:0至 90 S。经度:东经度:0至 180 E,西经度:0至 180 W。180 W 和 180 E 是同一条经线。9.在地球仪上,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两半球。国际上习惯用西经 20和东经 160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两半球。10.人们习惯上将纬度 0 30称为低纬度,30 60称为中纬度,60 90称为高纬度。11.在地球仪上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任何一个地点的位臵,经纬网广泛应用于航空、航海、军事等领域。第三课 地球的自转 1.地球绕着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自转的周期是一天,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天。2.昼夜产生的原因是地球是不透明的物体。昼夜更替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3.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臵偏东的地点要比位臵偏西的地点早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这种在东西方向上由于经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4.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地方时。第四课 地球的公转 1.地球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的,周期为一年,约为 365 天。2.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其北端一直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臵不同,受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从而形成了四季的变化,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3.3 月 21 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称为春分日。春分日前后的 3、4、5 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4.6 月 22 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夏至日。夏至日前后的 6、7、8 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2 5.9 月 23 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称为秋分日。秋分日前后的 9、10、11 三个月是北半球的秋季。6.12 月 22 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称为冬至日。冬至日前后的 12、1、2 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7.人们根据不同纬度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划分为 5 带(北寒带、南寒带、北温带、南温带、热带)。热带地面获得的光热最多,终年炎热,有太阳直射现象;温带地面获得的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变化比较明显;寒带地面获得的热量很少,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8.北半球夏季,大部分地区日出早,日落晚,昼长夜短,正午时分太阳高度大;冬季正好相反。9.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四季变化、地球五带的形成。第二章 地图 第一课 地图的基本要素 1.方向、比例尺和图例是地图的三要素。2.在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有三种: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来确定方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来确定方向。3.比例尺:线段式比例尺,数字式比例尺,文字式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第二课 地图的判读 1.海拔是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称作绝对高度。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2.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常见的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等。3.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高线,用等高线表示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图。不同地形的等高线特点:山峰:中间高,四周低,等高线闭合。陡崖:等高线重叠在一起。鞍部: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为鞍部。山脊:中部高,两边低,等高线向低处突出。山谷:两边高,中间低,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缓坡、陡坡: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第三章 海洋与陆地 第一节 海陆分布 1.地球的陆地面积占地表总面积的 29,而海洋面积占地表的 71。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结论:无论怎么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2.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分隔,其中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面积较小的称为岛屿,大陆与其附近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陆地分为七个大洲,即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大洲从大到小排列)。3.亚洲与欧洲大陆连为一体,称为亚欧大陆,人们习惯上把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作为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亚非两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4.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洋从大到小排列)5.海洋的中心部分叫洋,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是介于陆地之间、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第二课 海陆变迁 1.地球表面海陆不断运动,原因是受如地壳运动、火山运动、地震等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如围海造田、填海造陆等因素的影响;2.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2-3 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以后大陆解体、分裂,逐渐漂移到现在的位臵,形成了目前海陆分布的格局。3.板块构造学说:20 世纪 60 年代,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划分为七大板块,七大板块名称: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以海洋为主。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地球是球形的人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年苏联宇宙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千米赤道周长约万千米表面积约亿平方 地球北极地球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南极地球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经线与纬线在地球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 纬线和经线人们给他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与纬度北南东西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定为纬线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纬度北半球至南半球至经度东经度至西经度至和是 3 4.认为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5.板块运动,有的地方表现为张裂,有的地方表现为挤压。张裂的地方常常会形成裂谷和海洋,挤压的地方则会出现高山、岛弧链或海沟。6.全球 90%以上的地震和火山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世界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天气 天气指一个地方的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它是多变的,我们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语言来描述天气状况。1.会看简单的卫星云图,如白色表示云区,越白表示越厚,云层厚表示阴雨天气;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会看简单的天气符号,教材 P59。2.空气污染指数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空气污染指数越低,空气质量级别越低,空气质量状况越好,对人体健康越有利;反之越差。第二课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1.气温是表示大气的冷热程度,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以一天(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的日(年)变化。2.通常用气温曲线图来表示气温在时间上的变化。会简单绘制气温曲线图 P64 3.一天之中气温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午后 2 时,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为气温日较差。一年之中,北半球大陆气温 7 月最高,1 月最低;海洋 8 月最高,2 月最低;南半球相反。一年中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的差为气温年较差。4.等温线是指在地图上将气温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平滑曲线,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世界气温的差异用等温线图表示。5.纬度位臵是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另外,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温的分布也有影响。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第三节 降水的变化与差异 1.降水包括雨、雪、冰雹等多种形式,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测量降水量的仪器是雨量器,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50 毫米及以上为暴雨。2.在地图上将降水量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降水量线。会简单绘制降水量柱状图 P70 3.赤道多雨,两极少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量多,西岸降水量少;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多雨,内陆少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4.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被称为世界“雨极”。太平洋东岸的智利阿塔卡马沙漠,是世界降雨最少的地区,被称为世界“干极”。第四节 世界气候类型 1.气候是指某一地区的多年平均大气状况,具有相对稳定性;会比较天气和气候 P73 教材题目;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重要因素;会结合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简单归纳气候的特征 P75。2.热带气候类型:热带地区全年高温,但降水量的差异较大,形成了四种不同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P76。3.温带气候类型:北半球温带陆地面积较大,气候差异较大,温带纬度较低的亚热带地区,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西岸为地中海气候;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大陆内部为面积广阔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纬度较高的地区则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P77。4.寒带气候:寒带气候又称极地气候,包括冰原气候和苔原气候。冰原气候分布在南极大陆和北冰洋的一些岛屿上,地面覆盖着很厚的冰雪;苔原气候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地球是球形的人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年苏联宇宙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千米赤道周长约万千米表面积约亿平方 地球北极地球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南极地球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经线与纬线在地球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 纬线和经线人们给他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与纬度北南东西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定为纬线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纬度北半球至南半球至经度东经度至西经度至和是 4 北部边缘地带,苔原气候的地面生长着苔藓、地衣等低等植物。P78 5.高原山地气候:在中低纬度的高山高原地区,由于海拔较高,终年低温,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第五节 影响气候的因素 1.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2.纬度因素:纬度越低,一般气温高,降水多;纬度越高,一般气温低,降水少。3.海陆因素:陆地上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因此,离海洋较近且能受到海洋润湿气流的影响的地区,一般降水多;而远离海洋的地区,一般降水少。由于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吸热与散热的情况也不同。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海洋则相反。因此同纬度地带,夏季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气温海洋高于陆地。4.地形因素: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加一千米,气温下降约 6。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5.人类活动会对气候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越来越大。一方面,人类活动可以改善局地气候条件;另一方面,人类的某些活动,会导致气候恶化,如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等,从而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P82 第五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一课 世界的人口 1.目前,欧洲、北美洲、大洋洲人口增长缓慢,非洲、南美洲、亚洲人口增长较快。人口增长的快慢通常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2.人口分布的疏密通常用人口密度来说明。人口密度是指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量。单位为人/平方千米。3.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均匀。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南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沿海平原地区是世界人口稠密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地区,人口稀少。南极洲目前是无人定居区。4.发达国家人口问题:人口停止增长,甚至出现负增长,导致劳动力短缺、老年人口增多等问题;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多、乡村人口大量涌向城市等。5.人类必须控制生育,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第二课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1、世界居民主要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白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北部、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东岸、亚洲西部;黄种人主要分布地区:亚洲东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黑种人主要分布地区: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 97。3、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为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是世界上信徒最多的教。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佛教创始于古印度,在中国,藏传佛教称为喇嘛教。4、宗教分布:基督教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及大洋洲;伊斯兰教分布在亚洲西部、东南部和非洲北部、东部;佛教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5、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这 6种语言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6、语言主要分布地区:汉语:中国及东南亚。英语:欧洲西部、北美洲、非洲的南部等。俄语:俄罗斯;法语:法国、非洲的中部和南部。西班牙语:西班牙、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阿拉伯语:亚洲西部、非洲北部。第三课 聚落-人类的聚居地 1.人类集中居住的地方成为聚落。聚落一般分为城市与乡村两种类型。2.聚落文化与世界文化遗产,知道中外著名的文化遗产;P106、107 一方面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另一方面作为特殊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的游客,促进着地区经济的发展。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地球是球形的人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年苏联宇宙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千米赤道周长约万千米表面积约亿平方 地球北极地球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南极地球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经线与纬线在地球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 纬线和经线人们给他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与纬度北南东西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定为纬线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纬度北半球至南半球至经度东经度至西经度至和是 5 七年级地理下册复习提纲 201605 第六章 亚洲 第一节 世界第一大洲 1、亚洲的地理位臵:半球位臵:大部分在东半球、北半球;纬度位臵:地跨北寒带、北温带、热带,大部分属于北温带;海陆位臵: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面积 4400 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2、按照地理方位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亚 6 个地区。中国在东亚。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大的大洲,P6;亚洲各国经济发展差异大:日本是唯一发达国家,其它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第二节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3、地形特点:一是地形类型复杂,以高原、山地为主;二是地势中部高,四周低;三是地表起伏大,高低相差悬殊。P8 4、地形与河流的关系:亚洲的许多大河均发源于中部的山地、高原,并呈放射状流向海洋。5、亚洲气候的特征:一是气候复杂多样;二是季风气候显著;三是大陆性气候强。6、亚洲的季风气候: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形成了世界上最为典型的季风气候,自北向南依次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雨热同期,季节变化大,旱涝灾害多。第七章 各具特色的地区 第一节 东南亚 1、组成:中南半岛、马来群岛;2、地理位臵: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东方“十字路口”,地理位臵十分重要。马六甲海峡扼两大洋之咽喉,是世界上重要的海上通道。3、中南半岛地形:高山、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形势;马来群岛是世界最大的群岛,由于位于板块交界地带,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有火山国之称。4、华人、华侨:东南亚是世界上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其祖籍多为广东省和福建省。5、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中南半岛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6、农业:水稻(泰国、越南);世界最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天然橡胶、棕油、椰子、蕉麻等热带作物。7、新马泰旅游 中国人的旅游热点:热带海滨风光、宗教建筑、民俗风情。第二节 中东 1、“三洲五海之地”:中东地区位于亚洲的西南部和非洲的东北部,地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地带,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内陆湖)之间,被成为“三洲五海之地”。2、世界“油库”:是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产量、输出量最多的地区,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地区,所产石油大部分运往西欧、美国、日本等地。3、宗教:中东大多属白种人,本区其他国家主要是阿拉伯人,这些国家统称“阿拉伯国家”。中东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沙特阿拉伯的麦加是伊斯兰教发祥地,耶路撒冷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尊为“圣地”。中东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其教徒称为穆斯林。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黑种人的故乡”: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是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90%以上是黑人,故有“黑非洲”之称。2、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黄金、金刚石、铜、石油、铝土、铀、钴;动植物资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地球是球形的人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年苏联宇宙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千米赤道周长约万千米表面积约亿平方 地球北极地球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南极地球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经线与纬线在地球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 纬线和经线人们给他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与纬度北南东西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定为纬线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纬度北半球至南半球至经度东经度至西经度至和是 6 源丰富:咖啡、椰枣、油棕、香蕉、猩猩、河马、非洲象、斑马、长颈鹿。3、单一商品经济:长期的殖民统治,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国际贸易处于不利地位。第四节 欧洲西部 1、欧洲西部北临北冰洋、西邻大西洋、南临地中海,约占欧洲面积的一半。本区人口稠密,国家众多,是世界上发达国家集中的地区。工业文明的摇篮:欧洲西部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2、气候:欧洲西部主要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其中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非常典型。3、农业:欧洲西部沿海地区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适合牧草生长,畜牧业十分发达。荷兰、丹麦是世界上著名乳畜生产大国。地中海沿岸地区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园艺业发达,亚热带水果产区,盛产柑橘、柠檬、无花果和葡萄。4、旅游业:欧洲西部是国际旅游业最发达的地区。伦敦塔桥,荷兰风车,挪威峡湾风光,阿尔卑斯山滑雪,水城威尼斯,古罗马斗兽场,地中海海滨沙滩,西班牙斗牛,巴黎埃菲尔铁塔,巴黎凯旋门。5、欧洲联盟:是欧洲西部国家联合形成的一个区域性国际组织,简称欧盟,统一货币:欧元。第五节 两极地区 1、科学考察:中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科学考察站:长城站、昆仑站和中山站,1999 年“雪龙号”首航北极,建立北极黄河站。2、南极地区:南极圈以南的地区。它包括南极大陆及周边的海洋。南极大陆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气候特点是酷寒、烈风和干燥。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更加寒冷。资源丰富:铁矿、煤炭、海洋生物、企鹅。3、北极地区: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它以北冰洋为中心,周围被陆地与岛屿所环绕,其中格陵兰岛是世界最大的岛屿。北冰洋大部分洋面常年冰冻。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煤、铁、和有色金属,北极熊、海象、海豹、鲸。4、保护极地环境:极地冰川消融,极地上空臭氧层出现空洞,大气和水体污染等,措施:南极条约、“北极环境保护战略”。第八章 不同类型的国家 第一节 日本 1、位臵组成:日本是太平洋西北部的一个岛国,西邻日本海,东临太平洋,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许多小岛等组成。2、海岸线曲折多良港:著名海港:本州岛的神户、横滨。海岸线曲折多良港有利于进口原料,有利于出口产品,有利于海洋捕捞,有利于海洋运输业的发展,有利于造船业的发展。3、资源:森林资源丰富,“森林国”,北海道渔场渔业资源丰富,日本年捕鱼量居世界前列。4、地形:日本是一个多山,多火山、多地震的岛国:最高峰富士山是著名活火山。多火山地震原因: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5、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的海洋性明显,太平洋沿岸夏秋季多台风。6、经济:发达国家,经济与贸易大国、工业强国,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工业生产原料依赖进口,产品多销国外,以加工贸易为主。近年来,日本把海外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和销售基地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海外投资基地:美国、西欧、中国、东南亚等。7、工业分布: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京滨、名古屋、阪神、濑户内海、北九州等五大工业区。8、首都:东京位于本州岛,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9、东西兼容的文化:大和民族,通用日语。古代受东方中国文化的影响,近代受西方欧美文化影响,日本文化是东西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日本的文字、传统建筑、宗教、服饰(和服)、饮食等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第二节 俄罗斯 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地球是球形的人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年苏联宇宙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千米赤道周长约万千米表面积约亿平方 地球北极地球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南极地球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经线与纬线在地球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 纬线和经线人们给他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与纬度北南东西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定为纬线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纬度北半球至南半球至经度东经度至西经度至和是 7 1、位臵、面积:俄罗斯地跨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西邻波罗的海、黑海,北临北冰洋,东临白令海、太平洋。陆地面积 1700 多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2、人口、语言:人口 1.5 亿,130 多个民族,通用语言是俄语。是一个传统的欧洲国家。3、地形:地势东高西低,平原和高原面积广大。自西向东依次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4、河湖:伏尔加河南流注入里海,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北流注入北冰洋;贝加尔湖。5、气候: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北极圈内属寒带气候,太平洋沿岸南部属温带季风气候。6、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种类、储量、产量居世界前列,80%在其亚洲部分。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田。7、发达的重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地位重要。分布:主要分布在其欧洲部分,有莫斯科工业区、圣彼得堡工业区;亚洲部分有乌拉尔工业区、新西伯利亚工业区。8、交通:以铁路运输为主:欧洲部分铁路稠密、亚洲部分铁路稀疏,主要有西伯利亚大铁路。9、城市:莫斯科位于东欧平原,首都,全国最大城市和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圣彼得堡是波罗的海沿岸重要海港,全国第二大城市。摩尔曼斯克是北冰洋沿岸重要海港,终年不冻。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是太平洋沿岸重要海港,远东地区重要城市。第三节 印度 1、位臵、范围:北回归线穿过,包括热带、亚热带,西邻阿拉伯海、东临孟加拉湾、南临印度洋,与巴基斯坦、中国相邻。2、地形:南部为德干高原,中部为恒河平原,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南麓。3、宗教:印度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主要信仰印度教;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河”。4、人口:10 亿多,居世界第二位,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给社会、经济等方面带来巨大压力。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旱季和雨季分明。对农业影响大,旱涝灾害频繁。5、农业:水稻、小麦为主要粮食作物,棉花、黄麻、茶叶是主要经济作物,产量居世界前列。6、工业分布:加尔各答: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钢铁工业和最大城市,附近有黄麻作物和铁、煤、锰矿分布;孟买: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和海港,附近有棉花作物分布;新德里:首都,政治文化中心,棉纺织工业,附近有棉花作物分布;班加罗尔:信息产业中心、棉纺织工业,附近有棉花作物分布。7、崛起的信息技术产业:班加罗尔是印度信息产业中心。软件技术仅次于美国,印度被称为“世界的办公室”。另外核工业、航天工业也居世界先进水平。第四节 澳大利亚 1、古老的大陆:位于南半球,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等,地广人稀。澳大利亚大陆早在几千万年前与其他大陆分离,生物进化十分缓慢,保留有许多古老生物:鸭嘴兽、袋鼠等。2、气候:南回归线穿过中部,气候有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中西部气候干旱,多沙漠。气候带呈半环状分布。3、地形:东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中西部分布广阔的沙漠。4、“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世界上主要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农牧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很高,出口农牧产品有羊毛、牛肉、小麦。农业分布:粗放牧羊带,粗放牧牛带,绵羊与小麦混合经营带,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5、“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矿产资源丰富:铝土矿储量居世界首位,铁、镁、锰储量居世界前列。煤炭、铁矿石出口在世界上地位重要,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采矿业、冶金、机械制造业曾经一度成为支柱产业。澳大利亚煤炭和铁矿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方便出口。6、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广大中西部地区人口稀少。人口大部分为英国等欧洲移民后裔。大城市也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首都堪培拉,政治中心;悉尼,为最大城市、最大海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地球是球形的人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年苏联宇宙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千米赤道周长约万千米表面积约亿平方 地球北极地球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南极地球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经线与纬线在地球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 纬线和经线人们给他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与纬度北南东西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定为纬线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纬度北半球至南半球至经度东经度至西经度至和是 8 港、工业中心和文化中心;墨尔本为第二大城市,全国海陆空交通运输枢纽。第五节 巴西 1、面积、人口:面积 852 万平方千米,人口 1.91 亿,均居拉丁美洲第一,世界第五。印第安人是当地的土著居民,主要人种有白种人和混血种人。主要节日有狂欢节,桑巴舞是巴西的民族舞蹈。2、自然环境:纬度位臵:北部大部分在热带。地形:北部为亚马孙平原,南部为巴西高原。气候类型: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3、热带雨林的保护:在热带雨林气候区的亚马孙平原上,分布着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孙热带雨林,其大部分位于巴西境内。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世界动植物的王国”和“地球之肺”,对全球生态平衡起重要作用。热带经济作物王国:咖啡、甘蔗、可可、剑麻等热带经济作物,巴西被誉为“咖啡王国”,大豆、玉米等农作物居世界前列。4、巴西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量大、质优)、锰、煤等,为钢铁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西、巴拉圭边境,是目前世界上发电能力第二大的水电站。巴西工业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地区,因为东南部地区矿产、能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5、城市:首都:巴西利亚。里约热内卢:最大港口、最大造船工业中心。圣保罗:南美洲最大的城市,巴西最大的工业中心和汽车工业中心。第六节 美国 1、领土组成:陆地面积居世界第 4 位。美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部,西邻太平洋、东临大西洋。美国由 50 个州组成,本土包括 48 个州和首都所在的特区,其他两州一个位于北美洲西北部的阿拉斯加州,一个位于太平洋中北回归线附近的夏威夷州(属于大洋洲)。2、移民国家:印第安人是土著居民。欧洲移民后裔是主体,占总人口 80%以上,白种人为主。3、地形:西部山地,中部为平原,东部为低矮的高原、山地。4、气候:本土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分布受地形影响显著:自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减少,西部只有太平洋沿岸海岸山脉迎风坡多雨。5、河湖:密西西比河为美国最长河流,世界第 4 长河。美国与加拿大交界处“北美五大湖”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群。6、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煤、石油、天然气、铜、铁储量居世界前列,森林、耕地面积广大。7、现代化的农业:专门化和现代化是美国农业生产特点,是世界农业大国。8、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也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旧金山)东南部的“硅谷”是世界电子工业中心。9、人口与城市:沿海平原和五大湖沿岸地区人口稠密,城市密集;西部高原、山区人口稀疏,城市较少。首都华盛顿是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纽约市美国人口最多的城市、最大的港口,世界金融中心之一。西部太平洋沿岸重要海港城市洛杉矶、(旧金山)是美国西部金融、贸易、教育和文化中心,也是华人集中的城市。10、交通:美国是世界交通运输业最发达的国家。第九章 全球化与不平衡发展 1.世界有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梵蒂冈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2.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可把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大多分布在北美洲、欧洲、大洋洲,主要有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发展中国家大多分布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3.国际上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差异,称为“南北差异”;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关于经济、政治等方面问题的商谈,称为“南北对话”;把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称为“南南合作”。4.联合国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贸易组织。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中国于 2001 年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最早提出地球是球形的人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年苏联宇宙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千米赤道周长约万千米表面积约亿平方 地球北极地球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南极地球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经线与纬线在地球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 纬线和经线人们给他们标定了不同的度数分别叫做经度与纬度北南东西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定为纬线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纬度北半球至南半球至经度东经度至西经度至和是